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作為皇室之人,他也想跟一國儲君成為好友,也想讓自己的兒子們跟太子的嫡長子交往。
無論是羨慕,還是不舍,無論是勉勵,還是擔憂,在這宴席之上,大半兒都在酒裏了。
魏時這一日真真是喝了個酩酊大醉,宴會什麽時候結束的,到了第二日他自個兒就已經記不得了,最後的印象還停留在跟眾人舉杯喝酒上。
腦袋發昏發沉,嘴巴裏還特別幹,醉酒以後的滋味兒一如既往的難受。
魏遠昨兒在父親喝醉酒以後,也偷偷的喝了幾杯,向長輩敬酒,跟友人碰杯,新奇又愉悅,還有點兒忐忑,生怕有人將這事兒告知父親,可又有那麽一點點的期待。
作為‘好孩子’,他為數不多的受罰經歷還在小時候,五歲之後,基本上就沒再被罰過,就算有些地方做得不對,爹爹對他也隻是言語教育而已,莫說是受罰了,疾言厲色都不曾有。
魏遠還真是有那麽一點點期待,期待父親會罰他。
事實上,父親在家裏的權威,要比魏遠想像的還要厲害些,從魏時醒過來,揉著發痛的太陽穴開始,一直到用完午膳,期間至少有七八個人,過來跟他告過狀。
元寶、管家、兒子身邊的書童銘書、趙嬤嬤、姨娘、還有當日在宴會上伺候的幾個下人,以及……夫人,全都親自跑過來一趟,說的就是魏遠在宴會後期喝酒這事兒。
十歲的小男子漢,想要喝杯酒嚐嚐,倒也算不上是什麽驚世駭俗的大事情,頂多也就是有點小淘氣罷了,上輩子跟兒子這麽大的時候,他可比兒子淘氣多了。
也就是這一輩子,一方麵是因為心性,另一方麵是因為處境,所以才少了這些童真童趣。
讓他稀罕納悶的是,因為喝酒這麽一個小事情,居然有這麽多人排著隊過來告狀。
看來兒子平日裏的人緣,也沒有表麵上看起來那麽好,他的人緣兒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麽差。
這麽多人都告狀了,魏時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都不成,隻能在中午頭用完遲來的早膳之後,才披上大氅,來到兒子的院子。
進去之後,才知道這小子到現在還沒醒呢,比他這個喝的酩酊大醉的父親,睡的都要多,看來昨兒是沒少喝,也怪不得連書童都過來跟他告狀。
該不會是個沾杯就醉的體質吧。
推開門,好傢夥,房間裏亂倒不是很亂,隻是在白牆上留下了某人不少大作。
字跡看起來還是有些淩亂的,可淩亂當中又透著一股子的瀟灑不羈,關鍵是這詩作。
難不成醉酒之後真的能通仙?
