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隆點點頭,他知道年前秦墨是迴不來了。
“八百裏加急送過去!”李世隆道。
大狗出列,跪在地上,雙手接過信,匆匆離開了太極宮。
就在這時,宮外來了一大批文武。
文是公孫無忌,武則是李道遠。
他們神情焦急的往宮裏趕,不似一起約好的,倒像是半途碰見的。
很快這一行人就來到了太極宮外。
李世隆正在思索接下來該怎麽做,肯定不能任由李越入道。
事到如今,他已經廢了兩個兒子了,難道還要廢第三個兒子?
這皇位就有這般克子?
一麵是江山社稷,一麵是為人父的情感。
昔日不好的記憶湧現,讓李世隆有些拿不準主意。
若是他身體好也就罷了,可眼下他身體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啟稟陛下,趙國公,衡王等人覲見!”侍衛進來通報,打斷了李世隆的思索。
那一瞬間,他所有的糾結都沒了,眼神又變得冷淡起來,“他們來做什麽?讓他們進來!“
很快,眾人魚貫而入。
李世隆洗漱之下,竟有二三十人。
見禮之後,李世隆問道:“你們過來做什麽,是有什麽要是啟奏?”
公孫無忌看了一眼李道遠,上前道:“敢問陛下,太子為何罪己詔?罪己詔也就罷了,為何要滿世界的刊發?”
“蘇運戰敗,非戰之罪,更不是太子的過錯,如此嚴重的罪己詔,是要讓太子殿下賢名蒙塵!”李道遠皺眉道。
“滿世界刊發?”李世隆道:“朕什麽時候滿世界刊發了?”
“最新一刊的京城報,刊發了太子殿下的罪己詔,而這一期刊不少於十萬份。
除此之外,京城內二十餘家報社紛紛刊發同樣的內容,要不了多久,這罪己詔,就會傳開。
此時,宮外已經聚集了不少民眾請願。
太子殿下無大錯,何以罪己詔?
甚至期刊中,有太子請辭入道這樣的字眼。
敢問陛下,可是想無端廢立太子?
那可是會導致江山社稷動蕩的!
請陛下明察!”公孫無忌道。
眾人紛紛附和,“請陛下明察!”
李世隆猛地反應過來。
那孽子,境將罪己詔全國刊發,甚至還在內容裏加入了‘請辭’如此惡劣的話。
百姓也好,裙撐也罷,他們哪裏知道發生了什麽?
說李越耍心眼,他這麽做,隻需要自己一個點頭,就全毀了。
說他沒耍心眼,卻將自己逼的沒辦法。
這軟刀子抽的他著實難受。
他不像李新和李智那般,連反抗都是束手就擒的那種。
一時間,他是又氣又無奈,“報紙呢,拿來!”
公孫無忌將報紙奉上,高士蓮連忙遞了上去,李世隆這一看,氣的狂拍案牘,“孽子,朕不過罵了他兩句,他便與朕慪氣,脫服棄印,一頭紮進了道館中。
他是在威脅朕嗎?
朕這個老子,難道還說不得他,罰不得他嗎?”
事發太突然,就連公孫無忌都沒有摸清楚事情的脈絡,但是眼下保李新是肯定沒錯的。
“老子罵兒子,打兒子,天經地義,不過陛下,這些日子以來,太子殿下承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公孫無忌斟酌道:“雖說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可人力有窮時。
處於那個位置,一舉一動都會被無限的放大。
有百官監督著,有百姓看著,微臣自問沒有這般好的心態。
不過,殿下罪己詔不是什麽大事,反倒顯得誠心。
隻是請辭二字是萬萬不能提起的。
若太子庸碌無為,不得民心,也就罷了。
可太子殿下在民間深受百姓愛戴,嶺南三道那些被解放的百姓,哪一個不對太子殿下感恩戴德?
若是有誤會,當麵說開便是了,萬不能賭一時之氣!”
李越近些日子昏招頻出,但是架不住民間的支持多。
不管是昔日災年,進京的災民,還是兵災之年,破除世家,解放嶺南三道時攢下的威望,都不允許李越如此不明不白的請辭。
罪己詔算個屁,又有幾個皇帝沒有罪己詔過?
