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燒高氏山之後的第十九日,妘載他們渡過淮水跑到了淮北,不過在此之前,讓鴻超用箭給對麵留下了一根竹簡。


    “想要知道你的財貨被帶到哪裏去了嗎?想要知道的話可以全都告訴你,去找吧!去龍滌氏,我把所有的一切都放在那裏了!”


    然後第二十六日,龍滌氏就被前來的,各個部族的人們給踏破了門檻!


    淮南部族:“聽說赤方氏之民在你這裏留下了財貨?”


    龍滌族長:“沒有啊!”


    淮南部族:“你一定在騙我!我不信!”


    淮南部族:“對啊,還有那些牲口,尤其是豚!”


    “一定在他的畜牧圈裏!”


    龍滌族長大怒!


    我沒偷豬!


    於是各個部族要求搜索龍滌氏的部族,包括龍滌祖地,這惹怒了龍滌氏,很快就在這裏發生了一場大規模流血衝突。


    龍滌氏族長被打的滿臉是血,斧頭都斷了把子,差點命喪當場。


    .......


    淮北,石山孜故地。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獨山氏之民的故地,炎社他們這些幸存的少年人,把自己分到的牛羊帶迴了部族,古老的石山下,獨山氏的民眾,有些警惕和畏懼的,看著來到這裏的妘載他們。


    經過了縉雲氏之亂後,獨山氏幾乎覆滅了,大巫死去,族長和原來的首領們也都魂歸星辰,隻剩下一位巫師輔佐,帶領大家逃到了淮北的祖地,這片古老的土地,再一次接納了曾經從這裏走出去的人們,以那廣闊的胸懷。


    而獨山氏也再一次迴到了舊石器時代,拿起了曾經的骨器與石器,那些蚌刀與蚌鐮,骨錐和骨碗....這位輔佐巫師找到了,在曾經的時代,他們的先祖埋起來的紅陶碗,鳥首祭器以及鹿角靴器.....


    這些老物件,已經在土地中等待了百年。


    石山孜人在後世的考古當中,也是一個擅長馴養豬的部落,同時從事簡單的農業生產和穀物代加工工作,過著以農業經濟為主,漁獵經濟為輔的定居生活。


    而談到豬,這又讓妘載感慨萬千,從古代到後來的共產社會,無時無刻不在強調著養豬的重要性。


    豬才是陪伴了山海人民數千年的老夥計啊!


    厘山氏擅長馴養豬,淩家灘人把豬當圖騰,罔兩老師也在養豬,現在石山孜人也有養豬的絕活。


    妘載發現,母豬的產後護理,或許會成為這片山海間的第一暢銷書籍!


    希望以後的山海經中,會寫上這樣一段話——“半部《豬護》治天下”!


    “社!”


    部族故地之中,有人出來,抱著炎社痛哭流涕,社也看到自己的兄弟,在了解了妘載諸人以及這些牛羊的來曆之後,有人歡喜,卻也有人憂愁。


    “這些牛羊和豚,我們都得藏起來飼養,縉雲氏丟了這麽多的牛羊豚,肯定迴來尋找的,獨山氏就隻剩下我們這幾百人了,是擋不住縉雲氏的攻擊的。”


    “賢人是好意,但我們卻接受的無比艱難啊.....”


    那位巫師輔佐出來,表達了他的擔憂,同時對妘載他們道歉。


    夜幕之下,篝火升起,獨山氏的民眾們歡欣於自己部族之人的平安歸來,也用上故土這裏僅剩不多的好東西,為妘載他們接風洗塵,牛羊自然要烹宰一些的,豬也是一樣。


    妘載對那位巫師輔佐道:“現在縉雲氏席卷淮水,四帝到處收攏同宗係的部族,取得他們的人口,占據他們的祖地,攻克他們的部落。獨山氏能被攻破一次,那就會有第二次,除非天下平定,否則隻要在中原,就不可能置身事外。”


    “要麽臣服於縉雲氏,要麽就和他對著幹到底。”


    那位巫師輔佐顯得很苦澀,現在他就是部族臨時的巫了,但是大巫沒有留下很多傳承,而且現在他帶領著僅剩的幾百人,可以說走在部族興亡的關口上,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讓他十分疲憊。


    臣服於縉雲氏,那就意味著之前的戰鬥,獨山氏的子民全都白死了。


    對著幹到底,自己又沒有那麽大的本領....


    “賢人是什麽意思呢?”


