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哥,太子終於被廢了,咱們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胤祥笑嘻嘻的拎著茶壺給胤禛倒了一杯茶,胤禛微微皺眉:“十三弟,這話以後可不能再說,現在是在我這兒,出了這個門,你就要做出擔心太子的樣子來。”
胤祥立馬瞪大了眼睛:“為什麽啊?太子那是咎由自取!四哥,我告訴你,我最討厭的人就是太子了,憑什麽咱們兩個要跟在他後麵,好事兒他擔,壞事兒就得是咱們兩個幹的?”
“他讓咱們兩個背黑鍋的事情,不是一次兩次了,上次賑災的事情,因為賑災銀被貪,明明是太子的門人做出的事情,結果四哥你卻被推到前麵,若是不是汗阿瑪英明,怕是四哥你就要倒黴了。結果,等你勞心勞力的賑災迴來,太子又將功勞給攬走了,硬是將他的另一個門人給放到你身邊!”
胤祥憤憤的說道,胤禛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消消氣兒,我自是知道這些的,隻是,咱們不能落井下石,外人怎麽看不要緊,關鍵是汗阿瑪怎麽看,在汗阿瑪眼裏,咱們兩個就是太子黨,就是效忠太子的人,太子剛倒台,咱們兩個就跟著踩太子一腳,那看在汗阿瑪眼裏,就是背主!”
胤祥頓時惱了:“他算什麽主子!別說他現在已經是廢太子了,就是他還是太子的時候,那都不是主子!都是一樣的皇子阿哥,憑什麽他要踩在咱們頭上?”
胤禛按下跳起來的胤祥:“就憑他是太子!他是汗阿瑪唯一手把手養大的,昭告天下的太子!”
“四哥!”見胤禛並沒有向著自己說話,胤祥更怒了,梗著脖子瞪胤禛,胤禛伸手按住他肩膀:“你聽我說,這會兒出頭,絕對不是好主意,汗阿瑪雖然很是生氣,但到底太子是汗阿瑪最最疼愛的兒子……”
胤祥的臉色更不好看了,雖然今兒自家四哥說的話很是讓他不喜歡,但是不能否認,四哥說的很正確。
“況且,咱們不出手,不代表所有的人都不出手,你就等著吧,有大哥在,總會有好戲看的,到時候,既能試探出汗阿瑪對太子的態度,說不定又能將大哥給拉下馬,一舉兩得,你何必現在費力氣,說不定還得被汗阿瑪討厭呢?”
胤禛終於將胤祥給按下去了,胤祥還是有些不高興,卻也不像剛才那樣暴躁了:“可是,萬一就像是你說的那樣,汗阿瑪對太子還有感情呢?咱們不趁著這會兒徹底將太子給拉下馬,等汗阿瑪想起和太子的父子情誼,怕是太
子還會有江山再起的機會的。”
“怕什麽?就算是太子再起了,一個被廢過的太子,還能翻出什麽浪花?”胤禛笑了一聲,上一輩子,胤礽可不就是又複起了?隻是,他有複起的福氣,卻不會有守住這個機會的福氣。
“你可不準摻和這些事情,過幾日,你去廣東吧。”胤禛說完,又想到上輩子胤祥做出的事情,到底是有些不放心,就又說道:“正好前段時間錢德武寫了信,說是在一批洋貨裏發現了福壽膏,你過去查看一番,最好是將所有的福壽膏都帶迴來,一丁點兒都不能流落在外。”
胤祥有些不解:“福壽膏有什麽問題?”
“那東西是害人的,用的時間長了,或者份量大了,是會上癮的。”這個年代,還沒有毒品這個概念,就是有福壽膏上癮的,一般也都是掖著藏著,對於這種毒品危害,還真沒有一個確定的認識。
“你將那些東西帶迴來之後,我會給你做個試驗的,那種東西,是禍國殃民的毒品,你萬萬不可沾染。”胤禛又交代了幾句,見胤祥雖然應了,麵上還是有些不以為意,就皺了皺眉;“你別不看在心上,那種東西,若是被洋人打量送入大清,將來,必定會讓大清亡國。”
胤祥神色這才認真了些:“這麽厲害?”
