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玨答應將位於紫石街處的那棟宅子接出來給她,柳氏心裏又是激動又是忐忑,這心裏沉甸甸的壓著事情,這正月一過完,瞧著倒是清減了些許。
這正月裏,除了去裏長家中拜訪了一天,一家子都拘在家中。天氣寒冷,柳氏倒樂意呆在家中,或是窩著做做針線,抑或是提筆寫下些自己的想法來,雖是雜亂,零零總總倒也寫了幾頁紙來。
蔣夫子平日裏仍舊教柱子讀書認字兒,或是自己一個人在書房看書作畫等。偶爾他也會站在門口,凝視著遠方,神情看著帶這些鬱鬱寡歡之態,有時一瞧能看出他心不在焉,不知在想些什麽。那日從黃家迴來,柳氏或多或少知道些事情,她明白,蔣夫子定是個有故事的人,她卻從未想過要打聽什麽。蔣夫子的私事兒,當他願意說的時候,自然會說,那日聽得的那些話也被她藏在心中,從不曾出言說過一二。
屋外下著大雪,柳氏穿著厚厚的棉衣,脖子上套著上迴從山裏拿迴來的一塊兔毛做的圍脖,正窩在床上縫自己的襪子。
“柳家妹子,柳家妹子……”
聽見外頭的聲響,柳氏趕忙取下圍脖,將布片扔迴針線兜裏,穿上鞋子趕忙便跑出房門,一把掀開最外頭的簾子,走了幾步,見院子裏頭肖嬸子站在那裏。
柳氏趕忙上前,道:“嬸子快進來坐坐,我剛在房裏做針線,是以沒在堂屋裏。”
肖氏笑了笑,道:“我就不進去坐了,今兒個家中來了客人,是我家那口子平日裏來往交好的木匠,每年正月初十便來我家裏。我那兩個嫁出去的閨女又懷著身孕,我也不好讓她們來幫忙。這大兒媳婦兒前些日子又病了,如今還在床上躺著。這我不就隻好來請你,給我搭把手著。”
柳氏點了點頭,道:“嗯,肖嬸子還請再等一會兒,我去跟夫子說道一聲。”
柳氏說著便趕忙跑去夫子房裏,蔣夫子正拿了一卷書冊看著,柳氏道:“夫子,肖嬸子家來客人,央我去搭把手做飯,我便去了。”
蔣夫子點了點頭,道:“那你就去吧,家裏我看著。”
柳氏笑了笑,嗯了一聲,便歡快地跑出去。尋了肖嬸子,跟著她迴了家。
一踏進肖家的院子,便能聽見從堂屋裏傳來的說話聲,也不知是不是正在爭論什麽,顯得很是吵鬧。肖氏和柳氏進了左邊的廚房,那裏肖氏的二兒媳婦兒正在切菜,柳氏一邊挽著手袖,一邊道:“賀嫂子,你去燒火吧,我來切菜。”
賀氏一見柳氏來,心頭鬆了口氣兒,趕忙跑去灶膛那裏坐好,看起火來。肖氏這老二媳婦兒,這烹茶做飯實在是拿不出手來,平日裏沒少被肖氏說道,不過除此之外,賀氏對地裏的活兒計可是嫻熟得很。
柳氏除了擇菜洗菜,也露了幾手,做了幾個拿手菜。
待那色澤豔麗的紅燒肉出鍋,肖嬸子不由吸了吸鼻子,道:“你做的紅燒肉,就是香。這味道也好,我前些日子也做過,就是沒你做的好吃。”
柳氏笑了笑,沒說話,趕緊舀了水進鍋裏洗刷起來,又下了油,準備煎魚。
肖氏看著擺放在案上的幾個菜,數了數,道:“這魚,這紅燒肉,可是今兒兩個重要的主菜了。那再炒兩個小菜,爺們兒們也能吃飯了。我先去叫蔣夫子,柳丫頭這兒你就先忙著。”
肖氏說著,一邊走出房門,招唿兩個兒子安置好桌椅板凳,又讓去溫兩壺酒來,自己便快步去了蔣家。
男人們在堂屋吃酒說話,女人和孩子們便在廚房湊了一桌,或站或坐,倒也熱鬧。
柱子緊緊挨著他姐姐,埋頭吃起來。肖氏道:“這孩子,是個知理兒的,瞧著便喜歡。蔣夫子如今又叫他念書識字兒,這般小小年紀多懂事兒,說不得以後可就是官老爺了。”
柳氏摸了摸弟弟的腦袋,笑道:“那敢情好,若是以後真有出息了,可不會忘了肖嬸子的吉言。”
肖氏也笑了起來,她又道:“這孩子,定是天上文曲星下凡,準沒錯兒!”
屋子外,能聽見男人們吃酒劃拳的聲音,也不知是否誰輸了,再被連連勸酒。柳氏仔細聽了聽,不由笑道:“真熱鬧,叔平日裏定是受人尊敬的。”
肖氏抿著嘴道:“什麽尊敬,不過是給他幾分麵子罷了。我家那口子,早好些年前,在外頭做工,認識好些人,又經了些事兒,一群人倒是抱成一團。如今雖說年年歲歲的過去,這認識不的不認識的,在外頭都是一家親了。你叔年歲長些,旁人倒是聽他的話。”
柳氏也笑了,道:“叔這樣每天快活的生活,真好。叔現在還去遠處幹活嗎?”
