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兒終於是動身啟程了,元媛聽見芳齡的迴稟,隻是默默無語的望著窗外,夏色正濃,然而一院蓬勃蔥鬱的花草樹木卻無法打動元媛。芳蓮等人在院子裏嬉鬧著,蕭雲端的消失讓這個丫鬟也恢複了往日的活潑,沒有人知道主子心裏在想什麽,也就更無人知道她此時心中的擔憂。
呂淑嫻的氣勢卻在王府異常的低調和沉默中逐漸顯露出來,老王爺曾經被皇上叫去過兩次,迴來時臉色也不太好,她暗暗猜想這應該是受了嗬斥。這蕭應從獻糧後,皇上怕他鋒芒過露,就讓他賦閑在家,也從不惹是生非,皇上能有什麽可訓斥的,想來想去,自然就是受了邊疆蕭雲軒的連累,這樣一來,隻怕是伯父那邊的折子到了。每每想到此處,呂淑嫻都忍不住要得意的笑出聲來,暗道蕭雲軒啊蕭雲軒,我雖是女人,在你麵前沒有一爭之力,可誰讓我有個好伯父呢,你不拿我當迴事兒,卻去偏寵那個狐狸精,好啊,這一次讓她家裏人去保你啊,哼,等到你從邊疆灰溜溜的迴來,我看你還敢不敢對我這般的趾高氣揚。
雖然呂淑嫻越來越高傲,然而王妃終究才是王府後院的當家人,隻要她護著元媛一天,這呂淑嫻也不敢就貿然對元媛下手,更何況蕭素嫣偶爾還會偷溜出宮,老佛爺也偶爾會叫這個身份低賤的狐媚子進宮,她想到這裏又禁不住生氣,暗道老佛爺真是糊塗,這麽個卑賤的東西,老叫進去幹什麽?沒的給她長臉。
因這樣那樣的原因,倒還沒有得意忘形到現在就去給元媛小鞋穿。而她這裏既然不對元媛下手,對下人高傲一點猖狂一些王妃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巧這一日元媛來上房,因為乞巧節就要到了,王府裏雖然蕭雲軒上了戰場,但還是有好幾個女孩子的,這乞巧節可是女兒家的節日,因此也勢必要好好準備一番。
元媛來到的時候,簡側妃和華姨娘如霜三個正好也在,王妃問了她幾句府裏的事情,她一一答了。簡側妃華姨娘隻低頭喝茶聽著,一邊心裏也不得不暗讚這元媛的辦事手段著實還是有一些的。
接著又商量了下過節的事,王妃和其他幾人聽了元媛的方案,都覺滿意,於是元媛便打算告退了。卻聽王妃道:“急什麽?坐一會兒再走吧,從雲軒離府後,我這身上不自在,家裏的事多是你辦,也沒來過我這兒說幾迴話,反正今日也沒什麽大事,乞巧節不也有幾天嗎?”
元媛便聽話在下首坐了,又問如霜小寶寶的事情,聽說已經開始學走路了,不由得也是欣喜,相約迴頭去她那裏好好
看看。
如霜幾度張口欲言,元媛看出她是有話要說,卻又在猶豫,便忍不住問道:“娘娘可是有什麽話要問的?”話音剛落,倒把王妃簡側妃等人的目光都引了過來。如霜想了會兒,才歎口氣道:“也沒什麽,不過是想問問姑娘,郡王妃這幾日行動可十分威嚴風光,不知有沒有去你那裏生什麽事?”
