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工們在驚詫之後便是驚喜,大量的新火炭被發現,這意味著.....


    誒不對,那是鄰居家的不是我的。


    “北方來的人有本事啊!”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在嶺南方麵,凡是向北方的都是北方人,嚴謹的地理派係,認為昆侖西荒是西方人,商丘、陶唐是中原人,那麽天盡頭和海市乃至波穀山大人國都可以算東夷人,然而嶺南的自由主義者認為.....


    凡是不在嶺南的,都是北方人。


    越是向南方,這種想法越多。


    什麽?昆侖三部?毫無信用的北方人!


    什麽?青邱國?婆煩的北方人!


    什麽?商丘市場養牛的人?愚蠢的北方人!


    入眼中所見,除去我家就是北方人。


    雖然厭火國看起來接近南方,但是他們確實是在南大荒的範圍裏,甭管近還是遠,進入了嶺南區域內,他們的思維習慣自然和其餘嶺南人一樣。


    “去,去比翼的曠野,找二八神人們吧,看看能不能請人家北方人幫個忙,幫我們在這裏找找礦?”


    “是啊是啊,老這樣塌方也不是事。”


    “誒,生活艱難....”


    義均瞪著眼睛,看著那些礦工們開始商量去找二八神人的事情,氣的耳朵裏都冒煙。


    當年你對我高攀不起,但我還是來了!如今對我愛搭不理!


    幾個意思!


    厭火國主雖然有些尷尬,但是麵對“氣”衝霄漢的義均,還是解釋道:“您雖然是傳說中的人物,我們也是一直都相信且支持您的,但是您看,這一來二去,三來四去,五來六去.....”


    “塌了不少礦了,但是火炭還沒找到。”


    “您說這裏有,我們相信,肯定是相信的,但是找就找不到,這也沒有辦法啊,您看看我這嗓子,現在沒火炭吃了,連火都噴不出來了。”


    厭火國主張開大嘴,試圖把自己那已經完全噴不出火的嗓子給義均瞧瞧,但是義均並不是口腔科醫生,自然憤怒的迴了一句。


    “你們這身體,正常的人能吃火炭噴火?”


    不過山海內奇奇怪怪的人太多了,於是厭火國主自然表示,您這正常人的標準是什麽?按照中原來看?那確實是不正常,但是中原也不能代表山海啊?


    誰還沒有個自己的活法?


    這山海裏有長著獸耳的,有長著翅膀的,有胸口穿個大洞的,有尾巴是魚的,有兩個頭的,有長得和山一樣大的,有吃毒蟲的,還有阿古斯的德萊尼的遠方親戚,相比之下我們隻是身上黑一點,吃點火炭,嘴巴裏能噴火,其他的已經很正常了吧?


    你不能因為我的習慣怪了一點就對我進行人身侮辱。


    義均被這一番話說的沒了脾氣,但是他堅持認為,隻要按照他的方式去尋找火炭,就一定能夠找到,並不需要什麽北方人來幫忙,如果連自己都找不到的話,那些北方人又有什麽本事能夠找得到呢?


    “不是不相信您,隻是現在,大家夥都有點意見了....這樣啊,我們去找那些北方人,讓他們來幫忙找找,如果能找到,那很好啊,該給您的辛苦財貨也會給的,不會少,但如果他們找不到,那大家的不滿和怨氣也會少了很多啊!”


    厭火國主給義均分析厲害,表示咱們就去試一試,不行再迴來,到時候肯定沒有人再給您唱反調到處搗亂了。


    義均想了想,覺得有道理。


    “行!那我也去看看,什麽北方人,還找火炭...”


    義均哼了一聲:“我都不懂的東西,還有人比我還懂?”


    —————


    嘩啦!


    黑漆漆的煤礦被挖掘出來,妘載捏在手裏,巴掌大的石頭醜不拉幾,但卻帶有閃爍的光澤,顯然是品質十分高的煤礦。


    煤是有煤化程度的,一般來說,煤化程度越高的煤,質量就越高。最低的“煤”就是泥炭,又稱草炭,最高的應該是無煙煤。


    有優質煤用自然比用劣質煤要好,比翼的曠野是一處藏著巨大寶藏與財富的地方,在南方大荒,這種巨大的曠野可不多見。


    基礎勘察煤炭的方式,在沒有儀器輔助的情況下,用“視石、視土、視草木”的辦法,畢竟儀器如果壞了,或者出了故障,人不能總是依賴高科技。


    《顏山雜記》卷四:“凡脈炭者,視其山石。數石則行,青石、砂石則否。”


    這大概意思是說,含煤的地區,都是沉積岩的分布區,在找煤時,首先要觀察岩層是否屬於沉積岩。


    其次,必須要在這幾種沉積岩層中,尋找到能夾生煤層的頁岩。所謂“數石則行”,就是說,找到頁岩就找到煤了。


    至於看土,《天工開物》言:“凡取煤經曆久者,從土麵能辨有無之色。”


    《顏山雜記》也說“察其土有黑苗”。


    明代的《物理小識》則說:“外記孛露,有土能燃,可作炭用。”


    而看植物,《天工開物》又有言:“凡煤炭不生草木之鄉”、“南方禿山無草木者,下即有煤”。


    不過這種尋找方法也有疏漏,因為有些地方下麵有豐富的煤炭,但上麵卻也長著茂盛的草木,不過這些草木之中,會有“某種草木”比較特別的多,這也是煤的標誌。


    這種植物叫做“指示植物”,不僅僅是對於煤礦來說的。


    《山海經》中記載著一種名叫“蕙棠”的植物,它隻生長在金礦附近;


    南北朝地學著作《地鏡圖》曾記載有“草莖赤秀,下有鉛”、“草莖黃鏽,下有銅器”。


    這屬於“物質的次生擴散現象”,譬如找大鹽礦的時候,附近的水如果太鹹,那麽...


    更厲害的是,還有一種“以煤找煤”的方法,依舊是《顏山雜記》所言:“凡脈炭者,視其山石.......測其石之層數,避其沁水之潦。因上以知下,因遠以知近,往而獲之,為良工。”


    所以測其石之層數,因上以知下,因遠以知近!


    隻要在一個地方發現煤層,看清其旋迴的岩層次序,並且找出標誌層,再在同一地區的其他地方,尋找是否有和已知旋迴以及標誌層相同的地層,如果有,不必看見全貌,便能根據其上覆岩層,判斷下麵是否有煤,不論遠近,都能找到。


    妘載對於這些基礎的尋找勘探的知識點,那是了解的一清二楚,畢竟是地質勘探小隊隊長,若是沒有那金剛鑽,也自然不攬這瓷器活了。


    “在這裏,下麵有好火炭!可以開挖!”


    妘載在這裏,如惡搞般,用手中的煤石,畫了一個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可思議的山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油炸鹹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油炸鹹魚並收藏不可思議的山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