李世隆氣的不行,他明白了,這邊是那孽子的辦法。
是想讓自己看看,他到底有多受文武百官和百姓的愛戴。
站在父親的角度,這種慪氣,他倒是覺得挺欣賞的。
雖然用錯了方法。
可站在皇帝的角度,這就是挑釁,是死不悔改。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麽。
為人子女什麽該走,什麽不該做,他是一點也沒數!
“他隻是太子,還不是皇帝!”李世隆冷聲道:“你們今天過來,是想讓朕脫下這身龍袍,讓他上來是嗎?”
聞言,眾人都覺得脊背一寒。
公孫無忌心裏更是咯噔一下,這麽嚴重的話都能說出口?
太子到底犯了什麽錯?
“臣不敢!”
眾人紛紛拜倒。
“你們不就是這個意思?”李世隆淡淡道:“行,朕滿足你們,去把那孽子叫來,朕現在就禪讓,反正他深受各方的擁戴。
朕每兩年也快到退休的年紀了,早兩年,晚兩年都沒關係!”
眾人嚇得不敢吱聲。
太極宮中死一般的寂靜。
“怎麽,朕都答應你們了,為什麽都不說話了?”李世隆起身,走了下去,目光掃過他們,他知道,就算他解釋,罪己詔是李越自己刊發的,他們也不會信。
他們隻會以為,是自己讓李越背背鍋。
畢竟蘇運戰敗,他這個皇帝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李越這罪己詔,在外人看來,可是孝順之舉。
可李世隆嘴裏就像是吃了蟑螂一樣,惡心至極。
這狗屁孝順,他根本不想要。
“馬上就是太上皇八十大壽了,朕退休也沒什麽,三皇治世的盛舉,不正是你我追求的?
起來,去把太子接進宮來,朕就在這裏等著!”李世隆道。
眾人都麻了。
那冷冰冰的話中,充斥著殺意。
誰敢接話啊?
公孫無忌咬牙道:“陛下,臣等絕無此意,隻是外頭百姓奔走相告,聚集在外。
隻需要告訴他們,太子不會請辭,眾人自會散去!
萬不可失了民心!”
“八百裏加急送過去!”李世隆道。
大狗出列,跪在地上,雙手接過信,匆匆離開了太極宮。
就在這時,宮外來了一大批文武。
文是公孫無忌,武則是李道遠。
他們神情焦急的往宮裏趕,不似一起約好的,倒像是半途碰見的。
很快這一行人就來到了太極宮外。
李世隆正在思索接下來該怎麽做,肯定不能任由李越入道。
事到如今,他已經廢了兩個兒子了,難道還要廢第三個兒子?
這皇位就有這般克子?
一麵是江山社稷,一麵是為人父的情感。
昔日不好的記憶湧現,讓李世隆有些拿不準主意。
若是他身體好也就罷了,可眼下他身體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啟稟陛下,趙國公,衡王等人覲見!”侍衛進來通報,打斷了李世隆的思索。
那一瞬間,他所有的糾結都沒了,眼神又變得冷淡起來,“他們來做什麽?讓他們進來!“
很快,眾人魚貫而入。
李世隆洗漱之下,竟有二三十人。
見禮之後,李世隆問道:“你們過來做什麽,是有什麽要是啟奏?”
公孫無忌看了一眼李道遠,上前道:“敢問陛下,太子為何罪己詔?罪己詔也就罷了,為何要滿世界的刊發?”
“蘇運戰敗,非戰之罪,更不是太子的過錯,如此嚴重的罪己詔,是要讓太子殿下賢名蒙塵!”李道遠皺眉道。
“滿世界刊發?”李世隆道:“朕什麽時候滿世界刊發了?”
“最新一刊的京城報,刊發了太子殿下的罪己詔,而這一期刊不少於十萬份。
除此之外,京城內二十餘家報社紛紛刊發同樣的內容,要不了多久,這罪己詔,就會傳開。
此時,宮外已經聚集了不少民眾請願。
太子殿下無大錯,何以罪己詔?
甚至期刊中,有太子請辭入道這樣的字眼。
敢問陛下,可是想無端廢立太子?
那可是會導致江山社稷動蕩的!
