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得兩日,宴氏張羅著去趟鎮裏采買家用。柳氏和王桃花這些日子做的小東西已經累計了一大摞,柳氏心裏非常不想將自己做的東西全部拿出來,柳氏正思量著怎麽跟王桃花提,王桃花已經自作主張將柳氏自己做的那些活兒計給她包好,道:“嫂子,這些你自己收好。換倆個錢兒做零用也強,我俱沒告訴娘,娘隻當這些日子我在教你打絡子,什麽也不知道。”
柳氏很是感動,又覺得自己先前的想法很是齷齪,將桃花看低了去。柳氏道:“桃花,嫂子都不止該如何謝你。隻等賣了錢,嫂子定還你。”
宴氏要去采買,收拾妥當家什,見小女兒將大兒媳婦也一並帶過來,宴氏冷眼瞧了她一眼,好在她也不曾說些什麽。宴氏道:“待會兒娘得去買米麵兒,桃花你將那些活兒計給兌成錢,你可莫要哄我。”
王桃花擺擺手,道:“我省得的。娘你是不相信我還是不相信大嫂呀?”
宴氏老臉一拉,被閨女這般說出來,到底有幾分不自在,隻恨恨地瞪了大兒媳婦一眼,便抬腳先去了村口。
每逢趕場時節,這上下莊上有牛車的富戶便會將牛車來往與鎮子與村落之間,村人們大人隻需拿出兩文錢,小孩子不收錢,半大的孩子便交上一文錢,便可坐著車去鎮上。
宴氏三人很快便上了一輛牛車,車上也有其他人,宴氏便於他們聊起家常來。柳氏在一旁默默聽著,並不插嘴,王桃花一上馬車便有些乏,靠著嫂子很快就打起了瞌睡來。
三人到了城裏,宴氏自個兒去了米糧店,又越好什麽時辰在這裏見麵,再次囑咐了王桃花之後才放她們去。王桃花和柳氏去鋪子裏換了錢,柳氏自個兒便得了十來文錢,當場便數了幾文錢還給小姑,還多給了一文錢,說是給她買花戴。
王桃花也很高興,她又挑選了一些絲線。看著鋪子裏已經擺上了女人們喜歡的葵扇,柳氏心想若是自己有多的銀錢兒,購入幾把素色的葵扇,再與桃花合計繡上一些漂亮的花草魚蟲,平日裏若是得閑,哪來販賣給周圍村子的年輕女孩兒,便是比鎮上便宜一點兒,估摸著也能賺上幾個錢。
王桃花見嫂子一直再看那葵扇,以為嫂子喜歡,不由道:“嫂子,不若你也買一把來。等家去,我給你繡上你喜歡的圖案?”
柳氏笑道:“不了,桃花。那東西精貴著,我平日裏也用不著。”
王桃花笑了笑,與掌櫃的道了別,這才出了店門。與和宴氏約好的時辰還剩下
不少時間,姑嫂二人少不得去附近的場上逛上一逛。
王桃花最愛看些繡活兒類的物事兒,每每總要停下來細細看,嘴裏還一邊說著這是用的什麽繡法,那又是怎麽怎麽樣,如此種種,售賣的小販以為碰見了識貨的主兒,都競相推薦,王桃花羞澀一笑,便拉著嫂子往下家去。
如此兩三迴,便是柳氏也忍不住打趣她了。小姑子如此喜歡繡活兒,柳氏便說不若真讓她去繡坊呆上個一兩年,若是排上了什麽等級,那也是為家裏大大爭光的事兒。
王桃花也是一臉向往,複又搖了搖頭,垂頭道:“嫂子,要進繡坊哪裏那般容易,必須得有人引見才可。再說了,娘肯定也是不願意我去的,她說在繡坊裏呆了幾年出來,我年紀便大了,不好打婆家。”
