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卿再次醒來,已經不在顧府了。
渾身還是一點力氣都沒有,睜開眼睛,無遮無攔的就是屋頂。轉頭看了一眼周圍簡陋的環境還有點緩不過來神,房間裏的擺設很簡陋,四張單木床,每張床邊放了一隻櫃子,一張擱置東西的小桌子。此時應該是下午,房間裏都沒有人應該都是出去做活去了。宋卿很清楚的記得昨天晚上顧彥池說的話,她現在應該是已經進了宮了,這很有可能就是太監們住的地方。隻不過不知道自己此時是在東宮還是在別的什麽地方。
昨天晚上從鬼門關溜了一圈,筋疲力竭,此時隻覺得又饑又渴,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人來送飯。
幾乎是宋卿這念頭一起,房間的門就被推開了。
有個穿著藍色太監服胖胖的小太監小心的端著個托盤走了進來,往這邊一看,就是驚喜道:“你醒啦!快起來,我正好從廚房帶了粥過來。”頓了下又說:“哎呀,我忘了你身上還帶著傷呢。”然後就端著托盤走了過來,放在了宋卿床頭邊的桌子上,關心的說:“還疼嗎?要不要我扶你起來?”
宋卿也實在是沒有力氣自己爬起來,隻能對著他虛弱的一笑,說:“那就勞煩了。”
小太監邊扶她邊說:“小事一樁,不必客氣。”他像是生怕碰到宋卿的“傷處”動作也是小心翼翼的。扶著宋卿靠牆靠著枕頭坐好,小太監就順手端過了瓷碗,瓷碗裏是瘦肉粥,用調羹舀了幾下散熱,就伸到了宋卿的嘴邊,宋卿就著小太監的手一口一口安靜的吃著。
小太監一邊喂她,一邊好奇的同她講話:“我看你才十二歲吧?那天你在鬥獸台,我恰好給殿下送東西過去,看到你跟那兩頭野獸打架了。你怎麽那麽厲害啊?不過,你那麽厲害,怎麽也被送進宮裏來當宮人了?”
宋卿咽下一口溫粥,微微的笑了笑,卻沒有迴答他的話,而是問道:“你叫什麽名字?今年多大了?”
小太監高高興興的說:“殿下給我取的名字叫阿喜,說我長得喜氣,將來是個有福氣的人。我今年已經十三歲了。是東宮最小的宮人,現在多了一個你,我就不是最小的啦!”他長得白白胖胖,笑起來的時候眼睛是眯起來的,幾乎看不到眼珠,眉毛像是一把小鐮刀一樣彎彎的罩下來,倒真是看起來很喜氣。
宋卿聽他說起殿下兩個字,心中就已經大概確定了自己此時應該是在東宮。便笑著說道:“你是幾月十三歲的?”
小太監說:“七月,每年最熱的時候
。”
宋卿就笑起來:“那我比你大。我是大年初一。”她並不知道這具身體的年紀生辰,就說了自己前世的生日。
小太監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把碗放到了一邊,把袖子擼起來露出蓮藕一樣白嫩肥胖的手臂跟宋卿瘦弱的手臂麵前比劃:“我的手比你粗!”又比了比個頭:“個子嘛......你站起來跟我比一下,啊,忘了你現在身上還帶著傷呢。”一說起這個,他就又換了個話題:“對啦,你那裏是不是還好疼啊?”
這個小胖子也太跳脫了。
宋卿有些無力的說:“還好。就是沒有力氣。”
“那你還好。”小太監心有戚戚焉的點點頭:“當年我進宮的時候,躺在床上整整一個多月都動不了,以為自己要死了。不過啊,以後就好了,你看我現在還不是活蹦亂跳的,沒有那個東西也沒事兒的,你就別難過了。”
宋卿頓時哭笑不得,她還真是沒什麽好難過的。
“對了,你今天上藥了沒有?要不要我幫你?”小太監又眨著一雙真誠的小眼睛問。
宋卿連忙說:“不用了。我自己可以的。”
小太監也不強求,又轉了話題:“你分到我們東宮來算是有福氣的,我們殿下可是整個宮裏最好伺候的主子了,不像別的宮裏的主子,一個不順心了,打罵宮裏的奴才那是常有的,一不小心還會丟了小命。殿下就不一樣了,我到東宮兩年了,從來沒見他發過脾氣。對我們這些奴才也是和顏悅色的都沒說過一句重話。”
說著說著就突然愁眉苦臉起來:“就是有的時候啊,脾氣太好了。別的宮裏的人反倒不把東宮放在眼裏了。前幾天,大皇子的狗不見了,手底下的宮人居然自作主張帶了一夥人連招唿也沒打就直闖進來說要找狗。雖然大皇子事後責罰了那幾個跋扈的宮人,也親自上門賠了罪,殿下也不予計較。可我實在是太不服氣了,殿下可是將來要成為我大齊皇帝的人!”