肖氏搖了搖頭,道:“你叔他年歲這般大了,隻不過近處的夥計去做做,這遠些的,都是讓徒弟們幹著。不過整點兒小錢兒罷了,若是遇上哪家婚娶出嫁的活兒,那倒也還不錯了。”
柳氏聞言,不由眯了眯眼,道:“叔的手藝,我是我吹牛,這十裏八村兒的怕是找不出
抵得過他的。”
肖氏也忍不住笑了起來,臉上閑得很是自得,對柳氏的話很是讚成。柳氏又道:“嬸子,我想跟你說件事情。我在鎮子裏弄了間門店,以後也買些木工活兒,叔的手藝我是知道的,能否讓叔這段時間給我些居家事物兒,我會按市價算工錢。等以後若是發展得好,我會再慢慢做些大件的家具,到時候還得麻煩叔呢。”
肖氏看著柳氏,見她不像是再說笑,不由道:“丫頭,你如何想著要去做生意來。如今蔣夫子待你不薄,你又何苦去做那又苦又累的事情。”
柳氏原就沒指望能讓這裏的人能讚同她的做法,畢竟想法不同。柳氏抿了抿嘴,道:“我知道嬸子的意思,這女人拋頭露麵做生意,是會招人非議。隻我的情況,嬸子您也知道。如今我柳家就我姐弟三人,且不說我自己,等出了孝,妹妹也該出嫁了。弟弟又這麽小,我這做長姐的,怎麽也得擔上這份責任,也該為他們打算一番。再則,這五年後,總歸還有場硬戰要打,隻有手裏有銀子,到時候不管做什麽,自己的腰板才能挺直。”
肖氏也是憐惜她的,雖說蔣夫子如今也算寵她,可一朝沒生個一兒半女,誰又知道以後會如何。肖氏歎了口氣,道:“那成,我與我家那口子說說。到時候你們在細說一二。”
柳氏趕忙道了謝。吃過午飯,柳氏幫著給肖氏洗刷碗筷,這才帶著弟弟迴家去。
晚間吃飯,柳氏到時沒想到蔣夫子會問起這茬。
柳氏訕訕道:“夫子,您怎麽知道這事情的?”
蔣夫子道:“這下午我在肖嬸子家裏待了一陣,聽見肖嬸子親口說的。”
柳氏道:“夫子,我並不是想要存心瞞著您的。本來我也沒想這茬,今兒個跟嬸子聊起來,知道叔還認識好多木匠,這才順口說了起來。”
蔣夫子問道:“你可是在為店的事情發愁?”
柳氏點了點頭,道:“黃爺說把那裏給我搭理,我這心裏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這完全打破了我原本的計劃,我總怕我經營不好,倒是白白浪費了那麽好的位置。這些日子我想了很多,這心裏勉強有個大概。夫子既然問起,那我便把我的想法說一說,也請夫子幫著參考一二。我是想做一個大型的百貨店鋪,包含了衣食住行,什麽都有。我是這樣想的,我的東西,其他家不一定沒有,可是老百姓去買的話,買兩樣東西可能就得跑兩家店,比較花費時間,若是在我這裏,一次性就能買到,也方便了許多。”
柳氏本想說是大型超市,那兩個字到了嘴邊,仍舊還是換成了百貨二字,也更能理解。
蔣夫子道:“如此說來,這花費的人力物力倒也不小。”
柳氏有些喪氣,道:“可不是,但是貨源就讓我頭疼了。不過我想,關於貨源的話,黃爺那裏肯能會有好消息。現在這些也隻是很零碎,具體要做哪幾個大類,如何分類,也得再花時間整理。我想抽時間再去鎮裏仔細看看,看別人都賣的些什麽東西,到時候再作具體詳細的劃分。夫子,您說這樣可行嗎?”
蔣夫子笑了笑,看著她道:“你這小腦袋瓜,真不知裝的什麽,倒是稀奇!那我問你,你買下的田地,又本是打算做什麽?都是最次的,我不信你會中規中矩地種糧食。”
柳氏臉色一紅,見他竟然打趣起她來,訥訥道:“我……我……”
又見他一眨不眨眼的看著她,柳氏漲紅了臉,小聲道:“那半個山頭,我原本是想著把周圍圈起來,養雞的。至於那幾畝水田,我本打算劃出幾塊來,填了砌上幾間屋子,拿來養豬的。這在剩下的,便種上秧苗,再在這水田裏放上魚苗養著。當然我一個人,也忙不過來,我就想請親戚來幫著照看,每月給上些工錢。咱鎮上也有幾個大的酒樓,我原想到時侯看怎麽托關係進去,我便去拉潲水來養豬的……”
柳氏被他看得實在是說不下去,聲音越發小了,隻好頂著自己的鞋麵兒,不再言語。
蔣夫子一直笑咪咪的看著柳氏,他道:“想法是好,這一件件一樁樁的事情,慢慢鋪展開來,倒也要花上些時間。”
蔣夫子雖說未曾經商,他名下的產業都是找人打理,即便如此,柳氏今日說的話也讓他刮目相看了。至於那什麽百貨店,蔣夫子倒是很感興趣,這條路子怎麽去摸索前進,他覺得如何都得去試一試。蔣夫子道:“鋪麵的事情,你自己拿個章程出來,若是能幫上忙的,我也會幫助你。”
蔣夫子說完,站起身,估摸著時辰,笑道:“時候不早了,你也早些歇著去吧。”
不想第二日一早,肖嬸子一家便過來了。昨日肖氏跟自家男人一說,倒也讓他沒有推卻。
柳氏招唿他們坐下,抓了些瓜果盤子進屋,又泡了一壺熱茶過來。柳氏也坐在一旁的小凳子上,道:“叔,嬸子,快吃些東西。”
肖氏笑了笑,見蔣家這過年盤子恁是豐盛,一邊拿了棵糖放進嘴裏,一邊道:“昨兒我跟你叔說了這
事兒,這不今兒一早便來尋你,看要打些什麽家什。”
柳氏道:“這剛開始,叔便打些尋常用得著的生活小物件。什麽桌椅板凳木盆的,大叔,不知這木材去哪裏采買?”
男人端著茶水,吹了吹,灌上一杯來,這才道:“這些東西,倒費不了多少人工。我與小乙哥兒不過趕製幾日。這木材嘛,咱這後山上便有,隻得跟裏長說一聲,話上幾個錢罷了。”
柳氏道:“這估摸著都是以後了,這剛伐木頭太濕了,這個時節等晾幹了不定要等多久,我確實挨不到那時候。叔您看看誰家有幹木材,或是要去哪裏采買?”