“我自是不會騙你。”胤禛點點頭應道:“迴頭我會給汗阿瑪上折子的,你多帶一些侍衛,記住我的話,萬不能沾染福壽膏,也不能讓這東西流露到外麵。”
“是,我聽四哥的。”胤祥又應了一聲,隻到底有些氣悶,起身在書房裏轉了兩圈,側頭問胤禛:“四哥,我知道你這兒有好酒,咱們兩個喝一壺?”
胤禛微微皺眉,胤祥扒著他胳膊伸出一根手指:“就一壺,保證不喝醉,今兒我宿在四哥府裏,不會讓人瞧出端倪的。”
“那好吧,蘇培盛,去讓福晉準備了下酒菜。”胤禛也知道十三的脾氣,不忍他一直將悶氣憋在心裏,索性就應了下來,不過是一壺酒,明兒就說十三弟是憂心太子,這才以酒澆愁的,也不會讓汗阿瑪起疑心。
這邊兄弟兩個舉杯同飲,大千歲黨和八阿哥黨也各自在舉杯慶祝。
隨後的發展,基本上和前世沒有什麽不同。先是普奇等人上書盛讚直郡王大阿哥,接著是多羅順承郡王上書,言大阿哥可擔太子大任。
一個月的時間,大千歲黨蹦躂的比以往十來年
加起來都要厲害。
到了九月初,康熙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在朝堂上,當著眾位大臣的麵,直接說道:“前命胤褆善護朕躬,並無欲立胤褆為皇太子之意,因伊‘秉性躁急、愚頑,豈可立為皇太子!”
胤褆當即就像是被雷劈了一樣,連下朝都是普奇扶著走的。
後來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刺激大發了,竟然穿著一身戎裝進宮,直接麵見康熙,慷慨陳昂的將太子的各種罪名曆數一遍,跪地抱拳,直接陳言:“胤礽所行卑汙、大失人心。相麵人張明德曾相胤禩,後必大貴。今欲誅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
康熙大怒,一個茶杯砸在胤褆的腦袋上:“逆子!胤礽可是你親弟弟!你就是這麽對待你弟弟的?你個不孝子!朕告訴你,朕知道你心裏想的是什麽,就是朕死了,這皇位也絕對不會傳給你!來人啊,大阿哥得了失心瘋,將他給我關到他的府裏,沒有聖諭,不許他踏出府門一步!”
胤褆一邊被侍衛們拽著往後走,一邊痛心疾首:“汗阿瑪,您怎麽就不相信兒臣呢?兒臣不是為了自己,兒臣是為了大清朝,是為了咱們滿人的江山!您若是不處死了胤礽,將來胤礽必定會謀逆造反!他罪名累累,汗阿瑪您萬萬不能太過於心軟!胤礽可是大清朝的罪人!”
“逆子!逆子!孽障!”康熙大怒,抓著手邊的東西就往胤褆身上砸,等胤褆被拽了出去,聲音也遠去了,康熙立馬又想到之前胤褆說的胤禩的麵相問題,頓時如鯁在喉。
連連叫了一個侍衛:“你去查查那張明德,這段時間,那張明德都和誰接觸過。”
等侍衛走了,康熙心裏那一股火還是消不下去,在屋子裏走了兩圈,梁九功就進來通報:“皇上,四貝勒求見。”
康熙眼睛眯了一下,轉身到榻上坐下,讓宣了胤禛進來。
“汗阿瑪,您怎麽了?臉色看著不是很好。”胤禛行了禮,在康熙麵前站了,有些疑惑的問道。康熙歎口氣:“還不是胤褆那畜生!”
“汗阿瑪,大哥性子急躁,很是被人蒙蔽,他若是說了什麽讓您生氣的話,或者是做了什麽讓您生氣的事,指不定就是有人在背後攛掇著,您別太生氣了。”胤禛趕忙安慰了兩句。
康熙疲憊的歎口氣:“還是你最孝順了,那一群,都是討債的!”
