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來臨,尤其是夏季的旱災,往往都會伴隨著蝗災。
蝗蟲這小東西不起眼,可一旦泛濫成災,別說糧食莊稼了,所過之地,寸草不留。
朝廷不乏有對旱災比較了解的能人,想必會提前想到這一點的,好歹做一些預防。
當然了,旱極才會出現蝗災,如今旱災才剛剛開了個頭,未必就是大旱,也有可能天公作美,下上幾場甘霖,這災情也就解了 。
天公也有打瞌睡的時候,旁的地方魏時不知道,但是京城一直到中秋節,也就隻下了一場小雨而已,用農人的話來說,不過是下了個地皮濕。
就像是極度幹渴的人,用水沾了沾嘴唇而已,幾乎起不到什麽作用。
今年的中秋節壓根就沒有豐收可慶祝,但,到底還是要過的。
魏時為了哄兒子,頭一個月前就已經畫好了圖紙,讓工匠專門做的月團模子。
都是食物卡片上的東西,有鮮花狀的、有小兔子型的、小狗型的、胡蘿蔔樣子……
五花八門,反正都是用來哄孩子的東西。
孩子會不會被哄到,尚且不知,但孩子娘是被哄到了,看見這些模具,基本上沒怎麽下過廚房的人,居然要親自動手做月團。
這跟小學生做高考題有什麽區別,都是越級挑戰。
魏時並沒有提醒,樂嗬嗬的打算在一邊看熱鬧,跟兒子的黑歷史一樣,他還打算給夫人畫一幅作月團的場景圖出來,以作見證。
第104章 二更
筆墨都已經準備好了,魏時打算就在夫人動手的時候作畫,以捕捉到手忙腳亂的‘靈氣’。
不過在看到廚房端上來的東西之後,魏時就知道不成了,他想像中的做月團,跟夫人的做月團顯然是不一樣的。
廚房呈上來的是已經調好的餡料,夫人要做的不過是把這些東西放到模具裏頭,壓成形,再讓人端下去弄熟。
這麽簡單的事情,三歲的小孩都會,夫人又哪裏會手忙腳亂。
遠哥兒離三歲還差一半,所以他現在隻能拿著模具玩兒,沒法兒像夫人一樣‘親手’做月團。
不過兩個人坐在一處,一個玩的開心,一個仔仔細細往模具裏放餡兒料,還得分心看著旁邊的孩子。
魏時整顆心都化成了一灘水,如水一般平靜又壯闊。
畫不成夫人的黑歷史,畫一畫母子二人的同框圖也挺好。
一個人的心情真能夠體現到畫作上,事後再看這張圖,連魏時都能夠感覺到那筆觸裏的溫柔。
月團之所以被稱之為月團,很大一方麵原因就是因為這東西是圓的。
但一家三口今年吃的月團,那可就是奇形怪狀的了,什麽樣子的都有,少數能跟圓扯上關係。
兒子的口味隨了夫人,喜歡吃鹹口,對甜膩一些的食物倒不怎麽喜歡。
小傢夥尚在孝期,還不能吃葷腥,這段時間雖然用了不少的豆製品和奶製品,可跟之前比起來,還是不夠胖乎。
中秋夜的月團也沒吃多少,光拿在手裏玩兒了。
各種形狀的月團,沒讓兒子食慾大開,但在夫人這兒是成功了。
半個手掌大小的月團,整整吃了四個,這裏邊兒好多都是不容易消化的食材,大晚上的,也不怕積食。
魏時一個大男人,也才隻吃了兩個而已,剩下的全都分給下人了。
“去院子裏看看月亮,八月十五不出去看看月亮怎麽行。”魏時把小傢夥抱到推車裏,跟夫人一塊兒推著往外走。
八月十五的月亮,跟其他月份也沒什麽不同,主要還是出來溜達溜達,消消食。
吃的時候還不覺得,這會兒劉楓倒是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吃撐肚子是小孩子才會做的事兒,她一個做了娘的人,怎麽算都不是小孩了。
“明兒就是鈺哥兒大婚的日子了,咱們雖然不能過去,可也得派人送份禮。”
說起來也是夠遺憾的,孝期裏,既不能走親訪友,也不能參加喜事,穿紅帶綠那也是不成的。
劉鈺大婚這樣的事情,他們一家三口也沒法參加。
魏時都已經覺得如此遺憾了,當姐姐的,心裏頭這個鬱悶勁兒就更別提了。
一輩子就隻有一迴的大事兒,錯過了可沒有再來的機會。
“趕上旱天,原本還準備大辦的,這迴算是不行了,鈺哥兒要是能早一點迴來,也就不至於拖到現在了。”
非要在迴來的路上耽誤那麽久,婚事往後拖,就趕上今年夏天這麽個情況,誰也不知道旱情會怎麽樣,可在這樣的節骨眼上,婚事大辦肯定會惹人非議。
不管是為了劉家,還是為了紀家,都不能出這個風頭。
八月十六是劉鈺跟紀家姑娘大婚的日子,八月十七,京城就迎來了一批蝗蟲。
烏壓壓的一大片,速度極快,而且圍牆是擋不住這些小東西的,人隻能是退到屋子裏頭去。
一隻兩隻的蝗蟲,並不可怕,小孩子抬腳也能將其碾死,但是這數以萬計的蝗蟲同時飛過來,就真拿它們沒辦法了。
魏時彼時還在衙門裏頭當差,在眾人的驚唿聲中向窗外望去,那簡直是……密集恐懼症都要犯了。
慌著把窗戶關上,又跟幾個同僚,手忙腳亂的把飛進屋子裏的蝗蟲打死,身上的官服都已經不怎麽潔淨了。
