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南縣有個傳統習慣,每年年底,縣委各部門領導都會按照縣委下達的指標,走村串戶扶貧。特別是針對孤寡老人,必然要送去溫暖。
陌然分在何縣長這一組,去的地方是全縣最偏僻的鄉。雁南縣下轄十三個鄉鎮,這是唯一的一個還沒並的鄉。過去從鄉裏去市裏,需要一天的時間。現在不去市裏改來新縣城,依舊要大半天。
鄉裏隻有一條毛馬路,晴天一身灰,雨天全是泥。一天隻有一趟往返的中巴,錯過了這趟車,根本沒辦法趕迴家。
這些年交通工具好了一些,有些人家買了摩托車,出來沒有了過去那般艱難。
何縣長帶著陌然一幫人大清早就出發了,臨近中午才到鄉政府駐地。陌然下車一看,不禁倒抽了一口涼氣,眼前的一切與上世紀六十年幾無區別。老舊的房子,老舊的路,就連迎出來接他們的鄉幹部,都顯得猥瑣與寒酸。
鄉黨委書記是個看起來有五十來歲的老頭,一頭白發宣告著歲月留給他的滄桑。緊跟著他的是個年輕的鄉長,看起來也就三十多歲。人顯得很精明,老遠就伸出雙手來迎接陌然他們的到來。
陌然過去也知道雁南縣不是一個富縣,但沒想到現在還有這麽落後的地方。當即感概起來,心裏像堵著一塊石頭,連唿吸都無法暢快。
何縣長親自帶隊來扶貧,鄉幹部除了感激,更多是驚喜。
過去楊書記也來過,而且還對此發表了看法。可是最終也沒拿出什麽計劃和方案來,以至於到了今天,仿佛還與外麵的世界隔了一個世紀的距離。
鄉政府周圍散落著幾座零星的房屋,門前都架著木頭架子。陌然不知道這些是幹什麽用的,就隨口問了鄉長。鄉長微笑著告訴他,鄉政府每逢五,十都有集市,這些木架子就是用來擺貨的。
陌然想起今天不逢五、十,不禁有些遺憾。他倒想看看,這些集市上的鄉民究竟能賣些什麽。
鄉政府坐落在一片比較開闊的隴裏,周圍全是大山。偏偏又沒多少樹,顯得突兀與荒涼。
何縣長環顧一眼,心情沉重地說:“同誌們,你們都辛苦了。”
書記和鄉長頓時受寵若驚起來,連忙表示應該的,應該的。都是為老百姓服務,隻要老百姓高興,他們苦一點無所謂。
何縣長轉過頭對陌然說:“現在你該明白了吧,我們的道路還任重道遠。”
陌然連忙點頭,小聲地說:“看來要改變這裏的麵貌,確實需要付出不少努力。”
寒暄完畢,鄉裏請他們進屋少坐。聽說何縣長要來,鄉裏早有了準備,各村的村長大清早都趕了過來,等著給領導匯報情況。
何縣長擺擺手說:“情況我多少掌握了一點,匯報的事就免了。說來說去都的一迴事。不過,既然村長們都來了,我見見他們也好。”
鄉政府有一座五十年代修的禮堂,這些年沒顧著,已經破敗得不成樣子。好在還不漏雨,勉強能坐人。
村幹部都被集中在禮堂裏,窗戶玻璃早就破碎不堪,寒風從窗戶裏灌進來,冷得村幹部都縮起了雙肩。
鄉黨委書記訕訕地解釋,說本來打算給他們燒一堆幹柴的,可是擔心煙太大,熏壞了來扶貧的領導不好。反正這些人皮肉厚著,平常也不怕冷,就幹脆不讓燒了,冷冷凍凍的在寒風裏等何縣長他們的到來。
何縣長掃了他一眼,顯然有些不滿意。
禮堂裏的幹部看到領導來了,都一齊起身,嘿嘿笑著注視著何縣長。
陌然留意了一下,發現有一兩張麵孔還似曾相識。想起自己剛當上村長的時候,縣裏在黨校搞了一次村幹部培訓班,這堆幹部裏有人與他一起培訓過。
果然,他看到有人向他打招唿,但因為何縣長在,沒敢大聲。
陌然點頭示意,陪著何縣長逐一與村幹部握手。
鄉在山裏,村民住得也十分分散。平常一天到晚幾乎見不到人。山裏田少,村民以種玉米為主。有些門路的人家就種些藥材,歸根結底一句話,他們一年的收入可能還沒在外麵打工一個月賺得多。
何縣長找了張凳子坐下來,他身邊圍了一圈人。鄉幹部靠他近,村幹部離得遠一些。
本來要把座談會安排在鄉政府會議室開,可能何縣長有些惱怒黨委書記的做法,他將村幹座談會就安排在禮堂裏了。
外麵的風刮得凜冽,山裏的溫度本來就比外麵要低幾度,風一吹,仿佛坐在冰窟窿裏一樣,周身片刻就冰涼起來。
何縣長來鄉裏,這是鄉裏來的為數不多的大幹部。平常縣裏鮮有幹部來,即便是工作需要,也是匆匆忙忙來了就走,屁股都不想挨凳子。
座談會上各抒己見,村幹部似乎都有一肚子的苦水想要倒出來。輪到誰說話了,一打開話匣子就唱苦連天。
