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她好恨
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 作者:酒釀桂花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臣,康義、康謙,拜見殿下。”
幽王此行,並未調遣全部兵力,隻帶了自己手下那五千人馬,以及駐北軍的一萬大軍,餘下兩萬精銳兵力被他留在西境,繼續震懾西涼。
康州兵力萬餘,乍一看沒比幽王帶來的人手少上多少。
可這兩者又豈能同日而語?
幽王手下的兵,那是戰場上刀山火海曆練過來的,一個能定旁的三個。更何況,有了北蠻和西涼的功績,幽王已是民心所歸。
哪怕朝廷反對,孝明帝反對,隻怕也無濟於事!
康家為太後所用,可說到底,那也是利益間的牽扯。
眼瞅太後已然沒有半分翻身的可能,康家家主果斷帶領族人,前來向幽王投誠。
“殿下,康家家主在外麵等了兩個時辰。”
“您可要見他們?”
馮平入內向齊詡詢問。
“不了。”齊詡聲音淡淡。
“那屬下去打發他們走。”馮平說著就要往外麵走。
齊詡忽地開口,“等等。”
“當年宮內之事,也與康家脫不了關係。若無他們相幫,憑借太後一人無法成事。”
“既然康義自己送上門來,那便也不必迴了。且將康家人盡數收押,待日後歸京一同押入京中,再從定罪。”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康家做下的惡事絕不僅一兩件,他也不欲因為康家降服於他,輕輕放過。
倘若他放了康家,非但對不起這些年死在北蠻手中的大雍戰士,對不起受南星公子所害的邊關女子,亦對不起已故的皇祖父!
康家,必須嚴懲。
…
康家人甚至連反抗都來不及,就被盡數控製。綿延數百年的世家,敗落,也不過就在朝夕之間。
康家人被抓,康州的一些重要位置,暫且由韓州的人頂了上去,等待一切塵埃落定,再正式委任官員。
有了康家前車之鑒,符家言行謹慎,一切行動皆配合無比,生怕步了康家的後塵。
在三州官員、百姓的合力努力之下,新糧種推行,變得異常順利。
此時,幽王大軍已經駐紮於韓州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接連經過兩場大戰,大軍亦需要時間休養。
然而消息傳迴京中,卻讓不少人惶惶不安。
…
數日以前,幽王打了勝仗的消息,猶如一道驚雷,劈開了沉寂多時的京城。
太後在蓮嬤嬤的攙扶下坐起身,然而身子還在不停的晃動。
手中茶盞亦輕輕顫抖,幾滴茶水濺落出來,打濕她的袖口,她卻惶然未覺,低聲喃喃:“勝了……他竟然又勝了……”
前後尚不到半年時間。
從入冬,到開春。
幽王竟然這麽快就拿下了讓大雍頭痛不已多年的北蠻與西涼。
至此,大雍再無外患!
這樣的功績,讓她不禁想起當初那人。
曾幾何時,她還待嫁閨中。康家彼時受到皇室猜忌,欲意投誠,消除疑心,願將兩位嫡女嫁與皇家。
她是其中之一,不過容貌才學,皆比不得長姐,是以長姐嫁給當年最受皇上看重的皇長子,而她則嫁給了彼時還未顯露出鋒芒的四皇子。
四皇子生母出身平平,沒有舅家幫扶,那時還未被予以重任,沒有人知道他後來是如何驚才絕豔,那時大家隻當他是個無緣大位,沒有任何價值的閑散皇子。
嫁給他,她是不甘心的,甚至大婚當夜還與他發了好一通脾氣,不願與他同房。
他卻沒有真的惱她。
大婚之後,他開始入六部曆練,最先去的便是兵部,後來又去軍中,無論文才武略,皆勝過旁人。
而那時候皇長子與三皇子針鋒相對,二皇子本坐得漁翁之利,卻也被一同拉下水,也就是在邊關軍中的四皇子遠離紛爭,沒有受到影響。
前三位死的死,殘的殘,本身亦沒有多麽亮眼的才幹。
文韜武略皆勝於他們的四皇子,就這麽入了皇帝的眼。而後繼任大統,開始了他半生征戰,被百姓歌頌的一生。
記得那時她還擔心過,他是否會記恨在皇子府時她對他的冷待,以至後位空懸,另立他人。
他卻並沒有。
繼位之後,便是封後大典。該有的地位與殊榮,全都有了,唯獨沒有的就是感情。
他的心中從不曾有她。
她隻是他所需要的,一個能為他穩固大後方,名義上的“皇後”。
他們甚至很少見麵。
她隻能日日守在這深宮中,聽遠方一次次傳迴戰報。
幽幽深宮,無邊寂寥。
若非丘林部那人,她簡直不知日子要如何熬下去。
是那人讓她感受到,生活可以如此有趣,她也可以變得如此鮮活。
隻可惜,他們的感情注定不能行走在陽光下。
她是大雍的一國之母,而那人,亦有他所需要背負的責任。
他們最終天各兩方。
但還在,他們之間還有著一道連係。
想到這裏,太後不禁眸光一暗。
沒了!
