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絳諸縣已經開始了夏收。
隨著各軍家屬不斷遷移,曾經被李罕之禍害了一半以上人口的晉絳二州慢慢恢複了生機。城鄉之間人煙稠密,農田播種麵積大增,各色商品不斷流入,商業也異常繁榮,甚至超過了隔壁的河中府,儼然已是附近第一大繁華地帶。
稍稍令人感到有些泄氣的是,軍士家屬多選擇住在城牆附近,即便給他們分了地,願意種的還是少,除非家裏孩子多,且成年了。
安邑縣是天雄軍家屬安置地。一萬多戶人家,幾乎全在縣城及龍池宮附近安家,以至於都形成了個大型聚居區和商業區了。
至於鄉下的土地,少有人自己耕種,能租給別人的就租給別人,不能的就隨意種點高產牧草,然後飼養牲畜,多少是點進項,畢竟完全荒廢太可惜了。
軍士家人居住的房屋也沒多考究,花費不大。看樣子,竟然是做好了再度遷移的準備。
一個廣泛流傳的謠言是,夏王早晚要廢帝自立,到時候還要搬家,沒必要弄太好。
搬了新家以後,安邑的土地賣掉,房子能賣就賣,不能賣就扔了。到時候夏王還會給大夥重新分地,又是一筆進項。
趙成的商隊從河陽迴來了,帶了一些當地打製的鐵器。
修武縣的礦場、工坊規模持續穩定運轉。質量較好的鐵用來製作兵器、鎧甲,差一點的打製農具。
農具統一由河陽幕府采購,然後租給民人,就如同那些牲畜一樣。采購的錢來自絳州錢監,每年撥數千緡新鑄銅錢用來采購十萬件各式各樣的農具,無論是官辦作院還是私人作坊,都賺得盆滿缽滿。
趙成能從修武拉許多鐵質農具走,不僅僅是因為關係,事實上他已經在修武縣投資興辦了一間小作坊,專門做農具。
河陽幕府當然不願意看到鐵質農具從本地流出,但他們也不太好阻攔趙成這種有根腳的商人,另外趙氏商行也在從外地販運牲畜到河陽,更不好翻臉了。最後也隻能作罷,讓他拉到了晉絳。
“修武鐵器怎地如此價廉?”
“聽聞是用石炭煉鐵。”
“夏王不稱石炭,喚煤。”
“你管我怎麽說?石炭煉鐵不是薄脆易折麽?這鐵器還可以啊。”
“定是修武煤有點門道,不太一樣。”
“管他呢,我全買了。”
隻一個下午,趙成拉過來的鐵器就在安邑坊市內售賣一空。他到清算行衙門那邊換了幾張銀元票,然後就離開了。
華燈初上時分,龍池宮附近的大街小巷已經極為熱鬧。
因為沒有城牆,自然也不存在宵禁。居住在這裏的不是王府、幕府官將,就是軍士家屬,他們完全有錢消費,即便是入夜之後,酒肆之類的地方依然客滿為患。
驛站同樣是一個非常熱鬧的地方,趙成閑極無聊,與住在這裏的商人士子在院中飲茶。
一開始大夥聊的都是今年雨水、收成之類的事情,後來轉向了生意經,談到了夏王每至一地,當地的牲畜數量定然會逐年增加,到最後飼養牲畜居然變成了與種植粟麥平等的農業活動,因此牲畜買賣一年比一年火爆。
有人聽了半天,實在忍不下去了,插言道:“諸君可知越州董昌稱帝了?”
場中為之一靜。
趙成瞄了一眼,發現是個年輕的遊學士子,聽口音應是關中的,頗為親切,頓時心中有數了。
“董昌跳梁小醜,不知死活,有什麽好說的?”有人嗤笑道:“他才多大點地盤,有幾個兵?”
“確實。”年輕士子點了點頭,說道:“但如今有個人的地盤、兵馬遠甚董昌,他會不會稱帝?”
