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傳來各種嘈雜的聲音,年秀月根本分辨不出來是什麽,急的她差點兒在裏麵跳腳。恨不得手上有個錘子,能直接將櫃子門給砸開。可隨即,外麵的各種聲音就消失了,也不知道是因為她聽不見還是真的結束了,反正,就什麽聲音都沒有了。
年秀月焦急的等了大半天,才有人過來開了門。
“薑嬤嬤,額娘和福晉怎麽樣?四爺是不是過來了?”年秀月趕忙問道,薑嬤嬤擦擦眼淚,勉強笑了下:“十四爺剛過來,四爺還在乾清宮那邊,娘娘並無大礙,隻是四福晉……”
“福晉到底怎麽了?”年秀月急的抓著薑嬤嬤的衣袖問道,薑嬤嬤眼圈還紅著,又擦了擦眼淚:“福晉被那些叛黨砍了一刀,這會兒正昏迷著呢。”
“福晉這會兒在哪兒?”年秀月急忙往外走,走了兩步又迴頭問道,薑嬤嬤趕緊頭前帶頭,四福晉被安置在廂房,德妃正在床邊守著,已經有宮女去請太醫了。
“福晉怎麽樣了?”年秀月進門就壓低了聲音問道,德妃眼圈也是發紅,示意年秀月在一邊坐下:“這孩子……多虧了她,若非是她擋了那麽一下,可憐的孩子,這一刀正好砍在肚子上……”
年秀月往床頭挪了挪,伸手摸了摸那拉氏的額頭,這才小心翼翼的掀開那拉氏的衣服要去看那傷口,不過卻被德妃給阻攔了:“你快別看了,那傷口這麽長,肉都翻出來了,你現在有了身子,可不能聞這血腥味。”
“十四福晉呢?”年秀月也沒堅持,拿了帕子給那拉氏擦汗,估計是太疼了,就是在昏迷中,那拉氏也是出了一頭的冷汗。年秀月又招唿宮女端來一杯溫水,換了帕子,浸了水之後貼在那拉氏的唇上。
說到十四福晉,德妃的臉色就有些不太好看了,頓了一會兒才說道:“在隔壁呢,我不許她過來,就她那哭哭啼啼的樣子,沒得擾了老四家的。”
“德妃娘娘,這裏奴婢守著就行了,前麵還有不少事情呢,怕是都離不開您,您且去忙吧,對了,大格格呢?”年秀月想了一下說道,德妃皺了皺眉:“李氏和大格格也在隔壁,大格格有些嚇著了,李氏正在安慰大格格,那我就將這裏交給你了,太醫一會兒就過來,你也別太擔心了,老四家的福大命大,又是個好孩子,就是老太爺也舍不得這麽孝順的人受苦的。”
年秀月點了點頭,送了德妃出去,迴來就守在那拉氏身邊。太醫來的不算快,這宮裏不光是那拉氏一個人受傷了,大年夜,幾乎所有的皇子福晉
,還有側福晉,格格阿哥什麽的,都進宮了。
小孩子年紀小,從來沒經曆過這種事情,被嚇著的不在少數,十四福晉還在隔壁吵吵著要找太醫呢。和皇子龍孫比起來,那拉氏雖然是四福晉,卻也有些不夠看。
最好的禦醫自然是去了乾清宮,接下來是慈寧宮,然後是各宮主子,接著是小阿哥小格格,最後才輪到皇子福晉。不過在永和宮裏,德妃最大,德妃沒受驚,又因為四福晉是為了她才受傷的,所以,太醫一來,就被請到了四福晉的房間。
“四福晉這傷,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太醫摸著胡子診斷了半天才說道,德妃不解,太醫就多解釋了兩句:“這一刀,砍的不是地方,於子嗣有礙,怕是四福晉日後再也不能有孕了。可是原本到了四福晉這個年紀,就是到了天葵竭的時候,這段時間,四福晉的月事應當是不太準的吧?”