“兒臣可不敢當,其實大哥二哥他們也都是很孝順汗阿瑪的
。”胤禛笑了一下說道,親自給康熙端了一杯茶過來:“兒臣這次進宮,是有件兒事情要和汗阿瑪說。”
“什麽事情?”康熙抿了一口茶問道,順便示意胤禛搬了凳子在他跟前坐下。胤禛坐的近些,捋了捋袖子,握拳給康熙捶腿:“汗阿瑪也知道,前兩年胤祥去廣東賑災的時候,在十三行那邊收了一些幹股,迴來分了我兩成。”
他做生意的事情,完全隱瞞,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就要選擇性的說出來一點兒。
果然,就見康熙點了點頭,並不是很在意的樣子。雖然朝廷是規定,大臣們不許做生意,但誰沒幾個幕僚下人門人之類的?這些都是底下的東西,鬧得不厲害,就誰也不會說出來。
胤禟那會兒,主要是太明目張膽了,很高調的將所有的鋪子莊子什麽的,都放在自己名下,還親自去跑生意。若是他能順便在政事上也有點兒功勞,那康熙頂多了是暗地裏訓斥幾句。
可是,他做生意做的連早朝都愛去不去的,康熙自然是十分生氣,在朝堂上怒責了他一番。隻可惜,九阿哥那是臉皮賽城牆,完全沒當一迴事兒,依然是我行我素。康熙總不能押著他上朝吧?責罵了兩次之後,也就丟下不管了。
所以對於胤禛收幹股的事情,康熙並不意外,甚至還有些驚訝,別的兒子得了些什麽好處什麽的,都恨不得隱藏起來吃獨食,老十三和老四的關係倒是好,就跟一個媽生的一樣。
而且,就算是康熙早就知道了這些幹股的存在——他一個當皇上的,要是弄不清兒子們背地裏有多少灰色收入,就等著哪天兒子們招兵買馬將他趕下台吧,這會兒被胤禛親口說出來,他心裏還是有些高興的。
瞧瞧,總算是有個兒子什麽都不隱瞞他這個當爹的了。
胤祥立馬瞪大了眼睛:“為什麽啊?太子那是咎由自取!四哥,我告訴你,我最討厭的人就是太子了,憑什麽咱們兩個要跟在他後麵,好事兒他擔,壞事兒就得是咱們兩個幹的?”
“他讓咱們兩個背黑鍋的事情,不是一次兩次了,上次賑災的事情,因為賑災銀被貪,明明是太子的門人做出的事情,結果四哥你卻被推到前麵,若是不是汗阿瑪英明,怕是四哥你就要倒黴了。結果,等你勞心勞力的賑災迴來,太子又將功勞給攬走了,硬是將他的另一個門人給放到你身邊!”
胤祥憤憤的說道,胤禛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消消氣兒,我自是知道這些的,隻是,咱們不能落井下石,外人怎麽看不要緊,關鍵是汗阿瑪怎麽看,在汗阿瑪眼裏,咱們兩個就是太子黨,就是效忠太子的人,太子剛倒台,咱們兩個就跟著踩太子一腳,那看在汗阿瑪眼裏,就是背主!”
胤祥頓時惱了:“他算什麽主子!別說他現在已經是廢太子了,就是他還是太子的時候,那都不是主子!都是一樣的皇子阿哥,憑什麽他要踩在咱們頭上?”
胤禛按下跳起來的胤祥:“就憑他是太子!他是汗阿瑪唯一手把手養大的,昭告天下的太子!”
“四哥!”見胤禛並沒有向著自己說話,胤祥更怒了,梗著脖子瞪胤禛,胤禛伸手按住他肩膀:“你聽我說,這會兒出頭,絕對不是好主意,汗阿瑪雖然很是生氣,但到底太子是汗阿瑪最最疼愛的兒子……”
胤祥的臉色更不好看了,雖然今兒自家四哥說的話很是讓他不喜歡,但是不能否認,四哥說的很正確。
“況且,咱們不出手,不代表所有的人都不出手,你就等著吧,有大哥在,總會有好戲看的,到時候,既能試探出汗阿瑪對太子的態度,說不定又能將大哥給拉下馬,一舉兩得,你何必現在費力氣,說不定還得被汗阿瑪討厭呢?”
