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羅江畔,屈複癡癡的站在那裏,久久不能平抑心中情緒。
扶蘇的話語,於他而言,他自然知道扶蘇所言分毫不差,以往,他隻是在逃避這個現實或者說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事實罷了!
對於先祖之遭遇,楚國之命運,以往,他隻是一廂情願的認為是秦國太過奸惡,秦國是虎狼之國,不講信義,所謂,楚國才會遭受這樣的劫難。
可是,誠如扶蘇所言,大爭之世,爭於實力,天下的列國,又有哪一國遵守信義?
實力強勁者,不守信義能如何?實力孱弱者,遵守信義又能如何?
看著扶蘇離去的背影,屈複不禁感歎上天對於秦國好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
六代君主,其中縱然有一兩個中人之姿,可比起山東六國來說,亦是好的太多太多。
其餘的,皆為明銳之君,而今,觀眼前的扶蘇,又是隱隱有明君之風範。
未來,若扶蘇繼位,楚國還有複國之希望麽?
明君在位,這天下的賢良士子豈不是爭相效力?扶蘇可放眼天下,盡情擇選賢臣,到那時,明君賢臣,誰人可擋?
一念至此,他知道,他必須盡快的將扶蘇和自己綁在一起,隻有如此,楚國才有複國的可能。
若扶蘇不能助他複國,那麽,屈複心中亦是暗下決心,絕不可讓扶蘇安然迴到鹹陽。
看著屈複冰冷的眼神,羋萱是何等聰慧之人,心中亦是猜到了幾分屈複的計劃。
羋萱道:“兄長,你欲對扶蘇公子動手?”
聞言,屈複眼中的殺機一閃而逝,笑道:“怎麽會呢?”
羋萱道:“兄長,不要騙我,你說謊的樣子瞞不過我。”
“兄長,扶蘇頗受楚民愛戴,兄長此舉,是欲置自己於不仁不義之境地麽?”
“且兄長如若真的做成此事,豈不是玷汙曾祖之美譽?”
“不要再說了。”屈複眼中一抹掙紮之色,良久,他才妥協道:“小妹,你不懂。”
“我如何不懂?”羋萱站到了屈複麵前,盯著屈複眼睛道:“扶蘇公子今日頗顯明銳之姿,他日若為大秦的君王,必是明君,兄長想要複國,到那時,乃是難上加難。”
“故兄長心存殺意,若是扶蘇公子答應兄長所請,自然無事,可若是不答應,兄長自然不會讓他安然迴到鹹陽,兄長,我說的可對?”
看著麵前對時事洞徹明晰的羋萱,屈複臉上不由地出現一抹苦笑,他這個妹妹比他強的太多了!
“小妹,你既然知道,為何阻我?”
羋萱緩緩站起身來,道:“兄長,小妹知你一心光複楚國,可是,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有些事情,我們是不能做的。”
“兄長,你心中可曾想過楚地之百姓?”驟然一句問話,令屈複愣在了原地。
“兄長,你看一看,今日來此祭祀曾祖的百姓都是我楚地的同胞,是我楚人。”
“可他們每日所思,每日所想,兄長你知道麽?”
“九江春旱,百姓眼見田裏莊稼枯死,嚎啕大哭,卻是無能為力,而楚地之世家大族卻是張網已待,隻待幾月之後,百姓顆粒無收之時,令我楚地之良民為奴為婢。”
“是扶蘇公子到了九江之後,為百姓求得一場甘霖,是他將諸多農具運來,幫助百姓完成春耕補種,又是他,在九江郡跋山涉水,為九江郡規劃水渠,使以後縱然再有天災,百姓亦不至於顆粒無收。”
“後來,蝗蟲日益嚴重,又是他,悍然下令撲滅蝗蟲,九江郡那些世家大族,巫婆祭司為惡多者,多被其誅滅。”
“而今,兄長你竟然對他產生了殺意。楚地百姓若知,如何看待兄長?又如何看待曾祖?”
