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助火勢,爐溫越來越高。很快,李大眼、浩哥兒、傻大個等人已經在爐邊站不住了,不由自主後退,隻有郭大路和陳青黛這兩個“非人類”還站在爐口,盯著爐裏的動靜,不時用長長的鋼釺,將裏麵的結渣捅下來。


    這一把火為,整整燒了七天,七天後,隨著郭大路一聲吆喝:“出鋼水嘍!”


    出鋼水口被打開,赤紅得能亮瞎眼的鋼水奔湧而出,沿著早就挖好的泥溝,湧入了一塊塊已經備好的鑄腔裏,李大眼哆嗦著嘴唇:“這就煉好了?這就煉好了?!兩千斤!整整兩千斤的精鋼啊!”郭大路雖然在義學引入了新的計量單位,如公斤、噸等,但李大眼還是習慣用斤兩。


    郭大路也是一臉興奮,看著緩緩凝固的鋼水,滿腔都是厚重的成就感,就算是在21世紀,一個學醫的(明明是男護士好伐)能煉出一爐鋼來,也是了不得的大事呢,沒準還能上央視的我愛發明欄目,講講勵誌小故事啥的。


    郭大路拍了拍眼含熱淚的李大眼:“李大叔,一噸精鋼算得了什麽?因為爐子是第一次使用,我投入的料刻意減少了,等以後爐子運轉順利了,咱們一天出一噸鋼水!李大叔,別發呆了,來,準備上料,這高爐點火後,不能停,停後炸熄火再點火,對爐子傷害很大。”


    李大眼連連點頭:“對對對,浩哥兒曾經對我說過,你在義學裏上課時講過,什麽一冷一熱,熱脹冷縮,還有什麽膨脹係數的不同啥啥的,這高爐不能熄火,我早就備好料了--來人啊,清爐,上料!”


    眾人頓時一陣忙碌,不過,在此以前,大黑已經從封神山裏拉來了小山一般的礦石,就堆在高爐邊,隨時可以取用,不過,以後隨著高爐日夜開工,礦石就再不能依靠大車來拉了,運輸量太低了,怎麽說,也得用軌道。


    郭大路其實早就已經策劃此事了,在後隆村和封神山礦之間,建一條鐵路!


    這可不是郭大路腦洞大開,大放衛星,他心裏想建的,可不是建時速3、500公裏的高鐵,甚至不是窄軌鐵路,確切地說,隻是鋼條軌道。


    由妖牛大黑開路,用它那一身傻力氣,先在封神山中撞石拔樹,開出一條道來,然後用煤碴、碎片鋪道,上麵墊上枕木,然後用拇指粗的鋼條,鋪成一條軌道,軌道上走馬拉的大車,這樣的鐵條軌道運貨量可比普通的大車多多了。


    礦山到後隆村地勢較為平坦,隻要除去沿路的雜樹灌木,施工並沒有什麽難度,至於拿鋼條鋪地,在以前是件極敗家的事,可今後後隆村能日產一噸鋼水,弄些俗稱的地條鋼來,那是不費吹灰之力。


    半旬以後,在鄞縣例開的集市上,後隆村專賣雪糖、衛生紙的鋪子裏,突然多出了一批新貨物--農具,用上好的鋼鐵打製的鋤、鏟、釘鈀、鏵犁、鐮刀等農具。


    這些農具都豎著放在一張高台上,上麵貼著一張紅紙橫幅,上書“釘鈀會”,此時,郭大路不要臉抄襲《西遊記》的《齊天大聖傳》已經名揚天下,不知多少茶館書樓裏的先生講《大聖傳》,所以不少人看到那橫幅,都議論紛紛:“釘鈀會?這《大聖傳》裏不就有黃獅精,偷偷了齊天大聖師兄弟的神兵,開了個什麽釘鈀宴嗎?難道說,這裏的農具居然也敢自比是神器?”


    眾人眯著眼打量著那批農具,卻說那農具在陽光的照射下,居然燦燦發光,耀得人眼都花了,與一般鐵製農具黑沉沉布滿鏽斑的樣子大是不同,人們紛紛驚唿道:“天爺爺,這鋤頭釘鈀是什麽做的?怎的亮晶晶的,難不成是銀子做的?”


    有個膽大的愣頭青,瞧著店鋪裏的人不注意,跳上高台,拿手就去碰那鋤頭:“我瞧瞧,這是啥料子--”話音未落,唉喲一聲,手上劃開了一個大口子,居然是被極為鋒利的鋤頭刃給劃破了!


    台子底下又是一片嘩啦:“好利的鋤頭!這、這還是莊稼地裏幹活用的嗎?就是上等的兵刃,也沒這些家夥鋒利吧?”


    那愣頭青一時技癢,一把抓過鋤頭,在手裏耍了一陣,不禁連連嚷道:“好耍子,好耍子,不輕不重,真正是好家什!”


    這愣頭青倒是個識貨的,這精鋼所製的農具自然比原本粗笨的生鐵要輕不少,更重要的是,在握柄的長短,鋒刃的角度處理等方麵,都符合人體工程學,務必讓使用者節省每一份力氣,而這些充滿科技含量的細節,以前的大李朝工匠根本不在意--鋤頭隻是地裏幹活的粗笨東西,哪裏需要精心製作?