隻有天上的仙人,才會有如此之境界,仿佛高高在上,並不在這俗世之中,又仿佛這位仙人就立在俗世的上空,俯視著民間疾苦,也俯視著民間的歡笑喜樂。
不得不說,魏時內心是震撼的,這種震撼不僅僅是因為這樣的詩作,畢竟他也算是飽讀詩書的人了,能夠明傳千古的詩作,都有其獨特之處,兒子的通仙醉酒之作,還不至於給他帶來如此大的震撼。
究其根本,還是因為這通仙醉酒之作是兒子寫的,是隻有十歲的兒子,是偷偷喝了酒醉到現在都還沒醒的兒子。
震撼之餘,魏時是真的釋然了。
以往他一直都覺得自己寫不出有靈氣的詩篇,是因為自個兒有著上輩子的記憶,是因為上輩子那樣的大環境沒有辦法給予他古漢字的之美。
但是現在看來,靈氣這種東西,更像是與生俱來的,一直就在身體裏,就在靈魂裏,可能幾杯酒下去就能將其喚醒釋放,而沒有靈氣的人,喝再多的酒,也不過是如他一般,成為一個一早上起來頭暈腦脹的醉漢。
好吧,正如同上輩子學了那麽多年的數學,這一輩子也照樣提不起興趣來一樣,詩詞於他可能也是這樣,喜歡欣賞不等同於他就有天分,沒有天分也不能全賴上輩子的大環境所賜。
總有人靈魂深處就是寫滿了詩篇的。
昨晚通了天上仙人魏遠,這會兒躺床上睡得正香,甚至還打起了小唿嚕,好吧,仙人跟凡人也就是一霎那之間的事兒。
這會兒的兒子就落地成了人,而且還特別的接地氣。
這醉酒通仙是好的,這樣的詩作,哪怕大醉上三天三夜,如果能寫得出來,魏時自個兒是願意的,可也不能為了寫詩,就變成一個小醉鬼,變成一個酒鬼。
做父親的,想的更多的還是兒子的身體,更何況他以往也遇到過整日裏隻知道喝酒的人,真的給人一種渾渾噩噩之感,好像每天都活在雲裏霧裏,沒太有清醒的時候。
人來世上走一遭,又怎麽能這麽過,名山大川,小橋流水,春花秋雨,夏日冬雪,人情冷暖……這些都遠勝於酒。
他相信如果兒子真的是靈魂深處就寫滿了詩篇,那與其用酒來激發,還不如用這人間的景致,用這形形色色的人群去激發。
所以哪怕已經被兒子通仙醉酒之作給震撼到了,可罰還是要罰的,得記住教訓才行,十歲的人就醉酒,實在不是愛惜自己身體的表現。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做父親的,對兒子的身體比對自己的身體看的還要重。
這頓懲罰在所有人包括魏遠看來,都應當是理所當然的,隻是這懲罰的方式有些出乎意料。
不再是跟小時候一樣罰抄大字、罰跑步、罰站立了,而是罰騎馬,從京城到平江府的路上,要騎四天的馬,不管是一口氣兒騎夠四天的馬,還是間斷著來,這就讓當事人自己選擇了。
</br>
無論是羨慕,還是不舍,無論是勉勵,還是擔憂,在這宴席之上,大半兒都在酒裏了。
魏時這一日真真是喝了個酩酊大醉,宴會什麽時候結束的,到了第二日他自個兒就已經記不得了,最後的印象還停留在跟眾人舉杯喝酒上。
腦袋發昏發沉,嘴巴裏還特別幹,醉酒以後的滋味兒一如既往的難受。
魏遠昨兒在父親喝醉酒以後,也偷偷的喝了幾杯,向長輩敬酒,跟友人碰杯,新奇又愉悅,還有點兒忐忑,生怕有人將這事兒告知父親,可又有那麽一點點的期待。
作為‘好孩子’,他為數不多的受罰經歷還在小時候,五歲之後,基本上就沒再被罰過,就算有些地方做得不對,爹爹對他也隻是言語教育而已,莫說是受罰了,疾言厲色都不曾有。
魏遠還真是有那麽一點點期待,期待父親會罰他。
事實上,父親在家裏的權威,要比魏遠想像的還要厲害些,從魏時醒過來,揉著發痛的太陽穴開始,一直到用完午膳,期間至少有七八個人,過來跟他告過狀。
元寶、管家、兒子身邊的書童銘書、趙嬤嬤、姨娘、還有當日在宴會上伺候的幾個下人,以及……夫人,全都親自跑過來一趟,說的就是魏遠在宴會後期喝酒這事兒。
十歲的小男子漢,想要喝杯酒嚐嚐,倒也算不上是什麽驚世駭俗的大事情,頂多也就是有點小淘氣罷了,上輩子跟兒子這麽大的時候,他可比兒子淘氣多了。
也就是這一輩子,一方麵是因為心性,另一方麵是因為處境,所以才少了這些童真童趣。
讓他稀罕納悶的是,因為喝酒這麽一個小事情,居然有這麽多人排著隊過來告狀。
看來兒子平日裏的人緣,也沒有表麵上看起來那麽好,他的人緣兒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麽差。
這麽多人都告狀了,魏時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都不成,隻能在中午頭用完遲來的早膳之後,才披上大氅,來到兒子的院子。
進去之後,才知道這小子到現在還沒醒呢,比他這個喝的酩酊大醉的父親,睡的都要多,看來昨兒是沒少喝,也怪不得連書童都過來跟他告狀。
該不會是個沾杯就醉的體質吧。
推開門,好傢夥,房間裏亂倒不是很亂,隻是在白牆上留下了某人不少大作。
字跡看起來還是有些淩亂的,可淩亂當中又透著一股子的瀟灑不羈,關鍵是這詩作。
難不成醉酒之後真的能通仙?
