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皇上授意,太子安排,第二次出海已經在準備的過程當中了。


    除了原有的那一百多艘船隻以外,這次還將多增五十艘船,出海的船員自然也會增加。


    但是最萬眾矚目的還是總負責人,魏時曾經擔當過的角色,這次是不是會換人,又會換哪一個人。


    誰都知道這個位置的重要性,辦的好了,那功勞也是相當大的,魏時就是最好的例子,不光是封爵,官位也升了一級。


    別說是朝堂上的文官了,就算是已經有了爵位的皇親國戚,那也有不少人心動,畢竟誰還嫌自個兒的爵位低不是。


    固然這事兒有相當大的風險,可這利益實在讓人心動。


    魏時也是可以參與大朝會的人了,大多數時候輪不到他發言,基本上是充當一個旁觀者的角色。


    接連得有三四次的大朝會,就這個總負責人的位置,那真的是來迴扯皮。


    壓根就沒武官的什麽事兒,朝堂更像是文官的戰場,嘴皮子和邏輯思維那叫一個厲害,讓魏時這個剛剛有幸圍觀的人嘆為觀止。


    不過這皮球爭來搶去,最終能拿主意的還是聖上。


    出乎意料,出海這種危險至極的事情,哪怕已經有了一次成功的經驗可循,可大海是令人難以琢磨的,準備的再是齊全,運氣不好還真有可能……


    皇上最終定下來的人選居然是二皇子,在眾多皇子當中出身最低,一入朝堂就被安排去了禮部,至今都沒挪窩的二皇子。


    當今這麽多的皇子當中,隻有太子的存在感最強,其餘的幾位皇子加起來權利都不如這位多,有一個算一個,存在感都不大,二皇子也是如此。


    魏時沒什麽機會跟二皇子打交道,隻是聽人說過,這位皇子比較會說話,也比較好說話,在禮部可以說是如魚得水。


    單從這幾位皇子的安排上來看,當今可以說是用心良苦了。


    一位用心良苦的父親,願意讓自己的兒子去冒這樣一份險,還真是挺不可思議的。


    反正如果是魏時,他是捨不得自己孩子去的。


    沒有人會跟二皇子搶這樣一份差事,也沒有人會忤逆皇上的決定。


    魏時一直到十月份的尾巴上,才收到大伯的來信。


    大伯在他印象當中是嚴肅的,哪怕他對於後背多有關愛,但麵上絕對算不上是一個慈愛的長輩。


    當下的大環境也是如此,棍棒底下出孝子,教育孩子對於男性長輩來說,都是比較偏嚴肅的。


    魏時也一直都在‘嚴父’和‘慈父’這兩個角色中間來迴轉換,對於孩子的確是不能一味的寵溺。


    印象裏頗為嚴肅的大伯,在這封信上,幾乎要把他誇出花來了。


    憶往昔,看現在,思未來,方方麵麵都寫滿了驕傲和滿意。


    這樣一封頗多贊語的信,魏時如果不是認得大伯的字跡,都要懷疑這是別人仿寫的了。


    而在這封信的最後,大伯也透露自個兒想要致仕了,連摺子都已經遞交給了朝廷,以後魏家的前途如何,還要看他們這一代人了。


    大伯也是快要六十歲的人了,現在致仕,確實也到時候了。


    隻不過,正五品的同知,大伯做官這麽多年了,最終停留在這個位置上,還是挺讓人覺得心疼和遺憾的。


    大伯跟父親是不一樣的,父親做官得過且過,並不作為,但是大伯做官是真用了心思的,在柳州城做父母官的那些年,風評也一直不錯。


    隻可惜運道不夠,快要熬到升遷的時候,又趕上祖母去世,丁憂三年,好機會也被耽誤了。


    對於大伯一家人,魏時心裏頭都是極為感激的,隻是現如今能夠迴報的地方太少了,每年去的年禮都備的足足的,可這些身外之物又怎麽能報答這麽多年的照顧。


    思忖了一番,魏時到底還是決定跟夫人商量商量,邀請大伯和大伯母來京城居住,至於是小住,還是長住,就看兩位長輩的意思了。


    大伯也曾在京城居住過,而且也有同年好友在京城做官,雖然堂兄一家不在京城,可沒準哪一日也能調過來,再要不然等到致仕的時候,也可以搬到京城來住。


    大伯做官的運道不足,也跟魏家自身的底蘊不夠有關係,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京城較之魏家村,各方麵都要好太多了,魏家如果可以立足於京城,對於後輩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兒。


    而大伯也可以在這兒找到能交流學問的人,總不能一把年紀了,再去嚐試如何種地吧。


    一家人的日常起居都是夫人在照顧,這件事兒無論如何,也要跟夫人商量過後才能決定。


    劉楓一如既往的大氣灑脫,都不用夫君多說,便就已經直接應下了。


    “那夫君就寫信吧,我也親自寫封信給大伯母,來表明咱們的誠意。”


    上次迴江佑府,看得出來大伯是一個端方板正之人,跟大伯母接觸了兩次,為人也是很好相處的,更何況這老兩口對夫君真的是照顧有加。


    當年夫君娶她的聘禮,還是大伯跟大伯母出的呢,操辦婚事也是大伯母千裏迢迢過來弄的。


    無論是對夫君,還是對她,都有著莫大的恩情。


    “不知道父親和母親以後會做何打算,他們若是要來住的話,做兒女的也不能不同意,如果大伯和大伯母在這兒,可能會少很多矛盾。”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長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邈邈一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邈邈一黍並收藏庶長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