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李莞長時間的沉默讓顧成昱心生忐忑,他說的話有什麽不妥當嗎?
他仔細迴想了一下剛才說過的話,並沒有不妥之處啊。
那她為何要這樣看他,平靜無波,好像已經洞悉了他的一切想法,無論他說什麽都不能打動她半分
顧成昱突然感到一陣煩躁,眉頭不由自主地皺了起來。
李莞看在眼裏,暗自歎了口氣。
“你能坦率的說出心裏的想法,我很高興。”她微微一笑,眼神如同平靜的湖麵落入了一顆小石子,蕩漾起層層漣漪,“我一直覺得人與人要長久相處,最重要的是能相互理解,而相互理解的前提就是信任。我希望以後無論發生什麽事,你都能像現在這樣理解我、信任我,如果你有任何的困惑,可以直接問我,不要憋在心裏,胡亂猜測或是試探我。猜忌和試探隻會讓我們之間心生罅隙。我可以向你保證,隻要你開口,我絕對會知無不言。”
她的輕聲雖然很輕卻清晰篤定,表情更是前所未有的認真:“同樣的,我會像你信任我一樣給予你信任,隻要你對我坦誠相待,不欺騙我,不用假話搪塞我。我隻有這一個要求,你能答應我嗎?”
在她明澈的目光中,顧成昱起伏的心緒漸漸平靜下來,隨即心裏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豪氣。
莞兒作為養在深閨的姑娘,都有勇氣對他許下這樣的承諾,他堂堂男子漢難道還不敢迴應不成?
“我答應你!”他鄭重的執起李莞的手,眼中閃耀著璀璨的光芒,“投之以木瓜,報之以瓊琚。你放心,你的意思我懂。”
李莞隻感覺握著自己手的這雙手很穩很溫暖,讓她原本有些動搖的心意又再次堅定下來。
她第一次當著顧成昱的麵露出了毫無保留的絢爛笑容。
他們趕在酉初到達了德雲寺山腳下的顧家別院。
馬車停在大門前的石階下,坐在車轅上的鶴望和青廬下了車,挑起車簾。
顧成昱從車上下來,迴身去扶李莞。
門口的護院大吃一驚,道:“大少爺,您怎麽來了?”一邊迎上來一邊讓人進去通知顧夫人。
待李莞下車站穩以後,顧成昱才對那護院笑道:“今日剛好有空,就來看看母親。”
護院點頭稱是,目光落在他身邊的李莞身上。
李莞下車前已經戴好了帷帽,沒有露出半點麵容。
顧成昱沒有向護院解釋她的身份,隻道:“我自己進去就行了,你去忙吧。”說著引著李莞進了門。
顧家的這座別院是個隻有兩進的小院子,他們剛走到穿堂,就見一個靛青色棉布襖的四旬婦人疾步迎麵而來。
“奴婢給大少爺請安!”
“寒枝姑姑!”顧成昱笑著虛扶了一下。
李莞認出這婦人正是顧夫人身邊的寒枝。
看到李莞,寒枝又笑著屈了屈膝:“李小姐也來了!”
李莞微笑著朝她頷首。
“夫人知道二位來了,正在裏麵等著呢!”寒枝笑道,帶著他們去了第二進東邊的稍間。
顧夫人坐在窗前的暖炕上,穿著件縹色素麵褙子,神態悠閑的喝著茶。
“娘!”顧成昱一進門就笑著行禮。
李莞也跟著行了個福禮:“李莞見過夫人。”
顧夫人的目光在兒子身上掃了下,然後落在李莞身上,道:“不必多禮,過來坐吧。寒枝,給昱兒搬把椅子來。”
李莞一愣,顧夫人已指了指對麵鋪著石榴紅坐墊的暖炕對她道:“坐!”
照理說顧夫人和顧成昱是母子,她是個外人,應該是他們母子倆坐炕上,她坐椅子上才對啊。
李莞不由朝顧成昱看去。
顧成昱嘴角噙著笑,微微頷首。
李莞隻好又朝顧夫人福了福,矜持地半坐在炕上。
寒枝搬了把太師椅放在炕邊,顧成昱笑著坐了。
顧夫人就吩咐寒枝上茶,然後問顧成昱:“怎麽沒提前知會一聲就跑來了,有事嗎?”
“沒什麽事,就是想來看看您。”顧成昱道,瞟了李莞一眼。
顧夫人心裏跟明鏡似的,道:“你們今天來得巧,附近田莊上剛送了幾尾鮮魚來,聽寒枝說每條都有三四斤重,最適合做全魚宴了。”說著笑著對顧成昱道,“等會兒讓寒枝給你溜個魚片,你最喜歡吃的!”
