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頭就讓楓姐兒教你幾套拳法,要是有興趣的話,槍法、劍法、騎術、棍法隨你選,老劉家最不缺的就是這些東西了。”
當然了,祖傳的沒幾套,這不是亂世的時候,多收集了些嘛。
魏時和劉楓還沒說什麽呢,劉夫人就先不樂意了。
“說什麽呢,時哥兒還有兩年就要會試了,哪有功夫練什麽拳法,還槍法、劍法的呢,又沒有仗要打,不著急學這些東西,等日後有了時間,再慢慢也琢磨也不遲。”
凡事都要分個輕重緩急,時哥兒要走的是文官的路子,能在會試上拿什麽名次,就看這兩年的準備了,大靖朝多少年都沒打過仗了,沒有軍功,升遷何其困難。
當今雖然沒有重文輕武,可這武將現如今確實是沒什麽用途,要是她這幾個兒子能在讀書上稍微開點竅,她是絕對不會讓幾個兒子當武將的,這不是沒開竅嗎。
得得得,夫人說的對,劉唐將軍是一點氣都沒有,是他心急了,考慮的不周全。
這兩口子,還真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瞧慣了前世的妻管嚴,魏時倒不覺得有什麽,又不是原則上的問題,誰服軟不行呢。
這一幅鎮定自若的姿態,也讓劉家人覺得歡喜,起碼是不排斥的,要知道很多人受不了這個,那懼妻之名就是這麽傳出來的。
但劉家人自己不覺得有問題,這算哪門子懼妻,明擺著是夫妻恩愛。
“這幾日在魏家如何?時哥兒的姨娘好相處嗎?”用過午膳,劉夫人拉著女兒的手問道。
女婿已經被老爺他們拉到演武場上去了,說是要一塊活動活動筋骨。
跟自個兒娘親沒什麽好隱瞞,劉楓一五一十的把這事兒都說了。
敬茶的時候,不管是姨娘,還是大伯母都沒有為難她,連停頓都沒有,就直接把茶接過去了。
管家的事兒,姨娘也已經全都交給她了,魏家的家務事還是比較簡單的,開銷不多,帳目也很清晰條理。
夫君第二天就把自己名下的產業交給她代為管理了。
“他們家能有多少產業,府裏的花銷也不能全從這些產業裏出,左右你也不差這些,從嫁妝裏頭拿出點來就是了,兩口子過日子沒這麽多計較,也別存著誰要壓誰一頭的心思。”
劉夫人就怕女兒性子太直了,又管不住嘴,別到時候出了力還不討好。
“至於白姨娘,現在瞧著應當也是個明白人,以後多敬著點,反正你公婆也不在京城,就當正經長輩對待,畢竟是魏時的生身之母,不看僧麵還要看佛麵。”
“行了,娘,這些話您都不知道說了多少遍了,我知道該怎麽做。”
劉楓素來嫉惡如仇,愛恨分明,她是不太喜歡給人家做姨娘的人,但是也知道,沒有一竿子打死的道理,這世上多的是身不由己的人,尤其是女人。
她對白姨娘是得敬著,可是也得遠著,不然還真不知道怎麽相處。
至於公公和婆婆,那麽多年都沒能調到京城來,以後就更難調過來了,除非公公致仕,不然的話,她們兩邊應該不會在一起生活。
不知道多久才會發生的事情,劉楓現在可不會發愁。
瞧著尚有幾分天真的女兒,劉夫人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今年可都十九了,她十九歲的時候孩子都生倆了,女兒現在還跟個孩子似的。
魏時在某些方麵也帶了些孩子氣,但是不得不說,雖然人家才十六歲,可遠比女兒要成熟。
老爺曾說,沈舟評價他這個徒弟,極有韌性,像竹節、像青鬆,怎麽壓都壓不倒。
這樣的大毅力之人,心中自有溝壑,別看有些事情上傻乎乎的,但心裏頭清明著呢,什麽未來、底線、原則,心裏一條一條的,人家早就想清楚了,知道該幹什麽,要幹什麽。
不像她這幾個孩子,沒經過什麽風雨,腦子裏也是糊糊塗塗的,要沒有長輩指點著,都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使勁。
別看女兒比魏時大了三歲,真要論起心性來,在魏時麵前,那就是個小孩。
劉夫人自詡也是有一顆玲瓏心的,隻是生的這幾個孩子,個個都隨了老爺,想事兒做事兒都太糙了。
劉楓可沒覺得自個兒‘糙’,雖然才嫁出去三天,但是比起以往在娘家的日子,還是蠻自在的。
住的地方是小了些,可怎麽布置、怎麽改裝,夫君全由著她,府上又沒有正經的婆婆,也不需要她早起去請安,立規矩就更是沒影的事兒了。
關鍵夫君全由著她,什麽時候起床,什麽時候用膳,什麽時候可以出門,在家吃,還是在外頭吃。
她就沒過過這麽自由自在的生活,這兩天除了把後宅的事理了理,把嫁妝安排好,什麽正事兒都沒幹。
這可比她想像中的婚後生活好多了,唯一不太好的就是,夫君還有二十幾天就得迴國子監上課了,往後一個月才能休息三天,把年假除去,這一年才有多少時間待在家裏頭。
再說魏時,他是頭一次到劉府的演武場上來,麵積實在是大,鋪上草坪都能當足球場用了。
劉鈺的四個哥哥,也是魏時的四個舅兄,身材全都隨了劉唐,高大魁梧,胳膊足有魏時小腿粗。
