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開始就是如此。


    倘若在開始之時,扶蘇就以鐵血手段鎮壓陳勝吳廣,之後再輔以各種手段,同時秦廷之中又有李斯和蒙恬坐鎮。


    有了這些嬴政時期留下來的護國柱石,局麵斷然不會發展到後麵的地步。


    扶蘇剛開始之時,盡管對山東各地用兵,不過,那時候的大秦,可還未曾動用全力。


    大秦的精力還是在變法以及積累實力上麵。


    而這些,根源便是在於扶蘇有著更大的圖謀。


    若是按照這種安安穩穩的方式,那扶蘇不用多想,自己今後至少三十年乃至於五十年,甚至自己都活不到那個時候,要交給自己的下一代去擺平山東的各種動亂。


    天下,不是這麽好統一的。


    在這個時候,大秦根本沒有精力也沒有餘力去做什麽事情,和山東那些隱匿在地下的餘孽,就要鬥智鬥勇很多年。


    等他們差不多都死了,然後各地逐漸發展起來,說不定才到了歸心秦國的時候。


    可扶蘇等不了!


    誰知道後世會發生什麽情況?誰知道自己的下一代會不會做出什麽利令智昏的舉動。


    到那個時候,自己都躺在陵墓裏麵了,難不成還爬出來重整河山?


    是故,扶蘇想的很簡單,自己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能多做一點就多做一點。


    起碼要讓他覺得,自己就算是死了,也沒什麽大不了的,新的一代已經成長起來,就算沒有自己,這大秦依舊會在正確的軌道上前行。


    而這一切,基礎就在於需要一個穩定的內部環境,而要做這些,就意味著扶蘇不可能將精力全部投入到和山東六國餘孽糾纏當中。


    現在的情形就很好,打仗,不斷的進行一場場大仗。


    山東各地死的人多了,這力量自然下去了,人少了,這資源土地各種分配,也會容易很多,對於秦廷財政的壓力?也會進一步的減小。


    而且?人死多了,記得故國的人就少。


    這個時候?秦廷有意引導?將所有黑鍋都扣在山東各國貴族以及地方豪強的頭上,反正這些人本來就招人恨?就欺壓百姓,無惡不作。


    而秦廷再施以恩惠?那些山東各地剩下來的人既有了仇恨的對象?同時還能夠從秦廷這裏得到實惠,斷然是不會將仇恨積聚在秦國頭上的。


    就算有,也很少,過個一兩代人?也就不會有人記得了。


    而那個時候?才算是真正的大一統。


    天下歸心,從此華夏個體歸於一體,不分彼此,天南海北,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當然?在這個過程之中,會有無數人犧牲?不管是齊國人,楚國人?還是燕國人,趙國人?還有秦國人?魏國人?韓國人,都不能幸免。


    死傷這麽多人,扶蘇心中現在毫無波動,乃至於一點愧疚都沒有。


    這些年來,他心中原先也有熱血,可漸漸冰冷。他眼中曾經看到這些小民的喜怒哀樂,也會感同身受,可如今隻剩下淡漠。


    唯獨不變的是那從一開始就堅持的理想,以及一聲不吭的在鋪滿屍骸的路上前行。


    或許,也不知道何時,扶蘇的身影已然漸漸和嬴政重合了起來,皆是變成了王座上的那個孤家寡人。


    千百年之後的後人,能理解他也好,不能理解也罷,一切塵歸塵,土歸土,可隻要自己現在活著,就一定要這個世界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變。


    這些東西,做了七八年的秦王,扶蘇心中已然是越發透徹。


    翌日,一支二十萬人的軍隊徐徐前進,奔赴函穀關。


    而在隊伍中軍之中,扶蘇亦是跨上了戰馬,披上了甲胄。


    扶蘇眼神古井無波,他知道,實際上這二十萬還遠遠不夠,山東這一次大勝之後,恐怕話事權會徹底落在項羽的身上。


    一個整合起來,聽從項羽調動的合縱聯軍,可沒那麽容易擺平。


    不過不要緊,整個關中以及巴蜀都已經動員起來了,進入了戰爭狀態,之後陸續抽調出十萬兵馬,是沒有絲毫問題的。


    若是還不夠,再抽調十萬也是可以的。


    再加上前線的兵馬總數,人數應該已經能夠突破到六十萬了!


    在公元前能夠動員出如此龐大的力量,簡直恐怖!


    這可以說是如今地球上地表最強的力量了,就算是所謂的羅馬什麽的,遇見了也要跪!


    不過,扶蘇知道,自己這一戰必須要徹底解決掉項羽,絕不能再給項羽機會。


    顯然,扶蘇是打定了心思,就算是硬懟也是懟死項羽。


    扶蘇心中固然敬佩項羽是個英雄,有萬夫不當之勇,可是,如今這個英雄擋自己路了,也必須死。


    唯一令扶蘇有些不放心的是,前線現在什麽情況了?


    自己畢竟不在第一線,如今趁著如此大勝,若是不做點什麽,隻怕也是說不過去。


    不過一想到韓信,扶蘇就有些放心。


    韓信對於戰局敏銳的變化可比他扶蘇強得多,他扶蘇都想得到,沒道理韓信會忽略。


    而後勤保障的任務,有蕭何和張蒼在,扶蘇也一點都不擔心。


    整理了一下腦海中的思緒,扶蘇知道接下來該確定用兵方略了!


    不過這個倒是不急,這個要到前線,和韓信結合具體情況商議,綜合考慮,才能最終確定下來。


    不了解情況,隨便製定出來的東西,就是一個完全沒有用的垃圾。


    從來到這個時代,扶蘇就知道,拍屁股做決定這種方式要不得,也因此,扶蘇遊曆天下,就是為了能夠深入的了解這個時代的人文風貌。


    結合具體的情況,製定與之相對應的策略。這樣的習慣,扶蘇一直保持著。


    涉及到軍國這樣的大事,生搬硬套,更是會出事故的。


    前線得戰報一份份傳來,總體來說算不上很少,如今韓信已然開始收縮兵力,項羽也開始揮兵大舉進攻。


    雙方現如今僵持在滎陽一帶。


    扶蘇略微思索,便明白了韓信的用意,滎陽乃是秦軍的大糧倉,在這裏,自然有著足夠的後勤補給,項羽率軍過來,必然要拉長他的補給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大秦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燈說書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燈說書人並收藏迴到大秦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