肖氏道:“咱家倒也還剩一些,還是當時給老頭子做壽木剩下的,你若是不嫌去,自拿去用便是。咱們百花村裏,各家各戶應該也有些大料,你可去問問看。”
柳氏笑道:“這就好,那嬸子給我留著,到時候一並算了錢給你。”
肖氏推卻道:“都是些剩下的,本就沒剩多少,算什麽錢。丟在那兒說不得哪天就丟灶上燒了,這你需要,隻管拿去,我還歡喜又給騰了地方出來。”
柳氏見她不像說笑,不由道:“如此,便謝過嬸子了。”說完她又說道:“叔,對這些木材,我也不懂,不若叔給我瞧瞧。我這身份尷尬,也不好在村裏大張旗鼓地張羅這些,沒得惹些話來。叔看能不能替我出麵說道說道,就說是鎮上的主顧托您采買,等以後我那鋪子開起來,他們知道便罷了。所以,如今這事情還未成,還請叔嬸給隱下著消息。”
柳氏當然有自己的考量,這事情未成,知道的人太多,卻是不妥當。
肖氏一家人忙點頭答應,又說了些其家常話,柳氏留他們在家裏吃飯,兩人推說昨日家中還有些剩菜剩飯,不在蔣家吃飯。柳氏也不好強留,隻從桌上果盤裏抓些幹果糖人兒給肖氏,道:“拿迴去給孩子們吃吧。”
這接下來兩天,村子裏便都知道肖氏兩口子在收木材,說是鎮上哪個主顧要做家具,村裏有木材的人家都來打聽價錢,見價格公道,也樂意把自家的東西挪些出來販賣。
小乙哥兒也和師傅開始做起活兒計,柳氏每日去隔壁串串門子,聊聊事情,看那些木頭一點一點變成實用的家什兒,也很是高興。
柳氏去鎮裏挨個逛了個遍,記下筆記,倒是越發對自己做的事情熱情高漲。柳氏細細寫了需要采買的細目,遇見拿不準的也與蔣夫子商議,拿個主意。
這整個正
月都過得很是緊張又充實,柳氏滿腔的喜悅,一股腦兒紮進創業之路,恨不得自個兒有□之術。
蔣夫子倒也有些門路,這商界政界也認識些人,難得見她這麽幹勁十足,也經常去給她打探消息,敲定了些事情。黃玨也聽說了這事兒,這不趁著自個兒還沒上京,巴巴跑來蔣家詢問,知道柳氏的打算,黃玨本就是人精兒,一拍大腿直說要幫忙,又小說柳氏點子恁是多,笑說不如他參一股如何?
柳氏本就沒多少本錢,比起這兩位有路子的,自己是弱爆了,哪裏有不同意的。這一來二去,三人倒是各占了三股,柳氏雖然錢少,到底這點子是人家想的,兩人便在多給了她一股。
有兩個男人在前頭忙活,柳氏也樂的撿現成,她不過嘴皮子張張,仗著前世的世麵,雖是有些心虛,也一一說給他們聽,再讓他們看怎麽選擇。純粹就是一甩手掌櫃,柳氏也覺得怪不好意思的。
鋪子的事情他們在張羅,柳氏便不去湊這茬兒。她原本的打算便是開辦養殖場,如今自己抽身出來,也該琢磨琢磨了。
柳氏這一世雖說出身貧寒,到底半路接手,即便有原主的記憶,對養雞養豬的還是有些頭疼。怎麽說,看來還是得有經驗的人來。
二月中下旬時,霹靂巴拉的鞭炮鑼鼓聲中,原來的賭場搖身一變成了變成了大型的百貨商店。店裏上下兩層趕著時間重新翻修過,割成了不同的區域,加之這名麵上出頭的掌櫃可是黃爺和蔣夫子耶,開業那天到是來了不少人物兒來捧場,柳氏在後頭瞧得心頭直冒泡,怎麽滴也是自己賺大發了,這白道黑道都有人,尤其是這種小地方,看以後哪個不長眼的敢來找茬!
黃爺手下的那撥人,也改頭換麵,經過一番訓練,倒成了喜氣洋洋訓練有素的專業小廝兒,若是非常時刻,也兼職打手一職。
柳氏自認自己沒什麽經商的天賦,若不是仗著前世所見,弄個稀罕物兒,再加上另外兩個人的手腕,柳氏這店不定什麽時候能開得起來。
黃玨定下二月底要去京城,時間趕,所以才再怎麽緊張也要在出發前開業。
三月裏草長鶯飛的季節,農家人都忙活起來。柳氏請了人把山頭圍起來,那田裏,最次的田被她著人填了,砌起養豬的場子來。
旁的人見柳氏這般折騰,倒是看起笑話。又說這蔣夫子把這女人慣得太過,反正說啥的都有,柳氏隻當作不知道,一門心思做自己的事情。
三月裏,郭老漢一
家倒是又來過一趟。給柳氏帶了些山貨來,柳氏問起妹妹二妞的事情,郭老漢便如實說了。
原來二妞年前感了風寒,一段時間病的都起不來床,郭大叔一家便照顧她,這大雪封山,人又出不去,那時候可真真是著急。好在二妞底子好,熬了大半個月,總歸是痊愈了。柳氏聽著是唏噓不已,心裏擔心,越發堅定要把二妞接出來。
柳氏又問郭大叔,村子裏如今的皮毛如何?柳氏說要收一些皮貨,山貨,讓郭大叔給留意留意。隻說她家在鎮裏開了個店鋪,郭老漢隻當是柳丫頭那典夫的產業,咂舌不已,又說迴去替她問問,有的話,便給她送來。
柳氏道好,又說起她自己的打算,便是養豬養雞的,問郭大叔能不能來幫把手。郭老漢忙一口答應,他家壯年勞力多,家中地又少,本就沒啥事情。以往孩子們忙過農忙時節,便去山裏頭狩獵,打些野物兒家來,或是拿去集市販賣,得上幾個錢勉強糊口罷了。這會兒聽柳家丫頭說不但管吃管住,還有錢拿,郭老漢滿口應好。
聽見郭大叔說是要來幫忙,柳氏心裏也落下一塊大石頭。柳氏在家搗騰,雖說外頭說閑話看笑話的人不少,柳氏仍舊繼續自己的想法。
陽春三月,卻是踏親時節的好去處。從正月到整個二月裏,一家子就沒閑的,三月來,柳氏有忙著田地,沒帶喘口氣兒的。是以蔣夫子提議說出去踏青。
出了鎮子在行二十來裏路,有一座名叫望月的山,山頭有座廟,香火鼎盛。這樣春三月裏前來燒香拜佛或是踏青的人絡繹不絕。牛車隻好停靠在山下,把了幾個錢讓人看顧好,蔣夫子便領了幾人上山去。
一級一級的石階拾級而上,蜿蜒匍匐在山間,站在山底,重巒疊嶂的樹枝遮住了石階,一眼望不到頭。
路上行人不少,男女老少據不論,一些大戶人家的閨閣小姐們或是都帶了幃帽,在丫頭婆子的簇擁下慢慢走著。或是坐在小亭裏歇息。柳氏顯得很是好奇,她自來接觸的跟她一樣的農婦,鮮少見著大戶人家的姑娘們,這會兒看著那些穿戴華麗的女子,即便是看不清相貌,也不由多瞧上幾眼。
像柳氏一般的年輕女子,長相也是出眾的,即便是布衣釵裙,也惹得不少年輕男子側目不已。偏柳氏沒有一點感覺,隻瞧著那些漂亮的閨閣小姐們,或是看著旁邊的樹木花草。
今日人也比較多,柳氏一直拉著弟弟的手,不敢讓他離開自己的視線。柳氏今日穿了件天藍色的一群,頭發也隻簡單的挽
起來,插上蔣夫子買的那支釵,未施粉黛,看起來倒也清新雅致。
蔣夫子走在最前頭,偶爾一些年輕男子往這邊過來,蔣夫子不著痕跡地擋開,一路行來倒也沒出什麽差錯。
柱子畢竟年紀還小,走了沒多久,便說累了,幾人隻好去找個下腳地歇息一二,如此連哄帶背的,直折騰了一兩個時辰才登上山頂。
這座寺廟名曰蘭月寺,聽聞已有兩三百年的曆史。在這附近算是頗為有名望的寺廟。
蔣夫子看向柳氏,問道:“這蘭月寺,香火鼎盛,你可要去上柱香?”
