庫裏津的話讓長壽想起了小蝶,那個騎在老驢身上都能衝鋒殺人的姑娘。
“我原來隻知道慕容星石在皇族中是出類拔萃的。沒想到你們夫人塔不煙殺伐果斷這麽有見識!”趙介也不由得歎道。
“好,等石再亮迴來我再和他商量一下。”長壽也點頭說道。
庫裏津像是卸下了身上的大石頭一樣渾身輕鬆。
他對長壽說道:“我這一次帶了四名屬下。明天我安排兩個人去南京府,以後朝廷有什麽風吹草動對你們不利的事情,他們可以盡快的告訴給你們。你們有什麽事也可以告訴他們。”
庫裏津還要去烏水河找夫人塔不煙父親的老部下堅昆的事,他就不能告訴趙介和長壽了。
第二天庫裏津離開之前交代了兩個留在南京府的屬下和長壽他們的聯絡方法後離開了。
兩個屬下原路返迴去往南京府。庫裏津帶著另外兩個人竟然沿著山路一路向北而去。
趙介看著庫裏津的背影不住歎息:“青白王朝真的是要亡了。皇帝不像皇帝,大臣們人人都想當曹操!連慕容星石都有異心了。”
又過了半個月,石再亮才和王木梁從落馬峪迴來。
“終於找到了!果然像趙先生說的,有鐵礦!”石再亮一臉喜色的說道。
長壽和趙介看著石再亮飽經風霜的臉說不出話來。
這個石再亮真不是那些整天隻知道寫詩弄文的文弱書生可比的。
“王木梁說滿山遍野的木頭可以燒炭。建一座七八米高的豎爐,一年煉出來上萬斤的鐵沒問題!”石再亮喜滋滋的說道。
無論是在大楚國還是在青白王朝,煮鹽和煉鐵都是由官府嚴格控製的。
雖然趙介已經不是朝廷官員了,可是聽見石再亮這麽肆無忌憚的談論違法的事情總有些不自然。
長壽卻沒有這種感覺。他對石再亮說道:“把鐵煉出來後趕緊打一批鏟,鋤,鏵,犁出來。現在用的已經快磨禿了,再沒有新的來替換隻能停工了。”
“我也想啊。可是現在實在是缺人,隻有像王木梁少數幾個人懂煉鐵實在是不夠。以前為了科舉看聖人仁義道德的書太多而看百工機巧的書太少了。結果仁義道德也沒有學到,實用的學問更是空空。”石再亮笑著說。
石再亮說的話讓趙介也很感慨。書生一朝高中科舉登上朝堂想要輔佐明君指點江山可是遇到的都是一些整修河道救濟災民等等讓他們束手無策的技術問題。最後就剩下一顆指點江山的心和慷慨激昂的嘴。
“本朝的煉鐵大多在渤海國故地。那裏現在正是烏骨人攻打的地方。如果讓老夫想辦法也不是不可以。”趙介沉吟著說道。
“不用,讓他去。”石再亮斷然說道。他手指的方向正是長壽。
“讓我去?”長壽驚訝的問道。
“渤海故地現在兵荒馬亂讓他去怎麽可以!”趙介說道。
“別人去不行,他去可以。別人怕烏骨人,可是他不用怕。”石再亮說道。
“天師張幻陵也說過讓我多修行多曆練。我去!”長壽點頭說道。
看著長壽出去準備了,趙介不解的看著石再亮。
“我不會害他的。趙先生還不知道他的本事,所以才會為他擔心。我石再亮這麽多年受過太多人的白眼就是他對我一見如故傾心相與。在這個世界上我石再亮對不起誰也不會對不起他!”石再亮說到這裏居然有些哽咽了。
“你這是要他去磨煉?磨煉迴來幹什麽?”趙介問道。
石再亮卻閉上嘴不在說話了。
長壽把該帶的衣物和皮褥子和吃的東西都駝在老驢的背上。除此之外身上還帶了幾十兩銀子。
“快一點走!我帶你去找小蝶。”長壽對老驢說道。
老驢好像真聽懂了長壽的話似的搖了搖尾巴。
走到山口處麻皮好奇的問道:“小法師,你這是去哪裏啊?”
