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超沉思著,一邊接起了電話:“喂,李德超嗎?”


    電話那頭剛來得及說句“王書記”,“您好”還卡著沒來得及說呢,就變成驚訝的一句:“王書記,您怎麽知道是我?”


    果然是李德超。


    王文超笑起來:“我說這是我為你特地開通的專線,一直在等你的電話你信麽?”


    “我信。”李德超的聲音顯然有些激動,專線的事,誰聽也知道不可能,但是王文超居然一下子聽出來他的聲音,明顯是對他印象非常深記得很清楚,李德超能不激動嗎。


    “可別當真了啊,我開玩笑的。不過我確實在等你的電話。這個是真的。”王文超說道。


    李德超趕緊解釋:“不好意思書記,主要是前麵做調研,因為之前沒有做過,不是很懂,花了一些時間去了解,還有就是挨家挨戶跑,一個個調查花的時間也有點長,可能耽誤得比較久。另外就是前幾天就做好了,隻不過我知道方街鎮那邊出事,挺嚴重的,天天看新聞,您都是在忙這個事情,我想您也是顧不上,怕打擾您工作,就一直拖著沒打。這兩天看到事情處理差不多了,我覺得提前跟您說一下,按照您的要求,我已經統計好了願意參加的戶口,還有他們各自的經濟能力能養得起多少,以及所有的投入、市場價格,這些都做好了。您有空的話要看隨時給我打個電話都行。”


    “大家的意願怎麽樣?願意去做這個項目的人多不多?”王文超問道。


    “這個嘛。”李德超沉吟了一下,說道:“我也不瞞您,反正數據我都已經列出來了,作假也沒有意思,坑的是我自己。我把我們大田村基本上問了一遍,連山鎮的養殖戶也全都跑完了。大家對這個項目都很有興趣,覺得照這樣做可以,一下子減輕好多成本的投入,負擔和壓力就不那麽重了,所以很多人願意試一試。但是最後真正願意參與進來的,目前隻有大田的二十戶,還有鎮上五家大的養殖戶。”


    這個數字大大出乎王文超的意料:他雖然沒有親自參與過養殖業,但是基本的分析也能看出來,這是個非常好的想法,可以減輕農戶的很多負擔和風險,連李德超剛才不也說了嗎?大家都很感興趣,也認可了這個項目的優點,更何況還有李德超這個致富帶頭人做宣傳作保證,還有政府的參與和支持,那為什麽反而願意參與的人隻有這麽幾家?


    按照王文超的想法,不說所有人都踴躍參與吧,畢竟是一個新的項目,以前誰也沒有嚐試過,成功失敗沒有人敢保證,但是也該有好多人有這個意願吧?尤其是在連山鎮,這個現象尤其不應該。


    王文超對這個地方的好感還是比較深的,在他的印象裏,連山人獨立、勤勞、踏實肯幹、有思想,而且大膽,勇於嚐試,李德超不就是個最好的例子麽?為什麽如今麵對好的想法,反而這樣畏縮不前?


    “這個情況,不大對吧?”王文超說出了自己的疑惑,“為什麽隻有這麽幾家願意參與?這不應該啊,感興趣的人這麽多,願意嚐試的人就這幾家,是不是有什麽問題,覺得沒有得到解決?”


    電話那頭李德超明顯沉吟了好一會,似乎不知道怎麽說,好一會才有點難為情地說:“書記,沒有什麽問題,項目的情況我已經給他們都介紹過了,甚至於最初的時候我還特地找人一起商量,把細節的問題完善了,再組織成材料,找村長召集村民特別是養殖戶一起開個會講這個事情,基本上大家都參加了,也都聽懂了。”


    這個王文超可以想見,李德超在大田,甚至連山鎮,應該都是由一定影響力的,他出麵組織這個活動,應該還是比較成功的。他點起一支煙,等著聽李德超說出下文。


    “可能還是我沒有宣傳好吧。”李德超似乎有點愧疚,這讓王文超聽得好奇:已經做得這麽完善了,連王文超自己去做,也未必能想這麽全麵,想出開村民大會這樣的方式去宣傳,大家也都聽懂了,這怎麽能說是沒有宣傳好呢?而且,不是說了嗎,大家都很有興趣,那就更說明宣傳效果好啊。為什麽結果不好,為什麽李德超要這樣說?


    李德超猶豫了一下才說話,今天這個電話,跟上次見麵他的形象很不同,上次非常豪爽幹脆、直接,但是這一次,總有些不那麽幹脆。


    “是這樣的,我因為跟書記您見過麵的,了解也相信書記您的為人,答應我們的事,一定不會食言。所以我才努力爭取政府的支持。那天聽您分析了以後我也覺得,單憑民間個人力量,很難在短期內取得效果,但是又政府的實力做後盾,配以各方麵的支持,一定可以減輕我們很多負擔,甚至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結果是我太盲目樂觀了,開會的時候太過於強調這一點,結果大家都說,這個電子肯定是政府想出來的,政府又在想辦法想撈錢了,要不然就是照顧關係戶。不然這些年來,政府從來沒有管過下麵的事情,而且誰不知道碧山縣政府是最窮的,年年都是貧困縣,哪來的錢做這個?一頭豬苗就得多少錢,大規模搞得話,得多少錢投入,碧山縣根本搞不起,為什麽忽然間要弄這個?沒有人信。”李德超終於說出了真實的原因,這也是讓他對王文超難以啟齒的原因,能說出這些,他已經夠膽大的了。


    李德超說了這裏,苦笑著停頓了一下,“書記,我說了您也別難受也別太生氣,別太往心裏去。大家這些年來都是自生自滅,自己找得到活路的,發展好的,就是我們這樣,不好的,就是方街這樣,但是從來政府沒有幫我們想過辦法,更沒有出錢出力過,他們不相信也很正常。尤其是,以前的火腿腸廠,書記您可能不知道,那時候要打造成品牌,做龍頭產品,加大投資擴大規模,結果最後硬生生搞垮掉了,這也是政府支持的結果。我們當時都說,沒有政府瞎摻和,也許火腿腸廠現在早發展擴大規模了,絕對不至於倒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升遷筆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流小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流小二並收藏升遷筆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