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報告道:“伊斯特指揮官,西美軍方的10萬戰鬥機器人和東美軍方的7萬戰鬥單位已經在這場戰鬥中同歸於盡,隻剩下位於戰場東側1千米處的‘先知’,和4千台工程機器人、2千台資源迴收車、3千台運輸車。這些單位普遍沒有戰鬥力,‘先知’失去了在輔助部隊戰鬥方麵的作用,‘先知’認為東美軍方已經失敗了。”

    伊斯特平靜地說道:“不要這麽早就下結論,‘先知’。戰鬥並沒有結束,我們的戰鬥機器人確實已經全部倒下了,但是我們有辦法幫助它們重新站起來。”

    “根據‘先知’的分析和判斷,伊斯特指揮官所說的辦法是指:通過使用資源迴收車迴收資源,運迴東美軍方離戰場最近的堡壘或要塞城市中,借助城內的機器人製造工廠將資源重新加工,改造成戰鬥機器人後送迴戰場。西美軍方擁有1萬台資源迴收車,能夠就近在丹佛城內補充兵力,‘先知’認為西美軍方的兵力補充速度將會是東美軍方的5到10倍,東美軍方沒有任何獲勝的幾率。”

    伊斯特搖搖頭,說道:“你錯了,‘先知’。我所說的辦法並不是指通過那種‘老牛拉車’的方式來補充兵力,我是說要讓已經倒下的我方戰鬥機器人站起來,在它們倒下的地方重新站起來繼續戰鬥。我們現在已經不需要借助後方的造兵建築來補充兵力了,我們擁有更好的選擇,在戰場上、甚至在戰鬥中就能夠獲得源源不斷的兵力補充。掃描‘鷹巢’的電子檔案庫,‘先知’,你會讀取到一種非常特殊的、最新種類的機器人的資料。”

    ‘先知’更新了自己的信息庫,結果如同伊斯特所說。‘先知’一邊讀取一邊讀道:“名稱:‘醫護者’,類型:智能修理機器人,身高:1。1米,重量:110千克,體型:仿人型、仿生型,驅動方式:電力驅動,移動方式:雙足步行、四足爬行,移動速度:5米每秒、10米每秒,攻擊力:無,護甲:無,智能程度:高。”

    “主要功能:能夠通過單獨或者分工合作的方式,修理已被輸入相關資料的機器人;‘醫護者’單獨對1噸以下單位的修複時間為30分鍾以下,單獨對1噸以上5噸以下單位的修複時間為180分鍾上下,對5噸以上單位無法進行單獨修理,必須合作進行,‘醫護者’合作進行修理的速度會根據‘醫護者’的具體數量成倍提高。”

    ‘先知’讀取完‘醫護者’的資料後,久久沒有任何動作,似乎是在模擬‘醫護者’在戰場上的虛擬使用過程、測試和評估‘醫護者’的功能實用性以及其它基本性能。

    伊斯特說道:“沒錯。‘醫護者’是中國政府為協助我們東美軍方平叛而提供給我們的,是迄今為止全世界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單位修理機器人,擁有世界最快的單位修理速度。對戰鬥機器人的修理要比對建築單位的修理複雜得多,世界上的很多科技力量雄厚的國家都在拚命研究智能修理機器人,但是成果寥寥。唯有中國——這個富有神秘氣息的古老國家,不僅在人體醫學方麵有著深厚的造詣,同時也在機器人醫學方麵有著獨特而又深入的理解。”

    “隻需在‘醫護者’的資料庫中輸入所要修理單位的詳細信息,哪怕該單位已經破損到成為一堆金屬碎片的程度,但隻要該單位的控製芯片沒有損壞,‘醫護者’就能在短時間內將其複原。即使該單位的部分身體部件已經丟失或者徹底損壞,‘醫護者’也能夠就地取材,將戰場上的其它機器人殘骸加工成相應的部件。”

    不光是‘先知’一時無法消化關於‘醫護者’的信息,就連‘清洗者’戰隊的隊員們也都對‘醫護者’的強大功能感到震驚,直覺告訴他們:‘醫護者’的出現絕對能夠打破戰場上的平衡性,將戰鬥帶入一個新的高度,擁有‘醫護者’一方的部隊將很難被徹底擊敗。

    伊斯特對隊員們說道:“現在已經有1萬台‘醫護者’加入了我軍部隊之中,由機器人製造部門的e500以及該部門的操作人員進行相關控製。你們將很快看到我們的部隊從廢墟和毀滅中崛起,舉起武器繼續戰鬥!”