“出去多找一些有用的人迴來。”長壽笑著說道。
長壽先是朝南京府的方向走然後折向北通往榆關的方向。
在通向榆關的路上,就能看見陸陸續續的華麗馬車車隊倉皇南下。
這些都是青白王朝的官宦貴族帶著全家老小南下避難的。
很可能他們的家現在已經被烏骨人占了。
不僅是全家老小,幾乎每一隊馬車周圍都跟著幾十甚至上百的仆從。
長壽現在走的方向是去往中京道來州。來州靠海所以長壽一直沿著海邊走。
“爺爺,快一點停車!我要去看看魏武吟詩的地方!”
路邊匆匆迎麵而來的馬車裏突然響起少年的喊聲。
馬車外一名騎在馬上的老人怒道:“魏武是什麽鳥人!不看,不看!”
老人已經至少六十往上的年紀,花白的長須在寒風中亂抖著。不過卻如風雪中的蒼鬆一樣老而彌堅。
“爺爺,到了南京府你千萬不要說這種話,讓人笑掉大牙。你居然連魏武皇帝都不知道!”馬車裏的少年說道。
“有什麽可丟人的?我就知道太祖皇帝,太宗皇帝一直到今天的本朝皇帝怎麽了?”老人騎在馬上不服氣的說道。
馬車簾子掀開,一個人從馬車上跳了下來。可是他沒有站穩一下子跌倒在地上。
老人一閉眼的說道:“哎呀,丟人,丟死人了!我們蕭家怎麽出了你這麽個沒用的東西,從馬車上跳下來都會摔倒!”
碰巧路過的長壽急忙伸手把倒在地上不停呻吟的少年扶了起來。
“有什麽可丟人的?咱們蕭家詩詞文章誰能比得上我?”少年一邊揉著屁股一邊不服氣的反駁道。
老人騎在馬上目光中既有疼愛又有哀怨。
“詩詞文章抵個鳥用!它能打敗烏骨人嗎?”老人說道。
“斯文!爺爺,你一點都不懂斯文!”少年跺著腳說道。
最後少年居然像一個小孩子似的跑過去抱著老人的大腿撒嬌央求道:“爺爺,你就讓我去看看吧。那可是魏武大帝吟詩的地方!”
少年說著手指向海中一塊高聳凸起的大石頭!
“我原來隻知道慕容星石在皇族中是出類拔萃的。沒想到你們夫人塔不煙殺伐果斷這麽有見識!”趙介也不由得歎道。
“好,等石再亮迴來我再和他商量一下。”長壽也點頭說道。
庫裏津像是卸下了身上的大石頭一樣渾身輕鬆。
他對長壽說道:“我這一次帶了四名屬下。明天我安排兩個人去南京府,以後朝廷有什麽風吹草動對你們不利的事情,他們可以盡快的告訴給你們。你們有什麽事也可以告訴他們。”
庫裏津還要去烏水河找夫人塔不煙父親的老部下堅昆的事,他就不能告訴趙介和長壽了。
第二天庫裏津離開之前交代了兩個留在南京府的屬下和長壽他們的聯絡方法後離開了。
兩個屬下原路返迴去往南京府。庫裏津帶著另外兩個人竟然沿著山路一路向北而去。
趙介看著庫裏津的背影不住歎息:“青白王朝真的是要亡了。皇帝不像皇帝,大臣們人人都想當曹操!連慕容星石都有異心了。”
又過了半個月,石再亮才和王木梁從落馬峪迴來。
“終於找到了!果然像趙先生說的,有鐵礦!”石再亮一臉喜色的說道。
長壽和趙介看著石再亮飽經風霜的臉說不出話來。
這個石再亮真不是那些整天隻知道寫詩弄文的文弱書生可比的。
“王木梁說滿山遍野的木頭可以燒炭。建一座七八米高的豎爐,一年煉出來上萬斤的鐵沒問題!”石再亮喜滋滋的說道。
無論是在大楚國還是在青白王朝,煮鹽和煉鐵都是由官府嚴格控製的。
雖然趙介已經不是朝廷官員了,可是聽見石再亮這麽肆無忌憚的談論違法的事情總有些不自然。
長壽卻沒有這種感覺。他對石再亮說道:“把鐵煉出來後趕緊打一批鏟,鋤,鏵,犁出來。現在用的已經快磨禿了,再沒有新的來替換隻能停工了。”
