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京城,大明宮,金殿之上。
百官詫異,李唯庸一開口就定了調子,讓站在一旁的北靜王水溶忍不住捏緊了掩蓋在袖子中的拳頭。
然而,這老頭的能量太過恐怖,別說隻是一些禦史和四五品的官員,就算是坐在龍椅上的孝康帝,都不能忽視這老頭的話。
他這一開口,還有誰敢繼續攻訐賈家?
尤其是那些家裏在後宮之中有人的大臣外戚,更是在心裏恨得不行,本以為能夠借此機會,哪怕拉不下賢妃賈元春,也能夠讓孝康帝對其厭惡,沒想到一開局就遇到了李唯庸這個超級boss!
“臣等附議!”
李唯庸的學生基本都站出來了,就連四個內閣輔臣之中的三個,全都站了出來。
一時間,其他人皆是偃旗息鼓,神色懨懨。
上方,孝康帝見狀,心裏也是吃了一驚,他不是不知道李唯庸這老頭的能量大得嚇人。
隻是沒想到,事關賈家秦家一件小事兒,居然在李唯庸開口後,近乎半數的朝臣全都站了出來。
“愛卿所言有理,眾卿家平身吧,朕從昨日就收到了上百封奏折,雖然還沒看完,但心裏也是有了主意。
秦家公子死在榮國府,事發突然,很多人都還為弄明白其中緣由,就有這麽多奏折上奏,可見荒唐。
其次,經過了解,秦家公子之死,乃是賈府丫鬟所殺,秦家並未報官,民不舉官不究,此事充其量不過是一件兇殺案,還沒有這個分量在金殿之上來討論。
不過,既然百官上奏,愛卿又開了這個口,朕就來斷一斷這個案子。
傳朕口諭,賈府丫鬟花襲人,性情兇惡,殘殺秦家公子秦鍾,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然,如今已近長樂公主婚期,此乃國朝喜事,不宜見血,著明年秋後再行問斬。
秦家父子同喪,家中隻剩一女,又是秦家兒媳,賈秦兩家本為姻親,不宜再結冤仇。
特令,賈家賠償秦家三萬兩銀子,再由秦家旁支之中,擇一品行兼備之人承繼。
此事到此為止,任何人不得再議。”
孝康帝一口氣將這事兒定下,眾百官也不敢再說什麽。
畢竟兩位大佬都發話了,在這個時候觸他們的黴頭,可不太好。
接下來的事兒,基本上就是國家大事了,各派係之間又開始了為利益爭取的辯論。
最後方,賈政心裏鬆了一口氣,雖然不明白為什麽首輔閣臣李唯庸會開口為賈家說話,但不管怎麽樣,這事兒終於算是解決了。
榮國府,賈母處。
在聽完賈政的話後,賈母麵帶喜色,本以為這次的事情會成為賈家難以跨過去的一道坎,哪曾想居然就這麽解決了?
“哈哈哈,好好好,李首輔如此大恩,我賈家也要記在心裏才是。
政哥兒,找個時間,送重禮過去感謝一下。”賈母大笑道。
“是,兒子記下了。”
且說寧國府,登仙閣,書房。
賈環剛剛聽完守誠的稟告,心裏十分疑惑,李唯庸這老頭他是見過的,上次在鄉試之前,曾有過簡單的聊天。
沒想到這次的事情,居然是他幫著解決的。
而這時,隻見一個小廝匆匆跑了進來,恭敬道:“三爺,府門外,一個自稱李唯庸首輔大人的管家前來,隻留下了一封書信,就離開了。”
接過書信,賈環一看,頓時氣笑了,隨後擺手說道:“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是,三爺。”
小廝走後,賈環無奈地說道:“這老頭還真是多管閑事,居然讓我來記他的人情。”
一旁,守誠不清楚三爺到底是開心還是氣憤,所以不敢開口搭話。
見他這樣,賈環將書信收好,隨後吩咐道:“未來這段時間,就辛苦你了,秦家那邊,你多注意一下,務必將秦邦業和秦鍾的喪事辦妥。”
“三爺放心,趙管事昨日就去了秦家,小蓉大·奶奶身邊也有幾個經驗豐富的老人,必定可以順利辦妥。”
“嗯,去吧。”
守誠行了一禮,這才離去。
賈環起身,走到院子之中,看著榮國府方向,心裏也是歎息道:“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事兒雖然過去了,但今後呢?
一切看似有所改變,但卻似乎也沒有絲毫改變啊,賈家的興衰,所有人的命運,也還在別人的掌控之中。
而我,身處此間世界,真的能夠改變嗎?”
