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路一口氣流失了許多功德之力,有些累,正坐在一邊休息,聽到浩哥兒的問話,笑道:“這土豆啊可好吃了,蒸煮煎炒,樣樣都能做成美味,甚至還可以做成粉條,長時間的保存,是我們老百姓最好的當家食物。”


    浩哥兒一陣欣喜:“郭大哥,那還等什麽?我這就讓鄉親們一起來種土豆。”


    郭大路哭笑不得:“等等,你也不看看,這土豆一共也就隻有這兩擔,還不夠我們全村人種的呢。等我再催長一些土豆,種出更多的種子來。”


    郭大路指點著浩哥兒,把那些土豆,切成小塊,再次埋迴地裏,這一次,土豆將郭家整個院子都種滿了。


    郭大路依法施為,再次用功德之力助長土豆,小半天之後,累累的土豆甚至把院子裏的泥土都撐得膨脹了起來。


    浩哥兒都看呆了:“土豆居然有這樣高的產量!天爺爺,以後天下農民,再也不需要挨餓了!”


    郭大路擦擦頭上的虛汗:“這些土豆是我用法術催長的,所以產量特別高,如果是農民自己種植的話,產量可就要減不少。不過,再怎麽減,這土豆的產量,都是非常高的,那些小米啊高粱啊,根本沒法跟它比。”


    浩哥兒吞了口口水:“郭大哥,這土豆,尋常年景,畝產能有多少斤?三百還是四百?”


    在後隆村,手藝最好的莊戶人家,種小米或高粱,一畝也就一兩百斤的產量,那還得靠風調雨順,沒個七災八難,浩哥兒估計土豆有個三四百斤,產量已經算是高的了。


    哪知道,郭大路哈哈大笑:“三四百斤?就算是沒有肥料,土豆在最貧瘠的山地裏,也能收1000多斤呢!”


    郭大路這話並不是吹牛,在現代農業裏,土豆畝產能夠達到2000公斤,多得能有4000公斤。


    浩哥兒驚得連下巴都合不上了,天爺爺,一畝地1000斤?!就是神仙來種地,也沒有這樣高的產量啊!


    他敬佩的看向郭大路,這個叫做土豆的神奇作物,又是從郭大哥手裏出來的,此物一出,活人無數,郭大哥功德無量!


    郭大路看著小院子裏的土豆,卻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不夠,還是不夠!”


    他對浩哥兒道:“去,把傻大個、王滿元、王德恩他們都叫來,把這些土豆挖出來,我們找一個更加空曠的地方,繼續種土豆。”


    很快,眾人就趕到了郭家的小院子裏,連大妞和陳青黛也來了,陳青黛曾經吃過郭大路扔掉的殘羹剩菜,那裏麵就有土豆,所以她一眼就認了出來,點頭道:“土豆啊,這可是好東西,大妞妹子,來來,我給你做一個烤土豆吃。”


    郭大路哭笑不得,陳青黛,你好歹是一條龍,怎麽居然變成了一個吃貨?


    他連忙上前攔住:“陳青黛,這些土豆,都是用來做種子的,你饞嘴吃一個,那就意味著下一輪收成少了許多呢!”


    大妞也連忙攔住陳青黛:“陳姐姐,咱們還是辦正事要緊,這土豆,種在田裏,又不會自己長腿跑了,等長出更多來,咱們再吃就是。”


    土豆不挑地,再貧瘠的土地也能夠種,郭大路帶著眾人,在後山跳了一塊坡度較為平整的土地,將這些土豆一一種下,他又召喚來白雲小白,運用功德之力,在土豆田上空下了一陣人工小雨,接著,再次鼓動全身的淡金色粒子,助長土豆生長。


    當這一次土豆產出時,整個後隆村都轟動了,兩畝半的山地裏,居然收獲了1萬多斤的土豆!當浩哥兒傻大個等人,望著如同小山一樣堆積的土豆時,再也無法平複激動的心情,跑到村裏,拉來了朱老村長。


    朱老村長親手從土裏挖出了一個拳頭大的土豆,眼含熱淚,撲通一聲跪了下來,扯著嗓子嚷嚷道:“天降祥瑞!天降祥瑞啊!有了這神物,天下的百姓再也不用餓肚子了!再也不用為了吃口飽飯,賣兒賣女了!”


    浩哥兒道:“老村長,這個神物名叫土豆,是郭大哥發現和栽培出來的。”


    朱老村長蹣跚著走到郭大路麵前,連連點頭道:“郭哥兒啊,我代天下百姓,謝謝你的大恩大德!”說著,雙膝一曲,居然就要跪下去,坐在地上的郭大路,連忙站起來想要扶住朱老村長,然而卻眼前一黑,軟軟摔倒在地。


    陳青黛衝過來,一把抱住了郭大路的身體,摸了摸他的脈搏,皺眉道:“這個笨蛋,施法過度,消耗了太多的功德之力,這才昏倒了。快,送他迴屋,好好地休息一下。”


    郭大路隻是施法過度,短時間內流失了太多的功德之力,這才昏迷了過去,並無大礙,到了夜間,就醒了過來,他一睜眼就問道:“田裏的土豆怎麽樣了?”