蔣嬤嬤守在一邊,趕忙點了點頭:“是,太醫說的沒錯兒。”
實際上,半年前四福晉的葵水就不怎麽準了,要不然,四福晉也不會眼睜睜的瞧著四爺獨寵年氏一個。不管抱養誰的孩子,總歸不是從自己肚子裏出來的。
“這傷隻要養好了,對身子就沒什麽大礙了。”太醫自覺將最重要的說出來了,剩下的就不是很重要了:“微臣開個方子,先止血,過幾天,傷口收住了,再換個補血的方子養一段時間。”
“那就開方子吧。”德妃趕緊點頭,太醫又拿出了金瘡藥:“這個,給四福晉塗上,然後將傷口包紮好,一個月內不能碰水,飲食方麵多注意些,隻能吃些清淡的,另外,十天之內,最好是不要挪動。”
拉拉雜雜的交代了一大堆,太醫又被領到隔壁去了,剛進門就被十四福晉搶先了:“太醫快來瞧瞧二阿哥,他怎麽哭個不停?是不是哪兒不舒服?”
李氏心裏雖然不滿,卻也知道,格格比不得阿哥金貴,隻好摟著大格格在一邊等著。
德妃瞪了十四福晉一眼,叫住了太醫:“先別忙,先給年側福晉看看,她有了身子,剛才又受了驚嚇,你看看有沒有大礙。”
太醫點了點頭,過來給年秀月把脈,年秀月自然是半點兒驚嚇都沒有的,不過太醫不會這麽說,到底是開了一副安神的方子,說是吃兩次就行了。
年秀月惦記那拉氏,和德妃說了一聲,就又迴廂房去了。薑嬤嬤之前說十四阿哥迴來了,年秀月也沒有見到人,不過,倒是瞧見永和宮門外守著的人多了幾個。
來來往往的宮女太監們也忙的很,院子裏連一點兒的血跡都沒有,若非是躺在床上的福晉,還真讓人察覺不出之前這裏曾經發生過什麽。
大約是等到天黑,外麵傳來侍衛們的行禮聲,然後是十四福晉先喊了一聲,年秀月才知道胤禛和十四阿哥一起迴來了。她連忙起身出去,就見李氏正往胤禛懷裏撲,胤禛身子側了側,避開李氏,不過也伸手扶了一把,沒讓她摔在地上。
“額娘怎麽樣了?福晉和年側福晉呢?”胤禛沉聲問道,李氏心裏不滿,卻也不敢表現出來,拿帕子擦了擦眼淚說道:“爺總算是迴來了,奴婢可擔心了大半天,坐都坐不住,隻盼著爺平安迴來。”
“我問你額娘怎麽樣了,福晉和年側福晉呢?”胤禛臉色寒了幾分,又問了一遍,大格格倒是比李氏有眼色的多,趕忙指了指廂房:“瑪麽並無大礙,嫡額娘和年額娘都在那裏,阿瑪您趕緊去瞧瞧吧。”
胤禛一抬頭就看見了站在門邊的年秀月,對她點了點頭,大踏步衝著正房去了,過了一會兒才出來。到了年秀月身邊,本打算伸手摸摸年秀月的臉頰的,隻是抬到半途,卻隻是抓住了年秀月的手:“你怎麽樣?福晉如何了?”
“我沒事兒,你先進來。”年秀月笑了笑,拉了胤禛進門:“額娘怎麽樣了?”
“額娘還好,我聽說福晉受傷了?傷勢如何?可嚴重?你沒有被嚇著吧?”胤禛緊緊捏著年秀月的手,急忙忙的問道,年秀月手指在他掌心撓了撓,以表明自己確實沒事兒。
“福晉的傷勢,說嚴重也不嚴重,隻要養一段時間就好了,隻是,傷的地方不是太好,不過,也並沒有什麽大礙,太醫已經過來看過了,說是一兩個月就能養好了,你也不用太擔心。”
到了床前,年秀月招手示意蔣嬤嬤過來:“你將太醫說的話給王爺說一遍。”
蔣嬤嬤一字不差的複述了一遍,胤禛點了點頭,眉頭緊緊皺著,年秀月有些不解:“怎麽了,可是乾清宮的事情沒有解決?”
