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這幾年不致仕,也在戶部待不了太久,這個衙門畢竟管著全國的財政,工作力度可想而知。


    換言之,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可以養老的衙門,沈濤估摸著再有上一兩年,就得給新人騰地方了,至於他,不管是去禮部,還是直接致仕,反正對他來說,也都差不多。


    一兩年的時間,還是可以把這法子推行下去的,說不準還可以在戶部多待上一年半載的。


    跟弟弟喜歡水利,所以在工部待了二十多年一樣,沈濤對戶部同樣愛的深沉,幾十年就沒挪過地方,從員外郎一直做到尚書。


    若是多挪幾個地方的話,他或許還真能摸到從一品的門檻,但是在戶部待了大半輩子,到了這把年紀,也就是停留在正二品上了。


    他本人倒是沒覺得有多可惜,就是親人朋友不少替他嘆惋的。


    “這方法好是好,但是具體能不能推行,怎麽推行,還有怎麽獎勵,還得看聖上的決定。”沈濤比弟弟更容易接受把這法子拿來換錢。


    全國上上下下哪個地方離了銀錢都轉不了,於家,於人,同樣也是如此,再說了,憑真本事拿錢,無可厚非,天經地義。


    兄長這麽幹脆利落,倒是讓有心替學生描補的沈舟無話可說。


    得,這事兒反正是託付給兄長,要是兄長辦不了,那應該也沒旁人能辦得了了。


    而且他素來信任兄長,定是能夠把這些法子在聖上麵前賣個好價錢。


    魏時作為沈舟的學生,當然不是頭一次見師伯了,不過這應該是最有存在感的一次。


    “這法子你是怎麽想出來的?阿拉伯數字,老夫倒是知道,就是沒想過能這麽用,平時在家也接觸過帳本吧。”


    這不隻是接觸過的問題,沒認真鑽研過,也不可能提出新的方法來。


    魏時確實是接觸過帳本,但這東西可真不是他琢磨出來的,上輩子的經歷不能提,就隻能是往下編了。


    “學生之前看過家裏的帳本,也幫著核算過帳,能想出這些方法,也算是誤打誤撞。”


    “誤打誤撞?”沈濤沉吟,這世上可沒那麽多瞎貓碰上死耗子的事情,想來必是自謙之詞,“算學怎麽樣?算了,老夫給你出幾道題吧?”


    他也懶得聽那些自謙之詞了,有沒有真學實才,做幾道題就能見真章了。


    魏時的算學水水平如何,沈舟這個做老師的當然清楚了,他雖然不教學生有關科舉的內容,隻教水利工程方麵的,但裏麵也涉及到了大量的計算。


    不得不說,學生的算學水平是在他這個老師之上的。


    就是不知道跟兄長比起來如何。


    沈濤也算是算學愛好者,這一點跟時下大多數的讀書人都不太相同,主流圈子實際上還是把算學排除在外的,哪怕這一個科目已經進入了科舉。


    算學也有自己的小圈子,隻不過比較小眾。


    沈濤早年的時候,也是想過成為一代算學大師的,隻是能共同交流難題的人太少了,更重要的是他在戶部一待就是那麽多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把官職做到了正二品,在算學圈子裏頭就沒多大的名氣了。


    對魏時來說,最十拿九穩的就是算學題目了,還好,師伯沒有像老師當年一樣,直接給他出個策問題。


    老師當年給他出的題目是關於黃河的治理,換到師伯這兒,那可能就是全國財政如何開源節流了。


    想想身上的汗毛都快立起來了,更別提寫這麽一篇策問出來。


    好在是算學題目。


    最近這小半年,國子監的先生們給魏時出的算學題目,大都是比較難的,節約時間嘛,先生們已經覺得,做簡單的題目對他來說,已經是在浪費時間了。


    但是跟麵前這幾道題目比起來,國子監先生們出的題目又顯得要簡單一些了。


    一共五道題目,涉及到的知識點都不一樣,按照順序來看的話,難度也是在逐漸增加的。


    魏時可沒有遇到挑戰的欣喜若狂,上輩子他數學成績雖然還不錯,可不照樣還是去選了文科,對數學可不是真愛。


    這輩子也一樣,別看他在考試當中碾壓了同窗、同年,鄉試能考中解元,很大程度上就是沾了算學的光,誰讓那一年的算學題目出的刁鑽呢。


    但對於算學的喜愛程度跟成績不是成正比的,這會兒瞧見了這些題目,魏時略略的有些……頭疼。


    沈舟,沈舟壓根就沒看這些題目,不是他缺乏獵奇心理,而是有這個自知之明。


    看恐怕也是看不懂的,何必費那個腦子呢,有這個時間和精力,他還不如想想安排誰去巡視淮河的工事。


    整整一個時辰,用來打草稿的紙用了都得有二十多張了,魏時這才算是把自個兒的答案交上。


    最後兩道題目實在是答不出來,而且是一點頭緒都沒有,第一道題還是蠻順利的,這道題並不是特別難,就是牽扯到的計算量太大了。


    至於那答出來的第二道和第三道,寫是寫上了,對不對的那就不好說了。


    做題難,改題倒是挺容易的,不到一炷香的功夫,沈濤就已經把紙上的答案看完了,而且還翻了翻那些草稿紙……太亂了,根本就看不清楚到底寫了什麽。


    五道題算是答對了兩道半,已經是出乎他的意料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長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邈邈一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邈邈一黍並收藏庶長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