“不用再說了!”屈複驟然喝止羋萱,道:“十五歲之時,我便立誓,此生誓要恢複我楚國昔日的榮光,此誌,絕不改變。”
看著大步離開的屈複,羋萱眼角滑下兩行清淚。
羋萱看著手中那枚玉炔,心中的信念愈加堅定。
傍晚,長沙郡守府中,英布來到扶蘇身邊,道:“公子,一切都已經準備妥當,明日便可動身返迴鹹陽。”
扶蘇輕點了點頭,同時看著外麵的夜色,暢舒了一口氣。
“公子,為何如此急切返迴鹹陽,是鹹陽發生了什麽要緊事嗎?”對於扶蘇的命令,英布自然去堅定不移的執行。
而如今,英布亦是想知道其中具體緣由。
扶蘇搖了搖頭,道:“我並未接到鹹陽的消息,故而,鹹陽發生了什麽,我也不知。”
“那公子……”英布欲言又止。
扶蘇看著外麵的夜色,有些悵然若失,道:“留在此地,於我而言,倒沒什麽,我隻怕會因此連累一些人啊!”
“公子是說今日我們遇到那一對兄妹?”英布撓了撓頭道。
“此番我用我娘的身份,收服了楚地百姓的人心,此時,再與故楚貴族之後相聚,你以為朝臣會如何想?”
“你以為父皇會如何想?”
“我倒是不怕,畢竟我是秦國的公子,可若是因此連累無辜,是我不欲看到的。”
“因此,我們越早離開這裏,迴到鹹陽,他們受牽連的可能性就越小。”
英布恍然大悟,扶蘇恍然間似乎意識到什麽,道:“你是不是怕迴到鹹陽,沒法見小妹?”
英布正欲解釋,一名士卒走了進來,拱手道:“外麵有一人持此玉炔求見公子。”
扶蘇接過玉炔,看到這塊熟悉的玉炔,扶蘇自然立即明白是何人想要見自己。
思慮再三,扶蘇將玉炔交還給士卒,道:“你將這枚玉炔還給她,並告訴她,我已經睡下了。”
“諾。”
英布剛才聽了扶蘇的一番話語,自然明白扶蘇這是什麽意思,此時見麵,隻不過徒為別人招惹禍端。
故而,不見,才是最為明知的選擇。
“哢嚓!”一道驚雷降下。
看著外麵,英布道:“公子,外麵馬上就要下雨了。”
扶蘇緩緩閉上了雙目,沒有言語,靜靜地等待著。
扶蘇的話語,於他而言,他自然知道扶蘇所言分毫不差,以往,他隻是在逃避這個現實或者說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事實罷了!
對於先祖之遭遇,楚國之命運,以往,他隻是一廂情願的認為是秦國太過奸惡,秦國是虎狼之國,不講信義,所謂,楚國才會遭受這樣的劫難。
可是,誠如扶蘇所言,大爭之世,爭於實力,天下的列國,又有哪一國遵守信義?
實力強勁者,不守信義能如何?實力孱弱者,遵守信義又能如何?
看著扶蘇離去的背影,屈複不禁感歎上天對於秦國好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
六代君主,其中縱然有一兩個中人之姿,可比起山東六國來說,亦是好的太多太多。
其餘的,皆為明銳之君,而今,觀眼前的扶蘇,又是隱隱有明君之風範。
未來,若扶蘇繼位,楚國還有複國之希望麽?
明君在位,這天下的賢良士子豈不是爭相效力?扶蘇可放眼天下,盡情擇選賢臣,到那時,明君賢臣,誰人可擋?
一念至此,他知道,他必須盡快的將扶蘇和自己綁在一起,隻有如此,楚國才有複國的可能。
若扶蘇不能助他複國,那麽,屈複心中亦是暗下決心,絕不可讓扶蘇安然迴到鹹陽。
看著屈複冰冷的眼神,羋萱是何等聰慧之人,心中亦是猜到了幾分屈複的計劃。
羋萱道:“兄長,你欲對扶蘇公子動手?”
聞言,屈複眼中的殺機一閃而逝,笑道:“怎麽會呢?”
羋萱道:“兄長,不要騙我,你說謊的樣子瞞不過我。”
“兄長,扶蘇頗受楚民愛戴,兄長此舉,是欲置自己於不仁不義之境地麽?”
