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義山笑著說:“王書記盡管吩咐,我們能效勞的地方,絕對不會推脫。”他大致能猜到,這個新來的書記,隻怕是要大動幹戈,在道路建設這一塊大做文章。貧困縣要想發展,離了交通道路的建設是萬萬不行的,尤其碧山縣大部分是山區,交通狀況有多差,他作為交通局長,對此事更是心知肚明。平白無故叫他過來,尤其是局裏負責道路規劃的技術骨幹譚工也被請來,他心裏就更有底了。看樣子,這個書記是打算新官上任三把火,隻是不知道,這個第一把火要從哪裏燒起,整個碧山縣的交通,除了一條斜斜貫穿大半個碧山轄區的國道,其他的道路,都不怎麽樣,新書記是打算怎麽修。邢義山心裏暗自嘀咕著。


    “接下來隻怕是要兩位多辛苦了。”王文超笑著,客氣地說道,“我前段時間跑了下基層鄉鎮,發現我們碧山的道路建設情況不太理想。方街鎮有國道這個便利,但是卻因為收費站阻礙了發展。這次的市裏人大會議,已經正式下達了關於撤銷方街鎮收費站的決議。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接下來就是我們大力發展交通的時候了。”


    “咱們碧山的交通情況,確實比較差。也拖了整個經濟發展的後腿。”邢義山不經意地抹了一下額頭微微滲出的汗,很誠懇地說道,“一方麵客觀原因是因為資金和經費,像縣級主幹道還好,鄉鎮級別的路以及再往下的村道,牽扯到集資的問題,很多農戶拿不出來錢,而財政撥款和補貼……咱們縣的水平,確實差距還是太大;再一個就是山地太多,修路的難度和費用遠遠高於其他地方,所以難度實在是相當的大;當然主觀方麵也是我們沒有盡一切努力去想辦法克服這些困難。這的確是我的錯,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有問題。王書記如果打算大力興建交通,那我們自然是全力支持,也一定會扭轉思路。”


    邢義山大概也是個老油條了,很知道怎麽說話,爛攤子已經在那擺著了,再去說漂亮話也是一點用處都沒有,倒不如積極承認錯誤反應問題。


    “有問題就解決問題,有困難就克服困難。像碧山的情況,我也是頭一次接觸,大家都是在摸索中不斷學習不斷進步,重要的是,不能放棄信念和決心。”王文超心裏也清楚,不過也不挑明,隻是輕拿輕放地點了幾句,“接下來大家配合好,我相信會把碧山的交通發展起來的。”


    “那感情好啊,王書記領頭,帶著我們衝鋒陷陣,有什麽困難都不怕。”邢義山笑著說道。


    王文超也笑著,隨即轉向譚工:“譚工,能不能把之前的道路交通規劃設計我看一下?”王文超話鋒一轉,向譚工發問道。這個譚工,給王文超的第一感覺就是一個比較古板但是踏實的人。


    在讓蕭永德通知邢義山和譚工的時候,王文超沒忘記交待蕭永德讓太忙帶上碧山的道路規劃和布局,他想要看一下,之前的道路規劃是什麽樣的,有沒有可取性。然後借此引出連山鎮的道路修建的事情。


    “好的王書記。”資料譚工都已經準備好,聽見王文超這樣問,趕緊拿出來,攤開來遞到王文超麵前。


    王文超看著麵前細細密密的圖紙,用不同顏色,還有各種標注,看的出來,做的還是很認真很細致的,大概是譚工的手筆。他抬頭看向譚工,笑著說道:“這是譚工做的?能不能幫我介紹一下。”


    “好的書記,這是前年我做的交通規劃,參考的是臨近幾個同樣多山地的縣市的交通,結合碧山的地勢地形。截止到目前位置,已經完成的有……”譚工連忙靠近一些,伸手過去指點著,哪些是按照規劃已經完成建設或者改造的,哪些是已經投入使用的,大部分區域都是用藍色線標注的,沒有啟動的。完成粗略地掃過去,但見這些已經完成的道路項目,都主要集中在南邊尤其西南,或者城區及周邊,而連山鎮這一塊,道路級別隻備注了三級,也沒有詳細的規劃,顯然是沒有列入重點裏去。不光是連山,其他鄉鎮,除了方街這樣的,已經有國道穿行而過的,其他鎮也都沒有詳細的規劃圖。


    看到這裏,王文超指著連山鎮的位置問了一下:“譚工,你對這個地方了解嗎?為什麽沒有連山鎮的道路規劃?而且我看到,我們的鄉鎮道路都沒有完整的規劃,這是為什麽?”


    這說明,之前縣裏的規劃裏,並沒有把鄉鎮的道路發展作為重點,也就意味著並沒有看到連山鎮在經濟上麵的成就和隱藏的潛力,並沒有把它作為一個可以重點扶持的對象,這也就難怪連山鎮的路況到現在還是這麽差,經濟發展也大受製約。


    王文超的語氣還算很平和,隻是在探詢,連質疑都談不上,他知道像譚工這樣的小職員,隻負責聽從領導的安排去做事,自己又沒有半點指揮權,甚至於邢義山,也隻在交通局的一畝三分地能說上話,而大的決策和安排,整體的道路規劃屬於城鎮建設這一塊,具體的操作還是要根據政府的發展政策走,說白了還是遺留問題,怨不得他們。而王文超隻是想知道,這份規劃的來由,以及為什麽沒有考慮鄉鎮的交通的原因。


    譚工有點慌神,一直以來他負責的都是技術層麵的東西,上級怎麽安排指示他就怎麽做,沒有想到新來的書記會把他拉過來,而且問這種東西。好在邢義山及時地接過了話,邢義山也有點尷尬:“是這樣的書記,之前縣裏也是考慮到經濟貧困這個情況,準備搭理發展招商引資,所以在城南興建工業園區,準備利用靠近廣安,而廣安因為土地和人力成本的增加,大量工廠麵臨被淘汰的情況,從廣安引進一些工業生產企業。所以,當時的交通布局,重點都放在了這些地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升遷筆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流小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流小二並收藏升遷筆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