精明的村幹部都學乖了,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縣裏大領導來了,還不趁機大倒苦水,等領導走了,再想找人,連門都找不到。
何縣長不管是誰說話,他都一副認真聆聽的樣子。不時在筆記本上記著什麽,這讓陌然感到一絲感動,工作能做到何縣長這般態度的領導,現在還真的不多。
別的領導幹部都是走馬觀花看一遍,既不發表看法,也不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究其原因,還是能夠理解。這個鄉實在太偏遠,交通又不便利,鄉民們過著的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去外麵打工的人都很少。因為他們文化不高,又沒手藝,出去打工未必就能找得到事做。與其在外麵流浪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不如就守在家裏,從土裏刨點食養活自己與家人。
前幾年開展的扶貧工作讓他們嚐到了甜頭,反正隻要苦訴得好,縣裏每年會撥一筆不少的錢下來。
座談會開了一個多小時了,除了訴苦,幾乎找不出一句可以讓人高興的話。鄉黨委書記和鄉長顯然有些著急,村幹部訴苦,其實側麵反映了他們的工作沒能力。但他們又攔不住村幹部訴苦,這個機會喪失了,這些村幹會天天上門來纏鄉裏。
陌然覺得屁股底下像塞了一塊冰一樣的,寒風又從衣服的縫隙裏一個勁往裏鑽,人全身便如置身在冰天雪地你一樣,唿出來的氣也會變成白霧,繚繞在人與人之間。
好不容易等到最後一個村幹部訴完苦,鄉黨委書記立馬起身,邀請何縣長去辦公室喝喝茶。
何縣長淡淡說了一句:“我不是來喝茶的。”把鄉黨委書記堵得尷尬無比。鄉長機靈地說:“何縣長,您大老遠過來關心我們,武書記特地準備了一些野味,現在也到了吃飯的時間,不如一起去食堂吃飯,邊吃邊聽鄉政府匯報?”
陌然一聽,頓時覺得肚子還真的有些餓了。早上隨何縣長出門來時,因為走得匆忙,他還沒顧得上吃早餐。一聽有飯吃了,當即嘿嘿笑道:“暖和暖和一下也好。”
按規矩,吃飯必定要喝酒。不管鄉裏多窮,領導來了,還得想辦法上瓶好酒。陌然想得很美麗,喝點酒驅寒,吃點飯填飽肚子,比什麽扶貧都要來得實際。
陌然分在何縣長這一組,去的地方是全縣最偏僻的鄉。雁南縣下轄十三個鄉鎮,這是唯一的一個還沒並的鄉。過去從鄉裏去市裏,需要一天的時間。現在不去市裏改來新縣城,依舊要大半天。
鄉裏隻有一條毛馬路,晴天一身灰,雨天全是泥。一天隻有一趟往返的中巴,錯過了這趟車,根本沒辦法趕迴家。
這些年交通工具好了一些,有些人家買了摩托車,出來沒有了過去那般艱難。
何縣長帶著陌然一幫人大清早就出發了,臨近中午才到鄉政府駐地。陌然下車一看,不禁倒抽了一口涼氣,眼前的一切與上世紀六十年幾無區別。老舊的房子,老舊的路,就連迎出來接他們的鄉幹部,都顯得猥瑣與寒酸。
鄉黨委書記是個看起來有五十來歲的老頭,一頭白發宣告著歲月留給他的滄桑。緊跟著他的是個年輕的鄉長,看起來也就三十多歲。人顯得很精明,老遠就伸出雙手來迎接陌然他們的到來。
陌然過去也知道雁南縣不是一個富縣,但沒想到現在還有這麽落後的地方。當即感概起來,心裏像堵著一塊石頭,連唿吸都無法暢快。
何縣長親自帶隊來扶貧,鄉幹部除了感激,更多是驚喜。
過去楊書記也來過,而且還對此發表了看法。可是最終也沒拿出什麽計劃和方案來,以至於到了今天,仿佛還與外麵的世界隔了一個世紀的距離。
鄉政府周圍散落著幾座零星的房屋,門前都架著木頭架子。陌然不知道這些是幹什麽用的,就隨口問了鄉長。鄉長微笑著告訴他,鄉政府每逢五,十都有集市,這些木架子就是用來擺貨的。
陌然想起今天不逢五、十,不禁有些遺憾。他倒想看看,這些集市上的鄉民究竟能賣些什麽。
鄉政府坐落在一片比較開闊的隴裏,周圍全是大山。偏偏又沒多少樹,顯得突兀與荒涼。
何縣長環顧一眼,心情沉重地說:“同誌們,你們都辛苦了。”
書記和鄉長頓時受寵若驚起來,連忙表示應該的,應該的。都是為老百姓服務,隻要老百姓高興,他們苦一點無所謂。
何縣長轉過頭對陌然說:“現在你該明白了吧,我們的道路還任重道遠。”
陌然連忙點頭,小聲地說:“看來要改變這裏的麵貌,確實需要付出不少努力。”
寒暄完畢,鄉裏請他們進屋少坐。聽說何縣長要來,鄉裏早有了準備,各村的村長大清早都趕了過來,等著給領導匯報情況。
