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皇帝要去泰山祭天。
而且還特別邀請了宋國的韓絳。
這事何止是古怪。
消息在幾天後傳到臨安,原本臨安城內正在談判的大宋重臣和金國使節團的人都感覺這事是那麽的不可思議。
泰山,那麽是去祭天,還是封禪呢?
這才是大宋的重臣們考慮的重點。
再說韓家。
韓絳感覺腦袋有點暈。
金國派來的信使給了大宋皇帝一份國書,又單獨以金國皇帝完顏璟的名義給韓絳寫了一份邀請信。其中言辭懇切,邀請之情非常之重,給足了韓家麵子,可以說誠意滿滿。
而且還有承諾,韓絳隻要赴約,金國給韓絳加封一個伯爵。
韓絳盤腿坐在書房內的榻上,韓侂胄背著手看著窗外的風景,劉過坐在桌茶前擺弄著茶具,史達祖則在不斷的翻閱著大推的資料。
這些資料多是關於泰山,以及泰山封禪的。
傍晚時分,李洱到了。緊接著,留正到了。
讓韓家人意外的是,洪邁竟然出現,此時的洪邁不應該在紹興府嗎?
更更意外的是,一個算命先生打扮的葛邲也到了。
葛侂胄迎了上去:“洪公,葛公,你們怎麽會來?”
洪邁先迴答:“我來臨安城是辦正事的,朝廷今年應該撥付的修海堤的款子,還有給官家修皇陵的錢一個子都沒有給。”
葛邲也說道:“我來,自然是為了金皇之邀。”
韓侂胄請幾人入座,很是淡然的說了一句:“這事眼下的麻煩不是去,或者不去。而是泰山、伯爵這兩件事情帶來的麻煩。泰山有可能會是封禪,這一點滿朝文武都是這麽認定的。那麽在金皇封禪的時候非要絳哥兒去,而且還要給絳哥兒一個伯爵的爵位。有點……麻煩。”
韓侂胄表現的很淡定,可內心卻不平靜。
不是有一點,而是非常、非常的麻煩。
泰山封禪,這事大宋上下那怕不高興也不敢去攔,宋對金有著天然的恐懼之心。
但,為什麽邀請韓絳。
這事不好說,流言蜚語可以殺人,韓絳是否與金國有什麽秘密的聯係呢?
韓侂胄說完後葛邲說道:“我正是為此事而來。我還特別帶了一篇文章,我寫的不好,可以請錢公再幫著改改,容齋兄(洪邁)正好在,先幫我看看。”
葛邲說完後就把自已寫好的文章拿了出來,洪邁雙手接過。
在打開看的同時,洪邁說道:“我曾經寫過一些閑話隨筆,其中就有這麽一篇,是我在古籍之中查到後自已加以修飾所寫。講的是唐時魏征勸太宗不要封禪,勸戒的方式是以天下論。”
葛邲認同這話,因為他寫的就是一篇韓絳給金國皇帝完顏璟的勸諫書。
勸完顏璟不要去泰山,更不要封禪。
洪邁繼續講:“魏征勸太宗,我是這麽寫的:今有人十年長患,療治且愈,此人應皮骨僅存,便欲使負米一石,日行百裏,必不可得。隋氏之亂,非止十年,陛下為之良醫,疾苦雖已安,未甚充實。告成天地,臣切有疑。”
韓絳很用心的在聽了,自已現在不是剛到大宋,也算來了一年多。
洪邁這番話用白話講就是:
如今有一個人,患病十年,經過治療將要痊愈。此人瘦得皮包骨頭,卻想要讓他背著一石米,一天走上一百裏路,肯定做不到。
隋朝末年社會動亂,不止是十年的時間,陛下作為天下良醫,百姓的疾苦雖然已經解除,但還不很富裕。要祭祀天地(向它)報告大功完成,我心裏還是有疑慮。
洪邁講完後指著葛邲的話說:“兄這文章立意不好,絳哥兒勸諫這個說法就不合適,更何況封禪是何等大事,要勸也不能以天下為名去勸說。”
葛邲反問:“依當今天下,咱們大宋雖然與金國不再是叔侄之邦,改為了兄弟之邦。但朝廷上下在禮製那怕堅持,可幾次盟約都寫的清楚,金為上、宋為下。說的難聽一點,金便是宗主國。”
這話說的一點也沒錯,這讓洪邁無法反駁。
葛邲繼續講:“高麗奉金為宗主國、草原各部也是金國的屬臣。往南說,大理還算自治,可卻也每年進貢。依古例,金國皇帝去封禪雖然狂妄,卻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洪邁不認可:“不可,不能用天下大義來勸。”
葛邲反問:“你說怎麽勸?”