元媛搖頭道:“並沒有這樣事。”她心下詫異,暗道如霜用了威嚴風光這四個字,可是有什麽深意呢?便是對呂淑嫻有意見,也不該在這裏說出來啊。不過這幾天也聽芳蓮等人說過郡王妃行動之處似乎越來越出格兒了,想必不久後也要來自己這裏生事,因心下暗暗打定主意,迴頭要好好籌謀一番。
正出神的功夫,聽王妃問了一句,大概也是奇怪如霜怎麽會這樣說。元媛忙凝神細聽,可還不等如霜答話,就聽華姨娘搶著道:“娘娘有所不知,郡王妃這些日子著實是眼裏沒有人了,以前雖說在新婚第二天就做出那樣事來,但往後倒覺著還算好,見到我們也是和和氣氣知書達理的,我們隻道那個時候她是新娘子不懂事,讓丈夫扔了一晚怒火攻心才做出那樣下作的事來,誰知如今一見,竟似是性子裏便藏著高傲,不肯理人的。”
元媛更茫然了,大眼睛詫異看著華姨娘,心想怎麽迴事?難道我真是因為雲軒的事情,所以連八卦之魂都離我遠去了嗎?怎的……怎的這府裏風向什麽時候變的我都不知道。在她記憶中,郡王妃呂淑嫻後來是十分注意拉攏關係的,她不來找自己麻煩,每天無所事事中,倒把成側妃簡側妃等人打點的十分周到。以至於這府裏隱隱成了自己和王妃是一個派係,成側妃簡側妃與三位姨娘和郡王妃又成了一個派係,如霜倒是遊離於派係之外似的。
但這個時候,如霜能公開用暗諷的語氣提起呂淑嫻已經夠讓元媛震驚了,她沒想到連華姨娘竟然也開始對郡王妃心生不滿,接著就連簡側妃也冷淡道:“郡王妃的確是有些目中無人,前兒我聽說她不知哪裏不順氣兒,就把珊兒給打了個半死,究竟珊兒又沒有半分錯,好不好,那也是府裏的丫鬟,這名聲兒傳出去很好聽嗎?”
簡側妃也這麽說,元媛敏銳的察覺到這當中肯定是有自己不明白的事情發生,看向王妃,卻見她麵上一絲波瀾也無,似乎這些事情她早就知道。當下聽眾人你一句我一句說著郡王妃的不是,告一段落後,她才淡淡道:“這沒什麽,她是富貴人家出來的,性子難免驕縱些。倒是珊兒的事,咱們王府裏可沒有作踐下人的先例,既然她不喜歡,也
不能由著她把下人當豬狗看,柳枝,你就走一趟,問問郡王妃,哪個下人不當她的意,就都領迴來,日後再給她添幾個好的。”
柳枝答應了。元媛知道這是王妃給呂淑嫻的警告,簡側妃華姨娘臉上都露出一絲笑容,便和如霜元媛起身告辭,王妃也就由得她們去。如霜本來都走出門了,卻不知在想些什麽,到底又轉迴來。
“娘娘,妾身想著,這事情裏透著蹊蹺古怪。”做到王妃的榻前,如霜開門就見山,嚇了元媛一大跳,連忙向她看去,卻聽如霜道:“元媛你也不用看我,若說精明,你不知強我多少,想必這裏的古怪,你也不會看不出來,這時候別揣著明白當糊塗。”
這話倒是逗的王妃一笑,看著如霜和聲道:“看你怎麽說話呢?從輩分上來說,你也算是元媛的婆婆級別了,還這般沒大沒小的。”
如霜也笑道:“雖說輩分大,可娘娘看看,我比她也不過大個五六歲,可不是隻把她當妹妹看呢,姐妹間還有什麽大小?”話音未落,王妃已經搖頭道:“胡鬧胡鬧,什麽姐姐妹妹?顯見的罵我老了是不是?”
如霜連忙笑著解釋,王妃也沒真往心上去,幾人就著這話題又說笑了幾句。就又轉迴之前的話,元媛便道:“這事兒的確是蹊蹺,論郡王妃的為人,那其實是謹慎的,就心裏不拿你當迴事兒,麵上也能笑出花兒來,況且別人她不屑一顧,可側妃姨娘們的地位卻都不低,平日裏對她也不錯,她對誰狂妄,也沒有對兩位側妃娘娘和三位姨娘狂妄的理。”
如霜一拍手道:“到底是明白人,一點就透,我也是這麽說。但不知姐姐是怎麽看的?上次王爺從宮裏迴來,臉色就不好看,去了我那裏,說皇上拿著他出氣呢,我就想,這兩件事兒裏是不是透著什麽玄機?”
元媛心想王爺被皇上當出氣筒和郡王妃目中無人有什麽關係?但轉念一想,立刻想到了,不由失聲道:“娘娘的意思是……是……”是了半天,卻因為這事情著實重大,而不敢直言出來。
這時王妃方坐直了身子,麵上微笑也全部斂去,眉眼間籠上一層淡淡怒意,輕聲道:“你們兩個沒猜錯,大概就是這樣兒了。”
元媛和如霜都瞬間坐的又直了些,果然,就聽王妃緩緩道:“王爺這兩次進宮,皇上倒的確是沒什麽好話,不過我忖度著,倒也不是皇上惱他,畢竟雲軒遠在邊疆,做出什麽事來,難道老子還能知道?要跟著擔責任嗎?不過是皇上有些恨鐵不成鋼,又有許多王公貴族眼睛盯在那裏看
著,所以不得不把火發在王爺身上,一是宣泄,二來也是做樣子給那些人看看。”
元媛就覺著一股怒氣從自己的心底升起來,一路沿著血管經脈,把身子都快燒著了,手裏狠狠攥著帕子,努力抑製自己的情緒,好半晌方咬牙道:“皇上發的什麽火?雲軒做錯什麽了?宗室子弟中,除了他,還有誰此時在戰場上九死一生命懸一線的為大寧朝苦爭寸土,他是一個什麽樣的人,皇上難道不清楚?若不清楚,就敢派他去擔此重任?既用了他,此時怎又因為別人的奏報就胡亂懷疑?這豈是聖明天子的用人之道?”
