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有村的渠道修複工程全麵上馬,全村男女老少,嘻嘻嗬嗬一起往渠道上湧。
這麽熱鬧的場景已經多年不見,齊烈感慨地看著一片黑壓壓的人頭,心裏不禁有些佩服起村長陌然來。
過去村裏有義務工製度,家裏沒人出義務工的,可以折算成錢交上來。即便如此,尚且稀稀拉拉沒人響應村裏號召,村裏想弄個人海戰術,根本無法動員村民。
陌然采用了按組分段的方式,把過去的規矩一概廢除。每段明碼標價,各組主動競價。村裏統一標準,隻要合符規定,放下手裏工具就可以領錢。
鄉下的人幹活,有一條墨守成規的規矩,遲得不如早得,早得不如現得。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任何許諾,都當不得現成能到手。
烏有村渠道年年收,村裏年年要求出義務工,工錢先是許諾,到後來幹脆連許諾都懶得說了。村民的熱情一年不如一年,到後來,再想叫人出個義務工,簡直比要個人去死還難。
灌區確實每年都要撥錢下來維修渠道,可這筆錢到了縣裏,先被縣裏以各種名義拿去了一半,再轉到鎮裏,鎮裏也是不吃素的,再拿去一大半,剩下的幾個散碎銀子,根本沒法付工錢。
齊烈剛當書記時,每年還老老實實把錢分到各組去。各組覺得錢少,與他鬧,他一氣之下,幹脆一分錢也不給了。問起來就說上頭沒撥錢下來,村裏拿不出錢。大家願意修就去修,不去修,到時天幹沒水灌溉,誰也不能說村裏沒組織大家。
這樣一來,修渠道的事,就像羊拉屎一樣,有時候修一點,有時幹脆幾年不動一鏟。到了現在,一條本來順暢的渠道,成了千瘡百孔的怪物。灌區一放水下來,整條渠道到處漏水。
年前選村長時,齊烈一心要把齊猛推上去。他想要在烏有村真正做到說一不二,就必須把村長這個位子搶到手。
烏有村千百年來,一直就是齊家和李家兩分天下。正應了一句古話,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至於其他姓的村民,在烏有村根本興不起風,作不了浪。
烏有村三千多村民,在子虛鎮是數一數二的大村。村民多,卻被齊姓和李姓占了一大半。真要論起人數,李家還稍勝一籌。但齊家有個先天優勢,從解放初到現在,烏有村的村支書一職,基本都是齊家人擔任。
這裏就要迴到解放前說事,烏有村的曆史很悠久,過去的地主和富戶,都是李家人。齊家從建村開始,就一直給李家做佃農。
本來李家與齊家關係處得不錯,作為東家的李家,從來沒把齊家當下人看。齊家除了沒有土地,其他能享受的東西,李家從來都不幹涉。而且到了後來,兩家還通了婚。這對於一輩子做佃農的齊家來說,簡直就是一步登天。
風水這東西,百年一轉。土改時,齊家翻身做了主人,李家卻被踩到了腳底下。階級鬥爭這東西,總要有個敵人才能表現出革命性。李家此時已經完全失去了話語權,任由齊家翻箱倒櫃,一腳踹翻往死裏鬥。
比如李正義的爺爺,就是被齊家一梭鏢捅死在河岸邊。
李家人到現在,翻古說起前事,還一直耿耿於懷。
老東家李家,讀書人多,不像齊家,幾輩子沒幾個人識字。李家出過不少秀才,還有人中過舉。過去李家的祠堂裏,還掛著先皇禦賜的金匾。李家有祠堂,而且恢弘闊綽。齊家沒祠堂,隻有一座土地廟般大小的家廟。
李家祠堂被齊家在破四舊的時候一把火燒了個精光,齊家的家廟也在一夜間被齊家人刨了個底朝天。
革命時期,齊家人處處占上風。倘若不是李家還有人在外革命,且有一定官職的人過問,烏有村的李家人,會被齊家一點一點全部吞掉。
最典型的的時期就是“香江風雷”暴動,革命幹部要求每個村裏都要揪出來一定數量的反革命。這對烏有村來說,是太簡單不過的事。過去李家人都是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地主富農,此時不拿下來,更待何時?
於是齊家人一合計,悄悄報告給駐村幹部,半夜行動,讓齊家青壯年都拿了鳥銃梭鏢,圍了幾家影響大的地主家,男女老少一把抓了,押在河岸邊,槍打梭鏢刺,死了的一腳踢倒河裏,隨河流而下。沒死的挖一大坑,活埋!