院中更沒人說話了,這廝是激於義憤,還是喝茶喝醉了?
趙成咳嗽了一下,道:“如今這天下,紛亂不休,河隴、關中、關北、金商安定多少年了?李家天子不能體恤良民,難道還能攔著別人來護佑百姓?在座多有商徒賈客,這些年買賣做得都很不錯吧?”
“確實不錯。在坊市裏關個幾天,大夥集中把買賣做完,各自迴家。夏王弄了個銀元出來,要我說,咱們商徒就該給他立生祠。”有人說道。
嗯,話有些肉麻,但意思大夥都明了,並且深有體會。
博覽會期間,關起門來集中交易,用虛擬的標準銀元記賬,他們交易方便,官府收稅也方便,大家都免去了很多麻煩。
很多以前沒做成的生意,現在也做成了,大夥的生意規模普遍有所擴大。
更別說,還打通了與西域的絲路貿易,獲益者眾多。
“該給夏王立生祠。”一帶著濃厚川音、胡商模樣的賈客說道:“去歲我在安邑坊市賣了批香藥,結餘銀元若幹,取票而走。今歲持票進市,還可以用,夏王這信譽,沒的說。”
“若夏王稱帝,我支持。”有人放下茶碗,毫不猶豫地說道。
“我也支持,這天下該變一變了。”又有人說道。
年輕士子目瞪口呆。
他挑起話頭,隻不過想發發牢騷,博取別人的附和與支持。但事情的發展出乎他的意料,商徒怎麽這麽不要臉,居然支持改朝換代?還要給夏王立生祠?當成你們商家的祖師爺之一供奉了是吧?
“你們你們”年輕士子結結巴巴,道:“大唐享祚二百餘年,人心所向。”
他這話一出,商人們都笑了。
他們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很多人是武裝行商,敢打敢拚,對天下的局勢有一個較為全麵的認識。如今的大唐,不是夏王稱聖,就是梁王稱帝,或者多人各帝一方,稱孤道寡,不會有別的結局了。
唐室,人心當然還有,但也隻是習慣罷了。比如人們習慣去長安考學,習慣將重要案卷送到長安刑部,習慣送樂人工匠去京中值役,習慣上供
但這些事也都在慢慢發生改變。
這天下,和十幾年前已經大不一樣了。十幾年後,肯定和如今也大不一樣,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趙成沒有笑,而是密切觀察,默默思考。
如果夏王稱帝,就關西的商人階層而言,應該不會有什麽反對情緒。他們有錢,有人脈,有見識,有私兵,力量還是不容小覷的。
經營關西這麽多年,商人大受其利,夏王終於得到迴報了,可喜可賀。
第二日,趙成被召入了龍池宮。
女史趙姝將他引了進去,然後便退下了。
趙成客氣地行禮作別。
趙姝是趙儉的孫女,之前在郡王府當侍女,如今當了龍池宮女史,在尚宮封大娘手下做事。嚴格來說,趙儉與秦州趙氏隻能說有淵源,真談不上是親戚。
但正所謂富在深山有人知,天水趙家發達了,各地趙氏分支都來攀附,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趙光逢家在京兆府好幾代人了,與秦州趙氏基本斷了聯係。當初上位,還不是靠了“趙貴妃”的提攜,大家敘一敘輩分,都是親戚,你好我好大家好。
“來啦?”會麵的地點是演武場,邵樹德赤著上身,剛剛錘煉完武藝,見趙成進來,也不急著更衣,隨口問道。
這是把你當自己人了,趙成當然明白,快步上前行禮。
“坐下吧。”邵樹德說道。
尚服裴氏仔細地替邵樹德擦拭汗珠,女史站在一旁,不敢幫忙。
“陳許趙氏,可否與他們攀攀親戚?”邵樹德問道。
裴氏這娘們太懂了,太會了,她幹活的時候往往把白皙幽深的胸口露出來,帶著點若有若無的喘息,手法與其說是擦拭,不如說是調情。
這女人!侍奉沒幾年,已經先後生下兩個孩子了,照這樣子,第三個也不遠了。
“大王,陳許趙氏是在秦州陷蕃那會出走的。大中年間收複秦州後,趙犨之父趙叔文曾遣人迴過一趟秦州,敘了敘宗誼,隨後又斷了聯係。”趙成答道:“陳許趙氏以軍功發跡,趙犨曾祖趙賓當上了忠武軍衙將,其子趙英奇、孫趙叔文、曾孫趙犨三兄弟,世為陳許將校。某查過天水老宅族譜,沒有錄入陳許趙氏這一支,也不知百餘年前是怎麽迴事。”
“有心了。”邵樹德讚道。
陳許趙氏、京兆趙氏、邠州趙氏,沒有列上去很正常。都分家過了,誰也不認識誰,若不是顧念祖宗,趙犨之父趙叔文都未必會迴秦州看看。
“秘密遣人去許州,拉一拉關係。”邵樹德說道:“一筆寫不出兩個趙,都是天水老祖宗的後人嘛,分家過才百餘年,敘一敘宗誼,列一列族譜,都是一家人。可懂?”
