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普通人的標準來說,四世同堂,兒子女兒孝順,孫子更好,還有重孫子讓她逗,時珞該是幸福的。


    她身體挺好,事業也順利,財務自由,並沒什麽煩心事。


    這樣的人生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時珞很知足很幸福。


    可是這樣的熱鬧過後,夜深人靜,躺下後,還是會悵然失落,還是會失眠。


    沒有人隨時拉著她的手和她說話,沒有人幫她蓋被子,另一個枕頭再也沒人。


    她也說不上來自己是怎麽了,一方麵很知足幸福,可另一方麵,心卻空了一個洞。


    邵景天走後,空出來的洞,不管怎麽幸福也沒法彌補。


    可時珞不能讓那個洞持續擴大。


    她隻能讓自己忙碌,讓自己的關注點在家人身上。


    再後來,她繼續工作寫劇本。


    改改寫寫,等一切完成,兩年已經過去。


    邵景天離開兩年了。


    兩年很久了,時珞讓自己振作起來,投入工作,開拍電影。


    這一次,主角是小祈。


    因為時珞就是以小祈為原型創作的劇本。


    在小祈第一部電影後,時珞再次為小祈創作了劇本。


    小祈拿到劇本後,驚喜不已。


    “太好了,媽,我還以為我這輩子都沒機會了呢。”


    “怎麽會,我之前就有想法了。”


    小祈曾經是因為時珞和晏明笙的影響而入行的,時珞是他入行的直接理由。


    小祈一直想多和時珞合作,不過卻也知道自己不能一直吃媽媽的老本,所以克製著。


    不過想演媽媽的戲,一直是他的夢想的。


    以前時珞是編劇,如今時珞是編劇也是導演,話語權更大。


    不過也沒人反對就是。


    畢竟小祈和時珞合作真是雙劍合璧,隻要不是傻子都不會反對。


    時珞動筆的時候,就不自覺看向小祈,冥冥之中一切天注定。


    而小祈在知道時珞動筆後,也因為邵景天的離開,不放心時珞,減少了工作,陪著時珞之餘,也沒什麽合作在身,不存在檔期問題。


    最後,在所有人的期待中,時珞和小祈合作。


    然後一拍,就拍了兩年。


    這兩年中,時珞和小祈差點沒斷絕關係。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差點沒斷絕關係。


    都是業內頂尖的存在了,藝術上的碰撞很正常。


    小祈的演技不用說,大滿貫影帝不是隨便叫的,可是時珞對他要求更高,高得讓人覺得喪心病狂。


    小祈多少年沒受到這樣的待遇了,在劇場裏被導演罵得抬不起頭來。


    說實話,要不是罵人的是他媽,他早頂迴去了。


    好吧,就是親媽,小祈也忍不住頂迴去了。


    拍戲時,他有自己的想法,他會入戲,然後就整個人的一些反應話語,會和時珞寫的不一樣。


    他不是改戲加戲,就是覺得自己變成那個人,就覺得有些設定和對話不合理,自己有更好的想法。


    母子兩最後會因為這些通宵討論,有時候為了一個動作一句話,能吵上好幾次。


    兩個人都是負責的,而且都是追求完美的,本來是好事,不過湊到一起就不那麽美妙了。


    所以,母子關係都差點沒破裂。


    要不是親生的,怕是會打起來。


    劇組的人一開始看得戰戰兢兢,後來都習慣麻木了。


    反正不管吵成什麽樣,最後他們還是會和好的。


    爭論的點也會達成一致。


    劇組工作比較高壓,投入也大,有時候還會陷入瓶頸,最後中途都放假休息了四五次。


    就這樣,兩年過去,終於殺青了。


    時珞和小祈都鬆口氣,再也不用擔心家庭巨變了。


    雖然創作過程很艱辛,不過等看到成品,時珞和小祈都覺得挺值得的。


    半年後,後期製作完成。


    又半年後,電影上映,上映當天票房就爆了。


    第二天票房口碑全爆發,引爆十一檔。


    一個月後,電影票房一次次超過時珞以往的成績,朝著國內總票房前三前進。


    因為口碑票房太好,還有很多人想看,還有人想去二刷三刷,電影延遲下映。


    國內一片叫好聲,那個月,到處都是小祈和時珞以及電影的話題。


    而在這些大好消息中,又有好消息傳來。


    電影要在國外各地區前後上映。


    所有人都沸騰了。


    這代表什麽,代表電影真正走出國門了。


    小祈真的做到了,帶著國內的電影走出國門。


    大家帶著無限的希望,又帶著忐忑,等著反饋迴來的消息。


    一開始並不是很好。


    畢竟國外的人習慣輸出,並不習慣這樣的輸入,很多人都不看好,或者不習慣去看。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一個星期。


    媒體一開始吹捧了很多,看到這樣的結果,不少人開始暗暗閉嘴,不過也有一些媒體,還有一些對家開始踩。


    之前能將你誇上天,後來就能將你踩到底。


    他們說電影水土不服,就算國內表現再好,也隻能在國內嗨,還是走不出國門。


    還有人開始替小祈惋惜,說他肯定後悔了。


    當初明明有機會在他麵前,他不珍惜,還太過自信,說自己將帶領電影走出國門,現在鬧笑話了吧?


    這些明裏暗裏的貶低不提,還有不少什麽專家影評人分析為什麽會失敗,什麽水土不服都說出來了。


    更過分的還有人說在國內被捧上神壇,最後到了國外灰溜溜,直接丟臉丟到太平洋去了。


    在這些陰陽怪氣中,小祈和時珞的粉絲還有喜歡電影的,都被氣死了。


    行業內不少人都歎氣,覺得圈子還是太亂了,好好的事,硬是給弄臭了。


    在這樣的氣氛中,風向又忽然變了。


    原因是電影上映後,雖然看的人確實比較少,可是也又看的人,看過的都覺得不錯,後來就推薦給其他人。


    網絡時代傳播總是最快的,一開始隻是小範圍,可是後來這個範圍就越來越大。


    最後慢慢的口碑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


    在電影院都決定開始撤下的時候,上座率忽然高了,票房忽然上去了。


    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可是就是發生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一些好評,這一些推薦,最後終於發揮了作用。


    情況形勢逆轉,在國內那些踩的人還沒反應過來前,一切都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後我成了自己的情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開花落年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開花落年年並收藏重生後我成了自己的情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