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奉旨前來,為的便是這一地的百姓,老大人也別太過傷心,您已經把該做的都做了,此為天災,非人力可以強求。”


    老大人確實是把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賑災糧都已經清點好了,也都已經準備好了,連馬車、士兵什麽的都已經安排好了,隨時都能裝糧走人。


    戶籍也都已經找出來了,一縣一州都放好了。


    如今,太子他們要做的便是把要遷走的流民登記在冊,把戶籍都找出來。


    “布告在路上就已經寫好了,通知各州各縣,如果有願意按照朝廷的安排移民就食的,就到府城這邊來,隻等十日的功夫,來多少就走多少,逾期的路上遇到的,可以跟著隊伍走,但朝廷不負責提供糧食。”


    說這話的時候,太子的麵色甚是冷硬,朝廷沒有放棄這一地的百姓,但是必須要做出割捨,人人都想救,反而救不了人。


    他們的時間不多,糧食也不多,更不可能帶著這些戶籍資料走,為了方便管理,也為了減少時間的浪費,十日之後都不會再收留其他的流民了。


    這一點,在還沒有離開京城的時候,他就已經清楚了。


    老大人張了張嘴,到底是把話咽下去了,道理誰都明白,如果沒有去年的大旱,今年便是受了災,也不至於此,可事情就是趕得這麽巧,屋漏又逢連綿雨,總要有人被放棄。


    布告的內容是魏時寫的,並且還是太子親自找到他,讓他把內容加以潤色寫出來的。


    潤什麽色呢,就算是有文采也不該在這時候賣弄,災民流民裏有幾個是家底厚的,能識字就不錯了,布告自然是寫得越簡單越好。


    大白話誰不會說,魏時上輩子的作文可都是大白話,寫這份布告可比寫作文淺顯多了,什麽修辭手法都不用,直截了當,言簡意賅。


    朝廷決定把東原府的災民往北遷,路上有朝廷提供糧食,隨行的百姓必須要在府城登記,必須要服從安排,決定要去的百姓,都到府城門外進行登記,時間從六月十七日一直到六月二十七日,六月二十七日之後,無論什麽原因,無論什麽人,無論在哪個地方碰到,都不再進行登記,願意者可隨行,但未登記者不提供糧食。


    這布告寫得夠大白話了,希望不會有人耍小聰明,故意等在從東原府往北的路上。


    作為兵部的一員,魏時本來的職責應該是負責管理這些士兵的,但是作為新記帳法的提出者,魏時被太子安排去負責登記這事兒。


    照樣還是表格,清楚明了,方便查找。


    這麽多的流民,但是負責登記的隻有魏時自己,後邊跟著的十幾個官員,都是負責查找戶籍的,一府的戶籍,哪怕是按照一州一縣分的清清楚楚,找起來也不是個簡單的事兒。


    尤其是這些流民各地的都有,這個縣的,那個村的,根本就沒什麽邏輯規律可言。


    所以魏時這個下筆的人並不是很累,畢竟他並非是一刻不停的在那裏寫,總是要等人把戶籍找出來。


    流民裏頭很少有單獨一個人的,不是說拖家帶口一大家子,但基本上都有親人作伴。


    這在戶籍上一查就能知道,而在登記的冊子上也都記錄著呢,方便管理說的就是這個,身家底細都在官員這邊兒可以查看,本身對於流民來說就是一種製肘。


    誰還能是天生地養出來的,總有親人朋友吧。


    東原府的人口統計在戶部那裏,將近有五十六萬人,但這些人裏也不全都是災民,底蘊足的人家還不至於到餓肚子、沒存糧的程度,又有產業在此地,自然是不會搬遷到別地去。


    還有一部分流民早就已經走出東原府了,湧進京城的那麽多災民裏,應該有一部分就是東原府的,京城有其他地方,肯定也有,說不定已經有人往北邊去了。


    整整十日的功夫,被登記在冊的流民隻有十一萬人。


    得,就帶著這些人走,對於剩下的人來說,也算是減輕了負擔。


    從東原府往北走,到未受災的地方,跟往南走比起來,其實要更近一些。


    但是再近,帶著這麽多的人,又都是流民,身體不好,沒有馬匹騎,沒有馬車坐,隻能步行。


    這速度就可想而知了。


    光是做飯都得費老鼻子勁了,那麽多口大鍋同時煮,都是粥飯,裏邊什麽糧食都有,雜七雜八的能吃就行。


    廚子全都用起來了,官員們也沒什麽好講究的,除了跟災民用的不是同一口鍋之外,吃的東西都是一樣的,就連太子也不例外。


    有的粗糧糙到咽下去都拉嗓子,可照樣也得吃,總不能把這些東西挑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浪費糧食,那是要遭天譴的。


    魏時是頭一次跟太子麵對麵坐在一個地方吃東西,明明兩個人之前也沒什麽來往和交情,論官職,魏時在這裏頭更不能算是高的。


    可好像什麽事兒,太子都更喜歡安排他去做,連用膳都能湊到一塊去。


    大抵應該是因為他跟太子是……同齡人吧,同一年出生的,他十九歲,太子也是十九歲。


    喝著極為簡陋的粥,魏時不免有些慶幸,自己也算是有先見之明,來的時候準備了不少的肉幹,不然的話,光靠這些粥,是真吃不飽。


    太子和其他的官員應該也有準備吧,出行要帶的東西,除了日常用品之外,就隻能是吃的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長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邈邈一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邈邈一黍並收藏庶長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