柳氏心裏暗罵宴氏愚昧,確也無奈,這個世界便是如此,何況小姑子還是女兒身。便是小叔子虛歲不過十六,今年也要娶親了,小姑子如今虛歲已有十三,宴氏最多還能再留她兩年,便會張羅著譴她出門子去。
姑嫂二人去市場上淘了一番,也花上一兩文淘了點小東西。
兩人耍鬧一陣,眼見著時間也快到了,便打道出去。王桃花又說肚子疼,跑去茅房解決了一通才出來。等兩人到了地方,宴氏早就黑著臉等在那裏,少不得罵了兩人一頓。王桃花隻說都是她鬧肚子,不幹嫂子的事。
哪知去搭牛車,這位置又不夠,宴氏也不管,硬是擠上去,懷裏抱著王桃花,便唯獨留了柳氏在外頭尷尬地站著。宴氏道:“這兒離家裏也不遠,你自己個兒走迴去吧。”
王桃花忙道:“娘,這得走多少時間?娘您拿兩文錢給嫂子坐車吧。”
宴氏唬道:“錢,錢,你知掙倆錢多不容易,你給我閉嘴。”
牛車緩緩離去,徒留柳氏單薄的身影在原地。王桃花氣她娘小氣,一路上也不跟她說話。旁的人一問,知道留下的是兒媳婦,心裏也暗暗鄙視這做婆母的刻薄。
柳氏很無語,以她的腳程,走迴去沒兩個時辰可是沒個準兒。柳氏摸了摸懷裏還沒揣熱的幾個錢兒,一陣肉疼地在糾結著是走迴去還是坐牛車迴去。
柳氏又問了旁邊小茶鋪的老漢,知道這要等下一輛牛車來,少不得要花上一個時辰。柳氏歎了口氣,覺得不若自己個兒走迴去,這兩文錢再去買上幾根絲線罷了。
柳氏走迴城裏,也沒去那鋪子,隻在那些擺了地攤的攤主那裏,一番討價還價買了各
色不少線。合計一番下來比那鋪子裏還便宜不少呢。
柳氏一路低頭走路,心裏越發覺得自己個兒就是個慫包,到了這兒完全就是渾渾噩噩過日子。就這樣的家庭,她居然還抱著一絲幻想,柳氏陷入了自我檢討的行列。
如此走了半個時辰,實在是有些累了,柳氏隻能在一邊喘上幾口氣兒,歇上一歇。這一路行來,倒也碰上幾個如她這般的行人,不少或擔或背著物事兒的人,柳氏一對比他們,心裏又稍微覺得好受不少。
歇息得差不多了,柳氏又走了一陣,這會兒這日頭已經快要到晌午了,柳氏這肚子已經開始唱起空城計,一路上咕咕叫個不停。柳氏一個不察,一腳插進個坑,絆了一腳。疼得她呲牙咧嘴,揉了揉雙腿膝蓋,柳氏忍不住真正哭起來。
哭到後來柳氏嗚咽無聲,哭了一場,柳氏這心情好了很多,暗暗給自己打氣兒。柳氏站起身來,拍了拍褲子上的泥土,又用衣袖抹幹淨臉上的淚痕。
隻見一輛牛車不知何時停靠在對麵,趕牛的是個十來歲的半大男娃兒,正笑嘻嘻地看著她。柳氏臉一紅,也不知被人看了多久,可到底人家也是輛牛車不是。
趕車的半大少年見這女人不再哭了,也把自己收拾幹淨,朝她勾了勾手。
柳氏指了指自己,問道:“你讓我過來?”
少年嬉笑道:“可不就是你,這般大的人了,哭得稀裏嘩啦,不就跌了一跤麽,就哭成那樣,就是小孩兒子也比你強些。”
柳氏被取笑一通,這會兒自己想想也覺得好笑。她走過去,道:“這位小哥兒,你叫小婦人所謂何事?”
少年笑道:“你叫我小乙哥便是。”說完指了指自己的牛車,道:“我與主家的走到半路,聽見哭聲,主家的便叫我停下來,讓你順道搭個車。”
柳氏想,何謂天上掉餡餅,這就是天上掉餡餅。可柳氏又有些疑慮,這人心難測,柳氏可不敢貿然領了,她道:“小乙哥,你我素不相識,這如何妥當?”
