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從曆史上看,漢人老祖宗是沒纏過腳的,唐貴妃楊玉環多虧有一雙大腳,不然她那麽胖咋能站穩跳舞呀?”


    周胡氏拿出西安府知府二小姐沒纏腳也嫁了好男人的事,來反對再為周瑩纏腳,周海潮一時找不到反駁詞兒,加上心疼女兒,也就沒再堅持。如此一來,周瑩才逃過一劫。一晃多年過去了,一天晚上,天福樓突然起火,當時風大夜黑,救火的人雖然不少,但真正敢往上撲的除縣衙裏的官兵和從天福樓逃出命的夥計外,出上力的並不多。待火撲滅,天福樓隻剩下了四堵牆。周海潮被人從火中救出,渾身燒傷,在炕上躺了三個多月才能下炕。不料禍不單行,在返迴孟店村途中,遇暴風雨,所乘轎車被掀翻,淋了雨,迴家便發高燒,醫治無效,十幾天後咽了氣!


    周海潮病故第二天,他的生前好友、東鄉堡首富、姚氏長子長孫、長安東鄉堡總商號東家大掌櫃姚平義,接到周海潮老婆周胡氏及其女周瑩的訃告文書,沉默良久,方對妻子孟小嬌說:“明天我到三原孟店去吊唁海潮,他膝下無子,撂下這一老一小,香火都斷了。”


    孟小嬌驚道:“二十多天前海潮還來長安看病,咋就突然走了呢?”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啊!”


    “海潮的女兒周瑩今年十四五歲了吧?過幾年,可以招個上門女婿,把周氏門戶給頂起來嘛。”


    “沒那麽容易,周胡氏心高氣傲著呢,平庸無能之輩,她連白眼也不給,有才有貌有財子弟,誰吃撐了願改姓換名做他人窗下儐相?高不攀低不就的事,心想事成難得很哩!”


    “咱給沃野說說,他三個光瓢,老大十八九歲了,讓上周家當頂門杠保準成。”


    “黨沃野就是同意了,也難通過他老婆那一關。沃野老婆麻迷著哩,你千萬別出餿主意找挨罵。”


    “那就眼睜睜看著海潮從此斷了後啊?”


    “車到山前自有路,看你急得火燒屁股了!”


    第二天,姚平義騎馬來到孟店村,太陽已偏西,從吊唁棚退出來,見到渭北商賈旋璟、劉萬才、李如意、蕭雨軒、藍青雲等友好同人,唏噓不已中李如意說:“黨沃野和李平嶺哥兒倆眼下在茶馬古道上奔波,不知啥時才能收到海潮西歸的訃告文書?”蕭雨軒說:“接到也隻能默哀灑淚了!”


    “人活著為活下去,圍住銀子企盼掘井及泉,累死拚活,到頭有的連泉水是啥味道也沒嚐到便倒下去了,每當看到這種情況,我有點寒心!”李如意說,“今天我們來吊唁海潮,明天不知誰又來吊唁我們呢?!”


    姚平義拍拍李如意的肩頭說:“別太悲觀了,你才多大?放心,等你送走了我們這一群老哥兒,你再想誰送你不遲。”


    這時,兩輛轎車一前一後,停在周家的院門口,姚家老二姚平嶺入贅貨郎李家改姚姓為李,李平嶺的發妻李紅霞和丁欽偉的妻子錢惠珠各帶一丫鬟下車來。周胡氏聞聲趕出來,上前接迎二人,一見她們便淚眼汪汪。望著周胡氏哭得紅腫的眼睛,李紅霞抱住周胡氏說:“嫂子一定節哀順變,千萬別傷了身子。平嶺和欽偉哥兒倆遠在千裏外,不能趕迴來為海潮哥送行,我和惠珠代表他們來為海潮哥送行了!”


    周胡氏說:“謝謝你們了。”


    李紅霞拉住周瑩的手說:“瑩啊,快點長大吧,長大了好分擔你媽肩上的擔子。”


    周瑩說:“姨媽,我長大一定孝敬我媽,不會讓我媽失望傷心。”


    錢惠珠一聽,淚掛雙行,抱住周瑩說:“瑩啊,將來一定要把周家重撐起來。”


    從靈棚吊唁出來,李紅霞、錢惠珠進周宅後廳休息時,在靈棚外見到姚平義、蕭雨軒、旋璟、易三朝、尤大同、李如意、藍青雲、劉萬才正聚在一起說話,便上前對姚平義說:“大哥,你們兄弟哥兒們早來了?”


    姚平義笑道:“單騎比轎車快,我想趕在城門未關前,能迴到西安城裏,所以趕了個早。不想,他們比我到得還早。平嶺、欽偉最近有信迴來嗎?”


