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和韓信這般暢談了許久,若不是韓談在一旁提醒,扶蘇都未察覺到時間過的如此迅速。


    “今日暫且談到這裏,先去見一見他們。”


    天策上將府這一次聚集起來,也是在開戰之前,再進行一次交底,讓扶蘇知道,如今的秦國實力達到了何種地步。


    “臣等拜見王上。”見扶蘇做到了主位上,眾人紛紛行禮。


    說老實話,他們這些人突然被召來,也是有些懵逼。這樣的情況,是天策上將府成立以來的第一次。


    不過,這些人反應同樣頗為迅速,他們已然預感到要發生一件極為重大的事,否則的話,扶蘇是不會這麽做的。


    “諸卿不必多禮。”扶蘇擺了擺手,朝韓談看了一眼。


    韓談立即會意,令人搬來了數十張墊子,分別給來的這些大臣,同時,還有著一些瓜果點心,也擺了上來。


    眾人看到這一幕,彼此皆是對視了一眼。


    顯然,如此舉動,表明了今日召集他們開的這一場會議時間不會短暫,連瓜果點心都預備下了,可見沒有得到最後的結果,是不會確定的。


    “韓談,你也坐下。”


    “諾。”聽到扶蘇這句話,韓談臉上亦是流露出了喜意。一直以來,韓談在扶蘇等人商討事情的時候,扮演的都是端茶倒水的角色,而所有的情報,都是扶蘇來進行傳達。


    而這一次,對於他來說,亦是第一次正式參加天策上將府的會議商討工作。


    “韓談,陳平,你二人將最近一月之內搜集的有關於山東各方勢力的情報和大家說一說。”


    說完,扶蘇便停止了話語,將主場交給了這二人。


    陳平略微整理了一下思緒,便侃侃而談。這樣的內容,在韓談通知之前,就一並下達了,在天策上將府中的人,每個人準備的東西都不盡相同。


    陳平說到半路,拿出了一份地圖,而眾人亦是紛紛聚攏到了地圖麵前。


    這亦是常態,在天策上將府中,商討事務,無需太過的在意禮節,而且發言也並不受限製。


    陳平根據地圖上的標注,開始了更為細致和深刻的講解山東各方勢力的動向。


    如今陳平部署在山東的情報網,大體上已經建設完成,接下來隻是一些優化和更為細致的改動。


    而各地的情報,則會以最快的速度,送交到陳平的手中。


    而且,與韓談不同,陳平還會搜集當地商品價格的變動,尤其糧價、布價的更是關注的重點,還有發生的一些熱點事件也在考察的範圍之內。


    民以食為天,糧價的變化,直接關係到百姓,而此時,除了秦國占領的地方之外,都沒有設置糧食調控和保護這樣的政策,是故,糧價因為一些事件發生巨大的波動再正常不過。


    甚至超出原本糧價的百倍都不算什麽稀奇事,就比如嬴政當年在蘭池遇刺,嬴政封閉鹹陽,大鎖關中,那一次米價一石漲價漲到了一千六百文,簡直恐怖如斯。


    而布匹,在這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就是等同於錢幣的硬通貨。自然,也是需要關注的重點。


    這也是陳平從扶蘇那裏得到的啟發,情報,並不一定需要直接獲取,有時候隻是隱藏在眾多的信息當中,由人來仔細甄別和進行思考才能得出結果。


    每一件事情發生的背後都有存在一定的原因,而關注這些,本身就有可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情報。


    陳平述說完畢之後,韓談緊隨其後,將山東朝廷的動向做出了簡要的陳述。這是他偵查的重點。


    韓談說完之後,扶蘇的目光看向了蕭何,“蕭卿,目前朝廷的物資儲備如何?”


    蕭何立即從懷中拿出一份單子,道:“目前我秦國府庫之中,生產出來的曲轅犁已經六十餘萬件,水車十五萬件有餘,兵器甲胄剩餘二十萬件,馬具裝備等等七萬件……”


    蕭何刷刷的念著,扶蘇也在心頭暗自思忖,坦率來講,目前來說秦國府庫之中,有著這麽多的庫存,是讓扶蘇感到頗為欣喜的。


    要知道兵器甲胄存放在府庫中就有二十萬件,而在此之前,秦軍已經實現了全麵的換裝,這意味著隻有有合適的兵源,立即就是二十萬全副武裝的軍隊。


    秦國缺兵麽?


    現在來說,頂尖的優等兵,或許是看不到了,可是隻要適當降低一些要求,組建一支二十萬的軍隊,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扶蘇要格外的感謝李由,以及司馬昌和程鄭樂、卓鼎山,正是因為他們,才有了遠遠不斷地鐵礦石被冶煉成鋼鐵,供少府使用。


    否則的話,少府就算技術再精湛,沒有鐵為原材料,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而馬具的多餘,扶蘇沒有絲毫的意外,因為一個合格的騎兵,比步兵,更難獲得。要想培育出一名優秀的騎兵,價格實在是太過高昂。


    已然快到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步。


    盡管扶蘇這些年來也對騎兵做出了擴充,可是,終歸來說,因為各方麵的原因,導致騎兵擴充的相當有限。


    而且,打造這些配備騎兵的裝備所耗費的錢財,也是格外的恐怖。


    不誇張的說,用培養一名騎兵的錢,培育出十名精銳的步兵,不是什麽難事。


    而各式農具的打造,這就是扶蘇下令的結果了。


    本來製造這些的原材料有很多都會向軍械方麵傾斜,可是因為扶蘇的調控和幹預,這些才最終變成了農具。


    扶蘇的算盤也很簡單,他就是要玩一出徹徹底底的陽謀,用利益來收攏山東各地的民心。


    試想,每攻占一地,秦軍不僅秋毫無犯,反而在官府的主持下,主動向農民發放農具等生產用具,百姓會作何感想?


    隻怕到時候用命來支援幫助扶蘇,都是一件頗為常見的事兒。


    顯然,這場對山東的戰爭,在扶蘇看來,不僅是軍事上的較量,還是政治,經濟,外交全方位,多層次的較量。


    扶蘇對此,擁有的是不勝不歸的信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大秦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燈說書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燈說書人並收藏迴到大秦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