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路遞給於青一杯酒:“這樣說來,那於青道友嚐嚐我這酒如何?”
於青端過酒隻一看,那酒極是清澈,比混濁的米酒不知好多少倍,先道了聲“好”字,“這酒隻這份賣相就是極好的,如果裝在水晶杯中,那身價就倍增了。”
郭大路一拍大腿:“於青道長居然也通這等俗務?美酒須得美器,才能彰顯身價,隻不過我這鄉下地方,連個整齊的碗都找不出來。”
於青笑道:“我年輕時也是好酒的,村裏有個小酒店,東家發了工錢,我總會忍不住饞蟲,去喝上一碗黃湯--”
郭大路聽了此話,忍不住在腦海裏幻想出於青從牛背上跳下來,踮著腳站在櫃台前,拍出幾文大子,用稚氣的聲音嚷嚷道:“掌櫃的,來碗上好的水酒。可不得欺我年少,摻太多的水。”
這時,於青已經端起一碗,一口就將酒給喝幹了--這可了不得了!於青饒是修行有成,臉也刷一下就紅了,忍不住大吼一聲:“好酒!”
原來,這於青還是小看了高度白酒,他以為郭大路的酒再香也不過比尋常米酒好上幾分,可哪成想,這高度白酒和米酒完全不是一迴事,他一碗猛飲下去,頓時上了頭。
於青忙運用法力將酒勁化去,這才臉色恢複如常。他哈哈大笑:“端得是好酒!連我這修行經年的老家夥,也有點醉意了。”
郭大路笑道:“多謝於青道友誇獎,此前樓道友初品嚐酒精時,就取了神仙醉一名,今日青青道友一杯而醉,真正是應了神仙醉的名兒。從今兒,神仙醉美名將傳遍大江南北。”
於青自行又倒了一碗酒,慢慢喝著,也勸林遠塵和樓岑之嚐嚐,林遠塵見師傅興致高,便也陪了一碗,紅暈上臉,少了幾分出塵之氣,多了幾分俏麗,樓岑之為了彌補剛才自己沒有第一時間拜師之錯,敬了於青好幾碗酒,也不動用法力解酒意,喝了三碗下肚,還真醉意上頭,撲嗵一聲趴在案幾上,沉沉睡去。
於青和郭大路一邊喝酒,一邊聊著功德之力和修行,郭大路倒也知無不言,將自己所創科學門發明的種種技術告訴了於青,隻是於青對這些實用性技術並不關切,隻是一個勁兒向郭大路打聽老子的經文。
老子《道德經》孤篇蓋世,再沒有其他的經文,郭大路搜腸刮肚,將以前在網上看過的《黃帝四經》、《周易參同契》、《太平經》等,背了幾段給於青聽,但於青卻搖了搖頭:“這些經文與《道德經》差得太遠,算不得真經。那《周易參同契》講的是煉丹,嘿,如果煉丹真得能成就大道,我在天一閣呆了數千年,各種煉丹典籍看了無數,早該成就大羅金仙了。郭道友,還請不吝賜教以真經。”
真經?郭大路使勁撓著頭,他肚子裏的那些貨色,都是以前在網上亂逛看來的,就算是由白素貞幫著用黃粱一夢法術,將潛層記憶全都翻了出來,可有關道家方麵的典籍還是太少--誰沒事會專門找這東西看啊。
郭大路實在被於青逼得沒招兒了,幹脆將起點仙俠頻道裏的修仙小說裏的套路全都搬了出來,什麽元嬰啊氣海啊金丹啊解屍啊,喝得滿臉通紅的於青不滿意了,一指郭大路:“郭道友這是糊弄俺咧,這些鬼東西有啥用?說到底還不是修靈力,奪天地之氣?凡此種種,皆是逆天而為,怎麽能算是大道呢?明明是歪門邪道!我不聽,我不聽!”
於青喝得真是醉了,他如同小娃娃一樣,拉著郭大路的袖子甩著:“我要真經!我要真經!郭大路你可不能耍賴!你在東湖隨口一篇經文,就讓我棄了數千年的修行,你可不能就這樣甩手不管,快給我真經,要不,我就賴在你家不走了!”
