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是自己陪考的人考中案首,這滋味想想就覺得爽,四月份的府試他是一定會跟過去的。
魏定已經考取了秀才功名,不過鄉試還差些火候,所以父親壓根不打算讓他參加今年的鄉試,如果是其他人,即便是火候不到,也可以去考場上試一試,積累經驗。
但是他不一樣,鄉試不同於縣試,每一場隻有一天的時間,當天就可以出來,鄉試總共分為三場,每場有三天的時間,這就是說,每次他都得在考場裏待三天才能出來。
就他這小體格,參加鄉試真的是冒著風險的,要是有把握也就算了,沒有把握的話,何苦去折騰這麽一遭呢。
所以他是打算參加下一屆的鄉試,這樣算一算還有三年半的時間呢,瞧堂弟這勢頭,可能三年半以後,他們兄弟倆可以一起去參加鄉試了。
“大伯今日怎麽沒去衙門?”今兒也不是休沐日啊,大伯可不是父親,時常從衙門裏溜號,據他所知,大伯還是相當恪盡職守的。
“估摸著你要迴來了,下午衙門那邊也沒什麽事兒,父親就幹脆直接迴來了。”
不得不說他爹對堂弟是真的很看重,這也難怪,有天分,還肯努力,性子也好,不像一些讀書好的人,眼睛長在頭頂上,他就很喜歡自家堂弟,應該沒有人會不喜歡吧。
還真別說,明明是隻住了一個月的地方,魏時這會兒卻是覺得跟迴家一樣,相反在燕縣的家,他是一點都不想迴去。
隻是有些放心不下姨娘,父親是個不會護人的,母親的性子又慣來一言難盡,府裏的日子可是不好過的很,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可以把姨娘接過來住。
大伯雖有跟他提過這事兒,可說到底做主的還是父親和母親,隻有燕縣那邊肯放人,姨娘才能過來。
——
說好了要慶祝一番,但因著四月份的府試,並沒有怎麽大辦,除了府裏的人之外,隻請了魏蓉夫婦過來。
依著嫡姐以往的性子,魏時本來以為她會不怎麽高興的,不管是母親,還是嫡姐,不樂意都是掛在臉上的,沒學過怎麽收斂。
甭管是真高興還是假高興,嫡姐臉上倒是有個笑模樣,不過對他仍舊是愛搭不理。
正好,他也不想搭理這個姐姐,他又不欠她的,幹嘛要熱臉貼著冷屁1股。
“城外白馬山的寺廟很是靈驗,大哥和大弟若是得閑了,咱們可以約著一起去,拜拜菩薩,以顯誠心。”孫行川很是自然的道。
既然已經成了親戚,那就得多多來往,這樣才能親近得起來。
他可不能跟夫人一樣,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跟誰都不親近,張嘴就得罪人,這算怎麽迴事兒。
孫行川用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雖沒讓自家夫人改了脾氣,可也是有效果的,出門不能隨意跟人使臉子,可以不說話,笑一笑意思到了就成。
他不求著夫人出麵給他攢什麽人脈,隻求不得罪人,既然圖的是夫人的家世,其他的也得一併受了。
新婚頭幾日,孫行川還想著慢慢的把夫人的性子掰過來,但是如今他已經沒有這個妄想了,能達到現在這個效果就費了老鼻子勁了,想讓夫人長袖善舞,那太難了,他寧可下苦功夫去讀書。
魏時對求神拜佛沒什麽興趣,哪怕是經歷了穿越這種神之又神的事情,他骨子裏也仍舊是個唯物主義者,不信神佛,但如今這個時節,他倒是很樂意去爬山,在寺廟裏逛一逛。
魏定倒是沒少去了白馬山,小的時候是家裏人求神拜佛保他平安,長大了之後,他自己每年也是要去拜拜的,對那裏可以說是相當熟悉了。
兩個人都沒有推諉,相當爽快的應下了,魏蓉有一瞬間表情差點就繃不住了。
她就納悶了,魏時有什麽好的,不管是堂兄,還是夫君全都上趕著。
她也知道大家都是親戚,關係得處起來,但是要上趕著的那也得是魏時才對。
事實卻是掉了個個兒,不管是堂兄,還是夫君,對上魏時之後,臉上那個笑,她看著都覺得膩歪,就跟被下了蠱一樣。
就連自家大伯,也對魏時頗為看重,這是她來柳州城之前從來都沒有想過的。
第12章
一直到月末,魏時三個人才約出去一塊爬山,當然不可能不帶著下人。
魏時身邊帶著的就是他前幾日才選出來的書童,上次陪他去方山縣考試的那些人,迴來之後,大伯把大部分人的奴籍都拿過來給了他,這些人以後就跟著他了。
元寶就是他從裏邊挑出來的書童,今年十四歲,比他大三歲,人挺機靈的,微微有些圓潤,看上去挺討喜。
這一批人,說是及時雨也不為過,大伯家裏的下人和他的人,還是有些區別的,而且他也到了必須要有一個書童的時候。
原本在來柳州城之前,他沒指望母親會給他安排書童,甚至都做好了沒有護衛送他去考試的準備。
大伯對他確實是恩重如山,這些事情於大伯而言,可能沒什麽負擔,但是對他來說,恩惠卻是實實在在的,既少了風險,也節約了時間。
倘若大伯不管的話,他就隻能自己去找人牙子挑書童,可能還要挑幾個護衛,這些開支哪怕父親可以報銷,但是他還真不怎麽信任自己挑人的眼光,更不知道如何管教一個新人。