此次行動,李家徹底失去了話語權。能活著已經是萬幸,誰還敢奢望當家做主?由此以來,烏有村的天下就成了齊家人的天下了。
隻是近十幾年來,政策似乎又變了。誰有話語權,不是靠革命性了,而是看誰手裏錢多。李家是瘦死的駱駝,永遠比齊家這匹瘦馬大。誰敢保證,當年的李家沒悄悄把家財埋起來?齊家確實後悔過,當初沒趕盡殺絕,到了金錢說話的年代,李家人又開始登上了烏有村的政治舞台。
李家上台,對齊家來說是大忌。誰敢保證李家不秋後算賬?隻有把敵人永遠踩在腳底,自己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齊烈在做了村支書後,第一個念頭就是在有生之年,絕對不能大權旁落。
他非常清楚,手裏大權丟掉的一天,也就是他走上陌路的一天。
這樣就出現了村長李大有半夜敲軍屬房門,被抓了個現行的橋段。
趕下去李家人,齊烈覺得危險一步步遠去。隻要不是李家人做村長,放眼烏有村,誰家上來一個村長,不都是他齊烈手裏的一個蛋?
當然,齊猛能做村長是最好不過的結局。隻要齊猛做了村長,他屁股下的支書位子,就能名正言順交到齊猛手裏去。如此以來,不管江山如何變遷,烏有村的刀把子永遠都抓在齊家人手裏。
可是半路殺出來的程咬金陌然,是齊烈根本沒想到的結局。更讓他始料不及的是,這個陌然還贏得了選票,名正言順做了烏有村的村長。
為了齊猛選村長,齊烈是下了血本的。他指示李正義把剛撥下來的渠道維修款全部拿出來,買了煙,讓齊猛趁著夜晚,挨家挨戶送,一盒高級煙,外加紅包一百塊,全村送下來,絕非一個小數。
原本以為拿了煙又拿了錢的烏有村人,會在投票的時候都投齊猛,沒料到最後的結果讓他差點一頭撞死在牆腳。
事後他總結了一下,這一切源於他太輕敵。陌然的勝選就像一枚尖刺紮在他心尖,對於陌然,他再熟悉不過。當年女兒齊小燕讀書成績不好,卻非要讀高中,齊烈剛開始還以為是女兒的上進心,到後來猛然發現,女兒讀高中的目的,就是因為這個陌然。
女兒對他說過,這輩子除了陌然,她誰也不嫁。
齊烈感到為難啊!人家陌然考上了大學,今後畢業了,就是個國家的人,還會看得起他的女兒?
陌然隻要遠走高飛了,就會將女兒像扔了一隻破鞋一樣的撇在一邊。唯一能將他收歸到女兒身邊的,就是讓他即便讀了大學,還是一事無成。
於是陌然在迴家遷戶口的時候,遇到了李大有的百般刁難。按理說,李大有未必會聽齊烈的話,隻是陌然畢竟是烏有村第一個考出去的大學生,這對於祖上中過舉人的李家來說,算得上是奇恥大辱。
李家尚且沒人考上過大學,陌家小子怎麽能走在李家前麵呢?李家可是千百年來的耕讀人家,要中舉這樣的事,也應該是李家先中啊!
陌然的戶口沒能順利遷出去,到他畢業時還是個農村戶口,這在全國也是少有的幾個例子。
戶口沒出去,書還是能讀完。等到陌然大學畢業,一門心思想迴雁南縣報效家鄉時,發現雁南縣所有大門都對他緊閉,不管他如何的低聲下氣,不管他出示多少的優秀經曆,雁南縣都像瞎了眼一樣,根本看不到他這樣一個人。
本來陌然是不需要迴雁南縣的,現在的大學畢業生都實行的雙向選擇,有幾家機械製造的大企業都向他伸出過橄欖枝。陌然一心想改變家鄉貧窮落後的麵貌,隻要給他一個舞台,他就能唱出一台精彩絕倫的大戲。
但雁南縣拒絕了他,他就像一個被人遺棄的小孩,站在人生的大街上茫然失措。
所有的這一切,誰又能想到是齊烈在背後做的手腳呢?
即便到了現在,除了他齊烈和楊天,誰會想到陌然遠走東莞,都是他齊烈不動聲色的傑作?