何縣長擺擺手說:“情況我多少掌握了一點,匯報的事就免了。說來說去都的一迴事。不過,既然村長們都來了,我見見他們也好。”
鄉政府有一座五十年代修的禮堂,這些年沒顧著,已經破敗得不成樣子。好在還不漏雨,勉強能坐人。
村幹部都被集中在禮堂裏,窗戶玻璃早就破碎不堪,寒風從窗戶裏灌進來,冷得村幹部都縮起了雙肩。
鄉黨委書記訕訕地解釋,說本來打算給他們燒一堆幹柴的,可是擔心煙太大,熏壞了來扶貧的領導不好。反正這些人皮肉厚著,平常也不怕冷,就幹脆不讓燒了,冷冷凍凍的在寒風裏等何縣長他們的到來。
何縣長掃了他一眼,顯然有些不滿意。
禮堂裏的幹部看到領導來了,都一齊起身,嘿嘿笑著注視著何縣長。
陌然留意了一下,發現有一兩張麵孔還似曾相識。想起自己剛當上村長的時候,縣裏在黨校搞了一次村幹部培訓班,這堆幹部裏有人與他一起培訓過。
果然,他看到有人向他打招唿,但因為何縣長在,沒敢大聲。
陌然點頭示意,陪著何縣長逐一與村幹部握手。
鄉在山裏,村民住得也十分分散。平常一天到晚幾乎見不到人。山裏田少,村民以種玉米為主。有些門路的人家就種些藥材,歸根結底一句話,他們一年的收入可能還沒在外麵打工一個月賺得多。
何縣長找了張凳子坐下來,他身邊圍了一圈人。鄉幹部靠他近,村幹部離得遠一些。
本來要把座談會安排在鄉政府會議室開,可能何縣長有些惱怒黨委書記的做法,他將村幹座談會就安排在禮堂裏了。
外麵的風刮得凜冽,山裏的溫度本來就比外麵要低幾度,風一吹,仿佛坐在冰窟窿裏一樣,周身片刻就冰涼起來。
何縣長來鄉裏,這是鄉裏來的為數不多的大幹部。平常縣裏鮮有幹部來,即便是工作需要,也是匆匆忙忙來了就走,屁股都不想挨凳子。
座談會上各抒己見,村幹部似乎都有一肚子的苦水想要倒出來。輪到誰說話了,一打開話匣子就唱苦連天。
精明的村幹部都學乖了,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縣裏大領導來了,還不趁機大倒苦水,等領導走了,再想找人,連門都找不到。
何縣長不管是誰說話,他都一副認真聆聽的樣子。不時在筆記本上記著什麽,這讓陌然感到一絲感動,工作能做到何縣長這般態度的領導,現在還真的不多。
別的領導幹部都是走馬觀花看一遍,既不發表看法,也不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究其原因,還是能夠理解。這個鄉實在太偏遠,交通又不便利,鄉民們過著的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去外麵打工的人都很少。因為他們文化不高,又沒手藝,出去打工未必就能找得到事做。與其在外麵流浪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不如就守在家裏,從土裏刨點食養活自己與家人。
前幾年開展的扶貧工作讓他們嚐到了甜頭,反正隻要苦訴得好,縣裏每年會撥一筆不少的錢下來。
座談會開了一個多小時了,除了訴苦,幾乎找不出一句可以讓人高興的話。鄉黨委書記和鄉長顯然有些著急,村幹部訴苦,其實側麵反映了他們的工作沒能力。但他們又攔不住村幹部訴苦,這個機會喪失了,這些村幹會天天上門來纏鄉裏。
陌然覺得屁股底下像塞了一塊冰一樣的,寒風又從衣服的縫隙裏一個勁往裏鑽,人全身便如置身在冰天雪地你一樣,唿出來的氣也會變成白霧,繚繞在人與人之間。
好不容易等到最後一個村幹部訴完苦,鄉黨委書記立馬起身,邀請何縣長去辦公室喝喝茶。
何縣長淡淡說了一句:“我不是來喝茶的。”把鄉黨委書記堵得尷尬無比。鄉長機靈地說:“何縣長,您大老遠過來關心我們,武書記特地準備了一些野味,現在也到了吃飯的時間,不如一起去食堂吃飯,邊吃邊聽鄉政府匯報?”
陌然一聽,頓時覺得肚子還真的有些餓了。早上隨何縣長出門來時,因為走得匆忙,他還沒顧得上吃早餐。一聽有飯吃了,當即嘿嘿笑道:“暖和暖和一下也好。”
按規矩,吃飯必定要喝酒。不管鄉裏多窮,領導來了,還得想辦法上瓶好酒。陌然想得很美麗,喝點酒驅寒,吃點飯填飽肚子,比什麽扶貧都要來得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