“我也想啊。可是現在實在是缺人,隻有像王木梁少數幾個人懂煉鐵實在是不夠。以前為了科舉看聖人仁義道德的書太多而看百工機巧的書太少了。結果仁義道德也沒有學到,實用的學問更是空空。”石再亮笑著說。
石再亮說的話讓趙介也很感慨。書生一朝高中科舉登上朝堂想要輔佐明君指點江山可是遇到的都是一些整修河道救濟災民等等讓他們束手無策的技術問題。最後就剩下一顆指點江山的心和慷慨激昂的嘴。
“本朝的煉鐵大多在渤海國故地。那裏現在正是烏骨人攻打的地方。如果讓老夫想辦法也不是不可以。”趙介沉吟著說道。
“不用,讓他去。”石再亮斷然說道。他手指的方向正是長壽。
“讓我去?”長壽驚訝的問道。
“渤海故地現在兵荒馬亂讓他去怎麽可以!”趙介說道。
“別人去不行,他去可以。別人怕烏骨人,可是他不用怕。”石再亮說道。
“天師張幻陵也說過讓我多修行多曆練。我去!”長壽點頭說道。
看著長壽出去準備了,趙介不解的看著石再亮。
“我不會害他的。趙先生還不知道他的本事,所以才會為他擔心。我石再亮這麽多年受過太多人的白眼就是他對我一見如故傾心相與。在這個世界上我石再亮對不起誰也不會對不起他!”石再亮說到這裏居然有些哽咽了。
“你這是要他去磨煉?磨煉迴來幹什麽?”趙介問道。
石再亮卻閉上嘴不在說話了。
長壽把該帶的衣物和皮褥子和吃的東西都駝在老驢的背上。除此之外身上還帶了幾十兩銀子。
“快一點走!我帶你去找小蝶。”長壽對老驢說道。
老驢好像真聽懂了長壽的話似的搖了搖尾巴。
走到山口處麻皮好奇的問道:“小法師,你這是去哪裏啊?”
“出去多找一些有用的人迴來。”長壽笑著說道。
長壽先是朝南京府的方向走然後折向北通往榆關的方向。
在通向榆關的路上,就能看見陸陸續續的華麗馬車車隊倉皇南下。
這些都是青白王朝的官宦貴族帶著全家老小南下避難的。
很可能他們的家現在已經被烏骨人占了。
不僅是全家老小,幾乎每一隊馬車周圍都跟著幾十甚至上百的仆從。
長壽現在走的方向是去往中京道來州。來州靠海所以長壽一直沿著海邊走。
“爺爺,快一點停車!我要去看看魏武吟詩的地方!”
路邊匆匆迎麵而來的馬車裏突然響起少年的喊聲。
馬車外一名騎在馬上的老人怒道:“魏武是什麽鳥人!不看,不看!”
老人已經至少六十往上的年紀,花白的長須在寒風中亂抖著。不過卻如風雪中的蒼鬆一樣老而彌堅。
“爺爺,到了南京府你千萬不要說這種話,讓人笑掉大牙。你居然連魏武皇帝都不知道!”馬車裏的少年說道。
“有什麽可丟人的?我就知道太祖皇帝,太宗皇帝一直到今天的本朝皇帝怎麽了?”老人騎在馬上不服氣的說道。
馬車簾子掀開,一個人從馬車上跳了下來。可是他沒有站穩一下子跌倒在地上。
老人一閉眼的說道:“哎呀,丟人,丟死人了!我們蕭家怎麽出了你這麽個沒用的東西,從馬車上跳下來都會摔倒!”
碰巧路過的長壽急忙伸手把倒在地上不停呻吟的少年扶了起來。
“有什麽可丟人的?咱們蕭家詩詞文章誰能比得上我?”少年一邊揉著屁股一邊不服氣的反駁道。
老人騎在馬上目光中既有疼愛又有哀怨。
“詩詞文章抵個鳥用!它能打敗烏骨人嗎?”老人說道。
“斯文!爺爺,你一點都不懂斯文!”少年跺著腳說道。
最後少年居然像一個小孩子似的跑過去抱著老人的大腿撒嬌央求道:“爺爺,你就讓我去看看吧。那可是魏武大帝吟詩的地方!”
少年說著手指向海中一塊高聳凸起的大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