她這番話委實有些激烈了,然而王妃又哪裏會不明白她的心情,捫心自問,自己心中的委屈憤怒也不比元媛輕,卻還要溫言勸解丈夫,又因為身份,素日裏要謹言慎行,這麽多日子了,也沒有聽這番話時的痛快。隻是心下雖然安慰,眼睛卻還是瞟了元媛一眼,輕聲道:“別胡亂說話,這若讓人聽去還得了?”
如霜這時候卻突然小聲道:“娘娘,你說壽寧侯是不是因為得了誰的授意?才這般刁難小王爺?會不會是……什麽套子?不然咱們郡王妃怎的忽然就這般囂張起來?”
王妃看了她一眼,笑道:“你心裏不都是明鏡兒的嗎?剛剛還說元媛揣著明白裝糊塗,這會兒自己也開始裝了?若說圈套,倒也未必,隻是雲軒和壽寧侯,終究不是一路人。郡王妃從成婚到現在,也沒和雲軒溫存溫存,心裏怎會不委屈憤恨,迴家也好,進宮也好,還能委曲求全替我們說話嗎?到時候人安慰她,透露點什麽消息也是做不得準的。不過終究這也不算什麽?人在做天在看,皇上雖然訓斥了王爺,卻也沒有別的舉動,你們不用擔心,我和王爺心裏有數。”
元媛和如霜聽王妃這樣說,也就不再多言。如霜倒是沒多想,敏親王府雖然沒有言親王府那般受皇上器重,但在親王中也算是有聲望的,想來就如同王妃所說,皇上也隻是一時間沒地方撒氣,二來也堵一堵那幫人的嘴罷了。
但元媛心中卻越來越是不安,她不知道這是不是和自己從蕭雲軒上戰場那日起就產生的不祥預感有關。雖然王妃和王爺看上去都穩如磐石,她卻總覺得這是山雨欲來的前兆。但是她一個女人,別說沒有通天的本事,就算是有,也被禁錮在這王府大院裏,絲毫改變不了什麽,隻能靜悄悄等待命運的降臨,以不變應萬變。
元媛有時候會覺得自己這種小心和悲觀煎熬簡直就像杞人憂天一樣可笑,但她擺脫不了。京城平靜的天空下,沒有人知道,
一場狂風暴雨就要到來,無數人的命運將被影響。
最先得了消息的,不是王爺王妃,更不是元媛,而是呂淑嫻。
說起來,那也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乞巧節過了,呂淑嫻每日在王府裏無所事事,隻能看著被仆人們簇擁的元媛眼紅發狠,因此索性尋了個由頭,這一日派個丫鬟稟報過王妃後,就帶著兩個心腹丫鬟進了宮。
正是早朝散後,皇上在禦書房和奏折奮戰,後宮裏一片平靜。有幾個嬪妃聚在皇貴妃處說笑,見她來了,便紛紛寒暄幾句後告辭離去,皇貴妃也不挽留,拉著侄女兒的手進了裏屋坐下,一使眼色,身邊宮女會意,立刻引著其他太監宮女悄悄離了屋子。
呂淑嫻也覺著氣氛不對,有些詫異的看著皇貴妃,卻見這向來心機深沉,喜怒不形於色的姑姑今日眉眼之間卻是笑意吟吟,看著她笑道:“這幾日在王府裏可還受氣麽?”