</br>
蝗蟲這小東西不起眼,可一旦泛濫成災,別說糧食莊稼了,所過之地,寸草不留。
朝廷不乏有對旱災比較了解的能人,想必會提前想到這一點的,好歹做一些預防。
當然了,旱極才會出現蝗災,如今旱災才剛剛開了個頭,未必就是大旱,也有可能天公作美,下上幾場甘霖,這災情也就解了 。
天公也有打瞌睡的時候,旁的地方魏時不知道,但是京城一直到中秋節,也就隻下了一場小雨而已,用農人的話來說,不過是下了個地皮濕。
就像是極度幹渴的人,用水沾了沾嘴唇而已,幾乎起不到什麽作用。
今年的中秋節壓根就沒有豐收可慶祝,但,到底還是要過的。
魏時為了哄兒子,頭一個月前就已經畫好了圖紙,讓工匠專門做的月團模子。
都是食物卡片上的東西,有鮮花狀的、有小兔子型的、小狗型的、胡蘿蔔樣子……
五花八門,反正都是用來哄孩子的東西。
孩子會不會被哄到,尚且不知,但孩子娘是被哄到了,看見這些模具,基本上沒怎麽下過廚房的人,居然要親自動手做月團。
這跟小學生做高考題有什麽區別,都是越級挑戰。
魏時並沒有提醒,樂嗬嗬的打算在一邊看熱鬧,跟兒子的黑歷史一樣,他還打算給夫人畫一幅作月團的場景圖出來,以作見證。
第104章 二更
筆墨都已經準備好了,魏時打算就在夫人動手的時候作畫,以捕捉到手忙腳亂的‘靈氣’。
不過在看到廚房端上來的東西之後,魏時就知道不成了,他想像中的做月團,跟夫人的做月團顯然是不一樣的。
廚房呈上來的是已經調好的餡料,夫人要做的不過是把這些東西放到模具裏頭,壓成形,再讓人端下去弄熟。
這麽簡單的事情,三歲的小孩都會,夫人又哪裏會手忙腳亂。
遠哥兒離三歲還差一半,所以他現在隻能拿著模具玩兒,沒法兒像夫人一樣‘親手’做月團。
不過兩個人坐在一處,一個玩的開心,一個仔仔細細往模具裏放餡兒料,還得分心看著旁邊的孩子。
魏時整顆心都化成了一灘水,如水一般平靜又壯闊。
畫不成夫人的黑歷史,畫一畫母子二人的同框圖也挺好。
一個人的心情真能夠體現到畫作上,事後再看這張圖,連魏時都能夠感覺到那筆觸裏的溫柔。
月團之所以被稱之為月團,很大一方麵原因就是因為這東西是圓的。
但一家三口今年吃的月團,那可就是奇形怪狀的了,什麽樣子的都有,少數能跟圓扯上關係。
兒子的口味隨了夫人,喜歡吃鹹口,對甜膩一些的食物倒不怎麽喜歡。
小傢夥尚在孝期,還不能吃葷腥,這段時間雖然用了不少的豆製品和奶製品,可跟之前比起來,還是不夠胖乎。
中秋夜的月團也沒吃多少,光拿在手裏玩兒了。
各種形狀的月團,沒讓兒子食慾大開,但在夫人這兒是成功了。
半個手掌大小的月團,整整吃了四個,這裏邊兒好多都是不容易消化的食材,大晚上的,也不怕積食。
魏時一個大男人,也才隻吃了兩個而已,剩下的全都分給下人了。
“去院子裏看看月亮,八月十五不出去看看月亮怎麽行。”魏時把小傢夥抱到推車裏,跟夫人一塊兒推著往外走。
八月十五的月亮,跟其他月份也沒什麽不同,主要還是出來溜達溜達,消消食。
吃的時候還不覺得,這會兒劉楓倒是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吃撐肚子是小孩子才會做的事兒,她一個做了娘的人,怎麽算都不是小孩了。
“明兒就是鈺哥兒大婚的日子了,咱們雖然不能過去,可也得派人送份禮。”
說起來也是夠遺憾的,孝期裏,既不能走親訪友,也不能參加喜事,穿紅帶綠那也是不成的。
劉鈺大婚這樣的事情,他們一家三口也沒法參加。
魏時都已經覺得如此遺憾了,當姐姐的,心裏頭這個鬱悶勁兒就更別提了。
一輩子就隻有一迴的大事兒,錯過了可沒有再來的機會。
“趕上旱天,原本還準備大辦的,這迴算是不行了,鈺哥兒要是能早一點迴來,也就不至於拖到現在了。”
非要在迴來的路上耽誤那麽久,婚事往後拖,就趕上今年夏天這麽個情況,誰也不知道旱情會怎麽樣,可在這樣的節骨眼上,婚事大辦肯定會惹人非議。
不管是為了劉家,還是為了紀家,都不能出這個風頭。
八月十六是劉鈺跟紀家姑娘大婚的日子,八月十七,京城就迎來了一批蝗蟲。
烏壓壓的一大片,速度極快,而且圍牆是擋不住這些小東西的,人隻能是退到屋子裏頭去。
一隻兩隻的蝗蟲,並不可怕,小孩子抬腳也能將其碾死,但是這數以萬計的蝗蟲同時飛過來,就真拿它們沒辦法了。
魏時彼時還在衙門裏頭當差,在眾人的驚唿聲中向窗外望去,那簡直是……密集恐懼症都要犯了。
慌著把窗戶關上,又跟幾個同僚,手忙腳亂的把飛進屋子裏的蝗蟲打死,身上的官服都已經不怎麽潔淨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