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士國中,妘載也頒布了新的戰時工作條令,首先就是為了土地和糧食,靠著搶來的糧食以及後勤運送,還是太過於麻煩,這麽多人和牲口,每天開銷巨大,為了保證到秋收之前,本地能有充足的糧食供應,所以決定進行“屯田”。


    “春耕還沒有開始,但是咱們帶來了很多器具,一部分人手去進行土地的開墾與翻耕,輪換作業,淑士國那些土地,還有不少能用的,直接開始使用。”


    隻要屯田了,那這裏就是我的邊防區了。


    那麽多戰犯也都別浪費了,全部留下來進行集體農莊生產。


    妘載在這片土地上插滿了旗子,大腳一畫,這裏就歸國有了。


    提問,我國耕種麵積不足,該怎麽解決問題?


    答案,擴大版圖!


    將荒蕪的無主農田收歸國家所有,然後出去招募流民,還有原本已經被解放的奴隸們,把他們分成生產小組,由淑士國提供土地、種子、耕牛和農具.....由他們開墾耕種,獲得的收成由國家和屯田的農民按比例分成。


    “來種地哦,種地得福利,白送農具,包吃包住,還免費培訓先進種地技術。”


    伴隨著諸如此類的宣傳,很快傳遍了全軍團,戰士們放下了武器,重新拿起手中的農具,鑄劍為犁,在土地中揮灑汗水。


    而之前那些被解放的奴隸們,本來以為妘載又是一個高剝削的老大,但是沒想到,不僅給他們拿掉了奴隸身份,還給他們分配農具,甚至包吃包住包教學,就差包考證了。


    兩個被被解放的奴隸,在進行工作的時候,不免如此討論起來:


    農夫甲:“你說,如果要我們種地,不是讓我們當奴隸更好一些嗎?他對我們這麽好,他圖個啥,圖我這個人嗎?”


    農夫乙:“害!你別說,我還真聽說了,他就是圖我們這些個人!”


    農夫甲大吃一驚。


    雖然這個年代的風氣不能說很開放,隻能說根本沒有約束,但是農夫甲覺得,新來的老大靠著種地來找男人侍奉自己,這個標準也特別奇怪了點。


    難道是喜歡身材健碩的人?


    這種詭異的論調,很快就傳入到那些耕作的戰士耳中,然後妘載勃然大怒,立刻出來辟謠。


    “大家不要胡亂造謠,造謠傳謠是違法行為,特此通知。”


    為了給這些蒙昧中的民眾們普及啥叫人口生產力,妘載特地又開了一次動員大會,順便把那些勞改犯們也都叫上了。


    這麽大批量的人,要多多進行轉化啊,全都是生產力。


    在簡單的精神教育與肉體勞動結合的過程中,妘載向中原那邊索要的物資,也在源源不斷的被運送過來。


    送來的物資中,有一部分是磷肥,這些東西在南方生產出來,無批準上市,然後被妘載打迴去要求重新檢驗,後來檢驗完成,裝上了運送到中原的運輸車隊中,如今又被送到西大荒地區。


    後麵的後勤路線已經架設完全,驛站小據點也都已經坐落,這麽一大塊地方完全納入版圖之中,河西走廊提前開啟。


    妘載立刻埋了點東西下去,宣誓主權,盡量給後人提供大量證據。


    此地這波真是你先祖所開。


    在忙碌的工作中,大春耕終於開始了,得益於這個年代的濕潤氣候,400毫米等降水線還能照顧到這片土地,甚至西部那些大澤水脈的形成,妘載都不能說清楚到底是怎麽迴事。


    就像是共工待的那塊地,五百裏水泊梁山,也不知道是不是黃河正好路過他家給灌水灌出來的。


    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


    時間推移。


    妘載在種植穀物的時候,已經對大家說好了。


    大家都不要種那些你們常吃的黍了,把黍米的種子都收起來,今年我帶你們種點好東西。


    西北淑士國,全國模範小麥種植基地,今日開工。


    你們能和阿載一起幹,阿載很高興。


    小麥的種子全麵種植下去,生產力飛速提升,這片土地上開始下起雨水來,當然比起南方來說要少很多,小麥並不喜歡多雨的季節,所以才能在北方的地區傳播開來,從遙遠的中亞擴散到四麵八方。


    屯田製度初步見到一些成效,人們的生產積極性很高,加上有先進的農具,那些流民也都開始接受了自己的新身份,而那些勞改犯之中也有不少願意加入妘載這邊的人。


    至於為什麽他們會加入妘載。


    可能是因為共工那邊不僅不包吃住,還經常克扣工資。


    淑士國的加工廠,全力開動起來。


    火箭彈的試驗,也終於開始了。


    中國的火箭彈,正如同目擊其發射的人對它的描述一樣,像一顆“流星”。這顆流星在中國漫長的兵器製造史上,姍姍來遲,而又轉瞬即逝,帶來的隻有無盡的遺憾和歎息。


    但如今,這個武器,在數千年前,出現了。


    至於後人發掘出來之後,會怎麽琢磨這種武器,那就不是妘載考慮的事情了,畢竟古人啥都能造,四千年前的事情,你們不需要知道的那麽清楚。


    四月,五月。


    春季結束,夏季開始。


    這片土地上,春風猛烈起來,而西北之風漸小。


    這片剛剛經曆過戰火的土地,在短短幾個月之內,迅速恢複了生機。


    這裏生機勃勃,人來人往,土地上麥苗茁壯成長。


    在五月底,淑士國的市場,重新啟用了。


    這意味著,這裏開始有了產出,和其他地區的交流也頻繁起來,不再窘迫,人們可以按照勞務所得的報酬,開始進行消費,從別人手中換取自己所需要的物資。


    一旦消費,那麽當地的經濟就已經複蘇起來。


    最古老的農貿市場,是神農氏時期開辦的,在他之後,民眾的生活就越發好了起來。


    經濟複蘇,其他據點的人口才會進行流動,妘載在淑士國大開工廠,廣發招聘廣告的事情,已經在這個片區鬧得聲勢很大,流民們不斷聚集到各個據點之中,人口的加入,給城池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但是也帶來了新的活力。


    七月的時候,第一批小麥成熟了。


    漫山遍野,都是金色的浪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可思議的山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油炸鹹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油炸鹹魚並收藏不可思議的山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