    朱老村長等人就守在他的旁邊,看到他又要強撐著起床,忙按住了他:“郭哥兒,你就好好休息吧,田裏的土豆我們都收起來了,找了一間幹淨的屋子當庫房,好好收藏著,絕對不會讓鼠吃蟲咬了。我已經派人去通報黃縣太爺,這土豆神種出世,可是了不得的大事,總要稟告朝廷才是。”


    郭大路靠在枕頭上,皺眉想了一會兒:“朱老村長是想通過朝廷推廣土豆嗎?”


    朱老村長笑道:“那是自然,這土豆產量如此之高,天下的農民自然都是搶著種,不需要朝廷花費多少力氣,就能推廣開來,這可是比滴灌法還要好的東西。”


    郭大路苦笑了笑,滴灌法是好東西,可農民反而因滴灌法的施行而大吃苦頭,說到底,是生產資料被修行者和大地主掌控,底層的農民除了接受壓榨和剝削,毫無反抗之力。


    這土豆同樣也是好東西,可是如今產量太少,郭大路擔心,後隆村的這萬斤土豆種子,到不了普通農戶人家的手裏,反而被那些修行者門下如俞大忠這樣在凡間的走狗,或豪門貴族給霸占了。


    郭大路向朱老村長說了自己的擔心,老村長細細一想,果然如此,後隆村產出的上萬斤土豆,看起來多,但是,如果灑到全天下的土地裏,卻又沒多少了。那些修行者門派或者豪門貴族,必然霸占著這些土豆良種,優先提供給自家的莊園種植,也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普通農戶家裏才能種上土豆。


    這農作物不比別的,一年才能種一季,收獲以後,次年才能重新種植,這一輪一輪下來,少說也得三四年以後,普通農家才能種上土豆,可那些失地農民,等得了三四年嗎?三四年以後,又不知有多少農戶,家破人亡,餓倒在貧瘠的田地旁!


    朱老村長撓著頭:“這樣說來,難道讓咱們後隆村的村民挨家挨戶去送土豆種--”他話說了半截,就連連搖頭:“不中,不中,咱們後隆村上下也就幾百號人,想把這土豆種傳遍全國,根本就是沒譜的事兒。這可和滴灌法不同,滴灌法可是各府州的官老爺出麵,招來各鄉鎮種葛草的好手,先由咱們後隆村村民傳授了滴灌法,再一一推廣到各村的。”


    李華在旁邊也搖了搖頭:“何止是人力不夠,咱們外出傳送這土豆,那也得人家信啊。如果僅僅是在鄞縣一帶,咱們後隆村多少有些名聲,人家農戶麵對我們送去的土豆,就算有些半信半疑,多半也會試著種下看看。可如果是到了外地--嘿,誰聽說過一畝地產數千斤的作物啊,非把我們村民當騙子不可,扔了土豆事小,搞不好,還把咱後隆村的人打一頓,抓去見官,這往大牢裏一丟,那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這時,屋外傳來一個聲音:“李先生這話乃是老成之言,郭哥兒,這土豆是好東西,可是要想傳授給天下,還得細細想個好法子。”來人正是黃學恆。


    黃學恆一身官服,靴子上卻沾了不少泥巴,袍服上也髒兮兮的,仔細一瞧,兩手緊緊摟著一堆還沒洗幹淨的帶泥巴的土豆,顯然,他剛從土豆田裏趕來,甚至親自下田,挖了一些土豆。


    黃學恆放下懷裏的土豆,連連搖頭:“郭哥兒,你可真是有大福氣的人,這土豆一物,你是怎麽從封神山裏找到的?此物顯世,真是天佑我大李朝萬民啊!祥瑞!這是大大的祥瑞!”


    黃學恆以為這土豆,是郭大路從封神山裏找到的,前陣兒,他就曾經發動村民到封神山找草藥找礦石,尋來的鐵礦煤礦煉出了精鋼,而田七等藥材也移植到了田裏,說要搞什麽人工種植草藥,這土豆,也一定是從封神山誤打誤撞發現的。


    郭大路也不解釋,總不能說是從21世紀傳過來的,天知道大李朝所在的時空有沒有美洲,美洲有沒有土豆這種作物。


    郭大路歎了口氣:“黃縣太爺,黃大老爺,你想拍皇帝老官兒的馬屁,報什麽祥瑞,由得你去,隻不過,你先稍等一步,等我將這土豆良種送給那些失地的農民,雖然我做不到將土豆推廣致天下,但能多幫助一個失地農民也是好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不求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在南方的毛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在南方的毛豆並收藏我不求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