    那位巫師輔佐詢問,妘載便告訴他道:“一個字,遷。”


    “遷....誒,終究是還要再遷,可這天地之大,山海之廣,又哪裏有我們的容身之地呢。”


    巫師輔佐淒慘一笑:“在這天下大亂的時候,遷移的部落大多也都死去了,不過,如果不遷移,最後的結果要麽淪為奴隸,要麽也是滅族吧。”


    妘載表示你這個人在這裏呻吟叨叨什麽呢,我話還沒說完,告訴你一個地方,你遷過去就是了,保證你吃好喝好......


    南方生活好啊,吸納流民,自古以來都是建立邦國乃至成為地區王者的一個重要條件,而東次一經的路線,現在已經打點好了,實在不行你可以先想辦法和淩家灘那幫人匯合,然後交流一下養豬經驗.....他們那地方是安全的。


    “若留在這裏,今日獻一地,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縉雲又至矣!部族之地有限,縉雲之欲無限,猶抱薪救火,不可為也!”


    在妘載的分析之下,那位巫師也仔細的這麽一琢磨。


    這事情靠譜,那就遷吧。


    獨山氏人民的行動效率很高,第二天整個部落就開始收拾東西,他們決定按照妘載規劃的路線,跑路到淩家灘人現在居住的位置,然後的事情,到底去不去南方,然後再說。


    “謝謝你,載哥。”


    炎社背起了行囊,真誠的祝願妘載的中原之行可以得到圓滿結束,能夠平安迴到妘載口中那個富饒繁榮的南方土地。


    是妘載把他們救出來,並且指引他們前去開始新的生活。


    炎社願意為妘載作擔保,而巫師也同意了,現在隻有賭一把。


    妘載也對獨山氏做出了祝福,這一次不說騷話,而是很嚴肅:


    “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穀百蔬。炎帝一係,曆經兩脈一十四帝,以常羊為界,分東西之地,裂南北之土,然魁隗氏不及神農之治,六世而衰,魁隗之後,炎居節並,戲器祝融,至共工而沒,為何?”


    獨山氏諸人也都不解,靜靜傾聽。


    妘載道:“神農擅長一種變化,他跟隨老龍吉修行,老龍吉不想他入世,而神農卻依舊要入世,於是神農舍棄了長生不死而與民眾同在,他是一顆極好的種子,卻在這片山海間的泥濘中爛掉了。”


    “但他雖然爛掉了,可催生出來的,是八百年的耕作之世,是千秋萬代的大道天理。”


    “神農治世,既不興兵戈,亦不談無為,他所擅長的變化,那就是從無到有。”


    “自五龍氏崩,人民流離失所,天皇望獲帶領民眾捕獵果腹,地皇嶽鑒帶領民眾到處遷移,直至人皇居方,分九河出湯穀,民眾才安定下來,這個時候的民眾,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手裏隻有一杆破爛的石矛。”


    “於是燧人鑽火,有巢構木,知生製衣,天下初複,於是伏羲畫卦,太昊製表,神農耕穀,黃帝製車,少昊驅牛,到了這時候,人民的衣食住行,就全都有了。”


    獨山氏的人們聽懂了妘載的話,每個人都深深的向妘載行禮。


    妘載道:“去吧,先祖那勇猛開拓,頑強不息的精神在我們的血脈中流淌,我們,則正踩踏在他們的肩膀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一句話落下,久久迴蕩在淮水上,獨山氏的人們離開了,而重華他們也愣愣的看著妘載。


    “阿載,你啊,總是能給我說出點新金句....”


    什麽叫金句?這個騷話重華已經在南方了解過了。


    人民能夠獲得希望,這才是擁有天子之相的人能夠做到的事情.....


    ————


    妘載的肚子又開始疼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昨天晚上吃的太好的緣故,在獨山氏遺址處停留了一段時間後,大家準備繼續跑路,而到了這裏,再走一些路程,就能夠抵達商丘了。


    “到了商丘那就是我曾經的治地了,對了阿載,你要不要去壽丘看一看?”


    重華很殷切的向妘載介紹自己老家,表示還有雷澤這個巨大的旅遊景點,放心,你和我幾乎都是兄弟了,既然是兄弟,當然是不會收你錢的。


    陶貝因為價格低廉,而且數量龐大,被妘載放棄了一部分,再除去送給獨山氏的那一部分,埋下來的這一萬陶貝,倒是真成了“黃帝的寶藏”,就埋在獨山氏的遺址祭壇下麵。


    妘載表示等到從中原地區迴南方的時候,看看能不能再帶走吧。


    娥皇:“不過如果在我們離開之後,這些陶貝被人挖到的話,恐怕也會覺得,原來黃帝真的很窮吧....”