少年聽了不由拉下臉冷哼聲,道:“好你個不識趣的婦人,我主家的好心讓你搭車,你還疑神疑鬼了。我看你還是走迴去得了。”
柳氏臉一紅,很是尷尬。這時這良牛車外頭掛的那張簾子被人掀開一個角來,隻見裏頭的人看著她,道:“小娘子莫擔心,我是百花村的夫子。路上見你一婦人大哭,這才讓小乙哥停下來。不知小娘子是哪裏人,我主仆二人送你家去。”
柳氏當然認識這個人,她忙道:“原是蔣夫子,都是小婦人的不是,還望蔣夫子大人大量原諒小婦人。小婦人是百花村王家的。”
蔣夫子見她提起說是百花村王家的,雖不知是哪個王家的,倒也是同個村的。蔣夫子便道:“原是同鄉。”
柳氏上了車,覺得今天真是行了大運,竟然遇見了蔣夫子。到底男女有別,又是做了婦人打扮,蔣夫子也不好再多說什麽,隻坐著閉上了眼。
柳氏先前心頭惶惶不安,過了一陣,才敢抬頭看,見那蔣夫子已經閉目養神起來,稍微鬆了口氣兒。如此近距離,見他頭戴頭巾,穿了一身鴉灰色長衫,下巴上也沒有留須,瞧著也很是年輕。
柳氏看了一眼,忙低下頭來。打開手裏的布包來,扯出紅色絲線,先編起中國結來,也好打發時間。
如此過個一盞茶的功夫,柳氏總要問小乙哥到了哪兒。小乙哥兒煩了,道:“到了百花村,自會叫你,你這婦人恁是麻煩。”
柳氏笑了笑,道:“小乙哥,且不用到了村子,等離村子有個一裏路,你在那兒放我下來便可。我再自個兒走迴去。”
小乙哥道:“這是為何?一並就到了的,你這不是多事兒?”
柳氏與小乙哥道:“小乙哥不知,小婦人今日與婆母趕集,臨了婆母上了牛車便讓我自行走迴去。若是我家去太早,恐婆母疑惑。”
小乙哥閉了嘴,他道:“你是哪家的媳婦兒?我看你年紀這般小,怎你家人也願意把你嫁人。”
柳氏不答話,小乙哥也不說話了,想起先前調笑這小婦人的話,小乙哥也覺得自己作為一個男人,也太過分了,遂專心趕起牛車來。
柳氏繼續手裏的活兒,她過了半晌才緩緩低聲道:“家裏窮啊……”
柳氏不曾抬頭,是以沒看見原本閉目養神的蔣夫子睜開眼看了她一眼……
到了離村子一裏地那裏,小乙哥果真停了車,柳氏朝蔣夫子和小乙哥道了謝,忙收拾好自己的物事兒,下了車,歡歡喜喜地趕路。
牛車很快從柳氏身邊掠過,小乙哥趕著牛車,道:“夫子,是去學堂還是家裏?”
蔣夫子愣了愣,伸手撿起那婦人落下的一個絡子,大紅的顏色,攤在手掌心裏瞧著也是小巧別致,緩緩道:“家去吧……”
柳氏很是感動,又覺得自己先前的想法很是齷齪,將桃花看低了去。柳氏道:“桃花,嫂子都不止該如何謝你。隻等賣了錢,嫂子定還你。”
宴氏要去采買,收拾妥當家什,見小女兒將大兒媳婦也一並帶過來,宴氏冷眼瞧了她一眼,好在她也不曾說些什麽。宴氏道:“待會兒娘得去買米麵兒,桃花你將那些活兒計給兌成錢,你可莫要哄我。”
王桃花擺擺手,道:“我省得的。娘你是不相信我還是不相信大嫂呀?”
宴氏老臉一拉,被閨女這般說出來,到底有幾分不自在,隻恨恨地瞪了大兒媳婦一眼,便抬腳先去了村口。
每逢趕場時節,這上下莊上有牛車的富戶便會將牛車來往與鎮子與村落之間,村人們大人隻需拿出兩文錢,小孩子不收錢,半大的孩子便交上一文錢,便可坐著車去鎮上。
宴氏三人很快便上了一輛牛車,車上也有其他人,宴氏便於他們聊起家常來。柳氏在一旁默默聽著,並不插嘴,王桃花一上馬車便有些乏,靠著嫂子很快就打起了瞌睡來。
三人到了城裏,宴氏自個兒去了米糧店,又越好什麽時辰在這裏見麵,再次囑咐了王桃花之後才放她們去。王桃花和柳氏去鋪子裏換了錢,柳氏自個兒便得了十來文錢,當場便數了幾文錢還給小姑,還多給了一文錢,說是給她買花戴。
王桃花也很高興,她又挑選了一些絲線。看著鋪子裏已經擺上了女人們喜歡的葵扇,柳氏心想若是自己有多的銀錢兒,購入幾把素色的葵扇,再與桃花合計繡上一些漂亮的花草魚蟲,平日裏若是得閑,哪來販賣給周圍村子的年輕女孩兒,便是比鎮上便宜一點兒,估摸著也能賺上幾個錢。
王桃花見嫂子一直再看那葵扇,以為嫂子喜歡,不由道:“嫂子,不若你也買一把來。等家去,我給你繡上你喜歡的圖案?”
