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過提到了嚴州有九成的百姓都沒有土地,韓絳的臉色很尷尬。


    劉過看了韓絳一眼,微歎了一口氣:“主君誤會了,這事不是在提韓府,而是在說天下。嚴州隻是因為距離臨安太近,你韓家不占,其餘各家也是要占的,結果還是一樣,紹興、秀州亦然。”


    韓絳能說什麽,隻能點點頭。


    劉過繼續講:“這天下,我沒有細查,但不出意外的話,無田的百姓怕有一半以上。最可怕的還不是這個,宗律有明文,這一條卻很古怪。現實就是,富民買田而不用交稅,有產而無稅。窮人賣田而不退稅,產去稅存,這事也挺多。”


    韓絳這才接過話題:“漢、唐都是倒在土地兼並後引發的農民起義中。”


    劉過一指北方:“宋若沒有大敵在北,最終也一樣。天下百姓已經苦不堪言了,我大宋立國到現在,百姓造反的次數比立國的年數還多,怎麽算,一年一次,偶爾有一年兩次?所以,發兵打大宋,真真假假,也好看看這天下的反應,朝堂上的反應。”


    劉過的意思很明顯,打漢陽確實是一步妙棋,可後招也要有。


    更重要的是,劉過認為是時候聽一聽朝堂與民間的聲音了,借這次出兵,看看天下的反應,仗未必要真的打到洞庭湖。


    到時候敗了便是,朝廷肯定會調真正的精銳出戰,韓絳也會第一時間知道會調那一支兵馬。


    想到這裏,劉過突然笑了:“我推測朝廷很有可能調淮南東路軍,也就是李洱將軍出兵平叛,接下來淮南東路軍一路打迴去,重新奪迴漢陽,而後淮南東路的兵馬便可以名正言順的接管漢陽軍。”


    韓絳點了點頭:“那麽,漢陽軍怎麽辦?”


    劉過抬起雙手,看看左手,又看看右手,搖了搖頭:“這個當真是左右為難,漢陽軍是一隻強軍,但他們很弱。”


    劉過一邊說漢陽軍是強軍,一邊又說很弱。


    這話矛盾,但事不矛盾。


    不用劉過解釋,韓絳也明白其中原因。


    劉過還是解釋道:“漢陽軍強在軍心,強在軍士,強在所有的低層將領。但漢陽軍弱,弱在軍械,弱在沒有馬!”


    “恩。”韓絳也是這樣想的。


    劉過說道:“放在宛城,一年時間就可以補充漢陽軍被朝廷控製,刻意消弱的軍械。但沒馬,隻能把步戰裝備出來。若放在臨洮,有馬,但臨洮太遠,想補充軍械太難,西北眼下缺鐵。”


    聽完這話,韓絳問:“你想重建背嵬?”


    劉過反問:“沒有馬,還叫背嵬?”


    韓絳站了起來,背著手看著月光,思考片刻後說道:“看來,是時候推動另一個計劃了,給嶽飛封王,這個有點難度。”


    劉過給自已倒了一杯酒:“這事主君辦會很難,但東翁出手,最多兩年便會有結果。”


    曆史上,給嶽飛封王的就是韓侂胄。


    但那個時候韓侂胄已經達到了權力的最巔峰,給嶽飛封王是因為他準備北伐了,需要一個精神的號召力。


    眼下,韓侂胄才進入大宋的權力核心,還遠遠沒有到能控製朝堂的程度,所以劉過認為韓侂胄需要兩年時間來運作給嶽飛封王的事情。


    韓絳重新坐了下來:“先放在宛城吧,我相信打京兆需要漢陽軍,我會花一年時間來裝備漢陽軍。”


    劉過伸出三根手指:“漢陽軍需要鐵,三百萬斤。”


    韓絳重重的點了點頭:“有點麻煩,容我想想。”


    三百萬斤鐵不是劉過隨口胡說的。


    一身步人甲,當年背嵬軍用的分為四個級別,最輕的是弩手甲五十四斤,然後是標準甲五十八斤,接下來刀弓手的甲六十六斤,最後是重甲,槍兵甲,七十斤。


    而後,還有補充配件,戰場上若是需要的話,刀弓甲七十斤,槍兵八十八斤。


    一套步兵甲一共是一千八百二十五枚甲葉。


    韓絳現在手中的工匠擁有完整的標準化生產流程,差的就是鐵了。


    除了甲,破甲箭頭、旋錐箭頭、三棱箭頭……


    接下來是刀、盾……


    三百萬斤鐵,也僅僅是勉強恢複漢陽軍的裝備,真正想完全精兵重甲化,韓絳估計需要五百萬斤鐵。


    三百萬斤,放在韓絳穿越前換成噸,那怕宋一斤是六百四十克,也不過幾千噸鐵。


    這點鐵還不是鋼,蓋個大樓都不夠用。


    眼下,就是三百萬斤鐵確實把韓絳給難為住了。


    劉過也知道這事有點為難,但他相信韓絳有辦法解決,從現有的鐵產量中擠出三百萬斤肯定是錯誤的。


    增產三百萬斤才是正確的選擇。


    過了很久,韓絳才說道:“增產的辦法我想了許多,唯一的選擇隻有一個。”


    “主君英明。”


    這還什麽也沒說呢,劉過先說了一句英明,韓絳苦澀的一笑:“這事不英明,這口子一開怕將來就收不住了。”


    劉過知道韓絳想的是什麽,馬上說道:“這事也就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


    “瓊崖!”


    “瓊崖?”


    想要增產,靠眼下海外之地顯然不可能。


    鐵的生產放在交趾都不靠譜,所以劉過明白,隻能在大宋現有的州府選一地,劉過內心最為合適的是淮南西路的下屬的舒州,舒州那裏有一軍,原先要德慶軍,後來改為安慶軍。


    劉過相信韓絳有手段拿到這支兵馬的控製權。


    舒州,擁有非常大的冶鐵坊,每年生產的鐵至少在五百萬斤上下,舒州是官辦的鑄鐵錢的鑄造地,去年為大宋鑄二十萬貫鐵錢。


    可此時,韓絳卻說的是瓊崖,這讓劉過有點懵。


    韓絳給自已倒了一碗淡酒,一手隻捧起:“這天下,若細說應該有十大鐵礦區,換一個角度講,六大精品鐵礦區,其實我知道的也不多,挺有名的聽過,具體在什麽位置還需要去找找,富鐵礦,上上等礦石。”


    穿越前,什麽攀枝花、鞍山等等,新聞上整天在說。


    最厲害的就是那個,隱瞞了的煉鋼噸位都能排前地球前十的唐山,真的很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絳色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晨風天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晨風天堂並收藏絳色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