    愣頭青將各項農具一一耍了一遍,倒把高台鬧得如同戲台一般,而台下眾人齊聲叫好,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有那識貨的人,驚唿出聲:“這、這農具用的鋼莫非是烏茲鋼?”


    農人們哪裏知道什麽叫烏茲鋼,他們連一把上好的鐵製農具都買不起,紛紛打聽什麽叫“烏茲鋼”,等聽說連皇帝老兒的羽林軍也用不起烏茲鋼打造的兵器時,頓時哄笑起來:“這位老爺開玩笑呢,這莊稼地裏扒屎鏟肥的東西,怎麽可能是什麽烏茲鋼做的?真有人拿這精鋼做農具,不是傻子就是失心瘋了!”


    店鋪內,傻大個聽著外麵的嚷嚷聲,實在坐不住了,對端坐喝茶的郭大路道:“郭大哥,外麵那些家夥在嘲笑咱們打製的農具呢,我去教訓他們一番!”


    郭大路一把拉住傻大個:“讓他們鬧去,鬧得越起勁兒,咱們後隆村出產的農具才越有名。”原來,這釘鈀會又是郭大路折騰出來的點子,他要讓後隆村的精鋼農具大名在最短時間內傳遍天下。


    浩哥兒在旁邊一肚子不解,在他看來高爐煉出來的精鋼用來造農具實在是太浪費了!這樣的好鋼,該用來打照刀槍劍矛!郭大路那天煉手用的灌鋼術打造的一把寶劍,已經被浩哥兒搶到了家裏,可等到高爐裏的精鋼出爐後,他才知道灌鋼術煉出來的粗鋼,和高爐精鋼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高爐精鋼用來打造兵器,絕對件件都是堪比幹將莫邪的神兵!無論是軍中將領還是武林人士,都願意花高價買一把後隆村特製的精鋼兵器。


    可是郭大哥,卻全用來打農具了!


    要不是出自對郭大路的尊重,浩哥兒早就跳腳大罵這種敗家行為了。


    現在聽到郭大路說要讓後隆村的農具天下出名,他忍不住嘀咕道:“出名又有啥用?聽聽外麵人家說的,咱們的農具再好,那也是扒屎鏟肥的東西!”


    郭大路笑道:“扒屎鏟肥才是我們煉出的精鋼的好去處啊,如果打造成所謂的神兵利器,隻不過用來打打殺殺,或者被貴公子買去把玩,裝模作樣帶在身上,討青樓姐兒們的歡心。可如果精鋼農具到了農家,那就能開出新的田地了。你們也聽說了,因為滴灌法的施行,害得不少農民失地,雖然朝廷和修行者開了山漁之禁,允許農民開荒,但劃給農民開荒的都是窮山惡水,急切間,沒有好工具的農民哪裏開得出田來?而有了這鋼製農具就不一樣了,可以大大提高開荒的效率,如果來得及的話,如今還能下些種子,在秋收來臨前收一茬,撐過今冬明春,失地農民的日子才能好過起來。”


    浩哥兒滿麵羞愧,低頭道:“郭大哥,是我錯了,你說得對,這天下失地農民千千萬萬,咱們村裏的高爐雖然日產一噸精鋼,可也不夠用的呢。郭大路,我這就迴村,找李大眼,咱們再多建幾座高爐!”


    郭大路一把拉住浩哥兒:“你看你,又毛燥了不是?在通往封神山礦石脈的鐵路沒有建好前,因為原材料接濟不上,我們隻能暫時維持一座高爐的生產。其實,我現在也沒有餘力將精鋼農具售到全天下,暫時先供應鄞縣以及周邊一帶的農民,慢慢推廣開來。”


    郭大路安撫住浩哥兒,對傻大個道:“傻大個,把咱們預告好的鐵絲拿出來,給鄉親們表演一下削鐵如泥,讓大夥兒瞅瞅,什麽烏茲鋼,在咱們的後隆鋼前,就是碴!”


    傻大個應了一聲,抓起桌子上的一把鐵絲就要出門,不用說,這鋤頭斷鐵絲又是郭大路想出來的花樣兒,他小時候看到有人在孤兒院門外擺攤,銷售上好的菜刀,其中一手絕活就是拿菜刀剁鐵絲,麵對一截截剁下來的鐵絲,阿婆們總雖會蜂擁而上,搶購菜刀。這手活兒,就由郭大路傳授給了傻大個,讓他現場耍寶去。


    就在傻大個準備從店鋪後院出門時,前頭傳來一陣粗聲大氣地嚷嚷聲:“幹啥呢?幹啥呢?你們在這兒可是聚眾謀反?!”


    聽到這個熟悉的逗逼聲音,郭大路一口水噴了出來--是湯和!縣衙門的湯和跟郭大路也算是“老朋友”了,隻是他喜歡“誣人謀反”的性子依然沒改。(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不求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在南方的毛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在南方的毛豆並收藏我不求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