柳氏笑道:“不了,桃花。那東西精貴著,我平日裏也用不著。”
王桃花笑了笑,與掌櫃的道了別,這才出了店門。與和宴氏約好的時辰還剩下
不少時間,姑嫂二人少不得去附近的場上逛上一逛。
王桃花最愛看些繡活兒類的物事兒,每每總要停下來細細看,嘴裏還一邊說著這是用的什麽繡法,那又是怎麽怎麽樣,如此種種,售賣的小販以為碰見了識貨的主兒,都競相推薦,王桃花羞澀一笑,便拉著嫂子往下家去。
如此兩三迴,便是柳氏也忍不住打趣她了。小姑子如此喜歡繡活兒,柳氏便說不若真讓她去繡坊呆上個一兩年,若是排上了什麽等級,那也是為家裏大大爭光的事兒。
王桃花也是一臉向往,複又搖了搖頭,垂頭道:“嫂子,要進繡坊哪裏那般容易,必須得有人引見才可。再說了,娘肯定也是不願意我去的,她說在繡坊裏呆了幾年出來,我年紀便大了,不好打婆家。”
柳氏心裏暗罵宴氏愚昧,確也無奈,這個世界便是如此,何況小姑子還是女兒身。便是小叔子虛歲不過十六,今年也要娶親了,小姑子如今虛歲已有十三,宴氏最多還能再留她兩年,便會張羅著譴她出門子去。
姑嫂二人去市場上淘了一番,也花上一兩文淘了點小東西。
兩人耍鬧一陣,眼見著時間也快到了,便打道出去。王桃花又說肚子疼,跑去茅房解決了一通才出來。等兩人到了地方,宴氏早就黑著臉等在那裏,少不得罵了兩人一頓。王桃花隻說都是她鬧肚子,不幹嫂子的事。
哪知去搭牛車,這位置又不夠,宴氏也不管,硬是擠上去,懷裏抱著王桃花,便唯獨留了柳氏在外頭尷尬地站著。宴氏道:“這兒離家裏也不遠,你自己個兒走迴去吧。”
王桃花忙道:“娘,這得走多少時間?娘您拿兩文錢給嫂子坐車吧。”
宴氏唬道:“錢,錢,你知掙倆錢多不容易,你給我閉嘴。”
牛車緩緩離去,徒留柳氏單薄的身影在原地。王桃花氣她娘小氣,一路上也不跟她說話。旁的人一問,知道留下的是兒媳婦,心裏也暗暗鄙視這做婆母的刻薄。
柳氏很無語,以她的腳程,走迴去沒兩個時辰可是沒個準兒。柳氏摸了摸懷裏還沒揣熱的幾個錢兒,一陣肉疼地在糾結著是走迴去還是坐牛車迴去。
柳氏又問了旁邊小茶鋪的老漢,知道這要等下一輛牛車來,少不得要花上一個時辰。柳氏歎了口氣,覺得不若自己個兒走迴去,這兩文錢再去買上幾根絲線罷了。
柳氏走迴城裏,也沒去那鋪子,隻在那些擺了地攤的攤主那裏,一番討價還價買了各
色不少線。合計一番下來比那鋪子裏還便宜不少呢。
柳氏一路低頭走路,心裏越發覺得自己個兒就是個慫包,到了這兒完全就是渾渾噩噩過日子。就這樣的家庭,她居然還抱著一絲幻想,柳氏陷入了自我檢討的行列。
如此走了半個時辰,實在是有些累了,柳氏隻能在一邊喘上幾口氣兒,歇上一歇。這一路行來,倒也碰上幾個如她這般的行人,不少或擔或背著物事兒的人,柳氏一對比他們,心裏又稍微覺得好受不少。
歇息得差不多了,柳氏又走了一陣,這會兒這日頭已經快要到晌午了,柳氏這肚子已經開始唱起空城計,一路上咕咕叫個不停。柳氏一個不察,一腳插進個坑,絆了一腳。疼得她呲牙咧嘴,揉了揉雙腿膝蓋,柳氏忍不住真正哭起來。
哭到後來柳氏嗚咽無聲,哭了一場,柳氏這心情好了很多,暗暗給自己打氣兒。柳氏站起身來,拍了拍褲子上的泥土,又用衣袖抹幹淨臉上的淚痕。
隻見一輛牛車不知何時停靠在對麵,趕牛的是個十來歲的半大男娃兒,正笑嘻嘻地看著她。柳氏臉一紅,也不知被人看了多久,可到底人家也是輛牛車不是。
趕車的半大少年見這女人不再哭了,也把自己收拾幹淨,朝她勾了勾手。
柳氏指了指自己,問道:“你讓我過來?”
