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越皇宮內的戶籍總算,韓絳計算過。大越國還有百分之七十的人口不在韓絳的控製之內,或是還沒有完成造冊、登記戶籍。


    再往西,真臘國。


    再往南,三佛齊。


    這些都是大宋瓷器的重要消費市場,八百萬擔的下瓷,不敢說分分鍾就賣光,按一年的銷售量作計劃,這點瓷器量是肯定不夠滿足這麽巨大市場的。


    而且運輸損耗都沒有計算在內。


    海運,運瓷器要加保護性的包裝箱,一船能運八百擔就不錯了,運到占城,運氣好損失半成,運氣不好能損失一半。


    這時,沈羽然終於說明了來意:“不管這八百萬擔下瓷,是多還是少,但總歸是大越王國訂購的,他們轉手再賣給別人也罷,自已王國內使用也罷,這畢竟是官辦的差事,所以我想作為咱們大宋這一方,出使大越國,崔兄也是這個意思。”


    “哈,哈哈。”韓絳笑的很假。


    出使大越國啊。


    這個,哈哈。


    崔壹葉帶著疑惑問:“怎麽,絳哥兒認為我們不合適,或是無法完成使命,再或者大越國和你之間,有什麽不好讓朝廷知道的交易?”


    “哈,哈哈。”韓絳用笑掩飾著。


    崔壹葉繼續說道:“這天下,有許多地方會燒陶,但燒瓷僅有我們。金國雖占了北方,但金國也燒不出什麽像樣的瓷來。若說有人學了點,高麗人倒是學了一點,他們也有一些燒的不錯的,卻也僅限於唐時的那簡單幾樣。”


    崔壹葉的話不錯,瓷器真正傳出中原,技術被別人學走,也是在元代的時期了。


    “還有,大越國就我所知,以往平民用木碗與陶碗的多,突然采購這麽多瓷器難免不讓人感覺到意外。”


    韓絳搖了搖頭:“你錯了?大越國的土質不好?燒的陶也不怎麽行。因為他們那裏潮濕,他們不怎麽會使用煤?總之原因很多。所以他們的陶器實際上比咱們的下瓷賣的還貴許多?這才采購了咱們的下瓷,幾文錢一隻的碗?若說貴,隻在運輸上。”


    崔壹葉又問:“那木碗呢?”


    韓絳反問:“上等的檀木碗貴嗎?”


    “很貴。”


    韓絳笑了:“所以?他們把原先製作碗的木料給我?我給他們瓷碗。”


    完美的理由。


    許多珍貴的木料在大宋很貴的,大宋用來製作房屋、家具,甚至是各種木製的用具。檀木就沒有便宜的,無數是水檀、黃檀?或是黑檀都是非常貴的木料。


    若按這個算法?大越國的平民全家一套木碗所用的木料,真的比下等半陶半瓷的碗貴好多。


    發現這生意的人,是個天才。


    韓絳說道:“所以說,除了我韓家人之外,我不會讓任何人接觸到大越國的人談生意?說不定有什麽別人看不到的生意就被不知道什麽人搶先了,下等瓷器換木料這生意?一反一正數倍的利呢。”


    “我呢,現在管著市舶司?我也不會讓尋常的商人亂跑的。畢竟派裏有海盜,也不怎麽安全。你們若真的想作點事?我倒是有個好的提議?讓金國的布價也降一降。”


    這話?崔壹葉與沈羽然都不愛聽了。


    沈羽然黑著臉:“我們是官,不是商。”


    韓絳這時來了一句很直接的:“最近也不打算坑誰,所以利用不到你們。”


    沈羽然瞬間就火大了,站起來準備爭論幾句的時候被崔壹葉給拉住,崔壹葉對韓絳施了一禮:“既然這樣,我們先告辭了。”


    “我送二位。”


    “不用。”


    崔壹葉拒絕了韓絳送他,出了韓府,沈羽然就問了:“他什麽意思,你什麽意思?”


    崔壹葉說道:“這麽說吧,他或是韓府已經不打算讓任何一個外人接觸他們的事情了,韓家肯定有些見不得光的事情,眼下平原郡王已經是簽樞密使,所以任何一點影響他官位,或是韓家名聲的事情都防著外人。大越國的事情,肯定不尋常。小小一個大越國訂購八百萬擔下等瓷器,不合理,不合理。”


    “對,就是不合理,就算給整個大越國每一戶都換一套新的,這些也太多了。”


    “恩。”崔壹葉也算過這筆賬了。


    雖然這兩位不讓韓絳送,可韓絳還是走到門口。


    有心想說幾句,可韓絳又不敢。


    自已作的事情不可能隨便讓什麽人都知道。


    韓絳總不能說,這些瓷器中,還有一小部分是自杞國的,另有一部分是運往夷南城的。罷了,罷了,看機會吧。


    畢竟這兩人也是自已初到這裏,一起共事的人,而且也是有才的人。


    隻是,自已眼下所作的事情實在是,有點嚇人。


    歎了一口氣後,韓絳往院內走去。


    韓侂胄書房門前,韓絳敲了敲門,裏麵傳出了韓侂胄的聲音:“去忙你的,今天這裏沒你的事。”


    好吧,韓絳很無奈,隻能離開。


    迴到自已的書房,韓絳給自已泡了一杯茶,坐在那裏靜思。


    此時的韓絳,沒想西夏的事情,也沒有想臨安的事情。


    韓絳在用自已穿越前的知識分析,怎麽樣一種情況下,才能避免當下這殺嬰的問題。


    也不知道眼下宛城,殺嬰這事有沒有發生過。


    可惜韓同卿不在,否則這事可以和韓同卿聊一聊。


    韓同卿幹什麽去了。


    有些事情換任何人,別說是韓絳,就是韓侂胄都不放心,隻能自家人親自出馬。


    對公,韓同卿給得公文是,北大營新軍剛剛成立,雖然有許多是老兵,但也招募了許多新兵,所以北大營僅有二十六條戰船開出去作適應性訓練,為期一個月。


    這種事,朝堂上那些人連問都不會問。


    此時的韓同卿的船停在了開城外海,若按船速算,一個時辰可以到開城。


    金軍水師找借口擋下了開城這邊的高麗船。


    這一隻金軍水師並非由金人組成,而是一半遼人,三成渤海人,兩成漢軍。這隻金軍水師一共有三條船,耶律阿其格就在船上,這次的行動很機密,知道內情的人不足二十人。


    韓絳的胡椒苗行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絳色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晨風天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晨風天堂並收藏絳色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