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這個時候可是敏感時期,誰也不敢保證去了內陸,英國那邊會有什麽反應。


    他們可沒有霍大亨那麽大能耐,能夠在總督府的全力打壓下,依舊活得有滋有潤。


    相比起普通民眾,他們這些大資本家雖然更了解內陸的實際情況,但也正是因為了解,大家才一直束手束腳。


    內陸開放政策過於保守,大家無法確定政策是否擁有時效性,一旦中途出現什麽變化,那麽他們的投資,有可能會打了水漂。


    當然了,錢隻是一個方麵。


    其中更重要的一個方麵,是內陸從上至下對資本家的偏見和抵觸,大家一提到有錢人,動不動裏扣上剝削的帽子。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天然的對立,使得這個時期的內陸對資本家三個字尤為敏感,即便是上麵喊出改革開放,大家也需要時間轉變態度。


    楊辰:“包叔叔,這事有什麽好猶豫的,需知法不責眾,大家夥隻是過去提提意見,又不是要幹別的,顧慮那麽多做什麽。”


    包船王聽了,白了一眼,無語道:“你小子是真傻,還是假傻?”


    楊辰搖頭道:“不是我傻不傻的問題,而是包叔叔你們把問題想的太複雜了,我就不明白了,內陸那邊連美國都啃不動,早幾年美國更是解除了對內陸的經濟封鎖,與內陸建立了正常的外交關係。”


    “美國尚且如此,一個在二戰之後,沒落下來的英國,就算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它難道還能大的過美國嗎?”


    “戰爭在我們這裏是打不起來的,有美國的前車之鑒,英國人沒有那麽傻,即便它們再驕傲,也清楚自己不可能在家門口打贏這場仗。


    所以,這場談判,其實早在一開始,勝負就已經分出來了,隻要內陸那邊能夠堅持收複香江的決心,英國隻能咬牙退讓。”


    眾人一聽楊辰的解釋,一個個皺起眉頭之後,又不由的舒緩開來。


    確實如楊辰說的那樣,連美國都吃癟了,英國那個已經沒落的國家,當初的日不落帝國,早已經成了過去式。


    昔日的帝國榮耀,隻留在了昨天,今天的世界已經出現極大的變化,曾經不可一世的歐洲國家,現在都在默默的舔傷口,同時還得承受北極熊無時無刻的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想要跟內陸打起來,可能性幾乎為零。


    見大家表情出現變化,楊辰對霍大亨眨了眨眼睛,笑了笑道:“大家與其去想已經成為事實的事情,還不如想點別的,比如說”


    霍英東:⊙_⊙


    包船王:⊙_⊙


    趙船王:⊙_⊙


    薛父見楊辰停下哪裏,一副賣關子的模樣,沒好氣道:“比如說什麽,你小子就別賣關子了。”


    楊辰摸了摸鼻子:“比如說賺錢”。


    “大家別忘了,在二三十年前,香江也不過是一塊荒漠之地,遠不如曾經繁榮的上嗨,可是大家再看看現在,現在的香江如何,我想不用我多說什麽了。


    香江能有今天的發展,靠的是什麽,還不就是聚集到這裏的數百萬人口,憑著大家勤勞的雙手,才創造了現有的繁華。


    現在內陸已經開始改革開放,隔壁的經濟特區,正在按照香江曾經的步子邁進,準備成為第二個香江。


    特區的發展,想必幾位叔叔伯父你們也都看見了,以特區的建設速度,我相信不需要多長時間,曾經的小漁村將很快變成一座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城市。


    一旦特區那邊發展起來,內陸其他地方,隻需要按照經驗,照葫蘆畫瓢,那麽憑著內陸超過十億人口數量,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那是一股多麽龐大的力量,


    要知道,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如今已經與內陸建立正常外交關係,各國對內陸的經濟封鎖已經解除。


    憑著內陸十億雙手,兩百個香江的人口總量,大家想過沒有,憑著內陸龐大的人口,憑著我們民族勤勞的習性,二三十年後,內陸將會創造出多大的經濟總量來?”


    眾人聽到楊辰這麽直觀的表述,並沒有多大反應,因為這些大道理,他們都已經聽過,隻是大家都不以為意,不認為內陸能夠複製香江的發展模式。


    畢竟,香江的經濟崛起,太過於特殊,一般城市很難複製,與船小好調頭是一個道理,這地盤小了,發展才快速,才顯得格外顯眼。


    內陸近千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和超過十億的人口數量,這多一張嘴,就會少一口糧。


    龐大的人口壓力,光是百姓的吃飯問題,就是一個老大難題,內陸想要發展,不光是國外,就連國內也沒有想過幾十年時間,就發展起來。


    也正是因為如此,內陸那位老爺子才會喊出百年奮鬥目標的口號,推動改革開放。


    誰都沒有想到,未來內陸經濟發展會如此恐怖,短短三十年時間,就走完了別的國家一百年都達不到的水平。


    楊辰沒有在意大佬們無動於衷,繼續自顧自說道:“香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如今已然到了轉型階段,產業鏈升級,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以前,香江經濟發展依靠的是低成本勞動力,香江大部分公司企業,大多是低技術含量及勞動密集型的輕工業製作。


    這些東西,在內陸改革開放之後,優勢便已經不明顯了,即便內陸不改革開放,憑著香江日益增長的人工成本,那些勞動力密集的輕工業也會逐漸轉移到東南亞等人工成本比香江低的地區。


    接下來香江將會向金融業,服務業、娛樂傳媒及旅遊等多大方位轉型,短時間內這些行業確實能夠給香江帶來極大的經濟增長。”


    “但是別忘了,以上這些行業,它們每一個都與全球經濟息息相關,一旦全球經濟放緩,香江經濟就會停滯不前。


    香江本就是一個容易受外界經濟影響的地方,一旦往這些行業轉型,隨便一個金融危機,就能夠讓香江經濟停滯不前。


    一個失去了競爭力的城市,產生不了多大價值東西,前途堪憂四個字形容,最為貼切。”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香江198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楊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楊剛並收藏重生香江198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