郭大路摸著鼻子,喂,於青,你好歹是修行者好不好,活了數千年的老人家了,怎麽和孩子一樣撒潑?
這時,郭進聽到屋子裏的動靜,探進頭來,看到於青醉得滿臉通紅,忙道:“這位上仙醉了呢,大路啊,你照顧他睡下吧--也不知道仙人睡不睡覺,可醉成這樣子,還是躺一會兒來得好。他要是再吵鬧,你就給他講故事好了。”
講--講故事?!郭大路的嘴角直抽抽,老爹還真把於青當小孩子啊,要用故事哄著才肯睡覺--咦,等等,故事,自己這裏還真有些故事,和修行有關呢。
郭大路拉著於青的手:“你好好坐著,我給你講幾個故事吧。”
於青拍著手:“好好好,我就愛聽故事。”他一指也有些醉意的林遠塵和樓岑之:“你們兩個也來聽故事。”
林遠塵聰慧,知道郭大路的故事必是了不得的經文,手一揮,桌上多了一卷紙,一管筆,她持筆在手,靜候郭大路講故事。
郭大路緩緩開口道:“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莊子》,郭大路正在背的正是《莊子》的《逍遙遊》,嚴格來說《莊子》三十三篇,並不能算經文,更多的是寓言小故事,可是故事中自有大道。
於青原本拉著郭大路的手,叉著腿坐著,可聽著聽著,他肅然端坐,無比恭敬,而旁邊的林遠塵筆下如飛,越聽越是入迷,渾然忘我,就連樓岑之也聽得出了神,端著半杯酒在嘴邊,都忘了飲下去。
《莊子》有近七萬字,在古代典籍中也算是長的了,郭大路全都背了出來,以《雜篇·天下》收尾。
林遠塵收起了筆,看著卷上的篇篇經文,知道這就是道家繼《道德經》之後的又一立派經典!
郭大路說得口幹,喝了一口酒,問道:“於青道友,這幾則故事如何?”
於青點點頭:“善!大善!”卻又搖了搖頭:“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未完待續。)
於青端過酒隻一看,那酒極是清澈,比混濁的米酒不知好多少倍,先道了聲“好”字,“這酒隻這份賣相就是極好的,如果裝在水晶杯中,那身價就倍增了。”
郭大路一拍大腿:“於青道長居然也通這等俗務?美酒須得美器,才能彰顯身價,隻不過我這鄉下地方,連個整齊的碗都找不出來。”
於青笑道:“我年輕時也是好酒的,村裏有個小酒店,東家發了工錢,我總會忍不住饞蟲,去喝上一碗黃湯--”
郭大路聽了此話,忍不住在腦海裏幻想出於青從牛背上跳下來,踮著腳站在櫃台前,拍出幾文大子,用稚氣的聲音嚷嚷道:“掌櫃的,來碗上好的水酒。可不得欺我年少,摻太多的水。”
這時,於青已經端起一碗,一口就將酒給喝幹了--這可了不得了!於青饒是修行有成,臉也刷一下就紅了,忍不住大吼一聲:“好酒!”