“閑氣自然是沒人敢給我受,隻是每天裏看著那些嘴臉,心裏便歡喜也變得生氣了。”呂淑嫻拿出手帕擦了擦額角上的汗,不耐煩道:“這破天兒,熱起來還沒完了。往日這時候合家都往鄉下山莊避暑去,誰料進了這王府,倒真是白瞎那麽大一個親王府了,竟沒人知道四處走動走動,如一潭死水似的。”
皇貴妃笑道:“你別著急,邊疆你伯父那邊來了消息,我現在也不方便和你說,隻告訴你一句話,這諾大的敏親王府,說不定這一迴就真的要變成一潭死水了。”
呂淑嫻的氣勢卻在王府異常的低調和沉默中逐漸顯露出來,老王爺曾經被皇上叫去過兩次,迴來時臉色也不太好,她暗暗猜想這應該是受了嗬斥。這蕭應從獻糧後,皇上怕他鋒芒過露,就讓他賦閑在家,也從不惹是生非,皇上能有什麽可訓斥的,想來想去,自然就是受了邊疆蕭雲軒的連累,這樣一來,隻怕是伯父那邊的折子到了。每每想到此處,呂淑嫻都忍不住要得意的笑出聲來,暗道蕭雲軒啊蕭雲軒,我雖是女人,在你麵前沒有一爭之力,可誰讓我有個好伯父呢,你不拿我當迴事兒,卻去偏寵那個狐狸精,好啊,這一次讓她家裏人去保你啊,哼,等到你從邊疆灰溜溜的迴來,我看你還敢不敢對我這般的趾高氣揚。
雖然呂淑嫻越來越高傲,然而王妃終究才是王府後院的當家人,隻要她護著元媛一天,這呂淑嫻也不敢就貿然對元媛下手,更何況蕭素嫣偶爾還會偷溜出宮,老佛爺也偶爾會叫這個身份低賤的狐媚子進宮,她想到這裏又禁不住生氣,暗道老佛爺真是糊塗,這麽個卑賤的東西,老叫進去幹什麽?沒的給她長臉。
因這樣那樣的原因,倒還沒有得意忘形到現在就去給元媛小鞋穿。而她這裏既然不對元媛下手,對下人高傲一點猖狂一些王妃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巧這一日元媛來上房,因為乞巧節就要到了,王府裏雖然蕭雲軒上了戰場,但還是有好幾個女孩子的,這乞巧節可是女兒家的節日,因此也勢必要好好準備一番。
元媛來到的時候,簡側妃和華姨娘如霜三個正好也在,王妃問了她幾句府裏的事情,她一一答了。簡側妃華姨娘隻低頭喝茶聽著,一邊心裏也不得不暗讚這元媛的辦事手段著實還是有一些的。
接著又商量了下過節的事,王妃和其他幾人聽了元媛的方案,都覺滿意,於是元媛便打算告退了。卻聽王妃道:“急什麽?坐一會兒再走吧,從雲軒離府後,我這身上不自在,家裏的事多是你辦,也沒來過我這兒說幾迴話,反正今日也沒什麽大事,乞巧節不也有幾天嗎?”
元媛便聽話在下首坐了,又問如霜小寶寶的事情,聽說已經開始學走路了,不由得也是欣喜,相約迴頭去她那裏好好
看看。
如霜幾度張口欲言,元媛看出她是有話要說,卻又在猶豫,便忍不住問道:“娘娘可是有什麽話要問的?”話音剛落,倒把王妃簡側妃等人的目光都引了過來。如霜想了會兒,才歎口氣道:“也沒什麽,不過是想問問姑娘,郡王妃這幾日行動可十分威嚴風光,不知有沒有去你那裏生什麽事?”
元媛搖頭道:“並沒有這樣事。”她心下詫異,暗道如霜用了威嚴風光這四個字,可是有什麽深意呢?便是對呂淑嫻有意見,也不該在這裏說出來啊。不過這幾天也聽芳蓮等人說過郡王妃行動之處似乎越來越出格兒了,想必不久後也要來自己這裏生事,因心下暗暗打定主意,迴頭要好好籌謀一番。
正出神的功夫,聽王妃問了一句,大概也是奇怪如霜怎麽會這樣說。元媛忙凝神細聽,可還不等如霜答話,就聽華姨娘搶著道:“娘娘有所不知,郡王妃這些日子著實是眼裏沒有人了,以前雖說在新婚第二天就做出那樣事來,但往後倒覺著還算好,見到我們也是和和氣氣知書達理的,我們隻道那個時候她是新娘子不懂事,讓丈夫扔了一晚怒火攻心才做出那樣下作的事來,誰知如今一見,竟似是性子裏便藏著高傲,不肯理人的。”
元媛更茫然了,大眼睛詫異看著華姨娘,心想怎麽迴事?難道我真是因為雲軒的事情,所以連八卦之魂都離我遠去了嗎?怎的……怎的這府裏風向什麽時候變的我都不知道。在她記憶中,郡王妃呂淑嫻後來是十分注意拉攏關係的,她不來找自己麻煩,每天無所事事中,倒把成側妃簡側妃等人打點的十分周到。以至於這府裏隱隱成了自己和王妃是一個派係,成側妃簡側妃與三位姨娘和郡王妃又成了一個派係,如霜倒是遊離於派係之外似的。
但這個時候,如霜能公開用暗諷的語氣提起呂淑嫻已經夠讓元媛震驚了,她沒想到連華姨娘竟然也開始對郡王妃心生不滿,接著就連簡側妃也冷淡道:“郡王妃的確是有些目中無人,前兒我聽說她不知哪裏不順氣兒,就把珊兒給打了個半死,究竟珊兒又沒有半分錯,好不好,那也是府裏的丫鬟,這名聲兒傳出去很好聽嗎?”
