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所蘊含的意味已然是不言自明。


    不管是扶蘇,還是李斯,提出這個,毫無疑問,在青史上,都會留下這麽一筆。


    至於是非功過,那就要看扶蘇接下來能做到什麽地步了。


    倘若扶蘇最後收複不了山東各地,那他扶蘇就是趙構第二。如果能在有生之年收複山東各地,那是書上的功過是非就要交給後人評說了。


    或許有人認為扶蘇此舉太過窩囊,或許有人覺得這才是大智大勇……


    扶蘇望著李斯,眼中含著有些複雜的情緒。


    對於李斯,毫無疑問,扶蘇是有些敬佩的。嬴政能完成那一項項豐功偉績,可以說,李斯居功至偉。


    故而,扶蘇那一夜親自去見李斯,並且說服了他。就是不忍見李斯因此事,如同前世那般背上千古罵名。


    可事情,進展到了今天這一步,李斯可以說這個罵名他背定了!


    李斯說完,站在原地不動,他如何不知自己這般做會令自己陷入窘境,可是,這是他的選擇。


    李斯微微抬頭,看了扶蘇一眼。


    他看到扶蘇至今不過二十多歲,連三十都不到,與當年的先帝是何其的相似!


    心中包藏寰宇,有著遠大的理想與目標。


    李斯相信,扶蘇做出如此決定,必定有其道理,日後,扶蘇也一定會收複山東各地。


    隻不過,在此之前,扶蘇也一定會受到莫大的非議和影響。


    既然如此,那麽就讓老臣來為陛下您保駕護航,您要走的路還很遠。


    想到這裏,李斯心中更是堅定,這份非議,有他這個先帝老臣來共同承擔,乃至於承擔大部分,對於扶蘇而言,好處不言而喻。


    扶蘇心中默默歎了一口氣,旋即接受了李斯這一份好意。揮了揮手,頓時在一旁的韓談捧著詔書站了出來。


    韓談朗聲開口道:“陛下詔命,群臣奉詔。”


    頓時所有大臣烏壓壓的跪了下來,接受這樣一份詔命。


    “先帝在位三十有七年,滅六國,定天下,車同軌,書同文,南征百越,北伐匈奴,功蓋三皇,德過五帝,故加以“皇帝”尊號。今朕初登皇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雖如此,亦招致山東各地反叛……”


    “朕無尺寸之功,焉敢加“皇帝”尊號,以示尊貴?故今去皇帝尊號,改封王號,稱秦王……”


    蒙恬聽後,心中已然明白,這恐怕是扶蘇做的最大的努力與讓步了!


    在這樣的一份詔書中,已然將先帝的功勞說的一清二楚,也說明白了為何先帝可以加以尊號,而今番去皇帝號的理由。


    一句話,就是沒有先帝功勞大!


    的的確確,先帝在世創下的豐功偉績,前無古人,即便是後人,亦鮮有人能夠追得上。


    所以,加皇帝尊號以表示尊貴,沒什麽不可以的。


    即便是山東那些六國舊貴族,提及嬴政,雖然心中滿懷憤恨,可哪個不對嬴政心懷恐懼。


    那些英雄豪傑,麵對嬴政這個太陽,不敢露出絲毫的悖逆之心。


    就算是山東的那些舊貴族,也不得不承認嬴政的的確確是一代雄主豪傑,與他同時代相爭,注定是一場淪為背景板的悲劇。


    廷議到此結束。


    群臣對於這道詔命雖然有些非議,隻不過,並未掀起太大的波瀾。


    與他們而言,不過是皇帝改一個稱號罷了!並不涉及他們本身的利益。


    而經過幾天的發酵,這件事也漸漸在民間流傳開來,雖有些議論,不過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扶蘇知道,這是因為詔書上關於嬴政那一塊的地方,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於嬴政的千秋功績,是不能否定也無法否定的。


    倘若詔書之中換一套說辭,隻怕關中的百姓未必如此溫柔了,就算不鬧出什麽亂子,想來也是會與秦廷離心離德。


    隻不過,扶蘇將自己推脫成功勞不夠,再加上有李斯為他分擔了大半的火力,是故,扶蘇此時麵臨的壓力其實並不是很大。


    之後,扶蘇旋即舉行了一個封王大典,韓成在大典結束之後,旋即登上了去往韓國故地的行程。


    與此同時,扶蘇此時也接到了來自前線的奏報。


    章邯果然不負所望,大敗田臧數十萬大軍,並且在交戰過程中,陣斬田臧,一時之間,秦軍士氣大漲。


    扶蘇略微思忖,旋即迴書一封,要求章邯暫緩進攻。


    扶蘇知道,現在這個時候,倘若章邯繼續進攻,必然會令那些六國貴族聯手起來,一同對付秦國。


    如此一來,倒是大大的不妙!


    索性不如暫時鬆一波,隻要沒有外力壓迫,那些六國貴族,想要彼此聯手,隻怕是比登天還難。


    常常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利益,彼此之間打的不可開交,如此一來,焉能合力抗秦?


    縱觀戰國曆史上發起了曆次合縱,成功者鮮有,失敗者卻是不少。


    原因何在?便是合縱軍隊並非一家,隻需要拖延,最後這合縱大軍多半會不戰自潰。


    就比如那鮮有成功的幾次,其中也是充滿了運氣。


    比如五國滅齊,在此之前就多方斡旋,商議了不知多少時間,糧草如何分配,派遣多少兵馬,事後攻占的城池如何分配等等這些問題,每一項都是阻撓合縱進行下去的因素。


    還是最後關頭,秦軍一馬當先,率先吸引了齊國大半的主力,才為樂毅攻破齊國創造了契機。


    而那一次,秦國雖然出力頗多,可是事後分享的利益卻是相當微薄。


    其中一塊陶地,還是鑽空子占下來的。


    隻不過,那一戰秦國得到的最大好處就是齊國從此衰落下去了,再也無法與秦對抗,為之後秦一統天下奠定了根基。


    扶蘇想到前兩日的那道去除皇帝尊號的詔命,相信也快傳到那些舊貴族的耳中了。


    此時秦軍再暫緩進攻,無疑,極大表明了他扶蘇的誠意。


    在這個時候,就算是有人處心積慮想要聯合其他人抗秦,也要擔心秦國要是發瘋,將其重創,那得便宜的可是其他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大秦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燈說書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燈說書人並收藏迴到大秦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