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件大好事,招商引資確實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尤其對於我們這樣不缺資源但是嚴重缺乏資金的地方。尤其張明華縣長在這一塊已經經營幾年,經驗豐富,而且他人脈廣,市政法委的張書記也是市委副書記,是他的叔叔,另外好像還有在政協那邊,也有他的親戚,能夠比較容易爭取到市裏的一些支持;另外他個人交際能力也很強,在這塊還是有一定成績的,一直以來的工作也得到了上級的認可和支持。王書記有重振招商引資的想法,那是最好不過。我會跟張明華縣長說,約個時間我們詳細談一下。”楊亞軍笑著說。
“好的,那就有勞楊縣長了。”兩個人又聊了幾句,楊亞軍起身告辭。
王文超坐下來,靜靜迴味楊亞軍剛才的一番話。他的意思,是想問楊亞軍關於張明華的情況的, 不可能每一次,都指望楊亞軍像那次兩個人單獨喝酒一樣,很具體地告訴他所有情況。楊亞軍處在他那個位置,有他的為難之處,本來,官場最重要的就是平衡兩個字。楊亞軍能對王文超做到這樣,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了。王文超心知肚明,所以也就很隱晦地這樣談起來。而楊亞軍是老江湖了,自然懂他的意思。所以剛才的話已經很直接了,告訴他張明華的確是上頭有人,而且還不止一個,隻怕又是個盤根錯節的關係網。
恐怕,楊亞軍特地拿一份文件過來當擋箭牌,就是要提醒他,他的做法,讓一些人很不滿意,尤其是有後台的張明華,提醒他以後多加注意。注意看來,張明華不會是個好相與的。
王文超想了一會該如何處理這件事情,他並不願意給自己樹敵,但是阻攔他做事情的人,他也絕對不會手軟。所以他還是決定,如果張明華隻是感覺上一次的事情丟了麵子這一次找補,他不會放在心上,但是如果以後的工作中,張明華鬧什麽幺蛾子,他也不會因為他張明華是誰的什麽人就怕了。
話說張明華,會議結束以後,想想王文超當時反駁他的話的時候,沉穩而又不容抗拒的樣子,不由得心裏頭就一陣火,暗恨道:“不就是一個下放過來的書記麽?有什麽了不起的,我看你且再張狂下去,把人都得罪了,沒有人願意為你賣命,早晚工作幹不下去,還是要卷鋪蓋滾蛋的!”
一邊想著,張明華還是關上了門,拿起手機打了個電話,等到那頭傳來一個沉穩威嚴的聲音:“明華啊,怎麽這時候打電話來?”
張明華一改平日的架勢,連忙笑著說:“叔叔,近來可好?”寒暄了一圈以後,他才挑明了打電話的目的:“叔叔,我想跟您打聽一下,我們縣的縣委書記王文超,您知不知道他是什麽來曆背景?”
“怎麽迴事?好端端這時候打聽他做什麽?你該不會是想要跟他過不去吧?”電話裏的聲音很警覺,“別怪我先警告你啊,現在不是往日,你盡量不要給自己惹麻煩也不要給我惹麻煩。”
“不是,叔叔你誤會了。我隻是想了解一下他的情況,畢竟以後工作上接觸還很多,知己知彼,對大家工作上配合都有好處。”張明華的聲音聽起來帶著笑,實際上臉上心裏都帶著不屑。
電話那頭,他的叔叔,政法委書記張如林,聽到這麽說,算是放下心來。張如林不是不知道自己照顧侄子的性格脾氣,隻不過他沒有孩子,而張明華當年讀書時候就寄住在他家裏,說白了他是拿張明華當自己兒子看待的,所以總難免有些時候會有些不自覺地溺愛,即使這些年來風言風語不時入耳,但是他總還是要極力去維護張明華。
“你能這樣想就最好。”張如林放緩了語氣,隨即說道:“這個人我也有一些了解,但是知道的並不多,並不是什麽有後台有背景的,來碧山也是突然襲擊似的,臨到就任前麵幾天,省裏才下發通知。不過之前我就聽說過他一些事情,是一路從鄉鎮基層一步步走上來的,而且出過不少成績,那時候農合社搞得非常成功,甚至驚動了國務院。我估計他是個幹實事的人,不然也不會把他調過來,主要是碧山這幾年,水確實渾了,再不下狠心整治就晚了。所以我說你,一定不要跟他硬碰硬,他是書記,工作上的安排,你盡量配合聽從指揮就是。他如果真的能做出來成績能把碧山帶好,你跟在他手底下,混點成績出來,到時候往上走也容易。而且像他這樣外調過來的,我估計也呆不長,最多幾年任期滿了碧山情況差不多了,還是該迴哪迴哪去。你自己心裏有打算是最好。”張如林語重心長地說著。
果然跟自己猜想的一樣,沒有半點背景的一個白丁,這年頭,赤手空拳憑自己硬闖,能有什麽意思?不過這也也好,張明華心裏有了底,頓時覺得王文超也沒有什麽好怕的。“我覺得,這事情太懸了。”張明華故意苦笑著說道,“在他手底下,怕是不那麽好混的,他倒是個做事情的,但是問題是底下人半點機會也沒有。”說著,就把兩次常委會議,以及修路和農合社的決議添油加醋地說出來,“我們連一點風聲都不知道,根本不知道該怎麽準備怎麽配合,而且也不容許有反對的意見,甚至還特地把自己的人大老遠調過來,說白了這是明擺著不想別人插手吧?所以在他手下,恐怕不會有出頭之日,現在還沒有多久,多久對他都很有意見。”