    李紅霞說:“一個月前平嶺寫信迴來說,他們由雲南騰衝、龍陵,為成都、重慶組織到價值七十多萬兩緬甸產瑪瑙、緬玉、金銀玉首飾,我想他們可能已到成都、重慶交貨了。”


    李如意叫道:“我的媽呀,平嶺哥一次生意,就超過我三年買賣的總和,我這輩子隻能望塵莫及了!”


    “小子,你如果隻用望塵莫及看著平嶺拚搏,你這輩子隻能小打小鬧當小小老板了。”藍青雲對李如意說,“創造財富是要花代價的。你要嚐到成功積累財富的快樂,必須向平嶺兄學習,首先付出吃大苦耐大勞、不怕失敗和犧牲的代價。如果你猶豫不決,前怕狼,後怕虎,趁早在家替你老婆抱孩子洗尿布。”


    眾人哄地笑了。


    因孟店村遭馬三陽縱火焚燒後房屋緊張,前來吊唁的外鄉他地賓朋友好結束吊唁後馬不停蹄返迴,姚平義和旋璟等人喝了杯茶,便告別周胡氏和周瑩,上馬出了孟店村各奔東西。


    周海潮一走,孟店村從此日漸衰落,在三原富甲一方的榮耀成為曆史煙雲。


    周海潮故去後,周胡氏失魂落魄,幾乎哭瞎了眼,多虧周瑩整日陪伴左右,沒明沒夜開導勸慰,才使她從悲痛欲絕中解脫出來。


    失去父親的周瑩,在周胡氏心裏眼裏,成為自己生命的支柱和寄托。隻是考慮到久遠,她不得不做出痛苦的決定:量入為出。為此辭退了周瑩的老師百裏和十一名下人,以節約開支。對於武師董海川的去留,她一時拿不定主意。她不想違背先夫意願,盡可能讓女兒學到更紮實的功夫,能在危險時刻,保衛自己和親人安全。眼下女兒武藝在董海川眼裏,已有了七成功力,若此時將武師辭退,女兒的武藝豈不要前功盡棄了?而董海川武功造詣精湛,是螳螂拳高手,對南北少林武術皆有研究,人品極佳。當初進得周宅,第一眼見到周瑩,就開懷大笑說:“此女可教也。”原來他發現,周瑩不僅天資聰慧,反應能力超人,身體條件也好,是天生的練武坯子,而且是一個沒纏腳的小姑娘。在習武人眼裏,纏腳的女人已失去了習武防身的最起碼條件:紮不穩馬步,失去爆發力的根基,小腳女人別說疾步騰挪,就連大步進退也難保持平衡。翻開曆史查看,哪朝哪代,習武強身衛國的巾幗英雄是小腳?楊家女將沒一個是纏過腳的;梁紅玉擂鼓戰金山,能夠拒敵的先決條件是她沒纏過腳;花木蘭能替父從軍,若是纏了腳的女人,軍營還沒進就會被人識破;陳圓圓之所以被男人們掂過來擄過去,原因很簡單,她既無反抗能力又無法拔腿逃跑,因為她那一雙三寸金蓮破壞了讓她站得牢挺得住的根基!


    董海川二話沒說,當下便收周瑩為徒,成為影響周瑩一生的啟蒙老師之一。


    百裏是涇陽名人名士,肚子裏裝滿了墨水,隻因脾性太過剛直,一生不得誌,隻能靠寄館教書育人。進得周氏宅內後,發現周瑩天資聰穎,稟賦過人,非尋常女孩可比,高興之餘,傾心以教。百裏、董海川在周宅共事九年,把周瑩調教成一個出類拔萃能文能武的女孩。與同年的女孩比,她已是三原縣少有的才女。特別是在武藝上,她已能刀槍劍戟十八般武藝集於一身,足可與一般高手對陣。周瑩對母親的苦心,自是心知肚明,為了減少家庭開支和母親共同度過艱難歲月,她咬牙違心地對母親說:“讓董先生與百裏先生一道走吧!”


    周胡氏對女兒的決定,似乎並不感意外,隻是說:“娃呀,你可要考慮好呀!”


    周瑩斬釘截鐵地說:“往後我自己加強練習吧!”


