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崗子外麵,沁水河邊上一排簡易的工棚裏,許多男人婦女甚至半大的孩子都在認真地勞動著:男人做的是碎煤、拌黏土,出混合料的活。八分煤二分土,在混合些碳化鋸木屑、石灰、木炭粉等澆水攪拌混合物基料,送到打坯組進行加工。


    打坯的活就輕鬆的多了,基本上是婦女和半大的孩子在做。用特製的鐵工具壓上基料,往上提壓,很快就是一個十公分直徑的蜂窩狀煤球就成型了,在地上晾幹一天,就可以收到簡易庫房裏,以供出售了。


    這樣的蜂窩煤發火快,火量足,使用起來還很幹淨。配上專門的煤爐,是城市居民的絕佳燃料。這樣的煤球,一個才不過五塊銅板,一般的居民家庭都能用得起,價格算起來還比原來的煤團要節省一些。


    自然,這樣的創意必定是來自陳龍。他還有一個配套的措施:一次買一百個蜂窩煤球,免費送價值2個大洋的煤爐一個。


    然後,就是配套型號的水壺、燉鍋、炒鍋相繼出售,帶動了鐵匠鋪的生意。


    “小日本還真是奇怪啊,散煤不讓往外運,倒是這蜂窩煤,他隻收過路稅,卻不禁止。”陳羽說著,告訴陳龍。原本這推廣是在河源、沁陽一帶敵占區,後來糜家管家秦德祿看到了,直接就提出要預定一萬個爐子,更是把儲存的蜂窩煤一次性給掃了個精光。他眼光都毒辣啊,迴到洛陽稍加推廣,燒蜂窩煤就風行了起來,登時銷量就直線上升。


    幹脆,經糜桐提議,雙方就在洛陽開建了一家工廠,中王山的技術,糜家的資金,利潤五五分,很快就產生了盈利,一年居然好幾萬的分紅。


    現在和糜家的合作是越來越緊密:糜家代購的有煙葉、糧食、軍工原料、化工原料,甚至武器彈藥等等。經銷的主要是各類成品,香煙啊,燒酒啊,食鹽啊,各類土特產、農機具等等。


    現在,不僅河源的幾個店在銷售中王山的工業品,連沁陽、焦作、新鄉、晉城、運城等地都有商人來采購,洛陽、開封等地自然是糜家把持著銷路。所以,中王山隻愁產品的產量,壓根就不愁銷路。


    充足的資金帶來的是充足的底氣,現在,不僅區裏下屬的鄉親們生活有保障,能供養的部隊也穩步增加。按照王蘭的預算,就目前的經濟狀況,養活一支兩千來人的隊伍是不成問題的。


    於是,陳龍他們隊伍擴張的規模就是按照兩千人的編製來的。


    *****************


    日軍侵犯臨河沿一帶,逼的許多年輕人背井離鄉外逃出來。許多的青年滿懷悲痛,要參加隊伍找鬼子報仇。


    這樣的環境下,中王山區小隊第三營及時抽調幹部、老兵組建起來,很快就達到了滿編的狀態,還有各處的青年源源不斷地趕來投軍。


    三營營長魏春生,副營長謝大柱,指導員曾貴,轄7—9連,編製560人。


    這樣一個整建製的團就成立了,全團編製2080人,轄三個建製營,團部直屬一個炮兵連,一個突擊連,一個狙擊隊,一個特戰隊。可惜沒有新的指令下來,頭上的編號依舊是中王山區小隊!


    “部隊要盡快加強訓練,爭取秋天就能參加作戰。”陳龍麵對全隊的幹部提出了要求,“日偽軍強敵環伺,俺們必須要盡早做好準備,第一要務是要保證秋收的順利,要防止鬼子漢奸搶奪秋糧。”


    “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炎炎酷暑,練兵場上熱火朝天的是訓練的戰士,深山裏的射擊場,槍彈聲此起彼落,聲聲入耳。


    “一營駐地陳家崗子,二營駐地鷹嘴崖,三營駐地靠山衝。三個地點離著分別二三十裏,相互支援也不會耽擱太久。”譚思虎指著牆上的地圖,給大家講解著。


    陳家崗子這邊的虎山,和鷹嘴崖、靠山衝那邊的玉皇頂,三座相連的大山,圍成了秘密地山間盆地,是目前重點開發的世外桃源。進行了一些必要的改造,堵死了兩條可以從外麵進入的道路,目前想開進這個山間盆地,隻有從老虎洞一個出入口。這個被稱作“桃源穀”的基地,不僅開辟出了大片的農田、果園,甚至還在裏麵養了豬牛雞鴨等家禽家畜。當然,依著山崖也建設了好多房屋,一批老人、小孩和殘疾人已經先一步移居到裏麵了。


    畢竟誰也不知道鬼子什麽時候會打過來,與其倉促轉移,還不如先一步安頓好這些行動不便的婦孺。


    *******************


    “老陳,好消息,八路軍開始大反攻了!”這天傍晚,化妝去陽城開會的曲縉雲疾風火燎的趕迴來了,一進門他就喊著報告一個好消息。


    “百團大戰!”陳龍一下子站了起來,嘴裏不自覺地自語道。


    “咦,你咋知道的?”曲縉雲倒是被他說的愣了一下,跟著指著他道:“啊,你小子,早就知道消息了是吧?都不跟同誌們分享?!罰你請大夥兒喝酒!”


    “該罰,該罰!”一幫唯恐天下不亂的小子們,各個踴躍。


    1940年8月20日,麵對日寇“囚籠政策”的瘋狂圍困,八路軍一二九師和晉察冀軍區等共105個團20餘萬兵力,對華北地區河北山西的日偽軍發動了一次進攻戰役,史稱“百團大戰”。


    從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間,以破壞華北日軍占領的交通線、礦山為目的的破襲作戰為主,共進行大小戰鬥1800餘次,攻克據點2900餘個,殲滅日偽軍餘人,給日偽軍以沉重打擊,鼓舞了中國軍民抗戰的鬥誌,增強了必勝的信心。


    針對日軍“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八路軍組織軍民扒鐵路,卸鐵軌;平公路,做農田;攻打碉堡,進行拆除,打破敵人的“囚籠”封鎖,擴展根據地麵積,增大活動範圍。


    在華北地區兩千多公裏的戰線上,八路軍對日本侵略者發動了大規模攻擊,拔掉了敵人靠近根據地的碉堡、據點,炸毀了鐵路、橋梁、公路,使日軍的交通線完全癱瘓。.


    “鬼子的正太鐵路、同蒲鐵路全被搞掉了。真沒想到,八路軍已經發展到了這麽強大了!”在座的一幫都是老紅軍出身,37年跨黃河改編的時候,才不過4萬多人,這才短短的3年,部隊就擴大了十倍,真是太讓人振奮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強區小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巔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巔一並收藏最強區小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