    “這才五千海貝的價值啊....”


    修:“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不會吧不會吧,你真以為黃帝很有錢嗎?”


    鴻超:“我仔細的思考了一下,黃帝那個時候,為了一顆玄珠能發動一堆天神到赤水之丘到處亂找,想來真的是很窮的,對吧,珍珠這種東西,東海裏麵不是到處都是啊?”


    “錯了!”


    重華糾正了他們,表示你們這些人思想覺悟真的低!


    “正是因為黃帝窮苦,所以才更能彰顯他聖王的高尚品格啊!我曾經聽聞,真正高尚的人不會為外在的利益所打動,而會被陶貝砸臉而憤怒,因為這些財貨是肮髒的啊!”


    文命:“秩宗大人說的不錯!不過那這麽說來我們不就很肮髒啊?”


    重華:“是啊!所以我們距離真正高尚的品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需要繼續學習啊!而這些財貨雖然肮髒,卻是可以被我們所踩踏的石頭,隻有踩著汙濁的石頭,才能看到美麗的風景啊!”


    “拿著這些貝幣,我才能時刻的警惕自己,原來我是這樣一個肮髒汙濁的人,還沒有得到高尚的品格啊!”


    大家恍然大悟,紛紛鼓掌,表示你說的棒極了!


    是啊是啊,我們距離黃帝的品格還很遙遠的啊!


    就是重華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妘載捂著肚子,用見鬼般的眼神盯著重華看。


    堂堂天下明德的舜帝,現在已經變成了不要臉的帶師。


    你阿母的,國家怎麽成了這個樣子。


    不過好像也不是太離譜,舜帝本來就是做小本生意,扣扣索索起家的....


    除去陶貝的處置之外,還有河東的鹽,同樣是分了一些給獨山氏以及罔兩老師,大家一人口袋裏裝了一些,文命把一個大獸皮用來裝這些鹽巴,結結實實的捆了一大包,然後放在鐵鍋裏麵,再背在身上。


    娥皇道:“這些都是河東(運城)的美鹽,昔年黃帝和蚩尤在那裏打過一仗,就是為了爭奪那片產鹽的天賜寶地。”


    這些鹽在整個山海的鹽中,都算是極好的鹽了,在整個山海之內,也隻有夙沙氏和鹽長國這兩個地方的鹽,可以與河東之鹽相媲美,這些鹽巴要是販賣出去,可是有極高的價格的。


    剩下的鹽,在大羿的建議下,準備推到商丘去販賣!


    就在各種扯皮和吹水之中,大家以極快的跑路速度,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的接近商丘地!


    ......


    商丘在大水之後,早已經恢複了繁榮,昔年重華在這裏要求大家,以夯土為基,以木石為筋骨,所製作的建議擋水牆,起到了大作用,大河這兩年也逐漸消停下來,遠離商丘的人們又迴來勞作,商品的販賣逐漸重新恢複到正軌,而今天,一幫子操著中原淮地口音的部落之民,推著數車的美鹽,來到商丘販賣。


    集市很大,同樣很寬闊,在這個時代擁有這麽大的集市,也就隻有中原才有這般的能力,東夷的海市以及壽丘,都是不如中原的,不過現在麽,洪州的崛起,已經是南方第一大市場,從規模和產品數量上來說,差距都隻有一點點了。


    “中原人多,物資齊全,這裏有賣陶器的,有賣犁具的,有賣種子的,有賣糧食的,有賣漿水汁的,有賣粟米、菽等穀物的....”


    “繩子,罐子,碗,叉.....凡所能見者,生活生產所需要用到的東西,這裏都可以看到,也可以買到....”


    妘載他們來到一個地方擺攤,因為沒有“許可證”,遭到了商部落的盤查和刁難,這才讓妘載明白,為什麽商部落是“商人”二字的代名詞了。


    這幫人真的很會做生意,而重華表示,所謂的“許可證”,其實很好理解,就是營業執照,不過在這個時代不這麽叫,重華當時治理商丘,製作這個東西的主要原因,是方便賣假貨可以追責....


    在原曆史中,重華在商丘這裏規定了一些經商標準,即產品質量要過硬,否則要追責,然後又發明最古老的統一度量衡,然後.....而現在,妘載已經發明衡器,所以重華的工作就產生了一些空白....


    妘載聽完之後,直唿好家夥。


    商鞅因為沒有身份證跑不出秦國而被車裂,如今重華沒有營業執照而被城管驅逐?


    真就前人故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可思議的山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油炸鹹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油炸鹹魚並收藏不可思議的山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