宋卿就想起昨晚顧彥池說的話來。
他說:“太子性格溫和待人寬厚,如果隻是一個尋常的皇子,或許會給他帶來安穩。但是他身為東宮太子,性格溫和待人寬厚隻會讓人覺得他懦弱可欺。”
這話原本宋卿聽著還不覺得如何,此時卻方覺那話中帶著對她的某些暗示。
她的眼睛微微亮了亮。
“你吃飽了嗎?要是沒吃飽我再去小廚房拿些吃的。”小太監又問道。
“夠了,謝謝你了。”宋卿感激的說。
“不用那麽客氣,你比我小嘛,照顧你是應該的。再說咱們兩個以後在東宮相處的日子還長著呢。”小太監還是執意認為自己比宋卿大,一雙眼睛又眯成了一條細縫。
宋卿也不再反駁,而是露出好奇的表情問他:“阿喜,那你能跟我講講東宮有什麽規矩要守嗎?我剛剛來還不懂,萬一壞了規矩,闖禍就麻煩了。”
小太監就一板一眼的說:“如果在別的宮啊,那的確是有一大堆的規矩要守,可是在我們東宮,是最沒規矩的地方了。隻要按時做好你該做的事,就不會出什麽大錯。但是去了東宮外麵就得小心點了,要是見到主子,不管你當時在做什麽,都一定要停下來行禮,千萬不能用眼睛盯著主子看。然後不該說的不要說,不該聽的也不要聽。”又說:“哎,反正你還小,殿下是不會隨身帶著你的,你出東宮的機會也不多。像我來了兩年也才出過不到五次東宮呢。等你傷好了,我就先帶你熟悉一下東宮的環境。”
宋卿看他也是沒有這個耐心跟自己講太多關於規矩的事情,也就不追問了。
被他扶著又躺在了床上。
小太監交代讓她好好休息,然後就端著盤子又出去了。
宋卿躺在床上,仔細的把昨天晚上顧彥池跟自己說的每一句話都從腦子裏翻了出來一條一條的思慮。
她現在得到的信息是,如今在位的齊皇帝,二十二歲時登基,在位一十五年,今年已經三十七歲。孝敏皇後深的龍心,皇帝皇後,相敬如賓,琴瑟和鳴,鶼鰈情深。乃齊國上下國民典範,即便是大病駕鶴,民間也留有許多佳話。孝敏皇後死後,齊皇帝因受不了打擊大病了一場,雖經過禦醫的調養,已經完全康複。但是,這隻是說給全天下人聽得一個幌子。
事實上,齊皇帝兒時就一直體弱,更因孝敏皇後突病而逝大受打擊,真正的壽命就算是樂觀估計,也不到五年了。孝敏皇後駕鶴之後,後宮則由孝敏皇後的堂妹,顧貴妃掌管,而後位,齊皇帝不說立也不說不立。而且以朝臣不可插手後宮事務為由言令禁止百官為立皇後上折。這是擺明了孝敏皇後之後再也不會有其他的皇後了。
而孝敏皇後唯一留下來的嫡子二皇子祁淵,也在孝敏皇後過世後立為太子。
孝敏皇後去時,太子祁淵才十四歲,長相肖似其母,身體卻像是齊皇帝,自小體弱。被立為太子之後,禦醫幾乎是天天要去東宮請脈的
。
到了今天十八歲,還是一副文弱的樣子,也不喜熱鬧,除了每日準時上朝就是窩在東宮,連當初極力擁護他當太子的幾位大臣都很少走動,更別說與大臣結黨營私了。
反倒是顧貴妃親生的大皇子,文武雙全,才思敏捷,再加上親和力強,無論權貴還是平民,都能以禮相待,在朝堂之上也頗有建樹,無論是在朝堂還是在民間都有口皆碑。
無論從哪個方麵說,比之真正的太子祁淵,大皇子祁溯似乎都更適合當這個齊國太子。
渾身還是一點力氣都沒有,睜開眼睛,無遮無攔的就是屋頂。轉頭看了一眼周圍簡陋的環境還有點緩不過來神,房間裏的擺設很簡陋,四張單木床,每張床邊放了一隻櫃子,一張擱置東西的小桌子。此時應該是下午,房間裏都沒有人應該都是出去做活去了。宋卿很清楚的記得昨天晚上顧彥池說的話,她現在應該是已經進了宮了,這很有可能就是太監們住的地方。隻不過不知道自己此時是在東宮還是在別的什麽地方。
昨天晚上從鬼門關溜了一圈,筋疲力竭,此時隻覺得又饑又渴,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人來送飯。
幾乎是宋卿這念頭一起,房間的門就被推開了。
有個穿著藍色太監服胖胖的小太監小心的端著個托盤走了進來,往這邊一看,就是驚喜道:“你醒啦!快起來,我正好從廚房帶了粥過來。”頓了下又說:“哎呀,我忘了你身上還帶著傷呢。”然後就端著托盤走了過來,放在了宋卿床頭邊的桌子上,關心的說:“還疼嗎?要不要我扶你起來?”