柳氏笑了笑,點了點頭,那邊一個小沙彌便拿了一柱香過來,柳氏接過來,對著塑了金身的菩薩拜了兩拜,祈禱今年事業有成。遂添上了香油錢,笑得一臉燦爛。
抬頭一看,卻見蔣夫子神色頗為有些古怪,他將臉看向別處,沒看她。小乙哥兒也捂著嘴笑,柳氏一臉無奈,悄聲小乙哥兒道:“你在笑什麽?”
小乙哥兒仍然難掩臉上的嬉笑,他對柳氏擠了擠眼睛,又指了指剛才她拜過的菩薩,道:“你可知道這座菩薩叫什麽?”
柳氏看了看其他正在跪拜的人,道:“這不都是拜菩薩,別人也在跪拜,如何你單單笑我。”
小乙哥兒皺了皺眉頭,撇嘴說道:“大姐,這菩薩是送子的,別人跪拜都是為了求子。那財神爺在那邊頭。”
柳氏這才知道自己拜錯了菩薩,難怪兩人神色古怪。也怪她事先沒問清楚,見別人跪拜,也就跟著跪拜。柳氏知道剛才鬧了個烏龍,竟然拜了送子菩薩,柳氏臉上也微微發熱,眼角餘光掃視了蔣夫子一下,嘴裏訥訥道:“這……我還以為就這一個菩薩,再說了,菩薩這不都長一樣。”
蔣夫子道:“走吧。”
這迴柳氏才再次拜了財神爺,添上厚實的香油錢。
蔣夫子訂了個廂房,讓柳氏他們呆在裏麵,然後說他要出去找主持說點事兒,讓他們休息一下,等著他。又囑咐幾人不要亂跑。柳氏忙應諾。
屋子裏焚了梵香,也有小沙彌端了素齋素餅來,柳氏幾人也餓了,吃了些點心墊墊肚子。
屋子裏靠牆的一麵有一排書架,柳氏取了一本出來看,見是本佛經。柳氏翻看看了幾眼,讀了讀也鬧不懂,便隻好放迴去。
小乙哥兒和柱子窩在一塊兒都睡著了,柳氏不由笑了笑,走過去給兩個孩子蓋上被子。
柳
氏閑來無事兒,打算出去轉轉。關上房門,這個四合院裏,中間的露天壩上種了些花花草草,地上鋪了大理石的地板,中間還有個超大的魚缸,柳氏笑著湊上去瞧,沒想裏頭竟然喂了幾尾顏色鮮豔的錦鯉,魚缸邊上還擺放了一個石盒,裏頭放了些魚餌,柳氏覺得有趣兒,丟了一點兒下去,隻見那錦鯉爭搶吃食,不由笑了幾聲。
柳氏正要在丟,隻聽外頭傳來一陣腳步聲,柳氏不由抬頭望去。隻見一位年輕的女子走來,因帶著幃帽也看不清楚長相,周圍跟著兩個中年婦女,並三位丫鬟。
柳氏微笑著看著那群人,其中一個穿綠衣裳丫鬟模樣的高挑女子瞪了柳氏一眼。那群人徑直往柳氏的方位走來,柳氏看著他們走的方向,倒是自己旁邊的那間廂房。
柳氏隻是笑了笑,未曾說過話。又過了一陣,廂房的門打開來,先前領頭的女子重新換了聲衣裳,除去了幃帽,年紀約莫十三四歲,長得非常可愛的一個女孩子。
柳氏朝她善意的笑了笑,那姑娘也迴她一個溫婉的笑來。隻聽後頭一個中年婦女抄著一口官話,頗為抱怨道:“太太也真是,竟讓咱大娘子到這裏來,說什麽要為老太太祈福,怎不讓二娘子來,竟專程折騰我們大娘子……”
小姑娘看了那中年婦女一眼,便住了嘴。柳氏倒是有些尷尬,聽見這些話來。小姑娘也抬腳走出來,走到柳氏身邊,看著裏頭的錦鯉。
先前那穿綠衣裳的丫鬟又瞪了柳氏一眼,柳氏倒是覺得奇了個怪,也不由看了那人一眼。那綠衣裳的丫鬟道:“你這民婦看什麽看?”
柳氏也用官話迴應道:“這位小娘子真是有意思,你不看我,怎知我在看你。我沒問你如何瞪我兩次,你倒先來怪我來。”
那丫鬟臉色一怒,橫眉一挑,就要發火,柳氏又道:“這哪家的丫鬟這麽不懂規矩的,當著你主子的麵兒就敢上臉色,這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哪家嬌生慣養的千金小姐!”