原著中,秦鍾之死,秦邦業之死,都是那樣簡單平靜,好像真的沒有濺起一點水花,沒想到如今發生了這樣的改變,居然也同樣如今平靜地就被平息了。
不得不說,冥冥之中,似乎依舊存在一種世界規律,慢慢地推動著所有事情的發展。
北靜王府。
馮紫英和北靜王兩人靜靜地坐在一起,誰也沒有開口。
今早在金殿之上,李唯庸的突然出手,將二人的計劃瞬間破壞。
甚至準備的後手全都沒能用上,就好像自己準備已久的拳頭,居然打在了棉花上,無處著力。
“可惡,李唯庸這個老頭,居然壞本王好事。”
看著怒不可遏的北靜王,馮紫英心裏也是十分失落,這些計劃都是他在做,卻沒能夠幫助到北靜王拉攏賈家。
“王爺息怒,這次讓雖然讓賈家逃過一劫,但是卻並非所有都是無用的,至少咱們手裏還掌控了一張底牌。
隻要有這張底牌在,相信賈家依舊逃不出王爺的手掌心。”
北靜王慢慢平息自己的怒火,隨後也反應過來了,歎息道:“紫英你說的不錯,本王隻是覺得這次機會太過可惜了。
也怪本王太過急於求成,好在咱們並未暴露,也這算是一大幸事。”
“王爺尚年輕,在下的謀略也出現了紕漏,被賈家逃過一劫,也是正常。
隻不過,讓在下沒想到的,居然是首輔李大人出手了,隻是不知這其中有何玄機?”
北靜王想了想,依舊搖了搖頭,他雖然位高權也重,但涉及朝堂的時間終究太短了。
二人正思索無路時,在李相府。
李唯庸老神在在地坐在軟椅上,一邊喝著茶,一邊問道:“信可送去了?”
“迴老爺,已經送去了。”管家笑答道。
“嗯。”
李唯庸點點頭,隨後擺手示意管家先下去,這才自語:“那小子應該很無奈吧,老夫強行出手幫了賈家,雖然與他無關,但這個人情終究還是要落在他的身上。
真想見識一下那小子臉上的無奈。”
都說老小孩,老小孩,誰能想到大楚首輔閣臣李相爺,居然還有這樣的一麵?
時間流逝,轉眼已經到了九月。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神京城的天氣,早晚已經開始涼了起來。
寧國府,登仙閣。
看著在院子之中,已經被汗水打濕的上衣,顯露出肌肉線條,幾個小丫鬟臉色逐漸浮上紅霞,一切仿佛都那麽融洽。
百官詫異,李唯庸一開口就定了調子,讓站在一旁的北靜王水溶忍不住捏緊了掩蓋在袖子中的拳頭。
然而,這老頭的能量太過恐怖,別說隻是一些禦史和四五品的官員,就算是坐在龍椅上的孝康帝,都不能忽視這老頭的話。
他這一開口,還有誰敢繼續攻訐賈家?
尤其是那些家裏在後宮之中有人的大臣外戚,更是在心裏恨得不行,本以為能夠借此機會,哪怕拉不下賢妃賈元春,也能夠讓孝康帝對其厭惡,沒想到一開局就遇到了李唯庸這個超級boss!
“臣等附議!”
李唯庸的學生基本都站出來了,就連四個內閣輔臣之中的三個,全都站了出來。
一時間,其他人皆是偃旗息鼓,神色懨懨。
上方,孝康帝見狀,心裏也是吃了一驚,他不是不知道李唯庸這老頭的能量大得嚇人。
隻是沒想到,事關賈家秦家一件小事兒,居然在李唯庸開口後,近乎半數的朝臣全都站了出來。
“愛卿所言有理,眾卿家平身吧,朕從昨日就收到了上百封奏折,雖然還沒看完,但心裏也是有了主意。
秦家公子死在榮國府,事發突然,很多人都還為弄明白其中緣由,就有這麽多奏折上奏,可見荒唐。
其次,經過了解,秦家公子之死,乃是賈府丫鬟所殺,秦家並未報官,民不舉官不究,此事充其量不過是一件兇殺案,還沒有這個分量在金殿之上來討論。
不過,既然百官上奏,愛卿又開了這個口,朕就來斷一斷這個案子。
傳朕口諭,賈府丫鬟花襲人,性情兇惡,殘殺秦家公子秦鍾,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然,如今已近長樂公主婚期,此乃國朝喜事,不宜見血,著明年秋後再行問斬。
秦家父子同喪,家中隻剩一女,又是秦家兒媳,賈秦兩家本為姻親,不宜再結冤仇。
特令,賈家賠償秦家三萬兩銀子,再由秦家旁支之中,擇一品行兼備之人承繼。
此事到此為止,任何人不得再議。”
孝康帝一口氣將這事兒定下,眾百官也不敢再說什麽。
畢竟兩位大佬都發話了,在這個時候觸他們的黴頭,可不太好。
接下來的事兒,基本上就是國家大事了,各派係之間又開始了為利益爭取的辯論。
最後方,賈政心裏鬆了一口氣,雖然不明白為什麽首輔閣臣李唯庸會開口為賈家說話,但不管怎麽樣,這事兒終於算是解決了。
榮國府,賈母處。
在聽完賈政的話後,賈母麵帶喜色,本以為這次的事情會成為賈家難以跨過去的一道坎,哪曾想居然就這麽解決了?
