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倮不僅在大秦這邊位置超然,在胡人那邊,亦是頗受重視。


    烏倮起初經營的便是畜牧業,養殖牛羊,其後,在其牛羊漸多之時,便將牛羊賣掉,購買大秦之中諸多商品貨物前往胡人那裏,獻給戎王,而戎王給予他的賞賜,牛羊是按照山穀的計量單位來算的。


    若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商人,有什麽資格得到胡人首領如此重視?


    其根源在於,烏倮不僅將胡人的情報帶給蒙恬這邊的秦軍,烏倮亦會將秦軍的情報賣給胡人。


    在這個公元前的世界,某種程度上說,烏倮就是一個戰爭的情報販子,隻要兩邊戰火一開,他必然可以從中漁利。


    這樣的模式,在春秋戰國以來,是無數商賈慣用的手段,哪裏有戰爭,哪裏就有商人,哪裏就有利益。


    在戰爭開始之前,商人可以提供軍需物資以及情報,而在戰爭之後,勝利一方所獲得的戰利品,商人亦是可以通通吃下。


    隻不過,伴隨著大秦的一統,所有軍需物資,都逐步被秦廷所掌控,但商人的地位依舊沒有消失。


    在這北疆,烏倮正是其中脫穎而出之人,故而,會同時受到秦廷和胡人雙方的重視。


    在一場戰爭之中,作為統帥,自然是希望能夠對敵人越了解越好,孫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或許烏倮不會每一次提供的情報都產生巨大的利益,甚至於會和自己已經得到的情報相重複,可是,如果有一天,烏倮提供的情報對己方至關重要,可以左右戰爭的勝利。


    那麽,所有的一切花費都是值得的。


    即便不會如此,多一條情報線路,能和自己已經獲得的情報線路,相印證,那也是極為重要的。


    須知戰端開啟,作為將領,所獲得的情報,往往不是一份,是十幾份情報乃至於幾十份情報擺在麵前。


    能從中撥開戰爭迷霧,判斷出哪些是敵人提供的虛假情報,哪些是真實的情報,那作為將領,已然具備了名將的潛質。


    站在上帝視角看曆史上發生的無數戰爭,會發現有時戰爭失敗一方的統帥為什麽會變的那麽蠢?且做出的一些選擇令人難以置信。


    其實但凡能夠統帥幾十萬軍隊的將領,其基本能力都不會太差,隻不過,雙方的差別在於對於情報的判斷,對於戰機的把握。


    做出那些匪夷所思的決定的將領,大概率就是誤信了手中的一些情報,從而誤判了戰機,進而做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決定,最後導致戰爭的失敗。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長平之戰,秦軍秘換主將。


    趙國上上下下都不知道秦軍前線的主將已經換成了白起,即便是秦軍之中,知道此事的,亦是兩隻手都數的過來。


    趙括倘若知道自己所麵對的是殺神白起,還真的有膽子大舉進攻麽?這隻是為後人所熟知的一次秦軍提供的虛假情報。


    實際上,曆次戰爭,為了取得戰爭最後的勝利,雙方所施展的手段層出不窮,為了迷惑敵人,花樣也是越來越多。


    故而,在這個時代,有了烏倮這樣一個在雙方都地位超然的商人存在。


    …………


    扶蘇巡視了一圈營房,心中稍稍有些寬慰,這些住的地方,還不算太差,有了一個夜晚禦寒之地,對於士卒來說,已然是極好了。


    “公子,將軍為公子安排的這些可還好?”蒙拓留下的一名吏員道。


    扶蘇點了點頭,見此,吏員道:“既然如此,公子不妨跟著屬下前往將軍所住之地,屬下也好向將軍交差。”


    扶蘇微微一笑,道:“不必了,我就住在此地了。”


    “這……”看著扶蘇不像開玩笑的樣子,吏員變的有些遲疑。


    在他想來,扶蘇是長安來的貴公子,是嬴政之長子,平日裏定然是錦衣玉食,吃穿用度,皆是十分講究。


    住在這個的環境之中,如何受得了?


    吏員道:“公子,還請不要讓屬下為難。請公子到膚施城中入住吧!”


    扶蘇嗬嗬一笑,道:“有何為難之處?若是蒙恬將軍因此問責,你照實說,是我堅持留在此地的。”


    “諾。”


    見扶蘇鐵了心要在這裏住宿,吏員亦是無奈的答應下來。


    扶蘇看了一眼天色,道:“這天色尚早,令吏不如帶我到這膚施城中看看如何?”


    “諾。”既然扶蘇有令,吏員自然需要遵從扶蘇的意願。


    隨即,扶蘇一行人便跟著吏員出發,在扶蘇身後,亦是有著十幾人護衛,對於扶蘇如此做法,眾人早已是習以為常。


    從最開始鹹陽出發,到後來去了蜀郡,再之後去九江郡、長沙郡、然後南郡,扶蘇每到一處地方駐紮,必然是先巡察一番士卒的情況如何,然後就會去了解一番周圍的情況。


    這已然成了扶蘇的習慣。對於這些事情,扶蘇從未懈怠過,也從未怕苦,怕累。


    扶蘇知道,躺在營房之中,睡大覺固然舒服,可是,倘若不了解實際情況,一旦麵臨突發狀況,便是災難性的。


    就算到時有張地圖擺在自己麵前,扶蘇亦是不敢確信這張地圖準不準確,實際情況與地圖究竟偏差多少。百姓對於秦軍的看法如何,營地周圍的道路狀況如何。


    隻有將這些基礎性的問題搞清楚,才能做到心中有底,不管遇到何種情況,都不會慌亂,做出的決定才會盡可能的避免失誤。


    哪怕到了上郡,這個蒙恬所在的地方,扶蘇亦是沒有因此放鬆警惕,從而將心中那根弦兒鬆下來。


    在城中走了些許時辰,扶蘇道:“令吏,這城中可有牛羊等貨物販賣貿易之地?”


    扶蘇知曉,上郡其實並不是在前線之地,麵臨胡人的壓力並沒有多大,乃是在一個二線的位置,然而上郡又靠近邊境,且膚施又是上郡的治所,故而邊境貿易活動應該十分發達,扶蘇才有此一問。


    胡人需要內地的各種生活所需物資,內地亦是看重胡人的牛羊,皮毛等等物品。


    所以,才有有這樣的交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大秦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燈說書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燈說書人並收藏迴到大秦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