他看到陌然身後跟著肖瑩和齊猛遠遠的過來,猛地往手心裏吐了一口唾沫,狠狠的一鏟鏟進泥土裏。
這麽熱鬧的場景已經多年不見,齊烈感慨地看著一片黑壓壓的人頭,心裏不禁有些佩服起村長陌然來。
過去村裏有義務工製度,家裏沒人出義務工的,可以折算成錢交上來。即便如此,尚且稀稀拉拉沒人響應村裏號召,村裏想弄個人海戰術,根本無法動員村民。
陌然采用了按組分段的方式,把過去的規矩一概廢除。每段明碼標價,各組主動競價。村裏統一標準,隻要合符規定,放下手裏工具就可以領錢。
鄉下的人幹活,有一條墨守成規的規矩,遲得不如早得,早得不如現得。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任何許諾,都當不得現成能到手。
烏有村渠道年年收,村裏年年要求出義務工,工錢先是許諾,到後來幹脆連許諾都懶得說了。村民的熱情一年不如一年,到後來,再想叫人出個義務工,簡直比要個人去死還難。
灌區確實每年都要撥錢下來維修渠道,可這筆錢到了縣裏,先被縣裏以各種名義拿去了一半,再轉到鎮裏,鎮裏也是不吃素的,再拿去一大半,剩下的幾個散碎銀子,根本沒法付工錢。
齊烈剛當書記時,每年還老老實實把錢分到各組去。各組覺得錢少,與他鬧,他一氣之下,幹脆一分錢也不給了。問起來就說上頭沒撥錢下來,村裏拿不出錢。大家願意修就去修,不去修,到時天幹沒水灌溉,誰也不能說村裏沒組織大家。
這樣一來,修渠道的事,就像羊拉屎一樣,有時候修一點,有時幹脆幾年不動一鏟。到了現在,一條本來順暢的渠道,成了千瘡百孔的怪物。灌區一放水下來,整條渠道到處漏水。
年前選村長時,齊烈一心要把齊猛推上去。他想要在烏有村真正做到說一不二,就必須把村長這個位子搶到手。
烏有村千百年來,一直就是齊家和李家兩分天下。正應了一句古話,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至於其他姓的村民,在烏有村根本興不起風,作不了浪。
烏有村三千多村民,在子虛鎮是數一數二的大村。村民多,卻被齊姓和李姓占了一大半。真要論起人數,李家還稍勝一籌。但齊家有個先天優勢,從解放初到現在,烏有村的村支書一職,基本都是齊家人擔任。
這裏就要迴到解放前說事,烏有村的曆史很悠久,過去的地主和富戶,都是李家人。齊家從建村開始,就一直給李家做佃農。
本來李家與齊家關係處得不錯,作為東家的李家,從來沒把齊家當下人看。齊家除了沒有土地,其他能享受的東西,李家從來都不幹涉。而且到了後來,兩家還通了婚。這對於一輩子做佃農的齊家來說,簡直就是一步登天。
風水這東西,百年一轉。土改時,齊家翻身做了主人,李家卻被踩到了腳底下。階級鬥爭這東西,總要有個敵人才能表現出革命性。李家此時已經完全失去了話語權,任由齊家翻箱倒櫃,一腳踹翻往死裏鬥。
比如李正義的爺爺,就是被齊家一梭鏢捅死在河岸邊。
李家人到現在,翻古說起前事,還一直耿耿於懷。
老東家李家,讀書人多,不像齊家,幾輩子沒幾個人識字。李家出過不少秀才,還有人中過舉。過去李家的祠堂裏,還掛著先皇禦賜的金匾。李家有祠堂,而且恢弘闊綽。齊家沒祠堂,隻有一座土地廟般大小的家廟。
李家祠堂被齊家在破四舊的時候一把火燒了個精光,齊家的家廟也在一夜間被齊家人刨了個底朝天。
革命時期,齊家人處處占上風。倘若不是李家還有人在外革命,且有一定官職的人過問,烏有村的李家人,會被齊家一點一點全部吞掉。
最典型的的時期就是“香江風雷”暴動,革命幹部要求每個村裏都要揪出來一定數量的反革命。這對烏有村來說,是太簡單不過的事。過去李家人都是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地主富農,此時不拿下來,更待何時?
於是齊家人一合計,悄悄報告給駐村幹部,半夜行動,讓齊家青壯年都拿了鳥銃梭鏢,圍了幾家影響大的地主家,男女老少一把抓了,押在河岸邊,槍打梭鏢刺,死了的一腳踢倒河裏,隨河流而下。沒死的挖一大坑,活埋!