“汗阿瑪下令,讓無關人等盡早出宮,如今福晉受了傷,定然是要有人在身邊伺候的,你有了身孕,李氏又是個不著調的,這事情有點兒不太好辦。”
而且,福晉既然是好幾天不能動,那府裏必定是得有人管事兒的,胤禛可不放心將府裏的事情交給李氏。
“要不然,讓鈕祜祿格格過來伺候福晉兩天?”蔣嬤嬤在他們兩個都有些為難,就過來行了禮說道:“鈕祜祿格
格一向細心,不如讓鈕祜祿格格進宮伺候福晉幾日?”
最重要的是,鈕祜祿氏是福晉這邊的人,也省得有人趁機對福晉做出什麽了。
胤禛麵癱著一張臉搖了搖頭:“這兩天,宮裏盤查的應該會很嚴,再送人進來有些不妥當。”
年秀月扯了扯胤禛的衣袖,笑著說道:“爺可真是當局者迷,隻顧著擔憂福晉了,卻忘了,這裏還有個最妥當的人能伺候福晉呢。”
胤禛和蔣嬤嬤一起看年秀月,年秀月往外指了指:“大格格是從小養在福晉身邊的,對福晉最是親近,不如留了大格格在宮裏?還能讓大格格和德妃娘娘親近親近,將來大格格指婚的時候,也能得德妃娘娘幾分教導。”
蔣嬤嬤想了一下,也覺得大格格這個人選不錯,雖然不是最好的,但為人一向和順,對福晉也算是孝順,最重要的是,她還算聰明,起碼比她那拎不清的親娘聰明,這會兒絕對不會對福晉做出什麽的。
胤禛也覺得好,晚輩為長輩侍疾,本就是理所應當的。
於是,大家就這麽愉快的做了決定,將大格格留在宮裏為福晉侍疾。李氏和年氏則是跟著胤禛去給德妃請過安之後,出了皇宮迴府,當然,也沒落下弘時。
因為宮裏發生的事情,上書房放假五天,未來的幾天內,弘時都不用早起上學了。
年秀月焦急的等了大半天,才有人過來開了門。
“薑嬤嬤,額娘和福晉怎麽樣?四爺是不是過來了?”年秀月趕忙問道,薑嬤嬤擦擦眼淚,勉強笑了下:“十四爺剛過來,四爺還在乾清宮那邊,娘娘並無大礙,隻是四福晉……”
“福晉到底怎麽了?”年秀月急的抓著薑嬤嬤的衣袖問道,薑嬤嬤眼圈還紅著,又擦了擦眼淚:“福晉被那些叛黨砍了一刀,這會兒正昏迷著呢。”
“福晉這會兒在哪兒?”年秀月急忙往外走,走了兩步又迴頭問道,薑嬤嬤趕緊頭前帶頭,四福晉被安置在廂房,德妃正在床邊守著,已經有宮女去請太醫了。
“福晉怎麽樣了?”年秀月進門就壓低了聲音問道,德妃眼圈也是發紅,示意年秀月在一邊坐下:“這孩子……多虧了她,若非是她擋了那麽一下,可憐的孩子,這一刀正好砍在肚子上……”
年秀月往床頭挪了挪,伸手摸了摸那拉氏的額頭,這才小心翼翼的掀開那拉氏的衣服要去看那傷口,不過卻被德妃給阻攔了:“你快別看了,那傷口這麽長,肉都翻出來了,你現在有了身子,可不能聞這血腥味。”
“十四福晉呢?”年秀月也沒堅持,拿了帕子給那拉氏擦汗,估計是太疼了,就是在昏迷中,那拉氏也是出了一頭的冷汗。年秀月又招唿宮女端來一杯溫水,換了帕子,浸了水之後貼在那拉氏的唇上。
說到十四福晉,德妃的臉色就有些不太好看了,頓了一會兒才說道:“在隔壁呢,我不許她過來,就她那哭哭啼啼的樣子,沒得擾了老四家的。”
“德妃娘娘,這裏奴婢守著就行了,前麵還有不少事情呢,怕是都離不開您,您且去忙吧,對了,大格格呢?”年秀月想了一下說道,德妃皺了皺眉:“李氏和大格格也在隔壁,大格格有些嚇著了,李氏正在安慰大格格,那我就將這裏交給你了,太醫一會兒就過來,你也別太擔心了,老四家的福大命大,又是個好孩子,就是老太爺也舍不得這麽孝順的人受苦的。”
年秀月點了點頭,送了德妃出去,迴來就守在那拉氏身邊。太醫來的不算快,這宮裏不光是那拉氏一個人受傷了,大年夜,幾乎所有的皇子福晉