胤禛終於將胤祥給按下去了,胤祥還是有些不高興,卻也不像剛才那樣暴躁了:“可是,萬一就像是你說的那樣,汗阿瑪對太子還有感情呢?咱們不趁著這會兒徹底將太子給拉下馬,等汗阿瑪想起和太子的父子情誼,怕是太
子還會有江山再起的機會的。”
“怕什麽?就算是太子再起了,一個被廢過的太子,還能翻出什麽浪花?”胤禛笑了一聲,上一輩子,胤礽可不就是又複起了?隻是,他有複起的福氣,卻不會有守住這個機會的福氣。
“你可不準摻和這些事情,過幾日,你去廣東吧。”胤禛說完,又想到上輩子胤祥做出的事情,到底是有些不放心,就又說道:“正好前段時間錢德武寫了信,說是在一批洋貨裏發現了福壽膏,你過去查看一番,最好是將所有的福壽膏都帶迴來,一丁點兒都不能流落在外。”
胤祥有些不解:“福壽膏有什麽問題?”
“那東西是害人的,用的時間長了,或者份量大了,是會上癮的。”這個年代,還沒有毒品這個概念,就是有福壽膏上癮的,一般也都是掖著藏著,對於這種毒品危害,還真沒有一個確定的認識。
“你將那些東西帶迴來之後,我會給你做個試驗的,那種東西,是禍國殃民的毒品,你萬萬不可沾染。”胤禛又交代了幾句,見胤祥雖然應了,麵上還是有些不以為意,就皺了皺眉;“你別不看在心上,那種東西,若是被洋人打量送入大清,將來,必定會讓大清亡國。”
胤祥神色這才認真了些:“這麽厲害?”
“我自是不會騙你。”胤禛點點頭應道:“迴頭我會給汗阿瑪上折子的,你多帶一些侍衛,記住我的話,萬不能沾染福壽膏,也不能讓這東西流露到外麵。”
“是,我聽四哥的。”胤祥又應了一聲,隻到底有些氣悶,起身在書房裏轉了兩圈,側頭問胤禛:“四哥,我知道你這兒有好酒,咱們兩個喝一壺?”
胤禛微微皺眉,胤祥扒著他胳膊伸出一根手指:“就一壺,保證不喝醉,今兒我宿在四哥府裏,不會讓人瞧出端倪的。”
“那好吧,蘇培盛,去讓福晉準備了下酒菜。”胤禛也知道十三的脾氣,不忍他一直將悶氣憋在心裏,索性就應了下來,不過是一壺酒,明兒就說十三弟是憂心太子,這才以酒澆愁的,也不會讓汗阿瑪起疑心。
這邊兄弟兩個舉杯同飲,大千歲黨和八阿哥黨也各自在舉杯慶祝。
隨後的發展,基本上和前世沒有什麽不同。先是普奇等人上書盛讚直郡王大阿哥,接著是多羅順承郡王上書,言大阿哥可擔太子大任。
一個月的時間,大千歲黨蹦躂的比以往十來年
加起來都要厲害。
到了九月初,康熙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在朝堂上,當著眾位大臣的麵,直接說道:“前命胤褆善護朕躬,並無欲立胤褆為皇太子之意,因伊‘秉性躁急、愚頑,豈可立為皇太子!”
胤褆當即就像是被雷劈了一樣,連下朝都是普奇扶著走的。
後來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刺激大發了,竟然穿著一身戎裝進宮,直接麵見康熙,慷慨陳昂的將太子的各種罪名曆數一遍,跪地抱拳,直接陳言:“胤礽所行卑汙、大失人心。相麵人張明德曾相胤禩,後必大貴。今欲誅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
康熙大怒,一個茶杯砸在胤褆的腦袋上:“逆子!胤礽可是你親弟弟!你就是這麽對待你弟弟的?你個不孝子!朕告訴你,朕知道你心裏想的是什麽,就是朕死了,這皇位也絕對不會傳給你!來人啊,大阿哥得了失心瘋,將他給我關到他的府裏,沒有聖諭,不許他踏出府門一步!”