此次行動,李家徹底失去了話語權。能活著已經是萬幸,誰還敢奢望當家做主?由此以來,烏有村的天下就成了齊家人的天下了。
隻是近十幾年來,政策似乎又變了。誰有話語權,不是靠革命性了,而是看誰手裏錢多。李家是瘦死的駱駝,永遠比齊家這匹瘦馬大。誰敢保證,當年的李家沒悄悄把家財埋起來?齊家確實後悔過,當初沒趕盡殺絕,到了金錢說話的年代,李家人又開始登上了烏有村的政治舞台。
李家上台,對齊家來說是大忌。誰敢保證李家不秋後算賬?隻有把敵人永遠踩在腳底,自己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齊烈在做了村支書後,第一個念頭就是在有生之年,絕對不能大權旁落。
他非常清楚,手裏大權丟掉的一天,也就是他走上陌路的一天。
這樣就出現了村長李大有半夜敲軍屬房門,被抓了個現行的橋段。
趕下去李家人,齊烈覺得危險一步步遠去。隻要不是李家人做村長,放眼烏有村,誰家上來一個村長,不都是他齊烈手裏的一個蛋?
當然,齊猛能做村長是最好不過的結局。隻要齊猛做了村長,他屁股下的支書位子,就能名正言順交到齊猛手裏去。如此以來,不管江山如何變遷,烏有村的刀把子永遠都抓在齊家人手裏。
可是半路殺出來的程咬金陌然,是齊烈根本沒想到的結局。更讓他始料不及的是,這個陌然還贏得了選票,名正言順做了烏有村的村長。
為了齊猛選村長,齊烈是下了血本的。他指示李正義把剛撥下來的渠道維修款全部拿出來,買了煙,讓齊猛趁著夜晚,挨家挨戶送,一盒高級煙,外加紅包一百塊,全村送下來,絕非一個小數。
原本以為拿了煙又拿了錢的烏有村人,會在投票的時候都投齊猛,沒料到最後的結果讓他差點一頭撞死在牆腳。
事後他總結了一下,這一切源於他太輕敵。陌然的勝選就像一枚尖刺紮在他心尖,對於陌然,他再熟悉不過。當年女兒齊小燕讀書成績不好,卻非要讀高中,齊烈剛開始還以為是女兒的上進心,到後來猛然發現,女兒讀高中的目的,就是因為這個陌然。
女兒對他說過,這輩子除了陌然,她誰也不嫁。
齊烈感到為難啊!人家陌然考上了大學,今後畢業了,就是個國家的人,還會看得起他的女兒?
陌然隻要遠走高飛了,就會將女兒像扔了一隻破鞋一樣的撇在一邊。唯一能將他收歸到女兒身邊的,就是讓他即便讀了大學,還是一事無成。
於是陌然在迴家遷戶口的時候,遇到了李大有的百般刁難。按理說,李大有未必會聽齊烈的話,隻是陌然畢竟是烏有村第一個考出去的大學生,這對於祖上中過舉人的李家來說,算得上是奇恥大辱。
李家尚且沒人考上過大學,陌家小子怎麽能走在李家前麵呢?李家可是千百年來的耕讀人家,要中舉這樣的事,也應該是李家先中啊!
陌然的戶口沒能順利遷出去,到他畢業時還是個農村戶口,這在全國也是少有的幾個例子。
戶口沒出去,書還是能讀完。等到陌然大學畢業,一門心思想迴雁南縣報效家鄉時,發現雁南縣所有大門都對他緊閉,不管他如何的低聲下氣,不管他出示多少的優秀經曆,雁南縣都像瞎了眼一樣,根本看不到他這樣一個人。
本來陌然是不需要迴雁南縣的,現在的大學畢業生都實行的雙向選擇,有幾家機械製造的大企業都向他伸出過橄欖枝。陌然一心想改變家鄉貧窮落後的麵貌,隻要給他一個舞台,他就能唱出一台精彩絕倫的大戲。
但雁南縣拒絕了他,他就像一個被人遺棄的小孩,站在人生的大街上茫然失措。
所有的這一切,誰又能想到是齊烈在背後做的手腳呢?
即便到了現在,除了他齊烈和楊天,誰會想到陌然遠走東莞,都是他齊烈不動聲色的傑作?
他看到陌然身後跟著肖瑩和齊猛遠遠的過來,猛地往手心裏吐了一口唾沫,狠狠的一鏟鏟進泥土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