    老師全走了,周瑩在成長中第一次麵對獨立選擇的命運後,一夜之間突然成熟了。


    周海潮入土為安幾年之後,渭北城鄉突然傳出周胡氏為周瑩招贅上門女婿的消息,並且將三個條件公之於眾:一、入贅周氏為婿者必須更姓改名;不準倚仗財勢為害鄉裏;二、成婚後所生第一個兒子為周氏子嗣,女婿盡百年後之孝;三、與周瑩成婚後,不準納妾再娶、尋花問柳。上門女婿本人具備條件自然少不了相貌堂堂,體格健壯,人才出眾,文知孔孟諸子百家,史知三皇五帝商湯春秋秦漢隋唐,天文地理皆可言對,詩詞書畫不能兩眼墨黑……人們談論如沸,應者寥寥。鄉人坐到一塊議論,出言多為苛刻,笑曰:金殿考狀元也不過如此。姚平義等聽到耳朵裏,並沒往心裏放,以為周胡氏是想用這一招堵媒婆子的嘴罷了。不意消息傳到安吳堡家,吳尉文打發總管上門拜見周胡氏,代表吳尉文為獨子吳聘求婚,除了入贅周家,餘皆滿口應承。


    周胡氏說:“我想招女婿上門,吳尉文為何不允?”


    管家說:“吳氏家資數百萬,土地上千畝,商號遍布渭北與川陝蘇豫鄂晉甘寧青等地,吳聘是吳氏事業唯一舉旗人,入贅孟店大材小用。老夫人想想,你是願有一個唿風喚雨,一唿百應,財富積山的女婿呢,還是招進門守住百畝土地一院過火房,讓你日夜為他熬煎過日子,伸不開拳腳的女婿呢?話再說迴來,你把周瑩嫁進吳家,把你已不足萬貫的家業讓女婿和女兒共同管起來,生下第一個兒子抱來孟店由你管教調養,最終不是把周家塌了的天,重新給撐得天高地圓,人財兩旺了?”


    周胡氏雖嫁進孟店周家二十餘年,吃香喝辣,見多識廣,畢竟沒主持過家政,沒理過財。周海潮自己在馬三陽刀下活下命來,僅得到價值不足十萬兩銀子的三原天福樓酒家,周玉良沒戰死前從沒預料到悲劇能在孟店他的頭上開鑼擂鼓,因此沒留下片言文書。孟店毀於戰火後,各地商號乘機易幟變旗,掌櫃變成老板,周海潮有心追究,但口說無憑,隻得挨了肚子痛,加之時局動亂,他也無力追究,隻得麵對現實。周海潮為扭轉艱難處境,親自管理酒樓,不料深冬寒夜灶火沒管好,將酒樓化為灰燼,他自己被燒傷之後又遭遇暴雨,引發感冒發燒轉為肺炎不治而亡,留下周胡氏周瑩孤兒寡母。周胡氏無計可施,隻得走招上門女婿這條路。她唯一的資本是周瑩美若天仙,文武全才,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熟讀諸子百家,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皆通,一把女媧劍在手,足令男子漢們汗顏。周胡氏想:憑這些條件周瑩招個上門女婿易如反掌。豈料,真正找上門來的小夥並不多,來的一見麵,多數是周胡氏看不上的俗子凡夫,沒本事的徒有一張漂亮臉蛋,有點水平的長相多是歪瓜裂棗,周瑩連正眼也不瞧!直到安吳堡吳家管家上門求婚,周胡氏才見到比她門樓高的求婚者。


    安吳堡吳家,是渭北著名世家,其祖先在唐初在冀州為官升遷到華原郡任上,途經嵯峨北上時,見嵯峨山嵐如黛,林茂花香,草肥地廣,水清魚躍,是難得一見的風水寶地,於是記在腦海,在任三年返鄉時,走到嵯峨山麓,不再前行,在一塊草肥水美視野廣闊的地方,麵南坐北蓋了數間草屋定居下來。當時唐朝還沒有一統江山,戰事頻仍,渭北人煙稀少,一戶人家深藏密林草地,並無人幹擾侵襲。李世民入主皇位後嵯峨山麓得到開發,嵯峨吳家成為大戶,子孫繁衍成群,多時達到二十八口,有子五人。吳家人多勢眾,當過華原副刺史的吳一令活到八十八歲無疾而終,其子孫為紀念老人,把自己住的地方命名為安吳堡。時光如梭,到了清乾隆年間,吳家後人分支外遷關中各地,都無什麽大的建樹,隻有堅守安吳堡的吳氏五十九代孫吳十三官至正七品知縣,在任時加強了對子女四書五經的教育,奠定了吳氏後人的家學基礎。到了吳尉文父主政安吳堡時,官拜議敘布政使,享四品之尊,穿黃馬褂,吳家財富一躍成渭北大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安吳商婦(晚清女首富周瑩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文德 王芳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文德 王芳聞並收藏安吳商婦(晚清女首富周瑩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