</br>
魏定已經考取了秀才功名,不過鄉試還差些火候,所以父親壓根不打算讓他參加今年的鄉試,如果是其他人,即便是火候不到,也可以去考場上試一試,積累經驗。
但是他不一樣,鄉試不同於縣試,每一場隻有一天的時間,當天就可以出來,鄉試總共分為三場,每場有三天的時間,這就是說,每次他都得在考場裏待三天才能出來。
就他這小體格,參加鄉試真的是冒著風險的,要是有把握也就算了,沒有把握的話,何苦去折騰這麽一遭呢。
所以他是打算參加下一屆的鄉試,這樣算一算還有三年半的時間呢,瞧堂弟這勢頭,可能三年半以後,他們兄弟倆可以一起去參加鄉試了。
“大伯今日怎麽沒去衙門?”今兒也不是休沐日啊,大伯可不是父親,時常從衙門裏溜號,據他所知,大伯還是相當恪盡職守的。
“估摸著你要迴來了,下午衙門那邊也沒什麽事兒,父親就幹脆直接迴來了。”
不得不說他爹對堂弟是真的很看重,這也難怪,有天分,還肯努力,性子也好,不像一些讀書好的人,眼睛長在頭頂上,他就很喜歡自家堂弟,應該沒有人會不喜歡吧。
還真別說,明明是隻住了一個月的地方,魏時這會兒卻是覺得跟迴家一樣,相反在燕縣的家,他是一點都不想迴去。
隻是有些放心不下姨娘,父親是個不會護人的,母親的性子又慣來一言難盡,府裏的日子可是不好過的很,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可以把姨娘接過來住。
大伯雖有跟他提過這事兒,可說到底做主的還是父親和母親,隻有燕縣那邊肯放人,姨娘才能過來。
——
說好了要慶祝一番,但因著四月份的府試,並沒有怎麽大辦,除了府裏的人之外,隻請了魏蓉夫婦過來。
依著嫡姐以往的性子,魏時本來以為她會不怎麽高興的,不管是母親,還是嫡姐,不樂意都是掛在臉上的,沒學過怎麽收斂。
甭管是真高興還是假高興,嫡姐臉上倒是有個笑模樣,不過對他仍舊是愛搭不理。
正好,他也不想搭理這個姐姐,他又不欠她的,幹嘛要熱臉貼著冷屁1股。
“城外白馬山的寺廟很是靈驗,大哥和大弟若是得閑了,咱們可以約著一起去,拜拜菩薩,以顯誠心。”孫行川很是自然的道。
既然已經成了親戚,那就得多多來往,這樣才能親近得起來。
他可不能跟夫人一樣,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跟誰都不親近,張嘴就得罪人,這算怎麽迴事兒。
孫行川用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雖沒讓自家夫人改了脾氣,可也是有效果的,出門不能隨意跟人使臉子,可以不說話,笑一笑意思到了就成。
他不求著夫人出麵給他攢什麽人脈,隻求不得罪人,既然圖的是夫人的家世,其他的也得一併受了。
新婚頭幾日,孫行川還想著慢慢的把夫人的性子掰過來,但是如今他已經沒有這個妄想了,能達到現在這個效果就費了老鼻子勁了,想讓夫人長袖善舞,那太難了,他寧可下苦功夫去讀書。
魏時對求神拜佛沒什麽興趣,哪怕是經歷了穿越這種神之又神的事情,他骨子裏也仍舊是個唯物主義者,不信神佛,但如今這個時節,他倒是很樂意去爬山,在寺廟裏逛一逛。
魏定倒是沒少去了白馬山,小的時候是家裏人求神拜佛保他平安,長大了之後,他自己每年也是要去拜拜的,對那裏可以說是相當熟悉了。
兩個人都沒有推諉,相當爽快的應下了,魏蓉有一瞬間表情差點就繃不住了。
她就納悶了,魏時有什麽好的,不管是堂兄,還是夫君全都上趕著。
她也知道大家都是親戚,關係得處起來,但是要上趕著的那也得是魏時才對。
事實卻是掉了個個兒,不管是堂兄,還是夫君,對上魏時之後,臉上那個笑,她看著都覺得膩歪,就跟被下了蠱一樣。
就連自家大伯,也對魏時頗為看重,這是她來柳州城之前從來都沒有想過的。
第12章
一直到月末,魏時三個人才約出去一塊爬山,當然不可能不帶著下人。
魏時身邊帶著的就是他前幾日才選出來的書童,上次陪他去方山縣考試的那些人,迴來之後,大伯把大部分人的奴籍都拿過來給了他,這些人以後就跟著他了。
元寶就是他從裏邊挑出來的書童,今年十四歲,比他大三歲,人挺機靈的,微微有些圓潤,看上去挺討喜。
這一批人,說是及時雨也不為過,大伯家裏的下人和他的人,還是有些區別的,而且他也到了必須要有一個書童的時候。
原本在來柳州城之前,他沒指望母親會給他安排書童,甚至都做好了沒有護衛送他去考試的準備。
大伯對他確實是恩重如山,這些事情於大伯而言,可能沒什麽負擔,但是對他來說,恩惠卻是實實在在的,既少了風險,也節約了時間。
倘若大伯不管的話,他就隻能自己去找人牙子挑書童,可能還要挑幾個護衛,這些開支哪怕父親可以報銷,但是他還真不怎麽信任自己挑人的眼光,更不知道如何管教一個新人。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