隻有天上的仙人,才會有如此之境界,仿佛高高在上,並不在這俗世之中,又仿佛這位仙人就立在俗世的上空,俯視著民間疾苦,也俯視著民間的歡笑喜樂。
不得不說,魏時內心是震撼的,這種震撼不僅僅是因為這樣的詩作,畢竟他也算是飽讀詩書的人了,能夠明傳千古的詩作,都有其獨特之處,兒子的通仙醉酒之作,還不至於給他帶來如此大的震撼。
究其根本,還是因為這通仙醉酒之作是兒子寫的,是隻有十歲的兒子,是偷偷喝了酒醉到現在都還沒醒的兒子。
震撼之餘,魏時是真的釋然了。
以往他一直都覺得自己寫不出有靈氣的詩篇,是因為自個兒有著上輩子的記憶,是因為上輩子那樣的大環境沒有辦法給予他古漢字的之美。
但是現在看來,靈氣這種東西,更像是與生俱來的,一直就在身體裏,就在靈魂裏,可能幾杯酒下去就能將其喚醒釋放,而沒有靈氣的人,喝再多的酒,也不過是如他一般,成為一個一早上起來頭暈腦脹的醉漢。
好吧,正如同上輩子學了那麽多年的數學,這一輩子也照樣提不起興趣來一樣,詩詞於他可能也是這樣,喜歡欣賞不等同於他就有天分,沒有天分也不能全賴上輩子的大環境所賜。
總有人靈魂深處就是寫滿了詩篇的。
昨晚通了天上仙人魏遠,這會兒躺床上睡得正香,甚至還打起了小唿嚕,好吧,仙人跟凡人也就是一霎那之間的事兒。
這會兒的兒子就落地成了人,而且還特別的接地氣。
這醉酒通仙是好的,這樣的詩作,哪怕大醉上三天三夜,如果能寫得出來,魏時自個兒是願意的,可也不能為了寫詩,就變成一個小醉鬼,變成一個酒鬼。
做父親的,想的更多的還是兒子的身體,更何況他以往也遇到過整日裏隻知道喝酒的人,真的給人一種渾渾噩噩之感,好像每天都活在雲裏霧裏,沒太有清醒的時候。
人來世上走一遭,又怎麽能這麽過,名山大川,小橋流水,春花秋雨,夏日冬雪,人情冷暖……這些都遠勝於酒。
他相信如果兒子真的是靈魂深處就寫滿了詩篇,那與其用酒來激發,還不如用這人間的景致,用這形形色色的人群去激發。
所以哪怕已經被兒子通仙醉酒之作給震撼到了,可罰還是要罰的,得記住教訓才行,十歲的人就醉酒,實在不是愛惜自己身體的表現。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做父親的,對兒子的身體比對自己的身體看的還要重。
這頓懲罰在所有人包括魏遠看來,都應當是理所當然的,隻是這懲罰的方式有些出乎意料。
不再是跟小時候一樣罰抄大字、罰跑步、罰站立了,而是罰騎馬,從京城到平江府的路上,要騎四天的馬,不管是一口氣兒騎夠四天的馬,還是間斷著來,這就讓當事人自己選擇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