“太好了,寒枝姑姑做的溜魚片味道最好,我在家的時候就想著這口!”
顧夫人笑了笑,又對李莞道:“丫頭,你想吃什麽?我讓人給你做。到了這裏就跟自己家一樣,不用拘束。”語氣雖然淡淡的,但顯得很隨意,像是對自己的女兒似的。
李莞不由十分詫異。
她和顧夫人還是第二次見,上迴在德雲寺,顧夫人對她雖然也挺親切的,但遠遠沒有這麽親近,是因為顧成昱的關係嗎?
她暗暗地在心裏猜測,臉上仍然笑盈盈的,道:“多謝伯母,我也很喜歡吃魚的,最喜歡吃水煮魚片。”
她既然跟顧成昱在一起了,自然要多和顧家人多親近。
顧成昱對她母親十分敬重,顧夫人對她好,喜歡她,她當然是樂見其成。
聽到李莞稱她為伯母,顧夫人眼中閃過一絲笑意,看李莞的目光更柔和了,道:“水煮魚片?你喜歡吃辣嗎?”
李莞點頭,笑容乖巧:“是啊,我小時候住在湖州老家,屋裏侍候的媽媽是從四川嫁過來的,做的一手好川菜,所以我自小就愛吃辣!”
顧夫人聽著就看了顧成昱一眼,道:“川菜啊,我也挺喜歡的,不過成昱吃不了辣,他小時候淘氣,誤食了一點辣椒,哭得哇哇大叫,從此以後就再也不碰辣了!”
“娘!這都是多少年前的老皇曆了,您怎麽還拿出來說!”顧成昱臉上有點紅。
李莞掩著嘴笑。
三人說了會兒家常,李莞提出想看看顧夫人製的琴。
顧夫人知道她頗通音律,欣然應允。
三人出了屋,往設在西邊廂房的琴室去。
此時天色已暗,屋簷下已經點上了燈。
他們剛上抄手遊廊,就見寒枝快步從外麵進來。
“夫人,外麵來了幾個人,想在咱們這兒借宿一晚!”
ps:我拚了雙更,困死了未完待續。..
李莞長時間的沉默讓顧成昱心生忐忑,他說的話有什麽不妥當嗎?
他仔細迴想了一下剛才說過的話,並沒有不妥之處啊。
那她為何要這樣看他,平靜無波,好像已經洞悉了他的一切想法,無論他說什麽都不能打動她半分
顧成昱突然感到一陣煩躁,眉頭不由自主地皺了起來。
李莞看在眼裏,暗自歎了口氣。
“你能坦率的說出心裏的想法,我很高興。”她微微一笑,眼神如同平靜的湖麵落入了一顆小石子,蕩漾起層層漣漪,“我一直覺得人與人要長久相處,最重要的是能相互理解,而相互理解的前提就是信任。我希望以後無論發生什麽事,你都能像現在這樣理解我、信任我,如果你有任何的困惑,可以直接問我,不要憋在心裏,胡亂猜測或是試探我。猜忌和試探隻會讓我們之間心生罅隙。我可以向你保證,隻要你開口,我絕對會知無不言。”
她的輕聲雖然很輕卻清晰篤定,表情更是前所未有的認真:“同樣的,我會像你信任我一樣給予你信任,隻要你對我坦誠相待,不欺騙我,不用假話搪塞我。我隻有這一個要求,你能答應我嗎?”
在她明澈的目光中,顧成昱起伏的心緒漸漸平靜下來,隨即心裏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豪氣。
莞兒作為養在深閨的姑娘,都有勇氣對他許下這樣的承諾,他堂堂男子漢難道還不敢迴應不成?
“我答應你!”他鄭重的執起李莞的手,眼中閃耀著璀璨的光芒,“投之以木瓜,報之以瓊琚。你放心,你的意思我懂。”
李莞隻感覺握著自己手的這雙手很穩很溫暖,讓她原本有些動搖的心意又再次堅定下來。
她第一次當著顧成昱的麵露出了毫無保留的絢爛笑容。
他們趕在酉初到達了德雲寺山腳下的顧家別院。
馬車停在大門前的石階下,坐在車轅上的鶴望和青廬下了車,挑起車簾。
顧成昱從車上下來,迴身去扶李莞。
門口的護院大吃一驚,道:“大少爺,您怎麽來了?”一邊迎上來一邊讓人進去通知顧夫人。
待李莞下車站穩以後,顧成昱才對那護院笑道:“今日剛好有空,就來看看母親。”
護院點頭稱是,目光落在他身邊的李莞身上。
李莞下車前已經戴好了帷帽,沒有露出半點麵容。
顧成昱沒有向護院解釋她的身份,隻道:“我自己進去就行了,你去忙吧。”說著引著李莞進了門。
顧家的這座別院是個隻有兩進的小院子,他們剛走到穿堂,就見一個靛青色棉布襖的四旬婦人疾步迎麵而來。
“奴婢給大少爺請安!”