這幾個人一瞧就是一家子的。
</br>
當然了,祖傳的沒幾套,這不是亂世的時候,多收集了些嘛。
魏時和劉楓還沒說什麽呢,劉夫人就先不樂意了。
“說什麽呢,時哥兒還有兩年就要會試了,哪有功夫練什麽拳法,還槍法、劍法的呢,又沒有仗要打,不著急學這些東西,等日後有了時間,再慢慢也琢磨也不遲。”
凡事都要分個輕重緩急,時哥兒要走的是文官的路子,能在會試上拿什麽名次,就看這兩年的準備了,大靖朝多少年都沒打過仗了,沒有軍功,升遷何其困難。
當今雖然沒有重文輕武,可這武將現如今確實是沒什麽用途,要是她這幾個兒子能在讀書上稍微開點竅,她是絕對不會讓幾個兒子當武將的,這不是沒開竅嗎。
得得得,夫人說的對,劉唐將軍是一點氣都沒有,是他心急了,考慮的不周全。
這兩口子,還真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瞧慣了前世的妻管嚴,魏時倒不覺得有什麽,又不是原則上的問題,誰服軟不行呢。
這一幅鎮定自若的姿態,也讓劉家人覺得歡喜,起碼是不排斥的,要知道很多人受不了這個,那懼妻之名就是這麽傳出來的。
但劉家人自己不覺得有問題,這算哪門子懼妻,明擺著是夫妻恩愛。
“這幾日在魏家如何?時哥兒的姨娘好相處嗎?”用過午膳,劉夫人拉著女兒的手問道。
女婿已經被老爺他們拉到演武場上去了,說是要一塊活動活動筋骨。
跟自個兒娘親沒什麽好隱瞞,劉楓一五一十的把這事兒都說了。
敬茶的時候,不管是姨娘,還是大伯母都沒有為難她,連停頓都沒有,就直接把茶接過去了。
管家的事兒,姨娘也已經全都交給她了,魏家的家務事還是比較簡單的,開銷不多,帳目也很清晰條理。
夫君第二天就把自己名下的產業交給她代為管理了。
“他們家能有多少產業,府裏的花銷也不能全從這些產業裏出,左右你也不差這些,從嫁妝裏頭拿出點來就是了,兩口子過日子沒這麽多計較,也別存著誰要壓誰一頭的心思。”
劉夫人就怕女兒性子太直了,又管不住嘴,別到時候出了力還不討好。
“至於白姨娘,現在瞧著應當也是個明白人,以後多敬著點,反正你公婆也不在京城,就當正經長輩對待,畢竟是魏時的生身之母,不看僧麵還要看佛麵。”
“行了,娘,這些話您都不知道說了多少遍了,我知道該怎麽做。”
劉楓素來嫉惡如仇,愛恨分明,她是不太喜歡給人家做姨娘的人,但是也知道,沒有一竿子打死的道理,這世上多的是身不由己的人,尤其是女人。
她對白姨娘是得敬著,可是也得遠著,不然還真不知道怎麽相處。
至於公公和婆婆,那麽多年都沒能調到京城來,以後就更難調過來了,除非公公致仕,不然的話,她們兩邊應該不會在一起生活。
不知道多久才會發生的事情,劉楓現在可不會發愁。
瞧著尚有幾分天真的女兒,劉夫人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今年可都十九了,她十九歲的時候孩子都生倆了,女兒現在還跟個孩子似的。
魏時在某些方麵也帶了些孩子氣,但是不得不說,雖然人家才十六歲,可遠比女兒要成熟。
老爺曾說,沈舟評價他這個徒弟,極有韌性,像竹節、像青鬆,怎麽壓都壓不倒。
這樣的大毅力之人,心中自有溝壑,別看有些事情上傻乎乎的,但心裏頭清明著呢,什麽未來、底線、原則,心裏一條一條的,人家早就想清楚了,知道該幹什麽,要幹什麽。
不像她這幾個孩子,沒經過什麽風雨,腦子裏也是糊糊塗塗的,要沒有長輩指點著,都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使勁。
別看女兒比魏時大了三歲,真要論起心性來,在魏時麵前,那就是個小孩。
劉夫人自詡也是有一顆玲瓏心的,隻是生的這幾個孩子,個個都隨了老爺,想事兒做事兒都太糙了。
劉楓可沒覺得自個兒‘糙’,雖然才嫁出去三天,但是比起以往在娘家的日子,還是蠻自在的。
住的地方是小了些,可怎麽布置、怎麽改裝,夫君全由著她,府上又沒有正經的婆婆,也不需要她早起去請安,立規矩就更是沒影的事兒了。
關鍵夫君全由著她,什麽時候起床,什麽時候用膳,什麽時候可以出門,在家吃,還是在外頭吃。
她就沒過過這麽自由自在的生活,這兩天除了把後宅的事理了理,把嫁妝安排好,什麽正事兒都沒幹。
這可比她想像中的婚後生活好多了,唯一不太好的就是,夫君還有二十幾天就得迴國子監上課了,往後一個月才能休息三天,把年假除去,這一年才有多少時間待在家裏頭。
再說魏時,他是頭一次到劉府的演武場上來,麵積實在是大,鋪上草坪都能當足球場用了。
劉鈺的四個哥哥,也是魏時的四個舅兄,身材全都隨了劉唐,高大魁梧,胳膊足有魏時小腿粗。
這幾個人一瞧就是一家子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