宋卿也實在是沒有力氣自己爬起來,隻能對著他虛弱的一笑,說:“那就勞煩了。”
小太監邊扶她邊說:“小事一樁,不必客氣。”他像是生怕碰到宋卿的“傷處”動作也是小心翼翼的。扶著宋卿靠牆靠著枕頭坐好,小太監就順手端過了瓷碗,瓷碗裏是瘦肉粥,用調羹舀了幾下散熱,就伸到了宋卿的嘴邊,宋卿就著小太監的手一口一口安靜的吃著。
小太監一邊喂她,一邊好奇的同她講話:“我看你才十二歲吧?那天你在鬥獸台,我恰好給殿下送東西過去,看到你跟那兩頭野獸打架了。你怎麽那麽厲害啊?不過,你那麽厲害,怎麽也被送進宮裏來當宮人了?”
宋卿咽下一口溫粥,微微的笑了笑,卻沒有迴答他的話,而是問道:“你叫什麽名字?今年多大了?”
小太監高高興興的說:“殿下給我取的名字叫阿喜,說我長得喜氣,將來是個有福氣的人。我今年已經十三歲了。是東宮最小的宮人,現在多了一個你,我就不是最小的啦!”他長得白白胖胖,笑起來的時候眼睛是眯起來的,幾乎看不到眼珠,眉毛像是一把小鐮刀一樣彎彎的罩下來,倒真是看起來很喜氣。
宋卿聽他說起殿下兩個字,心中就已經大概確定了自己此時應該是在東宮。便笑著說道:“你是幾月十三歲的?”
小太監說:“七月,每年最熱的時候
。”
宋卿就笑起來:“那我比你大。我是大年初一。”她並不知道這具身體的年紀生辰,就說了自己前世的生日。
小太監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把碗放到了一邊,把袖子擼起來露出蓮藕一樣白嫩肥胖的手臂跟宋卿瘦弱的手臂麵前比劃:“我的手比你粗!”又比了比個頭:“個子嘛......你站起來跟我比一下,啊,忘了你現在身上還帶著傷呢。”一說起這個,他就又換了個話題:“對啦,你那裏是不是還好疼啊?”
這個小胖子也太跳脫了。
宋卿有些無力的說:“還好。就是沒有力氣。”
“那你還好。”小太監心有戚戚焉的點點頭:“當年我進宮的時候,躺在床上整整一個多月都動不了,以為自己要死了。不過啊,以後就好了,你看我現在還不是活蹦亂跳的,沒有那個東西也沒事兒的,你就別難過了。”
宋卿頓時哭笑不得,她還真是沒什麽好難過的。
“對了,你今天上藥了沒有?要不要我幫你?”小太監又眨著一雙真誠的小眼睛問。
宋卿連忙說:“不用了。我自己可以的。”
小太監也不強求,又轉了話題:“你分到我們東宮來算是有福氣的,我們殿下可是整個宮裏最好伺候的主子了,不像別的宮裏的主子,一個不順心了,打罵宮裏的奴才那是常有的,一不小心還會丟了小命。殿下就不一樣了,我到東宮兩年了,從來沒見他發過脾氣。對我們這些奴才也是和顏悅色的都沒說過一句重話。”
說著說著就突然愁眉苦臉起來:“就是有的時候啊,脾氣太好了。別的宮裏的人反倒不把東宮放在眼裏了。前幾天,大皇子的狗不見了,手底下的宮人居然自作主張帶了一夥人連招唿也沒打就直闖進來說要找狗。雖然大皇子事後責罰了那幾個跋扈的宮人,也親自上門賠了罪,殿下也不予計較。可我實在是太不服氣了,殿下可是將來要成為我大齊皇帝的人!”