什麽都沒了!
她一生唯一愛過的人,唯一的兒子,唯一的孫子,全都沒了。
全都死在了那對姓齊的祖孫手上。
齊氏皇族,害她良多,誤她良多!
她好恨!
…
東宮之中。
愁雲慘淡,絲毫不亞於慈寧宮。
自從齊詡打了勝仗的消息傳迴來,每日再住在這東宮之中,齊耀都惶惶不安。
生怕哪日睡醒,便聽到屬下來報,說齊詡打上了京城。
他不知齊詡那廝到底哪來的這麽大本事。
亦不知自己千辛萬苦奪來如今的位置,究竟還有什麽意義?
也不知這太子,他究竟還能再當上幾日。
齊詡的存在,就像是自己脖子上麵懸著的一把,不知什麽時候會落下來的大刀。
他惶惶不安,可若要他將這好不容易得來的位置拱手相讓,他亦不甘心!
就在這絕望躊躇之際。
慈寧宮來人喚他前去。
他本不欲再理會太後,可那過來通報的太監,難得麵帶喜意,甚是奇怪,勾得他還是忍不住過去看了一眼。
“孫兒向皇祖母請安。”
這安請得頗為隨意,齊耀隻拱了拱手,便在屏風前的椅子上坐下。
然而,屁股剛挨上椅子。
就聽屏風後麵,傳來太後那仿佛蠱惑心神的聲音。
“耀兒,你可想更名正言順一些?”
幽王此行,並未調遣全部兵力,隻帶了自己手下那五千人馬,以及駐北軍的一萬大軍,餘下兩萬精銳兵力被他留在西境,繼續震懾西涼。
康州兵力萬餘,乍一看沒比幽王帶來的人手少上多少。
可這兩者又豈能同日而語?
幽王手下的兵,那是戰場上刀山火海曆練過來的,一個能定旁的三個。更何況,有了北蠻和西涼的功績,幽王已是民心所歸。
哪怕朝廷反對,孝明帝反對,隻怕也無濟於事!
康家為太後所用,可說到底,那也是利益間的牽扯。
眼瞅太後已然沒有半分翻身的可能,康家家主果斷帶領族人,前來向幽王投誠。
“殿下,康家家主在外麵等了兩個時辰。”
“您可要見他們?”
馮平入內向齊詡詢問。
“不了。”齊詡聲音淡淡。
“那屬下去打發他們走。”馮平說著就要往外麵走。
齊詡忽地開口,“等等。”
“當年宮內之事,也與康家脫不了關係。若無他們相幫,憑借太後一人無法成事。”
“既然康義自己送上門來,那便也不必迴了。且將康家人盡數收押,待日後歸京一同押入京中,再從定罪。”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康家做下的惡事絕不僅一兩件,他也不欲因為康家降服於他,輕輕放過。
倘若他放了康家,非但對不起這些年死在北蠻手中的大雍戰士,對不起受南星公子所害的邊關女子,亦對不起已故的皇祖父!