    隨著伊斯特的一聲令下,1萬台‘醫護者’進入了戰場,開始向關注著作戰屏幕的所有人員展示它們驚人的單位修複效率。‘醫護者’們各自選定一台機器人的殘骸進行掃描,將該單位的三維透視構造的完整圖像投射到半空中,然後像是達成了共識一般,按照所需數量自動分成幾千個小組,每個小組各自選定一台需要進行修理的機器人,將其作為共同的修複目標,開始分工合作,分頭尋找和收集著組成該單位的身體部件。

    3台‘醫護者’組成一個小組,將搜集到的一台被‘掠奪者’拆散的‘狙擊手’的身體部件堆在一起,然後開始埋頭工作。3台‘醫護者’先是一同拚接‘狙擊手’的底盤、車輪和支撐架,建立好組裝的基礎;然後1台‘醫護者’利用體內攜帶的修理工具修複係統線路,1台‘醫護者’修理視屏接收器,1台‘醫護者’檢查動力電池和控製芯片的狀態;之後,3台‘醫護者’互相配合,將‘狙擊手’的所有內部設備和元件恢複原位;最後,3台‘醫護者’修複並安裝了裝甲,讓武器部件歸位,按下啟動按鈕。10分鍾後,第一批‘狙擊手’完整地出現在操作人員的作戰屏幕中,並且重新為原來的操作人員所控製。

    e500和他的團隊人員按照伊斯特的命令優先修複‘狙擊手’,以盡快獲得一定的自衛能力來保護‘醫護者’不受西美軍方戰鬥機器人的傷害。35分鍾後,經過1萬台‘醫護者’的維修和拚接,1萬台‘狙擊手’恢複了戰鬥力,開始為‘醫護者’的下一步工作提供安全保障。

    這時,西美軍方已經發現了‘醫護者’可怕的單位修複能力,同時也意識到如果繼續放任‘醫護者’這樣維修下去,東美軍方的兵力補充速度將會大大超越己方,於是立即派出現有的3千台‘掠奪者’,準備趕在對手的部隊形成一定規模之前,將‘醫護者’全部消滅。

    e201報告道:“長官,西美軍方出動了3千台‘掠奪者’,攻擊目標似乎是‘醫護者’!”

    伊斯特命令道:“馬上控製‘狙擊手’擊殺‘掠奪者’,不能讓它們給‘醫護者’造成太多的數量損失!我們現在沒有多餘的時間和資源用於製造‘醫護者’和其它戰鬥機器人,隻能借助‘醫護者’來加快兵力的補充速度,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保護‘醫護者’的安全!”

    “是,長官!”隊員們齊聲迴答,開始操作著各自的少量‘狙擊手’,努力阻止著‘掠奪者’的靠近。

    ‘掠奪者’進入戰場後,不顧‘狙擊手’的阻擊,徑直衝向‘醫護者’。‘醫護者’開始按照命令進行躲避,但由於動力能源儲量較少,導致移動速度持續下降,被‘掠奪者’慢慢追上。‘掠奪者’不斷撕扯著‘醫護者’的身體,將‘醫護者’變成一堆散亂的金屬部件,但是‘掠奪者’也在狙擊手的精準和持續的攻擊下損失殆盡。‘掠奪者’最終讓近6千台‘醫護者’變得支離破碎,自己也先後被‘狙擊手’所狙殺,無一例外地躺倒在地麵上。

    五分之三數量的‘醫護者’被擊毀,無論如何這都不是個好消息,隊員們全都沉默不語。sky鼓起勇氣報告道:“抱歉,長官。我們消滅了所有攻擊‘醫護者’的‘掠奪者’,但是仍然損失了6千台‘醫護者’。”

    伊斯特聽完,臉上沒有任何表情。隊員們以為他接下來會大發雷霆,沒想到伊斯特卻微笑著說道:“不錯,還能讓人接受。要知道,‘醫護者’最擅長的事情就是修理它們自己的同類,這也使得‘醫護者’擁有超強的戰場生存能力。即使‘醫護者’剩下的數量隻剩下1台,這1台‘醫護者’也能在5分鍾內複原出另外1台‘醫護者’,然後就是2變4、4變8、8變16、16變32……直到所有單位都被修複為止。這就是‘醫護者’的強大之處!”