“明白。”趙成躬身應道。
“趙珝若能投我,趙氏仍任許州忠武軍節度使。”邵樹德許諾道:“說話算話。”
“忠武悍卒,與蔡賊相持多年,天下聞名。若能助我攻滅全忠,還有更大的富貴。”邵樹德又道:“事情做得機密些。我估計現在許州不好進,你們想想辦法,我會讓趙光逢協助你的。”
“遵命。”趙成應道:“全忠掘河,仿如掘墓,有識之士無不唾罵恥笑。便是心向全忠之人,也扼腕歎息,引為失策。如此人心向背之下,趙珝自當做出選擇。”
邵樹德笑了,道:“人心向背,確實有用。不過,若不是將士們奮勇作戰,將梁軍打得丟盔棄甲,這人心也就那麽迴事。好好做吧,趙氏的富貴,少不了的。”
隨著各軍家屬不斷遷移,曾經被李罕之禍害了一半以上人口的晉絳二州慢慢恢複了生機。城鄉之間人煙稠密,農田播種麵積大增,各色商品不斷流入,商業也異常繁榮,甚至超過了隔壁的河中府,儼然已是附近第一大繁華地帶。
稍稍令人感到有些泄氣的是,軍士家屬多選擇住在城牆附近,即便給他們分了地,願意種的還是少,除非家裏孩子多,且成年了。
安邑縣是天雄軍家屬安置地。一萬多戶人家,幾乎全在縣城及龍池宮附近安家,以至於都形成了個大型聚居區和商業區了。
至於鄉下的土地,少有人自己耕種,能租給別人的就租給別人,不能的就隨意種點高產牧草,然後飼養牲畜,多少是點進項,畢竟完全荒廢太可惜了。
軍士家人居住的房屋也沒多考究,花費不大。看樣子,竟然是做好了再度遷移的準備。
一個廣泛流傳的謠言是,夏王早晚要廢帝自立,到時候還要搬家,沒必要弄太好。
搬了新家以後,安邑的土地賣掉,房子能賣就賣,不能賣就扔了。到時候夏王還會給大夥重新分地,又是一筆進項。
趙成的商隊從河陽迴來了,帶了一些當地打製的鐵器。
修武縣的礦場、工坊規模持續穩定運轉。質量較好的鐵用來製作兵器、鎧甲,差一點的打製農具。
農具統一由河陽幕府采購,然後租給民人,就如同那些牲畜一樣。采購的錢來自絳州錢監,每年撥數千緡新鑄銅錢用來采購十萬件各式各樣的農具,無論是官辦作院還是私人作坊,都賺得盆滿缽滿。
趙成能從修武拉許多鐵質農具走,不僅僅是因為關係,事實上他已經在修武縣投資興辦了一間小作坊,專門做農具。
河陽幕府當然不願意看到鐵質農具從本地流出,但他們也不太好阻攔趙成這種有根腳的商人,另外趙氏商行也在從外地販運牲畜到河陽,更不好翻臉了。最後也隻能作罷,讓他拉到了晉絳。
“修武鐵器怎地如此價廉?”