宋卿就想起昨晚顧彥池說的話來。
他說:“太子性格溫和待人寬厚,如果隻是一個尋常的皇子,或許會給他帶來安穩。但是他身為東宮太子,性格溫和待人寬厚隻會讓人覺得他懦弱可欺。”
這話原本宋卿聽著還不覺得如何,此時卻方覺那話中帶著對她的某些暗示。
她的眼睛微微亮了亮。
“你吃飽了嗎?要是沒吃飽我再去小廚房拿些吃的。”小太監又問道。
“夠了,謝謝你了。”宋卿感激的說。
“不用那麽客氣,你比我小嘛,照顧你是應該的。再說咱們兩個以後在東宮相處的日子還長著呢。”小太監還是執意認為自己比宋卿大,一雙眼睛又眯成了一條細縫。
宋卿也不再反駁,而是露出好奇的表情問他:“阿喜,那你能跟我講講東宮有什麽規矩要守嗎?我剛剛來還不懂,萬一壞了規矩,闖禍就麻煩了。”
小太監就一板一眼的說:“如果在別的宮啊,那的確是有一大堆的規矩要守,可是在我們東宮,是最沒規矩的地方了。隻要按時做好你該做的事,就不會出什麽大錯。但是去了東宮外麵就得小心點了,要是見到主子,不管你當時在做什麽,都一定要停下來行禮,千萬不能用眼睛盯著主子看。然後不該說的不要說,不該聽的也不要聽。”又說:“哎,反正你還小,殿下是不會隨身帶著你的,你出東宮的機會也不多。像我來了兩年也才出過不到五次東宮呢。等你傷好了,我就先帶你熟悉一下東宮的環境。”
宋卿看他也是沒有這個耐心跟自己講太多關於規矩的事情,也就不追問了。
被他扶著又躺在了床上。
小太監交代讓她好好休息,然後就端著盤子又出去了。
宋卿躺在床上,仔細的把昨天晚上顧彥池跟自己說的每一句話都從腦子裏翻了出來一條一條的思慮。
她現在得到的信息是,如今在位的齊皇帝,二十二歲時登基,在位一十五年,今年已經三十七歲。孝敏皇後深的龍心,皇帝皇後,相敬如賓,琴瑟和鳴,鶼鰈情深。乃齊國上下國民典範,即便是大病駕鶴,民間也留有許多佳話。孝敏皇後死後,齊皇帝因受不了打擊大病了一場,雖經過禦醫的調養,已經完全康複。但是,這隻是說給全天下人聽得一個幌子。
事實上,齊皇帝兒時就一直體弱,更因孝敏皇後突病而逝大受打擊,真正的壽命就算是樂觀估計,也不到五年了。孝敏皇後駕鶴之後,後宮則由孝敏皇後的堂妹,顧貴妃掌管,而後位,齊皇帝不說立也不說不立。而且以朝臣不可插手後宮事務為由言令禁止百官為立皇後上折。這是擺明了孝敏皇後之後再也不會有其他的皇後了。
而孝敏皇後唯一留下來的嫡子二皇子祁淵,也在孝敏皇後過世後立為太子。
孝敏皇後去時,太子祁淵才十四歲,長相肖似其母,身體卻像是齊皇帝,自小體弱。被立為太子之後,禦醫幾乎是天天要去東宮請脈的
。
到了今天十八歲,還是一副文弱的樣子,也不喜熱鬧,除了每日準時上朝就是窩在東宮,連當初極力擁護他當太子的幾位大臣都很少走動,更別說與大臣結黨營私了。
反倒是顧貴妃親生的大皇子,文武雙全,才思敏捷,再加上親和力強,無論權貴還是平民,都能以禮相待,在朝堂之上也頗有建樹,無論是在朝堂還是在民間都有口皆碑。
無論從哪個方麵說,比之真正的太子祁淵,大皇子祁溯似乎都更適合當這個齊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