“寒枝姑姑!”顧成昱笑著虛扶了一下。
李莞認出這婦人正是顧夫人身邊的寒枝。
看到李莞,寒枝又笑著屈了屈膝:“李小姐也來了!”
李莞微笑著朝她頷首。
“夫人知道二位來了,正在裏麵等著呢!”寒枝笑道,帶著他們去了第二進東邊的稍間。
顧夫人坐在窗前的暖炕上,穿著件縹色素麵褙子,神態悠閑的喝著茶。
“娘!”顧成昱一進門就笑著行禮。
李莞也跟著行了個福禮:“李莞見過夫人。”
顧夫人的目光在兒子身上掃了下,然後落在李莞身上,道:“不必多禮,過來坐吧。寒枝,給昱兒搬把椅子來。”
李莞一愣,顧夫人已指了指對麵鋪著石榴紅坐墊的暖炕對她道:“坐!”
照理說顧夫人和顧成昱是母子,她是個外人,應該是他們母子倆坐炕上,她坐椅子上才對啊。
李莞不由朝顧成昱看去。
顧成昱嘴角噙著笑,微微頷首。
李莞隻好又朝顧夫人福了福,矜持地半坐在炕上。
寒枝搬了把太師椅放在炕邊,顧成昱笑著坐了。
顧夫人就吩咐寒枝上茶,然後問顧成昱:“怎麽沒提前知會一聲就跑來了,有事嗎?”
“沒什麽事,就是想來看看您。”顧成昱道,瞟了李莞一眼。
顧夫人心裏跟明鏡似的,道:“你們今天來得巧,附近田莊上剛送了幾尾鮮魚來,聽寒枝說每條都有三四斤重,最適合做全魚宴了。”說著笑著對顧成昱道,“等會兒讓寒枝給你溜個魚片,你最喜歡吃的!”
“太好了,寒枝姑姑做的溜魚片味道最好,我在家的時候就想著這口!”
顧夫人笑了笑,又對李莞道:“丫頭,你想吃什麽?我讓人給你做。到了這裏就跟自己家一樣,不用拘束。”語氣雖然淡淡的,但顯得很隨意,像是對自己的女兒似的。
李莞不由十分詫異。
她和顧夫人還是第二次見,上迴在德雲寺,顧夫人對她雖然也挺親切的,但遠遠沒有這麽親近,是因為顧成昱的關係嗎?
她暗暗地在心裏猜測,臉上仍然笑盈盈的,道:“多謝伯母,我也很喜歡吃魚的,最喜歡吃水煮魚片。”
她既然跟顧成昱在一起了,自然要多和顧家人多親近。
顧成昱對她母親十分敬重,顧夫人對她好,喜歡她,她當然是樂見其成。
聽到李莞稱她為伯母,顧夫人眼中閃過一絲笑意,看李莞的目光更柔和了,道:“水煮魚片?你喜歡吃辣嗎?”
李莞點頭,笑容乖巧:“是啊,我小時候住在湖州老家,屋裏侍候的媽媽是從四川嫁過來的,做的一手好川菜,所以我自小就愛吃辣!”
顧夫人聽著就看了顧成昱一眼,道:“川菜啊,我也挺喜歡的,不過成昱吃不了辣,他小時候淘氣,誤食了一點辣椒,哭得哇哇大叫,從此以後就再也不碰辣了!”
“娘!這都是多少年前的老皇曆了,您怎麽還拿出來說!”顧成昱臉上有點紅。
李莞掩著嘴笑。
三人說了會兒家常,李莞提出想看看顧夫人製的琴。
顧夫人知道她頗通音律,欣然應允。
三人出了屋,往設在西邊廂房的琴室去。
此時天色已暗,屋簷下已經點上了燈。
他們剛上抄手遊廊,就見寒枝快步從外麵進來。
“夫人,外麵來了幾個人,想在咱們這兒借宿一晚!”
ps:我拚了雙更,困死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