簡側妃也這麽說,元媛敏銳的察覺到這當中肯定是有自己不明白的事情發生,看向王妃,卻見她麵上一絲波瀾也無,似乎這些事情她早就知道。當下聽眾人你一句我一句說著郡王妃的不是,告一段落後,她才淡淡道:“這沒什麽,她是富貴人家出來的,性子難免驕縱些。倒是珊兒的事,咱們王府裏可沒有作踐下人的先例,既然她不喜歡,也
不能由著她把下人當豬狗看,柳枝,你就走一趟,問問郡王妃,哪個下人不當她的意,就都領迴來,日後再給她添幾個好的。”
柳枝答應了。元媛知道這是王妃給呂淑嫻的警告,簡側妃華姨娘臉上都露出一絲笑容,便和如霜元媛起身告辭,王妃也就由得她們去。如霜本來都走出門了,卻不知在想些什麽,到底又轉迴來。
“娘娘,妾身想著,這事情裏透著蹊蹺古怪。”做到王妃的榻前,如霜開門就見山,嚇了元媛一大跳,連忙向她看去,卻聽如霜道:“元媛你也不用看我,若說精明,你不知強我多少,想必這裏的古怪,你也不會看不出來,這時候別揣著明白當糊塗。”
這話倒是逗的王妃一笑,看著如霜和聲道:“看你怎麽說話呢?從輩分上來說,你也算是元媛的婆婆級別了,還這般沒大沒小的。”
如霜也笑道:“雖說輩分大,可娘娘看看,我比她也不過大個五六歲,可不是隻把她當妹妹看呢,姐妹間還有什麽大小?”話音未落,王妃已經搖頭道:“胡鬧胡鬧,什麽姐姐妹妹?顯見的罵我老了是不是?”
如霜連忙笑著解釋,王妃也沒真往心上去,幾人就著這話題又說笑了幾句。就又轉迴之前的話,元媛便道:“這事兒的確是蹊蹺,論郡王妃的為人,那其實是謹慎的,就心裏不拿你當迴事兒,麵上也能笑出花兒來,況且別人她不屑一顧,可側妃姨娘們的地位卻都不低,平日裏對她也不錯,她對誰狂妄,也沒有對兩位側妃娘娘和三位姨娘狂妄的理。”
如霜一拍手道:“到底是明白人,一點就透,我也是這麽說。但不知姐姐是怎麽看的?上次王爺從宮裏迴來,臉色就不好看,去了我那裏,說皇上拿著他出氣呢,我就想,這兩件事兒裏是不是透著什麽玄機?”
元媛心想王爺被皇上當出氣筒和郡王妃目中無人有什麽關係?但轉念一想,立刻想到了,不由失聲道:“娘娘的意思是……是……”是了半天,卻因為這事情著實重大,而不敢直言出來。
這時王妃方坐直了身子,麵上微笑也全部斂去,眉眼間籠上一層淡淡怒意,輕聲道:“你們兩個沒猜錯,大概就是這樣兒了。”
元媛和如霜都瞬間坐的又直了些,果然,就聽王妃緩緩道:“王爺這兩次進宮,皇上倒的確是沒什麽好話,不過我忖度著,倒也不是皇上惱他,畢竟雲軒遠在邊疆,做出什麽事來,難道老子還能知道?要跟著擔責任嗎?不過是皇上有些恨鐵不成鋼,又有許多王公貴族眼睛盯在那裏看
著,所以不得不把火發在王爺身上,一是宣泄,二來也是做樣子給那些人看看。”
元媛就覺著一股怒氣從自己的心底升起來,一路沿著血管經脈,把身子都快燒著了,手裏狠狠攥著帕子,努力抑製自己的情緒,好半晌方咬牙道:“皇上發的什麽火?雲軒做錯什麽了?宗室子弟中,除了他,還有誰此時在戰場上九死一生命懸一線的為大寧朝苦爭寸土,他是一個什麽樣的人,皇上難道不清楚?若不清楚,就敢派他去擔此重任?既用了他,此時怎又因為別人的奏報就胡亂懷疑?這豈是聖明天子的用人之道?”
