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李夫人突然落下淚來,她真是怕啊,莞兒今年才十四歲,從小到大,她從沒見過莞兒過過她這個年齡該過的日子,永遠那麽穩,縱使是笑,眼底深處都是淡漠的。榮寧伯府送信來的時候,她簡直不敢相信。讓遙月拿信來殘荷館,她是既高興又害怕,高興的是莞兒終於有朋友了,擔心的是莞兒不想交這個朋友。現在聽到莞兒親口說,喜歡和王六小姐玩在一起,她終於忍不住喜極而泣。


    李莞看著激動得說不出話的李夫人,心裏湧上一陣陣愧疚,一直以來她都忽略了母親對她的關心和擔憂。她忍不住抱住李夫人的手臂,靠在她的肩膀上。


    李夫人緊緊地把李莞摟在懷裏,好一會兒才止住淚。


    丫鬟打了水來給她淨麵,收拾好後,李夫人臉上重新掛滿笑。


    “明天的行頭準備好了嗎?”


    “還沒呢。”李莞笑盈盈的迴她,“母親既然來了,就幫女兒看看明天穿什麽衣裳好。”


    李夫人自然滿口答應,和李莞一起進了臥室。擷芳和尋芳從衣櫥裏拿出各式各樣的衣裳搭在衣架上,李夫人仔細看過去,挑了半天,終於選出一套滿意的,又給李莞配好相應的首飾,林林總總囑咐了一大堆。一直到亥初,才迴了正院。


    第二天,李莞辰時就起來了,梳妝打扮好,吃過早飯,去給李夫人請安。


    李夫人笑眯眯地跟她說了幾句好好玩兒,注意安全之類的話,讓安媽媽送她出門。


    安媽媽迴來的時候,李夫人正跟李知著說話:“姐姐出門了,著兒就在家陪娘!”說著捧著他的臉親了一口。


    李知著覺得娘親今天特別高興,大聲說“好”。


    下午,李夫人歇了午覺剛起,正在梳頭,眠月突然進來:“柴總管剛剛派人來稟,金華府的姑奶奶馬上就到了!”


    李夫人大吃一驚:“不是說明天才到嗎?”


    “可能路上走得快吧!”


    李夫人迴過神來,連忙催促梳頭的丫鬟:“快,隨便給我梳個圓髻就行了!”丫鬟就把挽了一半的發髻散了,熟練的梳了個整齊的圓髻,插了兩支赤金簪子。


    李夫人派人叫了李知著來,急急忙忙地由丫鬟簇擁著去了垂花門。


    剛到走過去,幾輛平頭馬車正好停在門口,穿縹色褙子的三旬婦人由一個少年扶著下了馬車。


    李夫人麵露喜色的迎上去:“清芸!”


    那婦人正是李老爺的胞妹,陳太太。


    陳太太看見李夫人十分激動,哽咽著喊了聲“嫂嫂”。


    “這是皓然和卉然吧?”李夫人看著陳太太身後的人問道。


    陳太太笑著點點頭,道:“快來見過舅母!”倆人就上前給李夫人行禮。


    陳太太青年喪夫,膝下隻有一子一女,兒子陳皓然十四歲,女兒陳卉然隻有九歲。


    李夫人稱讚了兩句,對身邊的李知著道:“這是你姑姑,還有皓然表哥和卉然表姐。”


    李知著好奇地看著他們,大聲的喊人,陳太太笑著摸了摸他的頭,隨後眾人一同迴了正院。


    陳太太未出嫁時與李夫人的關係十分好,倆人之間像朋友般相處。好幾年沒見了,倆人親親熱熱的坐在一起閑話家常。當說到丈夫病逝的事時,陳太太忍不住又落下淚來,李夫人就輕聲細語的安慰她。


    她們說話的時候,陳皓然始終正襟危坐,表情中有種跟他的年紀不符的沉穩。陳卉然性子活潑,已經跟李知著玩兒到了一起。


    契闊一番後,李夫人親自送陳太太三人到了東院。


    陳太太看著收拾的整潔幹淨,又十分明亮典雅的屋子,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李夫人攜了她的手:“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和侄兒侄女先好好休息一下,晚上等你大哥迴來了,再到我那兒用晚膳。”然後帶著丫鬟迴了正院。


    *


    翠煙湖是位於京城西南角一個大湖,湖東是有名的屏東角,雜耍小吃非常出名,湖西是風景秀麗的怡暢園。王曼卿約李莞釣魚的地方,就在怡暢園內的浮香棧。


    浮香棧有點類似休閑山莊,既能住宿,也有許多娛樂設施,釣魚就是其中一項。


    這天天氣不錯,明日微風,藍天白雲。


    湖邊小亭子裏,李莞斜坐在欄杆後,手裏拿著根魚竿正專心致誌地釣魚。她兩世為人,這還是第一次釣魚,不免有些好奇。


    王曼卿兩隻腳伸到欄杆外晃著,漫不經心地看著水麵。她扭頭瞅了一眼站在亭子另一邊閑話的丫鬟婆子,突然湊到李莞耳邊,小聲道:“待會兒,咱倆趁午休的時候溜出去玩兒吧。”


    李莞看了她一眼:“去哪兒?”既沒大吃一驚,也沒有一口迴絕。


    王曼卿抿唇一笑,她就知道莞兒不是那種拘泥的性子。


    她伸手指了指東邊:“可好玩兒了,不但有酒樓茶肆,還有各種小攤子,吃的玩兒的多的是,還能碰上耍雜技的,保證你沒見過!”