“聽聞是用石炭煉鐵。”
“夏王不稱石炭,喚煤。”
“你管我怎麽說?石炭煉鐵不是薄脆易折麽?這鐵器還可以啊。”
“定是修武煤有點門道,不太一樣。”
“管他呢,我全買了。”
隻一個下午,趙成拉過來的鐵器就在安邑坊市內售賣一空。他到清算行衙門那邊換了幾張銀元票,然後就離開了。
華燈初上時分,龍池宮附近的大街小巷已經極為熱鬧。
因為沒有城牆,自然也不存在宵禁。居住在這裏的不是王府、幕府官將,就是軍士家屬,他們完全有錢消費,即便是入夜之後,酒肆之類的地方依然客滿為患。
驛站同樣是一個非常熱鬧的地方,趙成閑極無聊,與住在這裏的商人士子在院中飲茶。
一開始大夥聊的都是今年雨水、收成之類的事情,後來轉向了生意經,談到了夏王每至一地,當地的牲畜數量定然會逐年增加,到最後飼養牲畜居然變成了與種植粟麥平等的農業活動,因此牲畜買賣一年比一年火爆。
有人聽了半天,實在忍不下去了,插言道:“諸君可知越州董昌稱帝了?”
場中為之一靜。
趙成瞄了一眼,發現是個年輕的遊學士子,聽口音應是關中的,頗為親切,頓時心中有數了。
“董昌跳梁小醜,不知死活,有什麽好說的?”有人嗤笑道:“他才多大點地盤,有幾個兵?”
“確實。”年輕士子點了點頭,說道:“但如今有個人的地盤、兵馬遠甚董昌,他會不會稱帝?”
院中更沒人說話了,這廝是激於義憤,還是喝茶喝醉了?
趙成咳嗽了一下,道:“如今這天下,紛亂不休,河隴、關中、關北、金商安定多少年了?李家天子不能體恤良民,難道還能攔著別人來護佑百姓?在座多有商徒賈客,這些年買賣做得都很不錯吧?”
“確實不錯。在坊市裏關個幾天,大夥集中把買賣做完,各自迴家。夏王弄了個銀元出來,要我說,咱們商徒就該給他立生祠。”有人說道。
嗯,話有些肉麻,但意思大夥都明了,並且深有體會。
博覽會期間,關起門來集中交易,用虛擬的標準銀元記賬,他們交易方便,官府收稅也方便,大家都免去了很多麻煩。
很多以前沒做成的生意,現在也做成了,大夥的生意規模普遍有所擴大。
更別說,還打通了與西域的絲路貿易,獲益者眾多。
“該給夏王立生祠。”一帶著濃厚川音、胡商模樣的賈客說道:“去歲我在安邑坊市賣了批香藥,結餘銀元若幹,取票而走。今歲持票進市,還可以用,夏王這信譽,沒的說。”
“若夏王稱帝,我支持。”有人放下茶碗,毫不猶豫地說道。
“我也支持,這天下該變一變了。”又有人說道。
年輕士子目瞪口呆。
他挑起話頭,隻不過想發發牢騷,博取別人的附和與支持。但事情的發展出乎他的意料,商徒怎麽這麽不要臉,居然支持改朝換代?還要給夏王立生祠?當成你們商家的祖師爺之一供奉了是吧?