柳氏不由刺了她幾句,雖說她沒什麽身份,穿戴連這丫頭也比不上,可被人莫名其妙連著瞪了兩迴,柳氏也有些生氣。
那小姑娘開口道:“翠蘭,你若再不守規矩,等迴去我就稟了母親,讓你迴去。”
那叫翠蘭的女子也隻好低垂著頭,柳氏發現其他幾人都悶聲笑著,甚至不屑的看了翠蘭一眼。柳氏翻了個白眼兒,暗道自己沒生在這種家庭,這勾心鬥角的,煩都煩死。
小姑娘說完,又給柳氏道個萬福,柳
這正月裏,除了去裏長家中拜訪了一天,一家子都拘在家中。天氣寒冷,柳氏倒樂意呆在家中,或是窩著做做針線,抑或是提筆寫下些自己的想法來,雖是雜亂,零零總總倒也寫了幾頁紙來。
蔣夫子平日裏仍舊教柱子讀書認字兒,或是自己一個人在書房看書作畫等。偶爾他也會站在門口,凝視著遠方,神情看著帶這些鬱鬱寡歡之態,有時一瞧能看出他心不在焉,不知在想些什麽。那日從黃家迴來,柳氏或多或少知道些事情,她明白,蔣夫子定是個有故事的人,她卻從未想過要打聽什麽。蔣夫子的私事兒,當他願意說的時候,自然會說,那日聽得的那些話也被她藏在心中,從不曾出言說過一二。
屋外下著大雪,柳氏穿著厚厚的棉衣,脖子上套著上迴從山裏拿迴來的一塊兔毛做的圍脖,正窩在床上縫自己的襪子。
“柳家妹子,柳家妹子……”
聽見外頭的聲響,柳氏趕忙取下圍脖,將布片扔迴針線兜裏,穿上鞋子趕忙便跑出房門,一把掀開最外頭的簾子,走了幾步,見院子裏頭肖嬸子站在那裏。
柳氏趕忙上前,道:“嬸子快進來坐坐,我剛在房裏做針線,是以沒在堂屋裏。”
肖氏笑了笑,道:“我就不進去坐了,今兒個家中來了客人,是我家那口子平日裏來往交好的木匠,每年正月初十便來我家裏。我那兩個嫁出去的閨女又懷著身孕,我也不好讓她們來幫忙。這大兒媳婦兒前些日子又病了,如今還在床上躺著。這我不就隻好來請你,給我搭把手著。”
柳氏點了點頭,道:“嗯,肖嬸子還請再等一會兒,我去跟夫子說道一聲。”
柳氏說著便趕忙跑去夫子房裏,蔣夫子正拿了一卷書冊看著,柳氏道:“夫子,肖嬸子家來客人,央我去搭把手做飯,我便去了。”
蔣夫子點了點頭,道:“那你就去吧,家裏我看著。”
柳氏笑了笑,嗯了一聲,便歡快地跑出去。尋了肖嬸子,跟著她迴了家。
一踏進肖家的院子,便能聽見從堂屋裏傳來的說話聲,也不知是不是正在爭論什麽,顯得很是吵鬧。肖氏和柳氏進了左邊的廚房,那裏肖氏的二兒媳婦兒正在切菜,柳氏一邊挽著手袖,一邊道:“賀嫂子,你去燒火吧,我來切菜。”
賀氏一見柳氏來,心頭鬆了口氣兒,趕忙跑去灶膛那裏坐好,看起火來。肖氏這老二媳婦兒,這烹茶做飯實在是拿不出手來,平日裏沒少被肖氏說道,不過除此之外,賀氏對地裏的活兒計可是嫻熟得很。
柳氏除了擇菜洗菜,也露了幾手,做了幾個拿手菜。
待那色澤豔麗的紅燒肉出鍋,肖嬸子不由吸了吸鼻子,道:“你做的紅燒肉,就是香。這味道也好,我前些日子也做過,就是沒你做的好吃。”
柳氏笑了笑,沒說話,趕緊舀了水進鍋裏洗刷起來,又下了油,準備煎魚。
肖氏看著擺放在案上的幾個菜,數了數,道:“這魚,這紅燒肉,可是今兒兩個重要的主菜了。那再炒兩個小菜,爺們兒們也能吃飯了。我先去叫蔣夫子,柳丫頭這兒你就先忙著。”
肖氏說著,一邊走出房門,招唿兩個兒子安置好桌椅板凳,又讓去溫兩壺酒來,自己便快步去了蔣家。
男人們在堂屋吃酒說話,女人和孩子們便在廚房湊了一桌,或站或坐,倒也熱鬧。
柱子緊緊挨著他姐姐,埋頭吃起來。肖氏道:“這孩子,是個知理兒的,瞧著便喜歡。蔣夫子如今又叫他念書識字兒,這般小小年紀多懂事兒,說不得以後可就是官老爺了。”
柳氏摸了摸弟弟的腦袋,笑道:“那敢情好,若是以後真有出息了,可不會忘了肖嬸子的吉言。”
肖氏也笑了起來,她又道:“這孩子,定是天上文曲星下凡,準沒錯兒!”
屋子外,能聽見男人們吃酒劃拳的聲音,也不知是否誰輸了,再被連連勸酒。柳氏仔細聽了聽,不由笑道:“真熱鬧,叔平日裏定是受人尊敬的。”
肖氏抿著嘴道:“什麽尊敬,不過是給他幾分麵子罷了。我家那口子,早好些年前,在外頭做工,認識好些人,又經了些事兒,一群人倒是抱成一團。如今雖說年年歲歲的過去,這認識不的不認識的,在外頭都是一家親了。你叔年歲長些,旁人倒是聽他的話。”
柳氏也笑了,道:“叔這樣每天快活的生活,真好。叔現在還去遠處幹活嗎?”
肖氏搖了搖頭,道:“你叔他年歲這般大了,隻不過近處的夥計去做做,這遠些的,都是讓徒弟們幹著。不過整點兒小錢兒罷了,若是遇上哪家婚娶出嫁的活兒,那倒也還不錯了。”
柳氏聞言,不由眯了眯眼,道:“叔的手藝,我是我吹牛,這十裏八村兒的怕是找不出
抵得過他的。”
肖氏也忍不住笑了起來,臉上閑得很是自得,對柳氏的話很是讚成。柳氏又道:“嬸子,我想跟你說件事情。我在鎮子裏弄了間門店,以後也買些木工活兒,叔的手藝我是知道的,能否讓叔這段時間給我些居家事物兒,我會按市價算工錢。等以後若是發展得好,我會再慢慢做些大件的家具,到時候還得麻煩叔呢。”
肖氏看著柳氏,見她不像是再說笑,不由道:“丫頭,你如何想著要去做生意來。如今蔣夫子待你不薄,你又何苦去做那又苦又累的事情。”
柳氏原就沒指望能讓這裏的人能讚同她的做法,畢竟想法不同。柳氏抿了抿嘴,道:“我知道嬸子的意思,這女人拋頭露麵做生意,是會招人非議。隻我的情況,嬸子您也知道。如今我柳家就我姐弟三人,且不說我自己,等出了孝,妹妹也該出嫁了。弟弟又這麽小,我這做長姐的,怎麽也得擔上這份責任,也該為他們打算一番。再則,這五年後,總歸還有場硬戰要打,隻有手裏有銀子,到時候不管做什麽,自己的腰板才能挺直。”
肖氏也是憐惜她的,雖說蔣夫子如今也算寵她,可一朝沒生個一兒半女,誰又知道以後會如何。肖氏歎了口氣,道:“那成,我與我家那口子說說。到時候你們在細說一二。”
柳氏趕忙道了謝。吃過午飯,柳氏幫著給肖氏洗刷碗筷,這才帶著弟弟迴家去。
晚間吃飯,柳氏到時沒想到蔣夫子會問起這茬。
柳氏訕訕道:“夫子,您怎麽知道這事情的?”