    又有魚兒咬鉤了,李莞趕緊收了杆,把魚取下來放進桶裏,笑著斜睇了她一眼:“我可沒帶錢!”


    她眼睛一彎,大方道:“怕什麽,我請你!”說著神神秘秘的從袖籠裏掏出一個荷包,壓低了嗓音,“我昨天偷偷讓守門的婆子換了些碎銀子……”


    沒過一會兒,王曼卿就嚷著餓了,把魚竿扔到一邊。丫鬟們不疑有他,服侍著倆人迴房間用午膳。


    吃飯的時候,王曼卿悄悄對李莞道:“少吃點!”


    李莞忍著笑“嗯”了一聲。


    吃過飯,王曼卿打了個哈欠:“好困啊!你們都出去吧,我跟莞兒一起歇個午覺。”


    李莞就朝尋芳和擷芳使了個眼色。


    等眾人都退出去了,王曼卿跑到床邊把帳子放下來,遮得嚴嚴實實的,然後脫了外麵的錦緞小襖和裙子,露出裏麵的棉布小襖。


    李莞見她準備的如此充分,不由一愣。


    “哎呀,你沒有衣裳可以換!”王曼卿皺眉看著她。


    她們既然想偷偷跑出去玩兒,自然不能打扮的太華麗,否則容易引人注目。


    “沒關係,我今天穿的素淨,不打眼。”李莞說著,拔下頭上的寶石簪子,又卸了手上的玉鐲,“這樣可以了吧?”


    “還行。”王曼卿勉強點了頭。


    她搬了把椅子放到窗邊,對李莞道:“翻窗戶出去,外麵是浮香棧的後院,咱們小心點,肯定不會被發現的。”說著把窗戶推開,探出身子張望了一番,“我先出去,你跟著我。”


    李莞小聲道:“好。”


    王曼卿把梳妝台前的小凳子放到窗外,先爬到椅子上,然後踏著凳子翻了出去。


    李莞學著她的樣子,也翻了出去,還順手關上了窗戶。王曼卿就“孺子可教也”的看了她一眼,然後拉著她偷偷摸摸的往外跑。


    李莞跟在她身後頗為無奈,這浮香棧又不是皇宮府衙,她們就算正大光明的從這後院出去,誰還會攔著不成,何必像做賊似的。


    一路暢通地出了浮香棧,直到出了怡暢園,王曼卿才插著腰大笑。她興奮地抱住李莞:“咱們出來了!終於沒人在旁邊跟著礙手礙腳了!”


    李莞被她的笑容感染,心情也暢快起來。


    倆人沿著湖邊的鵝卵石小道走,人越來越多,不過兩刻鍾就到了屏東角的街口。王曼卿歡唿一聲,迫不及待的拉著李莞衝進了人群中。


    熙熙攘攘的鬧市上,李莞和王曼卿淹沒在繁華之中,就像大海中的兩條小魚,倆人心裏都有種自由的輕鬆感。


    才逛了一條街,王曼卿就買了兩個麵人,兩把扇子,三朵堆紗絹花,一隻竹編螞蚱和蝴蝶風箏,還吃了梅花糕,狀元豆,排骨年糕和炸餛飩。眼看她又要去買什麽木雕,李莞趕緊把人拉住。


    “你看看就行了,真買下來可沒人幫你拿了!”


    她隻好不舍的摸了摸那隻木雕的小鳥,從小攤前挪開。李莞正鬆了口氣,她又抓起了旁邊一個攤子上的發簪猛瞧。


    李莞隻能認命地跟過去。


    王曼卿在各式各樣的簪子中挑來看去,突然眼睛一亮:“這個不錯!”說著遞到李莞麵前,“你覺得呢?”


    李莞定眼一看,是支木簪子,雕了一朵半開的荷花,雖不十分精巧但還算雅致,她點點頭:“挺好看的。”


    “你喜歡就好!”王曼卿利落的把簪子插到她頭上。


    給我的?李莞一愣,不由伸手摸了摸。


    王曼卿笑道:“你不是喜歡荷花嘛,這個正適合你!”扭頭就問多少錢。


    攤主是一男一女,似乎是夫妻,女的正要開口,男的看她們的打扮知道是有錢人,眼珠子一轉搶先道:“十兩銀子!”


    王曼卿伸手就從荷包裏掏出錢來,李莞眼神一閃,按下她的手,對那攤販道:“十兩銀子?剛剛有個人買了兩支才二十文,我們隻要一支應該是十文錢才對。”


    “這支雕的是荷花,雕荷花的就賣十兩銀子!”


    李莞見他滿嘴瞎話,不由冷笑:“光天化日之下,搶劫吧你!”手機用戶請瀏覽wap.aiquxs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世閨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雋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雋鴿並收藏盛世閨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