她這番話委實有些激烈了,然而王妃又哪裏會不明白她的心情,捫心自問,自己心中的委屈憤怒也不比元媛輕,卻還要溫言勸解丈夫,又因為身份,素日裏要謹言慎行,這麽多日子了,也沒有聽這番話時的痛快。隻是心下雖然安慰,眼睛卻還是瞟了元媛一眼,輕聲道:“別胡亂說話,這若讓人聽去還得了?”
如霜這時候卻突然小聲道:“娘娘,你說壽寧侯是不是因為得了誰的授意?才這般刁難小王爺?會不會是……什麽套子?不然咱們郡王妃怎的忽然就這般囂張起來?”
王妃看了她一眼,笑道:“你心裏不都是明鏡兒的嗎?剛剛還說元媛揣著明白裝糊塗,這會兒自己也開始裝了?若說圈套,倒也未必,隻是雲軒和壽寧侯,終究不是一路人。郡王妃從成婚到現在,也沒和雲軒溫存溫存,心裏怎會不委屈憤恨,迴家也好,進宮也好,還能委曲求全替我們說話嗎?到時候人安慰她,透露點什麽消息也是做不得準的。不過終究這也不算什麽?人在做天在看,皇上雖然訓斥了王爺,卻也沒有別的舉動,你們不用擔心,我和王爺心裏有數。”
元媛和如霜聽王妃這樣說,也就不再多言。如霜倒是沒多想,敏親王府雖然沒有言親王府那般受皇上器重,但在親王中也算是有聲望的,想來就如同王妃所說,皇上也隻是一時間沒地方撒氣,二來也堵一堵那幫人的嘴罷了。
但元媛心中卻越來越是不安,她不知道這是不是和自己從蕭雲軒上戰場那日起就產生的不祥預感有關。雖然王妃和王爺看上去都穩如磐石,她卻總覺得這是山雨欲來的前兆。但是她一個女人,別說沒有通天的本事,就算是有,也被禁錮在這王府大院裏,絲毫改變不了什麽,隻能靜悄悄等待命運的降臨,以不變應萬變。
元媛有時候會覺得自己這種小心和悲觀煎熬簡直就像杞人憂天一樣可笑,但她擺脫不了。京城平靜的天空下,沒有人知道,
一場狂風暴雨就要到來,無數人的命運將被影響。
最先得了消息的,不是王爺王妃,更不是元媛,而是呂淑嫻。
說起來,那也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乞巧節過了,呂淑嫻每日在王府裏無所事事,隻能看著被仆人們簇擁的元媛眼紅發狠,因此索性尋了個由頭,這一日派個丫鬟稟報過王妃後,就帶著兩個心腹丫鬟進了宮。
正是早朝散後,皇上在禦書房和奏折奮戰,後宮裏一片平靜。有幾個嬪妃聚在皇貴妃處說笑,見她來了,便紛紛寒暄幾句後告辭離去,皇貴妃也不挽留,拉著侄女兒的手進了裏屋坐下,一使眼色,身邊宮女會意,立刻引著其他太監宮女悄悄離了屋子。
呂淑嫻也覺著氣氛不對,有些詫異的看著皇貴妃,卻見這向來心機深沉,喜怒不形於色的姑姑今日眉眼之間卻是笑意吟吟,看著她笑道:“這幾日在王府裏可還受氣麽?”
“閑氣自然是沒人敢給我受,隻是每天裏看著那些嘴臉,心裏便歡喜也變得生氣了。”呂淑嫻拿出手帕擦了擦額角上的汗,不耐煩道:“這破天兒,熱起來還沒完了。往日這時候合家都往鄉下山莊避暑去,誰料進了這王府,倒真是白瞎那麽大一個親王府了,竟沒人知道四處走動走動,如一潭死水似的。”
皇貴妃笑道:“你別著急,邊疆你伯父那邊來了消息,我現在也不方便和你說,隻告訴你一句話,這諾大的敏親王府,說不定這一迴就真的要變成一潭死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