洪邁迴答:“我不知道,但不能以天下大義來勸。”
留正打了一個圓場:“先喝杯茶,當下最要緊的是先止住有可能出現的流言蜚語,以及官家的猜忌。”
韓侂胄轉過頭:“絳哥兒,入宮去。先自已請罪,說這事你什麽也不知道。我告訴你,這麽作不是穩官家的心,而是先表一個態度出來。然後再去姨母那裏請罪,隻說這事你什麽也不知道,有可能是金人的陰謀。”
“不可。”劉過搶了一句:“東翁,不能說這是金人的陰謀。因為這是金國皇帝的親旨,說金人的陰謀這話傳出來不合適,改個口隻說這是金國皇帝的好意,雖然不理解為什麽,但為大宋安危計,自然是不敢拒絕,但若去卻也不明情況。”
劉過的意思韓侂胄懂。
公然說這是金人的陰謀,不用金人下黑手,那些懼怕金國的宋臣就先對韓絳下黑手了。
理由很簡單,因為他們害怕得罪金國。
韓絳敢說金國皇帝的壞話,這事足可以引發一場戰場,這是大宋朝堂之上至少一半的臣子所不願意看到的可怕事件。
韓侂胄點了點頭:“好,就這麽說。”
韓絳站了起來:“是,我明白。這事當真挺窩心的。”
就是窩心,可也要受著。
韓侂胄又說道:“這事去,或者不去,要等咱們在金國的人送消息迴來再說。你從宮裏出來之後,想辦法見一個李鐵哥,我相信他李家肯定也有消息單獨送到他手中,打探一下,迴來再商量。”
韓絳心說這事感覺很坑,卻也是躲不過的麻煩。既然是麻煩那肯定有解決的辦法,更何況眼下並非自已一個人戰鬥,還有這麽多智者幫自已。
而且還特別邀請了宋國的韓絳。
這事何止是古怪。
消息在幾天後傳到臨安,原本臨安城內正在談判的大宋重臣和金國使節團的人都感覺這事是那麽的不可思議。
泰山,那麽是去祭天,還是封禪呢?
這才是大宋的重臣們考慮的重點。
再說韓家。
韓絳感覺腦袋有點暈。
金國派來的信使給了大宋皇帝一份國書,又單獨以金國皇帝完顏璟的名義給韓絳寫了一份邀請信。其中言辭懇切,邀請之情非常之重,給足了韓家麵子,可以說誠意滿滿。
而且還有承諾,韓絳隻要赴約,金國給韓絳加封一個伯爵。
韓絳盤腿坐在書房內的榻上,韓侂胄背著手看著窗外的風景,劉過坐在桌茶前擺弄著茶具,史達祖則在不斷的翻閱著大推的資料。
這些資料多是關於泰山,以及泰山封禪的。
傍晚時分,李洱到了。緊接著,留正到了。
讓韓家人意外的是,洪邁竟然出現,此時的洪邁不應該在紹興府嗎?
更更意外的是,一個算命先生打扮的葛邲也到了。
葛侂胄迎了上去:“洪公,葛公,你們怎麽會來?”
洪邁先迴答:“我來臨安城是辦正事的,朝廷今年應該撥付的修海堤的款子,還有給官家修皇陵的錢一個子都沒有給。”
葛邲也說道:“我來,自然是為了金皇之邀。”
韓侂胄請幾人入座,很是淡然的說了一句:“這事眼下的麻煩不是去,或者不去。而是泰山、伯爵這兩件事情帶來的麻煩。泰山有可能會是封禪,這一點滿朝文武都是這麽認定的。那麽在金皇封禪的時候非要絳哥兒去,而且還要給絳哥兒一個伯爵的爵位。有點……麻煩。”
韓侂胄表現的很淡定,可內心卻不平靜。
不是有一點,而是非常、非常的麻煩。
泰山封禪,這事大宋上下那怕不高興也不敢去攔,宋對金有著天然的恐懼之心。
但,為什麽邀請韓絳。
這事不好說,流言蜚語可以殺人,韓絳是否與金國有什麽秘密的聯係呢?