蔣夫子道:“這下午我在肖嬸子家裏待了一陣,聽見肖嬸子親口說的。”
柳氏道:“夫子,我並不是想要存心瞞著您的。本來我也沒想這茬,今兒個跟嬸子聊起來,知道叔還認識好多木匠,這才順口說了起來。”
蔣夫子問道:“你可是在為店的事情發愁?”
柳氏點了點頭,道:“黃爺說把那裏給我搭理,我這心裏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這完全打破了我原本的計劃,我總怕我經營不好,倒是白白浪費了那麽好的位置。這些日子我想了很多,這心裏勉強有個大概。夫子既然問起,那我便把我的想法說一說,也請夫子幫著參考一二。我是想做一個大型的百貨店鋪,包含了衣食住行,什麽都有。我是這樣想的,我的東西,其他家不一定沒有,可是老百姓去買的話,買兩樣東西可能就得跑兩家店,比較花費時間,若是在我這裏,一次性就能買到,也方便了許多。”
柳氏本想說是大型超市,那兩個字到了嘴邊,仍舊還是換成了百貨二字,也更能理解。
蔣夫子道:“如此說來,這花費的人力物力倒也不小。”
柳氏有些喪氣,道:“可不是,但是貨源就讓我頭疼了。不過我想,關於貨源的話,黃爺那裏肯能會有好消息。現在這些也隻是很零碎,具體要做哪幾個大類,如何分類,也得再花時間整理。我想抽時間再去鎮裏仔細看看,看別人都賣的些什麽東西,到時候再作具體詳細的劃分。夫子,您說這樣可行嗎?”
蔣夫子笑了笑,看著她道:“你這小腦袋瓜,真不知裝的什麽,倒是稀奇!那我問你,你買下的田地,又本是打算做什麽?都是最次的,我不信你會中規中矩地種糧食。”
柳氏臉色一紅,見他竟然打趣起她來,訥訥道:“我……我……”
又見他一眨不眨眼的看著她,柳氏漲紅了臉,小聲道:“那半個山頭,我原本是想著把周圍圈起來,養雞的。至於那幾畝水田,我本打算劃出幾塊來,填了砌上幾間屋子,拿來養豬的。這在剩下的,便種上秧苗,再在這水田裏放上魚苗養著。當然我一個人,也忙不過來,我就想請親戚來幫著照看,每月給上些工錢。咱鎮上也有幾個大的酒樓,我原想到時侯看怎麽托關係進去,我便去拉潲水來養豬的……”
柳氏被他看得實在是說不下去,聲音越發小了,隻好頂著自己的鞋麵兒,不再言語。
蔣夫子一直笑咪咪的看著柳氏,他道:“想法是好,這一件件一樁樁的事情,慢慢鋪展開來,倒也要花上些時間。”
蔣夫子雖說未曾經商,他名下的產業都是找人打理,即便如此,柳氏今日說的話也讓他刮目相看了。至於那什麽百貨店,蔣夫子倒是很感興趣,這條路子怎麽去摸索前進,他覺得如何都得去試一試。蔣夫子道:“鋪麵的事情,你自己拿個章程出來,若是能幫上忙的,我也會幫助你。”
蔣夫子說完,站起身,估摸著時辰,笑道:“時候不早了,你也早些歇著去吧。”
不想第二日一早,肖嬸子一家便過來了。昨日肖氏跟自家男人一說,倒也讓他沒有推卻。
柳氏招唿他們坐下,抓了些瓜果盤子進屋,又泡了一壺熱茶過來。柳氏也坐在一旁的小凳子上,道:“叔,嬸子,快吃些東西。”
肖氏笑了笑,見蔣家這過年盤子恁是豐盛,一邊拿了棵糖放進嘴裏,一邊道:“昨兒我跟你叔說了這
事兒,這不今兒一早便來尋你,看要打些什麽家什。”
柳氏道:“這剛開始,叔便打些尋常用得著的生活小物件。什麽桌椅板凳木盆的,大叔,不知這木材去哪裏采買?”
男人端著茶水,吹了吹,灌上一杯來,這才道:“這些東西,倒費不了多少人工。我與小乙哥兒不過趕製幾日。這木材嘛,咱這後山上便有,隻得跟裏長說一聲,話上幾個錢罷了。”
柳氏道:“這估摸著都是以後了,這剛伐木頭太濕了,這個時節等晾幹了不定要等多久,我確實挨不到那時候。叔您看看誰家有幹木材,或是要去哪裏采買?”