原來,這於青還是小看了高度白酒,他以為郭大路的酒再香也不過比尋常米酒好上幾分,可哪成想,這高度白酒和米酒完全不是一迴事,他一碗猛飲下去,頓時上了頭。
於青忙運用法力將酒勁化去,這才臉色恢複如常。他哈哈大笑:“端得是好酒!連我這修行經年的老家夥,也有點醉意了。”
郭大路笑道:“多謝於青道友誇獎,此前樓道友初品嚐酒精時,就取了神仙醉一名,今日青青道友一杯而醉,真正是應了神仙醉的名兒。從今兒,神仙醉美名將傳遍大江南北。”
於青自行又倒了一碗酒,慢慢喝著,也勸林遠塵和樓岑之嚐嚐,林遠塵見師傅興致高,便也陪了一碗,紅暈上臉,少了幾分出塵之氣,多了幾分俏麗,樓岑之為了彌補剛才自己沒有第一時間拜師之錯,敬了於青好幾碗酒,也不動用法力解酒意,喝了三碗下肚,還真醉意上頭,撲嗵一聲趴在案幾上,沉沉睡去。
於青和郭大路一邊喝酒,一邊聊著功德之力和修行,郭大路倒也知無不言,將自己所創科學門發明的種種技術告訴了於青,隻是於青對這些實用性技術並不關切,隻是一個勁兒向郭大路打聽老子的經文。
老子《道德經》孤篇蓋世,再沒有其他的經文,郭大路搜腸刮肚,將以前在網上看過的《黃帝四經》、《周易參同契》、《太平經》等,背了幾段給於青聽,但於青卻搖了搖頭:“這些經文與《道德經》差得太遠,算不得真經。那《周易參同契》講的是煉丹,嘿,如果煉丹真得能成就大道,我在天一閣呆了數千年,各種煉丹典籍看了無數,早該成就大羅金仙了。郭道友,還請不吝賜教以真經。”
真經?郭大路使勁撓著頭,他肚子裏的那些貨色,都是以前在網上亂逛看來的,就算是由白素貞幫著用黃粱一夢法術,將潛層記憶全都翻了出來,可有關道家方麵的典籍還是太少--誰沒事會專門找這東西看啊。
郭大路實在被於青逼得沒招兒了,幹脆將起點仙俠頻道裏的修仙小說裏的套路全都搬了出來,什麽元嬰啊氣海啊金丹啊解屍啊,喝得滿臉通紅的於青不滿意了,一指郭大路:“郭道友這是糊弄俺咧,這些鬼東西有啥用?說到底還不是修靈力,奪天地之氣?凡此種種,皆是逆天而為,怎麽能算是大道呢?明明是歪門邪道!我不聽,我不聽!”
於青喝得真是醉了,他如同小娃娃一樣,拉著郭大路的袖子甩著:“我要真經!我要真經!郭大路你可不能耍賴!你在東湖隨口一篇經文,就讓我棄了數千年的修行,你可不能就這樣甩手不管,快給我真經,要不,我就賴在你家不走了!”
郭大路摸著鼻子,喂,於青,你好歹是修行者好不好,活了數千年的老人家了,怎麽和孩子一樣撒潑?
這時,郭進聽到屋子裏的動靜,探進頭來,看到於青醉得滿臉通紅,忙道:“這位上仙醉了呢,大路啊,你照顧他睡下吧--也不知道仙人睡不睡覺,可醉成這樣子,還是躺一會兒來得好。他要是再吵鬧,你就給他講故事好了。”
講--講故事?!郭大路的嘴角直抽抽,老爹還真把於青當小孩子啊,要用故事哄著才肯睡覺--咦,等等,故事,自己這裏還真有些故事,和修行有關呢。
郭大路拉著於青的手:“你好好坐著,我給你講幾個故事吧。”
於青拍著手:“好好好,我就愛聽故事。”他一指也有些醉意的林遠塵和樓岑之:“你們兩個也來聽故事。”
林遠塵聰慧,知道郭大路的故事必是了不得的經文,手一揮,桌上多了一卷紙,一管筆,她持筆在手,靜候郭大路講故事。
郭大路緩緩開口道:“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莊子》,郭大路正在背的正是《莊子》的《逍遙遊》,嚴格來說《莊子》三十三篇,並不能算經文,更多的是寓言小故事,可是故事中自有大道。
於青原本拉著郭大路的手,叉著腿坐著,可聽著聽著,他肅然端坐,無比恭敬,而旁邊的林遠塵筆下如飛,越聽越是入迷,渾然忘我,就連樓岑之也聽得出了神,端著半杯酒在嘴邊,都忘了飲下去。
《莊子》有近七萬字,在古代典籍中也算是長的了,郭大路全都背了出來,以《雜篇·天下》收尾。
林遠塵收起了筆,看著卷上的篇篇經文,知道這就是道家繼《道德經》之後的又一立派經典!
郭大路說得口幹,喝了一口酒,問道:“於青道友,這幾則故事如何?”
於青點點頭:“善!大善!”卻又搖了搖頭:“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