韓侂胄說完後葛邲說道:“我正是為此事而來。我還特別帶了一篇文章,我寫的不好,可以請錢公再幫著改改,容齋兄(洪邁)正好在,先幫我看看。”
葛邲說完後就把自已寫好的文章拿了出來,洪邁雙手接過。
在打開看的同時,洪邁說道:“我曾經寫過一些閑話隨筆,其中就有這麽一篇,是我在古籍之中查到後自已加以修飾所寫。講的是唐時魏征勸太宗不要封禪,勸戒的方式是以天下論。”
葛邲認同這話,因為他寫的就是一篇韓絳給金國皇帝完顏璟的勸諫書。
勸完顏璟不要去泰山,更不要封禪。
洪邁繼續講:“魏征勸太宗,我是這麽寫的:今有人十年長患,療治且愈,此人應皮骨僅存,便欲使負米一石,日行百裏,必不可得。隋氏之亂,非止十年,陛下為之良醫,疾苦雖已安,未甚充實。告成天地,臣切有疑。”
韓絳很用心的在聽了,自已現在不是剛到大宋,也算來了一年多。
洪邁這番話用白話講就是:
如今有一個人,患病十年,經過治療將要痊愈。此人瘦得皮包骨頭,卻想要讓他背著一石米,一天走上一百裏路,肯定做不到。
隋朝末年社會動亂,不止是十年的時間,陛下作為天下良醫,百姓的疾苦雖然已經解除,但還不很富裕。要祭祀天地(向它)報告大功完成,我心裏還是有疑慮。
洪邁講完後指著葛邲的話說:“兄這文章立意不好,絳哥兒勸諫這個說法就不合適,更何況封禪是何等大事,要勸也不能以天下為名去勸說。”
葛邲反問:“依當今天下,咱們大宋雖然與金國不再是叔侄之邦,改為了兄弟之邦。但朝廷上下在禮製那怕堅持,可幾次盟約都寫的清楚,金為上、宋為下。說的難聽一點,金便是宗主國。”
這話說的一點也沒錯,這讓洪邁無法反駁。
葛邲繼續講:“高麗奉金為宗主國、草原各部也是金國的屬臣。往南說,大理還算自治,可卻也每年進貢。依古例,金國皇帝去封禪雖然狂妄,卻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洪邁不認可:“不可,不能用天下大義來勸。”
葛邲反問:“你說怎麽勸?”
洪邁迴答:“我不知道,但不能以天下大義來勸。”
留正打了一個圓場:“先喝杯茶,當下最要緊的是先止住有可能出現的流言蜚語,以及官家的猜忌。”
韓侂胄轉過頭:“絳哥兒,入宮去。先自已請罪,說這事你什麽也不知道。我告訴你,這麽作不是穩官家的心,而是先表一個態度出來。然後再去姨母那裏請罪,隻說這事你什麽也不知道,有可能是金人的陰謀。”
“不可。”劉過搶了一句:“東翁,不能說這是金人的陰謀。因為這是金國皇帝的親旨,說金人的陰謀這話傳出來不合適,改個口隻說這是金國皇帝的好意,雖然不理解為什麽,但為大宋安危計,自然是不敢拒絕,但若去卻也不明情況。”
劉過的意思韓侂胄懂。
公然說這是金人的陰謀,不用金人下黑手,那些懼怕金國的宋臣就先對韓絳下黑手了。
理由很簡單,因為他們害怕得罪金國。
韓絳敢說金國皇帝的壞話,這事足可以引發一場戰場,這是大宋朝堂之上至少一半的臣子所不願意看到的可怕事件。
韓侂胄點了點頭:“好,就這麽說。”
韓絳站了起來:“是,我明白。這事當真挺窩心的。”
就是窩心,可也要受著。
韓侂胄又說道:“這事去,或者不去,要等咱們在金國的人送消息迴來再說。你從宮裏出來之後,想辦法見一個李鐵哥,我相信他李家肯定也有消息單獨送到他手中,打探一下,迴來再商量。”
韓絳心說這事感覺很坑,卻也是躲不過的麻煩。既然是麻煩那肯定有解決的辦法,更何況眼下並非自已一個人戰鬥,還有這麽多智者幫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