肖氏道:“咱家倒也還剩一些,還是當時給老頭子做壽木剩下的,你若是不嫌去,自拿去用便是。咱們百花村裏,各家各戶應該也有些大料,你可去問問看。”
柳氏笑道:“這就好,那嬸子給我留著,到時候一並算了錢給你。”
肖氏推卻道:“都是些剩下的,本就沒剩多少,算什麽錢。丟在那兒說不得哪天就丟灶上燒了,這你需要,隻管拿去,我還歡喜又給騰了地方出來。”
柳氏見她不像說笑,不由道:“如此,便謝過嬸子了。”說完她又說道:“叔,對這些木材,我也不懂,不若叔給我瞧瞧。我這身份尷尬,也不好在村裏大張旗鼓地張羅這些,沒得惹些話來。叔看能不能替我出麵說道說道,就說是鎮上的主顧托您采買,等以後我那鋪子開起來,他們知道便罷了。所以,如今這事情還未成,還請叔嬸給隱下著消息。”
柳氏當然有自己的考量,這事情未成,知道的人太多,卻是不妥當。
肖氏一家人忙點頭答應,又說了些其家常話,柳氏留他們在家裏吃飯,兩人推說昨日家中還有些剩菜剩飯,不在蔣家吃飯。柳氏也不好強留,隻從桌上果盤裏抓些幹果糖人兒給肖氏,道:“拿迴去給孩子們吃吧。”
這接下來兩天,村子裏便都知道肖氏兩口子在收木材,說是鎮上哪個主顧要做家具,村裏有木材的人家都來打聽價錢,見價格公道,也樂意把自家的東西挪些出來販賣。
小乙哥兒也和師傅開始做起活兒計,柳氏每日去隔壁串串門子,聊聊事情,看那些木頭一點一點變成實用的家什兒,也很是高興。
柳氏去鎮裏挨個逛了個遍,記下筆記,倒是越發對自己做的事情熱情高漲。柳氏細細寫了需要采買的細目,遇見拿不準的也與蔣夫子商議,拿個主意。
這整個正
月都過得很是緊張又充實,柳氏滿腔的喜悅,一股腦兒紮進創業之路,恨不得自個兒有□之術。
蔣夫子倒也有些門路,這商界政界也認識些人,難得見她這麽幹勁十足,也經常去給她打探消息,敲定了些事情。黃玨也聽說了這事兒,這不趁著自個兒還沒上京,巴巴跑來蔣家詢問,知道柳氏的打算,黃玨本就是人精兒,一拍大腿直說要幫忙,又小說柳氏點子恁是多,笑說不如他參一股如何?
柳氏本就沒多少本錢,比起這兩位有路子的,自己是弱爆了,哪裏有不同意的。這一來二去,三人倒是各占了三股,柳氏雖然錢少,到底這點子是人家想的,兩人便在多給了她一股。
有兩個男人在前頭忙活,柳氏也樂的撿現成,她不過嘴皮子張張,仗著前世的世麵,雖是有些心虛,也一一說給他們聽,再讓他們看怎麽選擇。純粹就是一甩手掌櫃,柳氏也覺得怪不好意思的。
鋪子的事情他們在張羅,柳氏便不去湊這茬兒。她原本的打算便是開辦養殖場,如今自己抽身出來,也該琢磨琢磨了。
柳氏這一世雖說出身貧寒,到底半路接手,即便有原主的記憶,對養雞養豬的還是有些頭疼。怎麽說,看來還是得有經驗的人來。
二月中下旬時,霹靂巴拉的鞭炮鑼鼓聲中,原來的賭場搖身一變成了變成了大型的百貨商店。店裏上下兩層趕著時間重新翻修過,割成了不同的區域,加之這名麵上出頭的掌櫃可是黃爺和蔣夫子耶,開業那天到是來了不少人物兒來捧場,柳氏在後頭瞧得心頭直冒泡,怎麽滴也是自己賺大發了,這白道黑道都有人,尤其是這種小地方,看以後哪個不長眼的敢來找茬!
黃爺手下的那撥人,也改頭換麵,經過一番訓練,倒成了喜氣洋洋訓練有素的專業小廝兒,若是非常時刻,也兼職打手一職。
柳氏自認自己沒什麽經商的天賦,若不是仗著前世所見,弄個稀罕物兒,再加上另外兩個人的手腕,柳氏這店不定什麽時候能開得起來。
黃玨定下二月底要去京城,時間趕,所以才再怎麽緊張也要在出發前開業。
三月裏草長鶯飛的季節,農家人都忙活起來。柳氏請了人把山頭圍起來,那田裏,最次的田被她著人填了,砌起養豬的場子來。
旁的人見柳氏這般折騰,倒是看起笑話。又說這蔣夫子把這女人慣得太過,反正說啥的都有,柳氏隻當作不知道,一門心思做自己的事情。
三月裏,郭老漢一
家倒是又來過一趟。給柳氏帶了些山貨來,柳氏問起妹妹二妞的事情,郭老漢便如實說了。
原來二妞年前感了風寒,一段時間病的都起不來床,郭大叔一家便照顧她,這大雪封山,人又出不去,那時候可真真是著急。好在二妞底子好,熬了大半個月,總歸是痊愈了。柳氏聽著是唏噓不已,心裏擔心,越發堅定要把二妞接出來。
柳氏又問郭大叔,村子裏如今的皮毛如何?柳氏說要收一些皮貨,山貨,讓郭大叔給留意留意。隻說她家在鎮裏開了個店鋪,郭老漢隻當是柳丫頭那典夫的產業,咂舌不已,又說迴去替她問問,有的話,便給她送來。
柳氏道好,又說起她自己的打算,便是養豬養雞的,問郭大叔能不能來幫把手。郭老漢忙一口答應,他家壯年勞力多,家中地又少,本就沒啥事情。以往孩子們忙過農忙時節,便去山裏頭狩獵,打些野物兒家來,或是拿去集市販賣,得上幾個錢勉強糊口罷了。這會兒聽柳家丫頭說不但管吃管住,還有錢拿,郭老漢滿口應好。
聽見郭大叔說是要來幫忙,柳氏心裏也落下一塊大石頭。柳氏在家搗騰,雖說外頭說閑話看笑話的人不少,柳氏仍舊繼續自己的想法。
陽春三月,卻是踏親時節的好去處。從正月到整個二月裏,一家子就沒閑的,三月來,柳氏有忙著田地,沒帶喘口氣兒的。是以蔣夫子提議說出去踏青。
出了鎮子在行二十來裏路,有一座名叫望月的山,山頭有座廟,香火鼎盛。這樣春三月裏前來燒香拜佛或是踏青的人絡繹不絕。牛車隻好停靠在山下,把了幾個錢讓人看顧好,蔣夫子便領了幾人上山去。
一級一級的石階拾級而上,蜿蜒匍匐在山間,站在山底,重巒疊嶂的樹枝遮住了石階,一眼望不到頭。
路上行人不少,男女老少據不論,一些大戶人家的閨閣小姐們或是都帶了幃帽,在丫頭婆子的簇擁下慢慢走著。或是坐在小亭裏歇息。柳氏顯得很是好奇,她自來接觸的跟她一樣的農婦,鮮少見著大戶人家的姑娘們,這會兒看著那些穿戴華麗的女子,即便是看不清相貌,也不由多瞧上幾眼。
像柳氏一般的年輕女子,長相也是出眾的,即便是布衣釵裙,也惹得不少年輕男子側目不已。偏柳氏沒有一點感覺,隻瞧著那些漂亮的閨閣小姐們,或是看著旁邊的樹木花草。
今日人也比較多,柳氏一直拉著弟弟的手,不敢讓他離開自己的視線。柳氏今日穿了件天藍色的一群,頭發也隻簡單的挽
起來,插上蔣夫子買的那支釵,未施粉黛,看起來倒也清新雅致。
蔣夫子走在最前頭,偶爾一些年輕男子往這邊過來,蔣夫子不著痕跡地擋開,一路行來倒也沒出什麽差錯。
柱子畢竟年紀還小,走了沒多久,便說累了,幾人隻好去找個下腳地歇息一二,如此連哄帶背的,直折騰了一兩個時辰才登上山頂。
這座寺廟名曰蘭月寺,聽聞已有兩三百年的曆史。在這附近算是頗為有名望的寺廟。
蔣夫子看向柳氏,問道:“這蘭月寺,香火鼎盛,你可要去上柱香?”
