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太師拿著慕容星石的門狀想了想就對進來稟報的家人說道:“請他進來。”


    蔡太師二十出頭就科舉高中。當時他年輕英俊才華橫溢。更難得的是,那時候他就善於變通之道。


    幾十年來他一步步爬上了高位。


    背後許多人罵他是奸相。可是他自己覺得自己隻是善於迎合皇上而已。


    蔡攜與慕容星石有幾麵之緣。蔡攜甚至對慕容星石有隱隱的嫉妒。有出眾的文采就算了,更難得的是文韜武略無一不備。這樣的人物在大楚國是難得一見的。


    慕容星石昂然走進蔡太師的書房。


    “太師,晚生有禮了。”慕容星石躬身說道。他在蔡太師麵前執弟子之禮。


    “不敢當。看座,上茶。”蔡太師說道。


    兩個人重新坐下後先品評了一番京城裏最近流行的幾篇詩文和畫作。兩個人一致對皇帝張卯的瑞鶴繞殿圖讚賞不已,公認為佳作。


    慕容星石話題一轉說道:“大楚國是禮儀之邦。人無信不立。大楚國拖欠我朝的歲貢已經有兩年了。蔡太師,該給了。”


    蔡攜麵帶微笑的說:“我們也知道現在北朝國事艱難,可是我們也不容易啊。真的是沒有辦法啊。”


    慕容星石實在是壓不住內心的火氣說道:“就是前幾天陛下舉行的冠名大典的花費就不止四十萬兩吧?這還叫沒有辦法?”


    “陛下冠名是何等大事!大楚國再沒有錢,這筆銀子還是拿的出來的!”蔡攜不滿的說道。


    “蔡太師,歲貢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再這樣下去,我朝那些主戰派說不定那一天就揮兵南下了。”慕容星石語帶威脅的說。


    蔡攜撇了慕容星石一眼老神在在的說道:“即使是那樣也是沒有辦法呀。”


    別看前些天慕容星石手下的二百人就打敗了王盡忠的兩千人。可是青白王朝真要南下的話沒有幾萬兵馬根本就不可能。


    可是青白王朝在烏骨部的打擊下還能拿得出那麽多人馬嗎?


    蔡攜不信。大楚國滿朝上下沒有人相信。


    這就是大楚國拖欠歲貢不給的底氣。


    雖然蔡攜不讚成和烏骨部聯手夾擊青白王朝。但是拖著青白王朝不給歲貢,蔡攜是讚成的。這也是大楚國的聖心和民意。畢竟大楚國在青白王朝身上受過太多的屈辱。


    大楚國的臣民都盼著青白王朝快一點垮台。然後收迴被侵占了上百年的土地。


    如果張卯能做到這一點,這就是他可以告慰祖先的不世之功。


    哪一個大臣會蠢到在這件事上觸皇上的黴頭?


    慕容星石知道在這件事上根本談不下去了。


    他轉成笑臉說道:“大楚國的高僧天師在我朝也是聞名遐邇的。這一次能不能請幾位到我朝去傳法?”


    蔡攜沉默不語。他猜不透慕容星石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比如說京城裏的慢行大師和天師張幻陵就很好。我朝也是連年大旱,正好請天師張幻陵做法乞雨。”慕容星石接著說道。


    蔡攜畢竟是儒門弟子。他對做法那一套東西曆來是不信的。隻是因為皇上熱衷他隻好逢迎吧了。


    他的耳目何等靈通。他早就聽說慢行和尚就是曾經鬧得京城雞犬不寧的夜行賊。被抓住後,張卯下令在慢行和尚私密的地方割了一刀然後養好傷讓他接著慢行。


    蔡攜聽到信息後私底下笑了好幾天。


    不過他聽慕容星石說要請慢行和尚去青白王朝,他在心裏搖搖頭。


    經此一劫,慢行和尚心裏一定對皇上和大楚國懷恨在心。如果放他去青白王朝,他亂說怎麽辦?絕對不可能放慢行和尚走。


    張幻陵也不合適。皇上很倚重張幻陵。否則也不會在張幻陵拒絕主持陛下的冠名大典後依然派李狗兒去白馬觀送了一百兩銀子。


    據說張幻陵是聽見有人唱二八童謠後突然病倒的。這代表著什麽,蔡攜也想不明白。不過他想皇上一定不能放張幻陵離開的。


    “你剛才說張天師乞雨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乞雨的另有其人。就是現在和張天師一起住在白馬觀裏的小師傅。”蔡攜說道。


    “我也聽說過這件事,隻是不太相信。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會有那麽大的法力?”慕容星石說道。


    “這你就說錯了。我聽說在吐蕃有的孩子得至天授,四五歲就能背幾百卷的經文。你十幾歲的時候不也已經熟讀四書五經了嗎?”蔡攜答道。


    “蔡太師的意思是說我向陛下請求讓這個小師傅跟我去我朝傳法?”慕容星石問道。


    “我隻知道陛下絕對不會放慢行大師和張天師走的。隻有這個小師傅可以一試。”蔡攜答道。


    現在白馬觀忙碌的工匠已經有幾百人了。石再亮又從京城裏請來最好的畫師畫三清殿和真武殿裏的水陸道場畫。要給三清和真武大帝重塑法身。


    還是在張幻陵的堅持下修補原來的泥塑就好了。


    原來打算請石匠再雕刻一匹白馬的是也讓張幻陵取消了。隻在白馬觀裏擺一個基座。


    張幻陵說:“白馬已經讓呂祖騎走了,再雕一匹白馬幹什麽?”


    “也是,這件事是我考慮不周。”石再亮笑著說道。


    看著像螞蟻一樣忙忙碌碌的人們,張幻陵感慨的說道:“為了重修白馬觀花這麽多銀子我良心不安。隻是看見有這麽多人可以靠幹活能養家糊口心裏才好過些。”


    “別看那些人往這裏送銀子很痛快,如果讓他們搭粥棚救濟災民就千難萬難了。”石再亮冷笑著說道。


    長壽站在旁邊一直沒有說話。他的眼睛看向遠方嘴角露出微笑。


    兩個孩子一蹦一跳的走過來,後麵還跟著一個女人。


    張幻陵的目光也被吸引過去了。他的眼睛發亮帶著驚喜。


    女人走到三個人麵前微微蹲身施禮。然後讓兩個孩子也過來行禮。


    “才幾天不見,大毛二毛又長高了。”長壽摸著二毛的腦袋說道。


    “你把我們送到方老爺府上。方老爺很照顧我們娘三個,還讓兩個孩子去族學裏讀書認字。現在兩個孩子也有名字了。大毛叫王吉,二毛叫王喆。”女人感激的說道。


    張幻陵的臉上現出一悲一喜兩種表情:“一人吉不是吉,二人吉才是吉啊。”


    張幻陵感慨的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騎驢仗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穩定平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穩定平衡並收藏騎驢仗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