少年嬉笑道:“可不就是你,這般大的人了,哭得稀裏嘩啦,不就跌了一跤麽,就哭成那樣,就是小孩兒子也比你強些。”
柳氏被取笑一通,這會兒自己想想也覺得好笑。她走過去,道:“這位小哥兒,你叫小婦人所謂何事?”
少年笑道:“你叫我小乙哥便是。”說完指了指自己的牛車,道:“我與主家的走到半路,聽見哭聲,主家的便叫我停下來,讓你順道搭個車。”
柳氏想,何謂天上掉餡餅,這就是天上掉餡餅。可柳氏又有些疑慮,這人心難測,柳氏可不敢貿然領了,她道:“小乙哥,你我素不相識,這如何妥當?”
少年聽了不由拉下臉冷哼聲,道:“好你個不識趣的婦人,我主家的好心讓你搭車,你還疑神疑鬼了。我看你還是走迴去得了。”
柳氏臉一紅,很是尷尬。這時這良牛車外頭掛的那張簾子被人掀開一個角來,隻見裏頭的人看著她,道:“小娘子莫擔心,我是百花村的夫子。路上見你一婦人大哭,這才讓小乙哥停下來。不知小娘子是哪裏人,我主仆二人送你家去。”
柳氏當然認識這個人,她忙道:“原是蔣夫子,都是小婦人的不是,還望蔣夫子大人大量原諒小婦人。小婦人是百花村王家的。”
蔣夫子見她提起說是百花村王家的,雖不知是哪個王家的,倒也是同個村的。蔣夫子便道:“原是同鄉。”
柳氏上了車,覺得今天真是行了大運,竟然遇見了蔣夫子。到底男女有別,又是做了婦人打扮,蔣夫子也不好再多說什麽,隻坐著閉上了眼。
柳氏先前心頭惶惶不安,過了一陣,才敢抬頭看,見那蔣夫子已經閉目養神起來,稍微鬆了口氣兒。如此近距離,見他頭戴頭巾,穿了一身鴉灰色長衫,下巴上也沒有留須,瞧著也很是年輕。
柳氏看了一眼,忙低下頭來。打開手裏的布包來,扯出紅色絲線,先編起中國結來,也好打發時間。
如此過個一盞茶的功夫,柳氏總要問小乙哥到了哪兒。小乙哥兒煩了,道:“到了百花村,自會叫你,你這婦人恁是麻煩。”
柳氏笑了笑,道:“小乙哥,且不用到了村子,等離村子有個一裏路,你在那兒放我下來便可。我再自個兒走迴去。”
小乙哥道:“這是為何?一並就到了的,你這不是多事兒?”
柳氏與小乙哥道:“小乙哥不知,小婦人今日與婆母趕集,臨了婆母上了牛車便讓我自行走迴去。若是我家去太早,恐婆母疑惑。”
小乙哥閉了嘴,他道:“你是哪家的媳婦兒?我看你年紀這般小,怎你家人也願意把你嫁人。”
柳氏不答話,小乙哥也不說話了,想起先前調笑這小婦人的話,小乙哥也覺得自己作為一個男人,也太過分了,遂專心趕起牛車來。
柳氏繼續手裏的活兒,她過了半晌才緩緩低聲道:“家裏窮啊……”
柳氏不曾抬頭,是以沒看見原本閉目養神的蔣夫子睜開眼看了她一眼……
到了離村子一裏地那裏,小乙哥果真停了車,柳氏朝蔣夫子和小乙哥道了謝,忙收拾好自己的物事兒,下了車,歡歡喜喜地趕路。
牛車很快從柳氏身邊掠過,小乙哥趕著牛車,道:“夫子,是去學堂還是家裏?”
蔣夫子愣了愣,伸手撿起那婦人落下的一個絡子,大紅的顏色,攤在手掌心裏瞧著也是小巧別致,緩緩道:“家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