柳氏笑了笑,點了點頭,那邊一個小沙彌便拿了一柱香過來,柳氏接過來,對著塑了金身的菩薩拜了兩拜,祈禱今年事業有成。遂添上了香油錢,笑得一臉燦爛。
抬頭一看,卻見蔣夫子神色頗為有些古怪,他將臉看向別處,沒看她。小乙哥兒也捂著嘴笑,柳氏一臉無奈,悄聲小乙哥兒道:“你在笑什麽?”
小乙哥兒仍然難掩臉上的嬉笑,他對柳氏擠了擠眼睛,又指了指剛才她拜過的菩薩,道:“你可知道這座菩薩叫什麽?”
柳氏看了看其他正在跪拜的人,道:“這不都是拜菩薩,別人也在跪拜,如何你單單笑我。”
小乙哥兒皺了皺眉頭,撇嘴說道:“大姐,這菩薩是送子的,別人跪拜都是為了求子。那財神爺在那邊頭。”
柳氏這才知道自己拜錯了菩薩,難怪兩人神色古怪。也怪她事先沒問清楚,見別人跪拜,也就跟著跪拜。柳氏知道剛才鬧了個烏龍,竟然拜了送子菩薩,柳氏臉上也微微發熱,眼角餘光掃視了蔣夫子一下,嘴裏訥訥道:“這……我還以為就這一個菩薩,再說了,菩薩這不都長一樣。”
蔣夫子道:“走吧。”
這迴柳氏才再次拜了財神爺,添上厚實的香油錢。
蔣夫子訂了個廂房,讓柳氏他們呆在裏麵,然後說他要出去找主持說點事兒,讓他們休息一下,等著他。又囑咐幾人不要亂跑。柳氏忙應諾。
屋子裏焚了梵香,也有小沙彌端了素齋素餅來,柳氏幾人也餓了,吃了些點心墊墊肚子。
屋子裏靠牆的一麵有一排書架,柳氏取了一本出來看,見是本佛經。柳氏翻看看了幾眼,讀了讀也鬧不懂,便隻好放迴去。
小乙哥兒和柱子窩在一塊兒都睡著了,柳氏不由笑了笑,走過去給兩個孩子蓋上被子。
柳
氏閑來無事兒,打算出去轉轉。關上房門,這個四合院裏,中間的露天壩上種了些花花草草,地上鋪了大理石的地板,中間還有個超大的魚缸,柳氏笑著湊上去瞧,沒想裏頭竟然喂了幾尾顏色鮮豔的錦鯉,魚缸邊上還擺放了一個石盒,裏頭放了些魚餌,柳氏覺得有趣兒,丟了一點兒下去,隻見那錦鯉爭搶吃食,不由笑了幾聲。
柳氏正要在丟,隻聽外頭傳來一陣腳步聲,柳氏不由抬頭望去。隻見一位年輕的女子走來,因帶著幃帽也看不清楚長相,周圍跟著兩個中年婦女,並三位丫鬟。
柳氏微笑著看著那群人,其中一個穿綠衣裳丫鬟模樣的高挑女子瞪了柳氏一眼。那群人徑直往柳氏的方位走來,柳氏看著他們走的方向,倒是自己旁邊的那間廂房。
柳氏隻是笑了笑,未曾說過話。又過了一陣,廂房的門打開來,先前領頭的女子重新換了聲衣裳,除去了幃帽,年紀約莫十三四歲,長得非常可愛的一個女孩子。
柳氏朝她善意的笑了笑,那姑娘也迴她一個溫婉的笑來。隻聽後頭一個中年婦女抄著一口官話,頗為抱怨道:“太太也真是,竟讓咱大娘子到這裏來,說什麽要為老太太祈福,怎不讓二娘子來,竟專程折騰我們大娘子……”
小姑娘看了那中年婦女一眼,便住了嘴。柳氏倒是有些尷尬,聽見這些話來。小姑娘也抬腳走出來,走到柳氏身邊,看著裏頭的錦鯉。
先前那穿綠衣裳的丫鬟又瞪了柳氏一眼,柳氏倒是覺得奇了個怪,也不由看了那人一眼。那綠衣裳的丫鬟道:“你這民婦看什麽看?”
柳氏也用官話迴應道:“這位小娘子真是有意思,你不看我,怎知我在看你。我沒問你如何瞪我兩次,你倒先來怪我來。”
那丫鬟臉色一怒,橫眉一挑,就要發火,柳氏又道:“這哪家的丫鬟這麽不懂規矩的,當著你主子的麵兒就敢上臉色,這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哪家嬌生慣養的千金小姐!”
柳氏不由刺了她幾句,雖說她沒什麽身份,穿戴連這丫頭也比不上,可被人莫名其妙連著瞪了兩迴,柳氏也有些生氣。
那小姑娘開口道:“翠蘭,你若再不守規矩,等迴去我就稟了母親,讓你迴去。”
那叫翠蘭的女子也隻好低垂著頭,柳氏發現其他幾人都悶聲笑著,甚至不屑的看了翠蘭一眼。柳氏翻了個白眼兒,暗道自己沒生在這種家庭,這勾心鬥角的,煩都煩死。
小姑娘說完,又給柳氏道個萬福,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