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雨涵一直沒有給他任何的消息,王文超也明白,像肖雨涵這樣級別的,主動上門來洽談招商合作的意向,上午基本上也就是接洽交流一下,表達一下意向,大致地談一下各自的情況,中午的話作為東道主,張明華他們肯定是要接待,請她們吃個飯促進下感情的。估計肖雨涵也是不方便。王文超倒沒有什麽好擔心的,反正準備工作做得充分,在他看來,這基本上就是該走的流程走一遍,主要是他不能直接表露說他和肖雨涵已經談過,彼此都認可了,不然的話直接連這些過程也省略直接上馬。


    但是這些流程該走的還是要走,王文超在機關多年,知道有些東西看似不必須但是偏偏無法省略。不過他很有信心,覺得也花不了多少時間,畢竟雙方各取所需,都需要的一次合作機會,能有什麽問題?


    剛好下午,方街鎮付敏生之前跟他打電話約過,有工作要找他匯報。主要就是關於方街鎮大量的對外人力輸出,導致的本地勞動力的流失,以及帶來的教育和治安等等各方麵的問題。方街鎮經過之前的液氯泄漏之後,到現在還是處於一個緩慢的恢複期,尤其是經過這一的一次災難之後,農田的恢複也需要相當的時間,所以更多的人選擇了外出務工。如果繼續下去,那情況還會越來越惡化下去。付敏生跟楊煥然兩個都是小年輕,確實還是比較有闖勁,有股子不服輸的韌勁,也會經常地打電話給王文超,匯報情況,講一下當前的問題和解決措施。這一次是付敏生跟楊煥然合計過以後,也是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調研和考察,最終明確方街鎮接下來的發展方向,還是以人力資源為主,但是輸出方向以及大方向的管控,包括前期有計劃、針對性的培訓,還有後麵輸出之後的管理,以及方街鎮本地的留守人員的安排,教育條件的改革,空巢老人的養護,這些都增加政府的調控進去。


    因為方街鎮畢竟曾經也是碧山第二大鎮,而液氯事件的影響加上收費站的取締,經濟收入明顯下滑。王文超也不可能不重視,如果不是因為付敏生跟楊煥然畢竟都還年輕,也都是第一次主政,而且方街鎮確實有太多的遺留問題,是需要慢慢花時間和精力去改善,所以王文超也清楚自己應該做的是盡可能的提供幫助而不是施加壓力。


    這一次付敏生過來,是帶著一份初步的人力資源的管控方案,來跟方誌強進行協商。老早的時候王文超也隱約聽說過,付敏生在市勞動局那邊有些背景,所以他去選擇走人力資源方麵,應該也是除了方街鎮本身的條件以外,也是一種本能的選擇,希望借助一下這些力量。這個王文超倒不是很反對,他見過許多有背景的人,事實上現代的社會中,大家也都清楚,人脈和背景也算是資源,整合起來利用好了去做一些腳踏實地的事情,反而是助力,隻要不是靠著背景去耀武揚威為非作歹,這個不會是壞事。


    王文超看了一遍付敏生的報告,感覺還是有很多欠缺的地方,而且過於的理想化了。但是最主要的問題不在於付敏生,付敏生的出發點和願望是好的,是希望盡可能地把勞動力在本地、本省範圍內安置,這樣的話確實會解決人員外流的很多問題,對於本地的經濟會有更好的帶動,付敏生也列舉出了一係列的可行性的管理措施。但是唯一一個大前提是,王文超粗略估計了一下方街鎮的現有勞動力,又飛快地迴想一下碧山乃至於衛陽的企業,覺得還是不足以負擔如此多的勞動力。他皺著眉頭沉思了一下說道:“敏生,你這個想法和舉措很好,也的確符合未來的發展規劃,算是比較超前的了。如果真的可以實施,那麽的確是能夠解決恨到方麵的問題。但是應該很大的問題就是現階段,我們的基礎硬件還跟不上,沒有那麽多的企業去配合你做這樣的一個人力資源的分配和發展計劃。”


    付敏生猶豫了一下,還是笑著說道:“王書記,這個我之前也考慮過。然後一方麵我是從鎮政府出麵,去聯係了一些有人力資源方麵需求的企業,去跟他們商量過雙方配合的事情,另一方麵,我也從其他一些途徑,去爭取了這樣的一些支持。當然前期的話,我也大致做了一些估算,是沒有辦法一步到位地去完成的。”


    王文超估計他的意思就是還是通過自己的一些關係,去跟企業之間進行了初步溝通。一旦有勞動局這樣的背景,那確實可以讓很多企業不得不考慮合作。思索了一下以後,王文超還是說道:“不用那麽急,畢竟是幾萬人,而且那麽多年來很多方麵的傳統和習慣都在,即使是我們可以給太忙提供到工作崗位,畢竟待遇不如廣安那邊,一些人會出於故土難離、要照顧家,等等的現實需要去選擇留在本土企業,但是隨著年輕人一步步成長起來,更多是舉家遷移,這才是真正嚴重的問題。所以敏生,我說一下我的想法,如果我是在你的位置上。”


    王文超舉起付敏生的那份報告:“這份報告,我會先選一個村、幾個企業作為試點,先去嚐試性地做一下,然後在這個過程當中發現哪些問題,可以及時去改進。因為如果想一下子把所有人口的問題都解決掉,步子走的太快,會有很多的問題,包括跟企業的合作之間,都會出現很多的摩擦,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放在一個理想化的環境去解決。”


    “而更重要的一方麵,也是你需要解決的。就是我剛才說的,優質的人力資源外流,帶走的還有資產,能不能創造一個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他們迴到家鄉去投資。去創造更多的就業條件,也是讓方街鎮的人力資源得到一個更好的發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升遷筆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流小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流小二並收藏升遷筆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