    隊員們聽完伊斯特所說的話後,瞪大眼睛緊盯著各自作戰屏幕中的‘醫護者’。隻見4千台完好的‘醫護者’將修複目標轉換成了它們的同類,如同上帝造人版地迅速和靈巧,6千台被擊毀的‘醫護者’不到10分鍾便又站立起來。1萬台‘醫護者’再次進入了工作狀態。

    ‘醫護者’開始修理守衛機器人。由於‘守衛機器人被默認為建築單位,新加入戰場的5千台工程修理機器人能夠對其進行修理,因此‘醫護者’隻是協助修複了守衛機器人的受損部件。infi報告道:“長官,我方已經可以繼續建造守衛機器人,我建議乘現在西美軍方兵力空虛時,我們直接將守衛機器人造在距離丹佛城1千米處,這樣既可以縮短我方推進所需的時間,也可以阻止西美軍方搶奪戰場資源,從而對敵方造成更好的壓製效果!”

    伊斯特微微思索了一下,說道:“允許,但必須保護好‘醫護者’和守衛機器人的安全,時刻警惕對手的動向。一旦發現西美軍方有出擊的意圖,必須立即進行阻擊!”

    “收到,長官!”隊員們開始進行操作。

    西美軍方發現東美軍方作出以上舉動後,感到是對自己的莫大挑釁,於是利用剛剛生產出來的5百台‘毀滅者’對守護機器人進行打擊。守護機器人的製造工作不得不暫時停止,伊斯特命令e500控製‘醫護者’加緊修複‘戰車’,以便和‘毀滅者’抗衡。‘醫護者’隨即分成500個分別以20台‘醫護者’組成的小組,著手對‘戰車’進行修理。

    1小時之後,5百台‘戰車’站立起來,將炮口對準‘毀滅者’進行射擊。‘毀滅者’被迫放棄對守衛機器人的攻擊,開始和‘戰車’對射,結果雙方再次同歸於盡。但是結果明顯對西美軍方不利,東美軍方在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內又補充出5百台‘戰車’,而‘毀滅者’依舊遲遲不能走出西美軍方的兵力製造車間,西美軍方隻能無奈地看著東美軍方肆無忌憚地不斷製造守衛機器人。

    東美軍方的‘戰車’的數量很快上升到了3千台。西美軍方發現之後,不得不轉變戰術,加緊生產‘猛禽’。5千台‘猛禽’很快飛上天空,開始轟炸東美軍方的守衛機器人和‘戰車’。伊斯特對隊員們說道:“頂住,我會命令e500盡快恢複‘鷹隼’的戰鬥力!”

    接到命令後,1萬台‘醫護者’分成2千個小組,每組5台‘醫護者’,開始進行對‘鷹隼’的修理工作。1個半小時後,5千台‘鷹隼’迴到了天空中,準備與‘猛禽’對戰。西美軍方看到‘鷹隼’後,知道自己沒有多少勝算,於是選擇主動將‘猛禽’全部撤迴。

    戰場上暫時恢複了平靜,但是沒過多長時間,東美軍方發現己方的‘醫護者’開始無緣無故開始倒下。經過仔細觀察後,東美軍方找出了原因。tod報告道:“長官,西美軍方的‘殺手’正在對‘醫護者’進行暗殺!”

    伊斯特冷笑著說道:“真是黔驢技窮,西美軍方為了打敗我們,真是什麽老辦法都使出來了!很簡單,見招拆招,‘醫護者’會馬上修複‘顯形者’!”

