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子隻會染布,歌舞樂器一竅不通,怕是讓縣太爺失望了。”白海棠迴答。


    “想看歌舞,想聽絲竹,我去畫舫青樓就好了,我想看的是特別一點的,有趣一點的,新奇一點的。”縣太爺說。


    “你知道麽,每天在公堂上,聽著寫無趣的事,看著無趣的公文,我的腦袋都要鏽住了。你若是想好了有趣的點子,隨時讓你看縣誌,若是沒有,那就轉身往外走吧……”縣太爺不客氣的說道。


    白海棠想了片刻問:“縣太爺你用什麽寫字?”


    “狼毫。”


    狼毫筆,到現代都用狼毫筆,真有那麽多在那傻乎乎的讓你拔毛麽。


    “我若能用其它東西寫像樣的字,算不算好點子?”白海棠問。


    “手指可不算。”縣太爺看了看說,“頭發也不算。”


    縣太爺命書童拿過紙張和硯台放在石桌上開始磨墨。


    白海棠從口袋中拿出自己的鵝毛筆,蘸著黑墨在紙上寫下了玫瑰茄三個字,鵝毛在筆杆上方龍飛鳳舞,格外好看。


    不知不覺這三個字就跑到自己的腦袋裏了。


    不是毛發做的筆,這吊起了縣太爺的胃口,拿過白海棠的筆翻來覆去的看。


    “講解一下。”


    “這是鵝毛筆,取一根粗細合適的鵝毛,用刀削出一個微微凹的斜麵,前部分保留幾毫米做筆尖用,正中間淺淺的劈開,留作筆鋒。這樣就能寫字了。”白海棠解釋。


    縣太爺試了試,總是力度把我的不好,寫出來的字也沒有白海棠的漂亮,可是鵝毛筆的彈性給他的印象卻最深。


    “如果縣太爺覺得不夠,還有這個,也可以寫字。這是從木頭中經過燃燒提取的碳心,壓成細長的圓柱形,宜於攜帶和書寫。”白海棠說完拿出碳筆在紙上同樣寫下了玫瑰茄三個字。


    雖不如鵝毛筆的清晰,可速度卻很快。


    “這似乎繪畫用更適合……”縣太爺這就發現了其中的妙處。


    “對了,你那個小包包裏還有什麽?”縣太爺盯著白海棠身上的斜挎包,就像個百寶箱。


    “還有一張大餅,充饑用的。”白海棠拿了出來。


    “這個還是放迴去吧。”縣太爺笑道。


    “兩支筆我收下,帶你去看縣誌。”縣太爺頗有興致的說,一路上不斷的把玩這兩隻有趣的筆。


    跟著縣太爺來到正堂。


    “明鏡高懸”四個大字匾高高掛起,散發著不可一世的威嚴。


    打開上了鎖的側房門,裏麵整齊的擺放著各種書籍,其中一個精致木頭盒子外麵寫著縣誌兩個字。


    縣太爺用鑰匙打開盒子,將裏麵的縣誌拿出來,厚厚的三本。


    清晰準確的描述了本縣有多少村落,多少溪流和山川,每個村落有多少人口,家家戶戶是做什麽,每條溪流水流流向,地理位置,溪流中盛產那些石頭和淡水生物。


    每座山川有多高,占地多少,山上有多少種動物和植物都寫的清清楚楚。


    重要的是都有附圖和詳細說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田園教母:食色生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為溪伴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為溪伴橋並收藏田園教母:食色生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