“哈哈哈,好好好,李首輔如此大恩,我賈家也要記在心裏才是。
政哥兒,找個時間,送重禮過去感謝一下。”賈母大笑道。
“是,兒子記下了。”
且說寧國府,登仙閣,書房。
賈環剛剛聽完守誠的稟告,心裏十分疑惑,李唯庸這老頭他是見過的,上次在鄉試之前,曾有過簡單的聊天。
沒想到這次的事情,居然是他幫著解決的。
而這時,隻見一個小廝匆匆跑了進來,恭敬道:“三爺,府門外,一個自稱李唯庸首輔大人的管家前來,隻留下了一封書信,就離開了。”
接過書信,賈環一看,頓時氣笑了,隨後擺手說道:“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是,三爺。”
小廝走後,賈環無奈地說道:“這老頭還真是多管閑事,居然讓我來記他的人情。”
一旁,守誠不清楚三爺到底是開心還是氣憤,所以不敢開口搭話。
見他這樣,賈環將書信收好,隨後吩咐道:“未來這段時間,就辛苦你了,秦家那邊,你多注意一下,務必將秦邦業和秦鍾的喪事辦妥。”
“三爺放心,趙管事昨日就去了秦家,小蓉大·奶奶身邊也有幾個經驗豐富的老人,必定可以順利辦妥。”
“嗯,去吧。”
守誠行了一禮,這才離去。
賈環起身,走到院子之中,看著榮國府方向,心裏也是歎息道:“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事兒雖然過去了,但今後呢?
一切看似有所改變,但卻似乎也沒有絲毫改變啊,賈家的興衰,所有人的命運,也還在別人的掌控之中。
而我,身處此間世界,真的能夠改變嗎?”
原著中,秦鍾之死,秦邦業之死,都是那樣簡單平靜,好像真的沒有濺起一點水花,沒想到如今發生了這樣的改變,居然也同樣如今平靜地就被平息了。
不得不說,冥冥之中,似乎依舊存在一種世界規律,慢慢地推動著所有事情的發展。
北靜王府。
馮紫英和北靜王兩人靜靜地坐在一起,誰也沒有開口。
今早在金殿之上,李唯庸的突然出手,將二人的計劃瞬間破壞。
甚至準備的後手全都沒能用上,就好像自己準備已久的拳頭,居然打在了棉花上,無處著力。
“可惡,李唯庸這個老頭,居然壞本王好事。”
看著怒不可遏的北靜王,馮紫英心裏也是十分失落,這些計劃都是他在做,卻沒能夠幫助到北靜王拉攏賈家。
“王爺息怒,這次讓雖然讓賈家逃過一劫,但是卻並非所有都是無用的,至少咱們手裏還掌控了一張底牌。
隻要有這張底牌在,相信賈家依舊逃不出王爺的手掌心。”
北靜王慢慢平息自己的怒火,隨後也反應過來了,歎息道:“紫英你說的不錯,本王隻是覺得這次機會太過可惜了。
也怪本王太過急於求成,好在咱們並未暴露,也這算是一大幸事。”
“王爺尚年輕,在下的謀略也出現了紕漏,被賈家逃過一劫,也是正常。
隻不過,讓在下沒想到的,居然是首輔李大人出手了,隻是不知這其中有何玄機?”
北靜王想了想,依舊搖了搖頭,他雖然位高權也重,但涉及朝堂的時間終究太短了。
二人正思索無路時,在李相府。
李唯庸老神在在地坐在軟椅上,一邊喝著茶,一邊問道:“信可送去了?”
“迴老爺,已經送去了。”管家笑答道。
“嗯。”
李唯庸點點頭,隨後擺手示意管家先下去,這才自語:“那小子應該很無奈吧,老夫強行出手幫了賈家,雖然與他無關,但這個人情終究還是要落在他的身上。
真想見識一下那小子臉上的無奈。”
都說老小孩,老小孩,誰能想到大楚首輔閣臣李相爺,居然還有這樣的一麵?
時間流逝,轉眼已經到了九月。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神京城的天氣,早晚已經開始涼了起來。
寧國府,登仙閣。
看著在院子之中,已經被汗水打濕的上衣,顯露出肌肉線條,幾個小丫鬟臉色逐漸浮上紅霞,一切仿佛都那麽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