    不到5分鍾,第一台‘顯形者’便恢複到了工作狀態。1千台‘殺手’在第一時間受到‘狙擊手’和‘守護者’的攻擊,準備通過擊毀‘顯形者’來避免受到攻擊。但是‘殺手’損壞‘顯形者’的速度遠遠比不上‘醫護者’修複‘顯形者’的速度,依舊有越來越多的‘顯形者’開始為東美軍方的戰鬥單位指引射擊的方向。不到15分鍾,1千台‘殺手’全部在暗殺行動中陣亡,1千台‘顯形者’卻在‘殺手’倒下的同時全部恢複原狀。

    伊斯特用得意的語氣說道:“根據我方搜集到的情報分析,西美軍方修複1千台‘武士’需要30分鍾,製造1千台‘武士’需要1小時;修複1千台‘獵豹’需要20分鍾,製造1千台‘獵豹’需要40分鍾;修複1千台‘殺手’需要20分鍾,製造1千台‘殺手’需要45分鍾;修複1千台‘猛禽’需要1小時,製造1千台‘猛禽’需要3小時;修複1千台‘毀滅者’需要3小時,製造1千台‘毀滅者’需要5小時;修複1千台‘掠食者’需要80分鍾,製造1千台‘掠食者’需要150分鍾;修複1千台‘掠奪者’需要45分鍾,製造1千台‘掠奪者’需要90分鍾;修複1千台‘魔術師’需要不到3分鍾,製造1千台‘魔術師’需要10分鍾;修複‘馬爾斯’需要至少24小時,重新製造‘馬爾斯’需要3天以上。”

    “相對應的,修複1千台‘戰士’需要20分鍾,製造1千台‘戰士’需要40分鍾;修複1千台‘狙擊手’需要30分鍾,製造1千台‘狙擊手’需要1小時;修複1千台‘破壞者’需要20分鍾,製造1千台‘破壞者’需要45分鍾;修複1千台‘顯形者’需要5分鍾,製造1千台‘顯形者’需要10分鍾;修複1千台‘鷹隼’需要50分鍾,製造1千台‘鷹隼’需要2。5小時;修複1千台‘守望者’需要45分鍾,製造1千台‘守望者’需要1。5小時;修複1千台‘守護者’需要1小時,製造1千台‘守護者’需要2小時;修複1千台‘戰車’需要3小時;修複‘先知’需要24小時,重新製造‘先知’需要一星期。”

    “以上數字是在‘醫護者’出現之前,敵我雙方的機器人製造工廠或車間的修理和生產流水線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而且每次最多隻能以1千為一批進行修理或生產,換句話說就是:修複和生產1台機器人需要這麽多時間,修複和生產1千台機器人還是這麽多時間。但當‘醫護者’出現後,一切都不同了:我方不需要借助製造車間就能獲得兵力上的補充,而且要比以往迅速很多;單位的修複也不再依賴於修理流水線,並且不再受到數量的限製!”

    伊斯特的話似乎在無形中觸動了對手的某根神經。經過這一係列失敗的出擊,西美軍方終於意識到自己無法再阻止對手部隊的成型,反而還要搭上自己的部隊,於是選擇了不再出擊,而是專心進行兵力上的累積。

    東美軍方的戰鬥操作人員繃緊神經,隨時準備應對對手的下一撥出擊,結果等了老半天,對方也沒有一點出兵的跡象。moon報告道:“長官,西美軍方似乎已經放棄了繼續出擊的打算,我們下一步應該怎麽辦?”

    伊斯特迴答道:“做好防守工作,利用‘守望者’和‘戰車’的射程破壞丹佛城的防禦設施;等戰場上的資源全部轉化成兵力後,我們再考慮進攻的事情!”

    2047年9月22日,戰場資源被瓜分完畢。e201報告道:“長官,我方現已擁有數量高達15萬的戰鬥單位,其中‘戰士’1萬台,‘狙擊手’3萬台,‘破壞者’1萬台,‘鷹隼’6。5萬台,‘守望者’2萬台,‘守護者’1萬台,‘戰車’5千台;另外還有1萬台‘醫護者’、4千台工程製造機器人、5千台工程修理機器人、1千台‘顯形者’;彈藥和能源補給充裕。敵軍方麵,根據西美軍方處於鼎盛時期時的兵力、獲得的戰場資源、以及兵力的補充速度來計算,他們現在大約有近17萬的兵力,補給較為充足。”

    伊斯特點點頭,說道:“17萬對17萬,‘先知’對‘馬爾斯’,一場好戲馬上就要上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外來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說不可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說不可能並收藏天外來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