康家,必須嚴懲。
…
康家人甚至連反抗都來不及,就被盡數控製。綿延數百年的世家,敗落,也不過就在朝夕之間。
康家人被抓,康州的一些重要位置,暫且由韓州的人頂了上去,等待一切塵埃落定,再正式委任官員。
有了康家前車之鑒,符家言行謹慎,一切行動皆配合無比,生怕步了康家的後塵。
在三州官員、百姓的合力努力之下,新糧種推行,變得異常順利。
此時,幽王大軍已經駐紮於韓州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接連經過兩場大戰,大軍亦需要時間休養。
然而消息傳迴京中,卻讓不少人惶惶不安。
…
數日以前,幽王打了勝仗的消息,猶如一道驚雷,劈開了沉寂多時的京城。
太後在蓮嬤嬤的攙扶下坐起身,然而身子還在不停的晃動。
手中茶盞亦輕輕顫抖,幾滴茶水濺落出來,打濕她的袖口,她卻惶然未覺,低聲喃喃:“勝了……他竟然又勝了……”
前後尚不到半年時間。
從入冬,到開春。
幽王竟然這麽快就拿下了讓大雍頭痛不已多年的北蠻與西涼。
至此,大雍再無外患!
這樣的功績,讓她不禁想起當初那人。
曾幾何時,她還待嫁閨中。康家彼時受到皇室猜忌,欲意投誠,消除疑心,願將兩位嫡女嫁與皇家。
她是其中之一,不過容貌才學,皆比不得長姐,是以長姐嫁給當年最受皇上看重的皇長子,而她則嫁給了彼時還未顯露出鋒芒的四皇子。
四皇子生母出身平平,沒有舅家幫扶,那時還未被予以重任,沒有人知道他後來是如何驚才絕豔,那時大家隻當他是個無緣大位,沒有任何價值的閑散皇子。
嫁給他,她是不甘心的,甚至大婚當夜還與他發了好一通脾氣,不願與他同房。
他卻沒有真的惱她。
大婚之後,他開始入六部曆練,最先去的便是兵部,後來又去軍中,無論文才武略,皆勝過旁人。
而那時候皇長子與三皇子針鋒相對,二皇子本坐得漁翁之利,卻也被一同拉下水,也就是在邊關軍中的四皇子遠離紛爭,沒有受到影響。
前三位死的死,殘的殘,本身亦沒有多麽亮眼的才幹。
文韜武略皆勝於他們的四皇子,就這麽入了皇帝的眼。而後繼任大統,開始了他半生征戰,被百姓歌頌的一生。
記得那時她還擔心過,他是否會記恨在皇子府時她對他的冷待,以至後位空懸,另立他人。
他卻並沒有。
繼位之後,便是封後大典。該有的地位與殊榮,全都有了,唯獨沒有的就是感情。
他的心中從不曾有她。
她隻是他所需要的,一個能為他穩固大後方,名義上的“皇後”。
他們甚至很少見麵。
她隻能日日守在這深宮中,聽遠方一次次傳迴戰報。
幽幽深宮,無邊寂寥。
若非丘林部那人,她簡直不知日子要如何熬下去。
是那人讓她感受到,生活可以如此有趣,她也可以變得如此鮮活。
隻可惜,他們的感情注定不能行走在陽光下。
她是大雍的一國之母,而那人,亦有他所需要背負的責任。
他們最終天各兩方。
但還在,他們之間還有著一道連係。
想到這裏,太後不禁眸光一暗。
沒了!
什麽都沒了!
她一生唯一愛過的人,唯一的兒子,唯一的孫子,全都沒了。
全都死在了那對姓齊的祖孫手上。
齊氏皇族,害她良多,誤她良多!
她好恨!
…
東宮之中。
愁雲慘淡,絲毫不亞於慈寧宮。
自從齊詡打了勝仗的消息傳迴來,每日再住在這東宮之中,齊耀都惶惶不安。
生怕哪日睡醒,便聽到屬下來報,說齊詡打上了京城。
他不知齊詡那廝到底哪來的這麽大本事。
亦不知自己千辛萬苦奪來如今的位置,究竟還有什麽意義?
也不知這太子,他究竟還能再當上幾日。
齊詡的存在,就像是自己脖子上麵懸著的一把,不知什麽時候會落下來的大刀。
他惶惶不安,可若要他將這好不容易得來的位置拱手相讓,他亦不甘心!
就在這絕望躊躇之際。
慈寧宮來人喚他前去。
他本不欲再理會太後,可那過來通報的太監,難得麵帶喜意,甚是奇怪,勾得他還是忍不住過去看了一眼。
“孫兒向皇祖母請安。”
這安請得頗為隨意,齊耀隻拱了拱手,便在屏風前的椅子上坐下。
然而,屁股剛挨上椅子。
就聽屏風後麵,傳來太後那仿佛蠱惑心神的聲音。
“耀兒,你可想更名正言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