“你們你們”年輕士子結結巴巴,道:“大唐享祚二百餘年,人心所向。”
他這話一出,商人們都笑了。
他們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很多人是武裝行商,敢打敢拚,對天下的局勢有一個較為全麵的認識。如今的大唐,不是夏王稱聖,就是梁王稱帝,或者多人各帝一方,稱孤道寡,不會有別的結局了。
唐室,人心當然還有,但也隻是習慣罷了。比如人們習慣去長安考學,習慣將重要案卷送到長安刑部,習慣送樂人工匠去京中值役,習慣上供
但這些事也都在慢慢發生改變。
這天下,和十幾年前已經大不一樣了。十幾年後,肯定和如今也大不一樣,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趙成沒有笑,而是密切觀察,默默思考。
如果夏王稱帝,就關西的商人階層而言,應該不會有什麽反對情緒。他們有錢,有人脈,有見識,有私兵,力量還是不容小覷的。
經營關西這麽多年,商人大受其利,夏王終於得到迴報了,可喜可賀。
第二日,趙成被召入了龍池宮。
女史趙姝將他引了進去,然後便退下了。
趙成客氣地行禮作別。
趙姝是趙儉的孫女,之前在郡王府當侍女,如今當了龍池宮女史,在尚宮封大娘手下做事。嚴格來說,趙儉與秦州趙氏隻能說有淵源,真談不上是親戚。
但正所謂富在深山有人知,天水趙家發達了,各地趙氏分支都來攀附,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趙光逢家在京兆府好幾代人了,與秦州趙氏基本斷了聯係。當初上位,還不是靠了“趙貴妃”的提攜,大家敘一敘輩分,都是親戚,你好我好大家好。
“來啦?”會麵的地點是演武場,邵樹德赤著上身,剛剛錘煉完武藝,見趙成進來,也不急著更衣,隨口問道。
這是把你當自己人了,趙成當然明白,快步上前行禮。
“坐下吧。”邵樹德說道。
尚服裴氏仔細地替邵樹德擦拭汗珠,女史站在一旁,不敢幫忙。
“陳許趙氏,可否與他們攀攀親戚?”邵樹德問道。
裴氏這娘們太懂了,太會了,她幹活的時候往往把白皙幽深的胸口露出來,帶著點若有若無的喘息,手法與其說是擦拭,不如說是調情。
這女人!侍奉沒幾年,已經先後生下兩個孩子了,照這樣子,第三個也不遠了。
“大王,陳許趙氏是在秦州陷蕃那會出走的。大中年間收複秦州後,趙犨之父趙叔文曾遣人迴過一趟秦州,敘了敘宗誼,隨後又斷了聯係。”趙成答道:“陳許趙氏以軍功發跡,趙犨曾祖趙賓當上了忠武軍衙將,其子趙英奇、孫趙叔文、曾孫趙犨三兄弟,世為陳許將校。某查過天水老宅族譜,沒有錄入陳許趙氏這一支,也不知百餘年前是怎麽迴事。”
“有心了。”邵樹德讚道。
陳許趙氏、京兆趙氏、邠州趙氏,沒有列上去很正常。都分家過了,誰也不認識誰,若不是顧念祖宗,趙犨之父趙叔文都未必會迴秦州看看。
“秘密遣人去許州,拉一拉關係。”邵樹德說道:“一筆寫不出兩個趙,都是天水老祖宗的後人嘛,分家過才百餘年,敘一敘宗誼,列一列族譜,都是一家人。可懂?”
“明白。”趙成躬身應道。
“趙珝若能投我,趙氏仍任許州忠武軍節度使。”邵樹德許諾道:“說話算話。”
“忠武悍卒,與蔡賊相持多年,天下聞名。若能助我攻滅全忠,還有更大的富貴。”邵樹德又道:“事情做得機密些。我估計現在許州不好進,你們想想辦法,我會讓趙光逢協助你的。”
“遵命。”趙成應道:“全忠掘河,仿如掘墓,有識之士無不唾罵恥笑。便是心向全忠之人,也扼腕歎息,引為失策。如此人心向背之下,趙珝自當做出選擇。”
邵樹德笑了,道:“人心向背,確實有用。不過,若不是將士們奮勇作戰,將梁軍打得丟盔棄甲,這人心也就那麽迴事。好好做吧,趙氏的富貴,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