張如林皺起了眉頭:“有這個情況?如果照你這樣說,那這個人,是要重新考量一下。”張如林任政法委書記,以及市委副書記,同時還是市常委的成員,在衛陽市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這也是為什麽張明華膽子這麽大的原因。
“好的,那就有勞楊縣長了。”兩個人又聊了幾句,楊亞軍起身告辭。
王文超坐下來,靜靜迴味楊亞軍剛才的一番話。他的意思,是想問楊亞軍關於張明華的情況的, 不可能每一次,都指望楊亞軍像那次兩個人單獨喝酒一樣,很具體地告訴他所有情況。楊亞軍處在他那個位置,有他的為難之處,本來,官場最重要的就是平衡兩個字。楊亞軍能對王文超做到這樣,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了。王文超心知肚明,所以也就很隱晦地這樣談起來。而楊亞軍是老江湖了,自然懂他的意思。所以剛才的話已經很直接了,告訴他張明華的確是上頭有人,而且還不止一個,隻怕又是個盤根錯節的關係網。
恐怕,楊亞軍特地拿一份文件過來當擋箭牌,就是要提醒他,他的做法,讓一些人很不滿意,尤其是有後台的張明華,提醒他以後多加注意。注意看來,張明華不會是個好相與的。
王文超想了一會該如何處理這件事情,他並不願意給自己樹敵,但是阻攔他做事情的人,他也絕對不會手軟。所以他還是決定,如果張明華隻是感覺上一次的事情丟了麵子這一次找補,他不會放在心上,但是如果以後的工作中,張明華鬧什麽幺蛾子,他也不會因為他張明華是誰的什麽人就怕了。
話說張明華,會議結束以後,想想王文超當時反駁他的話的時候,沉穩而又不容抗拒的樣子,不由得心裏頭就一陣火,暗恨道:“不就是一個下放過來的書記麽?有什麽了不起的,我看你且再張狂下去,把人都得罪了,沒有人願意為你賣命,早晚工作幹不下去,還是要卷鋪蓋滾蛋的!”
一邊想著,張明華還是關上了門,拿起手機打了個電話,等到那頭傳來一個沉穩威嚴的聲音:“明華啊,怎麽這時候打電話來?”
張明華一改平日的架勢,連忙笑著說:“叔叔,近來可好?”寒暄了一圈以後,他才挑明了打電話的目的:“叔叔,我想跟您打聽一下,我們縣的縣委書記王文超,您知不知道他是什麽來曆背景?”
“怎麽迴事?好端端這時候打聽他做什麽?你該不會是想要跟他過不去吧?”電話裏的聲音很警覺,“別怪我先警告你啊,現在不是往日,你盡量不要給自己惹麻煩也不要給我惹麻煩。”
“不是,叔叔你誤會了。我隻是想了解一下他的情況,畢竟以後工作上接觸還很多,知己知彼,對大家工作上配合都有好處。”張明華的聲音聽起來帶著笑,實際上臉上心裏都帶著不屑。
電話那頭,他的叔叔,政法委書記張如林,聽到這麽說,算是放下心來。張如林不是不知道自己照顧侄子的性格脾氣,隻不過他沒有孩子,而張明華當年讀書時候就寄住在他家裏,說白了他是拿張明華當自己兒子看待的,所以總難免有些時候會有些不自覺地溺愛,即使這些年來風言風語不時入耳,但是他總還是要極力去維護張明華。
“你能這樣想就最好。”張如林放緩了語氣,隨即說道:“這個人我也有一些了解,但是知道的並不多,並不是什麽有後台有背景的,來碧山也是突然襲擊似的,臨到就任前麵幾天,省裏才下發通知。不過之前我就聽說過他一些事情,是一路從鄉鎮基層一步步走上來的,而且出過不少成績,那時候農合社搞得非常成功,甚至驚動了國務院。我估計他是個幹實事的人,不然也不會把他調過來,主要是碧山這幾年,水確實渾了,再不下狠心整治就晚了。所以我說你,一定不要跟他硬碰硬,他是書記,工作上的安排,你盡量配合聽從指揮就是。他如果真的能做出來成績能把碧山帶好,你跟在他手底下,混點成績出來,到時候往上走也容易。而且像他這樣外調過來的,我估計也呆不長,最多幾年任期滿了碧山情況差不多了,還是該迴哪迴哪去。你自己心裏有打算是最好。”張如林語重心長地說著。
果然跟自己猜想的一樣,沒有半點背景的一個白丁,這年頭,赤手空拳憑自己硬闖,能有什麽意思?不過這也也好,張明華心裏有了底,頓時覺得王文超也沒有什麽好怕的。“我覺得,這事情太懸了。”張明華故意苦笑著說道,“在他手底下,怕是不那麽好混的,他倒是個做事情的,但是問題是底下人半點機會也沒有。”說著,就把兩次常委會議,以及修路和農合社的決議添油加醋地說出來,“我們連一點風聲都不知道,根本不知道該怎麽準備怎麽配合,而且也不容許有反對的意見,甚至還特地把自己的人大老遠調過來,說白了這是明擺著不想別人插手吧?所以在他手下,恐怕不會有出頭之日,現在還沒有多久,多久對他都很有意見。”
張如林皺起了眉頭:“有這個情況?如果照你這樣說,那這個人,是要重新考量一下。”張如林任政法委書記,以及市委副書記,同時還是市常委的成員,在衛陽市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這也是為什麽張明華膽子這麽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