,還有側福晉,格格阿哥什麽的,都進宮了。
小孩子年紀小,從來沒經曆過這種事情,被嚇著的不在少數,十四福晉還在隔壁吵吵著要找太醫呢。和皇子龍孫比起來,那拉氏雖然是四福晉,卻也有些不夠看。
最好的禦醫自然是去了乾清宮,接下來是慈寧宮,然後是各宮主子,接著是小阿哥小格格,最後才輪到皇子福晉。不過在永和宮裏,德妃最大,德妃沒受驚,又因為四福晉是為了她才受傷的,所以,太醫一來,就被請到了四福晉的房間。
“四福晉這傷,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太醫摸著胡子診斷了半天才說道,德妃不解,太醫就多解釋了兩句:“這一刀,砍的不是地方,於子嗣有礙,怕是四福晉日後再也不能有孕了。可是原本到了四福晉這個年紀,就是到了天葵竭的時候,這段時間,四福晉的月事應當是不太準的吧?”
蔣嬤嬤守在一邊,趕忙點了點頭:“是,太醫說的沒錯兒。”
實際上,半年前四福晉的葵水就不怎麽準了,要不然,四福晉也不會眼睜睜的瞧著四爺獨寵年氏一個。不管抱養誰的孩子,總歸不是從自己肚子裏出來的。
“這傷隻要養好了,對身子就沒什麽大礙了。”太醫自覺將最重要的說出來了,剩下的就不是很重要了:“微臣開個方子,先止血,過幾天,傷口收住了,再換個補血的方子養一段時間。”
“那就開方子吧。”德妃趕緊點頭,太醫又拿出了金瘡藥:“這個,給四福晉塗上,然後將傷口包紮好,一個月內不能碰水,飲食方麵多注意些,隻能吃些清淡的,另外,十天之內,最好是不要挪動。”
拉拉雜雜的交代了一大堆,太醫又被領到隔壁去了,剛進門就被十四福晉搶先了:“太醫快來瞧瞧二阿哥,他怎麽哭個不停?是不是哪兒不舒服?”
李氏心裏雖然不滿,卻也知道,格格比不得阿哥金貴,隻好摟著大格格在一邊等著。
德妃瞪了十四福晉一眼,叫住了太醫:“先別忙,先給年側福晉看看,她有了身子,剛才又受了驚嚇,你看看有沒有大礙。”
太醫點了點頭,過來給年秀月把脈,年秀月自然是半點兒驚嚇都沒有的,不過太醫不會這麽說,到底是開了一副安神的方子,說是吃兩次就行了。
年秀月惦記那拉氏,和德妃說了一聲,就又迴廂房去了。薑嬤嬤之前說十四阿哥迴來了,年秀月也沒有見到人,不過,倒是瞧見永和宮門外守著的人多了幾個。
來來往往的宮女太監們也忙的很,院子裏連一點兒的血跡都沒有,若非是躺在床上的福晉,還真讓人察覺不出之前這裏曾經發生過什麽。
大約是等到天黑,外麵傳來侍衛們的行禮聲,然後是十四福晉先喊了一聲,年秀月才知道胤禛和十四阿哥一起迴來了。她連忙起身出去,就見李氏正往胤禛懷裏撲,胤禛身子側了側,避開李氏,不過也伸手扶了一把,沒讓她摔在地上。
“額娘怎麽樣了?福晉和年側福晉呢?”胤禛沉聲問道,李氏心裏不滿,卻也不敢表現出來,拿帕子擦了擦眼淚說道:“爺總算是迴來了,奴婢可擔心了大半天,坐都坐不住,隻盼著爺平安迴來。”
“我問你額娘怎麽樣了,福晉和年側福晉呢?”胤禛臉色寒了幾分,又問了一遍,大格格倒是比李氏有眼色的多,趕忙指了指廂房:“瑪麽並無大礙,嫡額娘和年額娘都在那裏,阿瑪您趕緊去瞧瞧吧。”
胤禛一抬頭就看見了站在門邊的年秀月,對她點了點頭,大踏步衝著正房去了,過了一會兒才出來。到了年秀月身邊,本打算伸手摸摸年秀月的臉頰的,隻是抬到半途,卻隻是抓住了年秀月的手:“你怎麽樣?福晉如何了?”
