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就算是陳勝自認為說了一半的計策,已經夠委婉了。但是聽在張繡的耳中,卻還是如同悶雷詐響一半,將張繡整個人都鎮住了。


    “穩固南陽郡,廣城五城,宛城八城池,西取汝南,廣積糧草,收攏精兵,擁兵自重,坐觀天下成敗。”


    這,這,這。


    張繡睜大了眼睛,恍惚無比。這倒也不是張繡沒有經曆過大事,想張繡,隨張濟起兵,經曆過關東諸侯討伐董卓的戰爭,經曆過董卓四大部將,與呂布火並。再經曆過與曹操廝殺,端是真正的好漢,男兒。


    但是,這輩子卻是從來沒有什麽王霸誌氣。


    雖然,陳勝的計策,話都是打了折扣的。但是,正因為張繡無心,因而,聽了才是如此的反應劇烈啊。


    坐斷南陽,觀天下成敗。


    這,這,這。


    “子威莫要嚇我。”許久之後,張繡發出了一聲苦笑,說道。


    “方盡天下,英雄者,曹操。草包者,袁紹。這二人都不能投靠,自然隻剩下了一條路,自己幹。莫非,兄長還能想到其他路不成?”陳勝不客氣的說道。


    “袁紹真是草包?”張繡猶自不相信,忍不住問道。


    “草包無疑。”陳勝斷然道。


    與曹操相比,確實草包,不過,總比公孫瓚強些。


    陳勝心中,又補充了一句。


    陳勝的話,徹底將張繡的盤算給打破了,既然袁紹是草包,那麽就不能投奔袁紹了,又不能投奔曹操。


    琢磨著,張繡不得不承認,隻剩下了一條路了。


    自己幹。


    “東取汝南,真能坐觀成敗?”張繡忍不住問道。


    “自然。”陳勝重重的點了點頭。


    而後,陳勝又分析道:“汝南之地,足有三十餘縣,人口二三十萬,僅次於南陽郡。割據此地,就能養二三萬精兵。結合宛城所部,就是四五萬精兵。既有精兵四五萬,自可以與天下任何諸侯,一較高下。”


    張繡聞言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確實,若是給他四五萬兵力,曹操就更不用怕了。


    “再則,汝南郡,向東就是壽春,也就是連著袁術。此人因為稱帝,因而眾叛親離,勢力大減。但怎麽說,還是袁氏子孫,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與他聯合,能增勢力。再北方,則是徐州呂布,這些人都是與曹操為敵的群雄。有了汝南,我們就可以聯絡這二人,合在一起,抗衡曹操,有百利而無害。此汝南,乃天賜之地,當取之,否則悔之晚矣。”


    最後,陳勝斷然道。


    此刻的陳勝聲如洪鍾,誌氣卓然。


    張繡聽了,不由折服。心中誌氣,也不由更增加了幾分。是啊,汝南好大地盤,若是奪取了,可養精兵。


    兵精糧足,誰都不怕。又聯絡袁術,呂布,共抗曹操。


    勢力大增。


    若是這樣,那一句坐觀成敗,就有底氣多了。


    但是。


    想著,張繡苦笑了一聲,問道:“那子威可知,汝南情況?”


    “劉辟,龔都?”陳勝聞言露出了幾分不屑,說道:“雖然驍勇善戰,但到底也是黃巾餘孽而已。兄長若命胡車兒領兵二千,與我匯合,此二人可擒拿。”


    “不僅是這二人啊。”張繡聞言連連搖頭,爾後說道:“汝南,其實是分了三個部分的。”


    “三個部分?”陳勝對於這,到是不了解,聞言皺起了眉頭,說道。


    “對,三個部分。正如我們南陽郡,有為兄,有薑廣,有劉表勢力一樣。汝南郡,也是這般複雜。”


    張繡重重的點了點頭,而後,才又說道:“汝南西部,有一將,名為李通,字文達。此人驍勇善戰,為曹操麾下大將。有八座城池,六千精兵。”


    陳勝聞言皺起了眉頭,李通,這個人似乎有點印象。似乎是在史書上,被認為是與文聘一個級別的大將。


    但是具體事跡,卻是不記得了。


    不過,史書上既然這麽說,那麽這李通就難纏了。成名大將,六千精兵。這塊骨頭,真是硬的厲害。


    “其次,就是子威所知的劉辟,龔都了。這二人黃巾餘孽,有城池十餘座,兵馬二三萬。”


    隻聽,張繡再說道。


    “那最後呢?”陳勝不由問道。


    “最後的十幾座城池,則是尊袁紹為主的。各有太守縣令依據城池自己守備,這些人也有許多兵馬。”


    張繡說道。


    “怎麽又是袁紹?”陳勝不由皺起了眉頭,問道。


    這四世三公的名聲,真的這麽好聽不成?


    不過,讓人怪異的是。這劉辟是袁紹部將,那十幾座城池的縣令,太守,也是心向袁紹,怎麽就不聯合呢?


    不過,陳勝一想到劉辟那黃巾賊將的身份,也就釋然了。黃巾賊將,到了哪個勢力,都是讓人看不起的。


    “因為這汝南郡,乃是袁紹的家鄉啊。”張繡苦笑了一聲,說道。


    陳勝聞言一愣,隨即明白了過來。這個時代,對於同鄉,還是很看重的。而袁紹出身汝南,那麽汝南的太守,縣令,乃至於士族,人民與袁紹有千絲萬縷的聯係,那就難怪了。


    而聽了張繡的三個勢力的分析之後,陳勝也覺得棘手了。


    這汝南,有李通這樣的大將,有劉辟,龔都這樣的黃巾大將,更有十餘座城池。要想剪除這樣的勢力,占據消化汝南三十幾座城池。


    非一年半載不成啊。


    而依據曹操對他們兄弟兩個的仇恨,怕是沒多久就要南下了。也難怪兄長遲疑了。而陳勝更知道,建安三年,曹操就會再次南下了。


    而現在是建安二年末,擺在他們兄弟二人麵前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割據汝南的計劃,確實是有點自恃甚大了。


    不過,陳勝的戰略目的,卻不會因此而改變。想著,陳勝在心中進行了微調整,說道:“即是汝南郡的勢力,如此的複雜難明。那就稍稍調整一下,我們進兵劉辟,龔都,先打下這一個勢力,連通了袁術再說。”


    “打下之後,以誰鎮守?”張繡問了一句。


    陳勝聞言沉默了一下,確實,鎮守是一個難事啊。其實,這鎮守陳勝自己卻是最好的,隻是他現在剛打下五座城池。


    這五座城池與宛城很近,互為犄角,乃是阻擋曹操大軍的不二法門,不能放棄。


    所以,陳勝不能動。其次,就是趙雲了,或是魏延。


    但是兄長張繡,未必信任這二人。這從,張繡輕視趙雲,就可以看出。因而,這二人也是免了。


    那麽,打下來後,誰來鎮守呢?


    陳勝想了想,居然沒有人選。但最終,陳勝靈機一動,朝著張繡朗聲說道:“我自當設計,為兄長降服劉辟,龔都二人,令他們繼續鎮守城池。他們二人久在汝南,當能勝任。這樣就能開拓疆土,又有鎮守人選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大霸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鬥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鬥府並收藏三國之大霸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