胤褆一邊被侍衛們拽著往後走,一邊痛心疾首:“汗阿瑪,您怎麽就不相信兒臣呢?兒臣不是為了自己,兒臣是為了大清朝,是為了咱們滿人的江山!您若是不處死了胤礽,將來胤礽必定會謀逆造反!他罪名累累,汗阿瑪您萬萬不能太過於心軟!胤礽可是大清朝的罪人!”
“逆子!逆子!孽障!”康熙大怒,抓著手邊的東西就往胤褆身上砸,等胤褆被拽了出去,聲音也遠去了,康熙立馬又想到之前胤褆說的胤禩的麵相問題,頓時如鯁在喉。
連連叫了一個侍衛:“你去查查那張明德,這段時間,那張明德都和誰接觸過。”
等侍衛走了,康熙心裏那一股火還是消不下去,在屋子裏走了兩圈,梁九功就進來通報:“皇上,四貝勒求見。”
康熙眼睛眯了一下,轉身到榻上坐下,讓宣了胤禛進來。
“汗阿瑪,您怎麽了?臉色看著不是很好。”胤禛行了禮,在康熙麵前站了,有些疑惑的問道。康熙歎口氣:“還不是胤褆那畜生!”
“汗阿瑪,大哥性子急躁,很是被人蒙蔽,他若是說了什麽讓您生氣的話,或者是做了什麽讓您生氣的事,指不定就是有人在背後攛掇著,您別太生氣了。”胤禛趕忙安慰了兩句。
康熙疲憊的歎口氣:“還是你最孝順了,那一群,都是討債的!”
“兒臣可不敢當,其實大哥二哥他們也都是很孝順汗阿瑪的
。”胤禛笑了一下說道,親自給康熙端了一杯茶過來:“兒臣這次進宮,是有件兒事情要和汗阿瑪說。”
“什麽事情?”康熙抿了一口茶問道,順便示意胤禛搬了凳子在他跟前坐下。胤禛坐的近些,捋了捋袖子,握拳給康熙捶腿:“汗阿瑪也知道,前兩年胤祥去廣東賑災的時候,在十三行那邊收了一些幹股,迴來分了我兩成。”
他做生意的事情,完全隱瞞,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就要選擇性的說出來一點兒。
果然,就見康熙點了點頭,並不是很在意的樣子。雖然朝廷是規定,大臣們不許做生意,但誰沒幾個幕僚下人門人之類的?這些都是底下的東西,鬧得不厲害,就誰也不會說出來。
胤禟那會兒,主要是太明目張膽了,很高調的將所有的鋪子莊子什麽的,都放在自己名下,還親自去跑生意。若是他能順便在政事上也有點兒功勞,那康熙頂多了是暗地裏訓斥幾句。
可是,他做生意做的連早朝都愛去不去的,康熙自然是十分生氣,在朝堂上怒責了他一番。隻可惜,九阿哥那是臉皮賽城牆,完全沒當一迴事兒,依然是我行我素。康熙總不能押著他上朝吧?責罵了兩次之後,也就丟下不管了。
所以對於胤禛收幹股的事情,康熙並不意外,甚至還有些驚訝,別的兒子得了些什麽好處什麽的,都恨不得隱藏起來吃獨食,老十三和老四的關係倒是好,就跟一個媽生的一樣。
而且,就算是康熙早就知道了這些幹股的存在——他一個當皇上的,要是弄不清兒子們背地裏有多少灰色收入,就等著哪天兒子們招兵買馬將他趕下台吧,這會兒被胤禛親口說出來,他心裏還是有些高興的。
瞧瞧,總算是有個兒子什麽都不隱瞞他這個當爹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