“我沒事兒,你先進來。”年秀月笑了笑,拉了胤禛進門:“額娘怎麽樣了?”
“額娘還好,我聽說福晉受傷了?傷勢如何?可嚴重?你沒有被嚇著吧?”胤禛緊緊捏著年秀月的手,急忙忙的問道,年秀月手指在他掌心撓了撓,以表明自己確實沒事兒。
“福晉的傷勢,說嚴重也不嚴重,隻要養一段時間就好了,隻是,傷的地方不是太好,不過,也並沒有什麽大礙,太醫已經過來看過了,說是一兩個月就能養好了,你也不用太擔心。”
到了床前,年秀月招手示意蔣嬤嬤過來:“你將太醫說的話給王爺說一遍。”
蔣嬤嬤一字不差的複述了一遍,胤禛點了點頭,眉頭緊緊皺著,年秀月有些不解:“怎麽了,可是乾清宮的事情沒有解決?”
“汗阿瑪下令,讓無關人等盡早出宮,如今福晉受了傷,定然是要有人在身邊伺候的,你有了身孕,李氏又是個不著調的,這事情有點兒不太好辦。”
而且,福晉既然是好幾天不能動,那府裏必定是得有人管事兒的,胤禛可不放心將府裏的事情交給李氏。
“要不然,讓鈕祜祿格格過來伺候福晉兩天?”蔣嬤嬤在他們兩個都有些為難,就過來行了禮說道:“鈕祜祿格
格一向細心,不如讓鈕祜祿格格進宮伺候福晉幾日?”
最重要的是,鈕祜祿氏是福晉這邊的人,也省得有人趁機對福晉做出什麽了。
胤禛麵癱著一張臉搖了搖頭:“這兩天,宮裏盤查的應該會很嚴,再送人進來有些不妥當。”
年秀月扯了扯胤禛的衣袖,笑著說道:“爺可真是當局者迷,隻顧著擔憂福晉了,卻忘了,這裏還有個最妥當的人能伺候福晉呢。”
胤禛和蔣嬤嬤一起看年秀月,年秀月往外指了指:“大格格是從小養在福晉身邊的,對福晉最是親近,不如留了大格格在宮裏?還能讓大格格和德妃娘娘親近親近,將來大格格指婚的時候,也能得德妃娘娘幾分教導。”
蔣嬤嬤想了一下,也覺得大格格這個人選不錯,雖然不是最好的,但為人一向和順,對福晉也算是孝順,最重要的是,她還算聰明,起碼比她那拎不清的親娘聰明,這會兒絕對不會對福晉做出什麽的。
胤禛也覺得好,晚輩為長輩侍疾,本就是理所應當的。
於是,大家就這麽愉快的做了決定,將大格格留在宮裏為福晉侍疾。李氏和年氏則是跟著胤禛去給德妃請過安之後,出了皇宮迴府,當然,也沒落下弘時。
因為宮裏發生的事情,上書房放假五天,未來的幾天內,弘時都不用早起上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