請陛下明察!”公孫無忌道。
眾人紛紛附和,“請陛下明察!”
李世隆猛地反應過來。
那孽子,境將罪己詔全國刊發,甚至還在內容裏加入了‘請辭’如此惡劣的話。
百姓也好,裙撐也罷,他們哪裏知道發生了什麽?
說李越耍心眼,他這麽做,隻需要自己一個點頭,就全毀了。
說他沒耍心眼,卻將自己逼的沒辦法。
這軟刀子抽的他著實難受。
他不像李新和李智那般,連反抗都是束手就擒的那種。
一時間,他是又氣又無奈,“報紙呢,拿來!”
公孫無忌將報紙奉上,高士蓮連忙遞了上去,李世隆這一看,氣的狂拍案牘,“孽子,朕不過罵了他兩句,他便與朕慪氣,脫服棄印,一頭紮進了道館中。
他是在威脅朕嗎?
朕這個老子,難道還說不得他,罰不得他嗎?”
事發太突然,就連公孫無忌都沒有摸清楚事情的脈絡,但是眼下保李新是肯定沒錯的。
“老子罵兒子,打兒子,天經地義,不過陛下,這些日子以來,太子殿下承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公孫無忌斟酌道:“雖說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可人力有窮時。
處於那個位置,一舉一動都會被無限的放大。
有百官監督著,有百姓看著,微臣自問沒有這般好的心態。
不過,殿下罪己詔不是什麽大事,反倒顯得誠心。
隻是請辭二字是萬萬不能提起的。
若太子庸碌無為,不得民心,也就罷了。
可太子殿下在民間深受百姓愛戴,嶺南三道那些被解放的百姓,哪一個不對太子殿下感恩戴德?
若是有誤會,當麵說開便是了,萬不能賭一時之氣!”
李越近些日子昏招頻出,但是架不住民間的支持多。
不管是昔日災年,進京的災民,還是兵災之年,破除世家,解放嶺南三道時攢下的威望,都不允許李越如此不明不白的請辭。
罪己詔算個屁,又有幾個皇帝沒有罪己詔過?
李世隆氣的不行,他明白了,這邊是那孽子的辦法。
是想讓自己看看,他到底有多受文武百官和百姓的愛戴。
站在父親的角度,這種慪氣,他倒是覺得挺欣賞的。
雖然用錯了方法。
可站在皇帝的角度,這就是挑釁,是死不悔改。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麽。
為人子女什麽該走,什麽不該做,他是一點也沒數!
“他隻是太子,還不是皇帝!”李世隆冷聲道:“你們今天過來,是想讓朕脫下這身龍袍,讓他上來是嗎?”
聞言,眾人都覺得脊背一寒。
公孫無忌心裏更是咯噔一下,這麽嚴重的話都能說出口?
太子到底犯了什麽錯?
“臣不敢!”
眾人紛紛拜倒。
“你們不就是這個意思?”李世隆淡淡道:“行,朕滿足你們,去把那孽子叫來,朕現在就禪讓,反正他深受各方的擁戴。
朕每兩年也快到退休的年紀了,早兩年,晚兩年都沒關係!”
眾人嚇得不敢吱聲。
太極宮中死一般的寂靜。
“怎麽,朕都答應你們了,為什麽都不說話了?”李世隆起身,走了下去,目光掃過他們,他知道,就算他解釋,罪己詔是李越自己刊發的,他們也不會信。
他們隻會以為,是自己讓李越背背鍋。
畢竟蘇運戰敗,他這個皇帝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李越這罪己詔,在外人看來,可是孝順之舉。
可李世隆嘴裏就像是吃了蟑螂一樣,惡心至極。
這狗屁孝順,他根本不想要。
“馬上就是太上皇八十大壽了,朕退休也沒什麽,三皇治世的盛舉,不正是你我追求的?
起來,去把太子接進宮來,朕就在這裏等著!”李世隆道。
眾人都麻了。
那冷冰冰的話中,充斥著殺意。
誰敢接話啊?
公孫無忌咬牙道:“陛下,臣等絕無此意,隻是外頭百姓奔走相告,聚集在外。
隻需要告訴他們,太子不會請辭,眾人自會散去!
萬不可失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