“且兄長如若真的做成此事,豈不是玷汙曾祖之美譽?”
“不要再說了。”屈複眼中一抹掙紮之色,良久,他才妥協道:“小妹,你不懂。”
“我如何不懂?”羋萱站到了屈複麵前,盯著屈複眼睛道:“扶蘇公子今日頗顯明銳之姿,他日若為大秦的君王,必是明君,兄長想要複國,到那時,乃是難上加難。”
“故兄長心存殺意,若是扶蘇公子答應兄長所請,自然無事,可若是不答應,兄長自然不會讓他安然迴到鹹陽,兄長,我說的可對?”
看著麵前對時事洞徹明晰的羋萱,屈複臉上不由地出現一抹苦笑,他這個妹妹比他強的太多了!
“小妹,你既然知道,為何阻我?”
羋萱緩緩站起身來,道:“兄長,小妹知你一心光複楚國,可是,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有些事情,我們是不能做的。”
“兄長,你心中可曾想過楚地之百姓?”驟然一句問話,令屈複愣在了原地。
“兄長,你看一看,今日來此祭祀曾祖的百姓都是我楚地的同胞,是我楚人。”
“可他們每日所思,每日所想,兄長你知道麽?”
“九江春旱,百姓眼見田裏莊稼枯死,嚎啕大哭,卻是無能為力,而楚地之世家大族卻是張網已待,隻待幾月之後,百姓顆粒無收之時,令我楚地之良民為奴為婢。”
“是扶蘇公子到了九江之後,為百姓求得一場甘霖,是他將諸多農具運來,幫助百姓完成春耕補種,又是他,在九江郡跋山涉水,為九江郡規劃水渠,使以後縱然再有天災,百姓亦不至於顆粒無收。”
“後來,蝗蟲日益嚴重,又是他,悍然下令撲滅蝗蟲,九江郡那些世家大族,巫婆祭司為惡多者,多被其誅滅。”
“而今,兄長你竟然對他產生了殺意。楚地百姓若知,如何看待兄長?又如何看待曾祖?”
“不用再說了!”屈複驟然喝止羋萱,道:“十五歲之時,我便立誓,此生誓要恢複我楚國昔日的榮光,此誌,絕不改變。”
看著大步離開的屈複,羋萱眼角滑下兩行清淚。
羋萱看著手中那枚玉炔,心中的信念愈加堅定。
傍晚,長沙郡守府中,英布來到扶蘇身邊,道:“公子,一切都已經準備妥當,明日便可動身返迴鹹陽。”
扶蘇輕點了點頭,同時看著外麵的夜色,暢舒了一口氣。
“公子,為何如此急切返迴鹹陽,是鹹陽發生了什麽要緊事嗎?”對於扶蘇的命令,英布自然去堅定不移的執行。
而如今,英布亦是想知道其中具體緣由。
扶蘇搖了搖頭,道:“我並未接到鹹陽的消息,故而,鹹陽發生了什麽,我也不知。”
“那公子……”英布欲言又止。
扶蘇看著外麵的夜色,有些悵然若失,道:“留在此地,於我而言,倒沒什麽,我隻怕會因此連累一些人啊!”
“公子是說今日我們遇到那一對兄妹?”英布撓了撓頭道。
“此番我用我娘的身份,收服了楚地百姓的人心,此時,再與故楚貴族之後相聚,你以為朝臣會如何想?”
“你以為父皇會如何想?”
“我倒是不怕,畢竟我是秦國的公子,可若是因此連累無辜,是我不欲看到的。”
“因此,我們越早離開這裏,迴到鹹陽,他們受牽連的可能性就越小。”
英布恍然大悟,扶蘇恍然間似乎意識到什麽,道:“你是不是怕迴到鹹陽,沒法見小妹?”
英布正欲解釋,一名士卒走了進來,拱手道:“外麵有一人持此玉炔求見公子。”
扶蘇接過玉炔,看到這塊熟悉的玉炔,扶蘇自然立即明白是何人想要見自己。
思慮再三,扶蘇將玉炔交還給士卒,道:“你將這枚玉炔還給她,並告訴她,我已經睡下了。”
“諾。”
英布剛才聽了扶蘇的一番話語,自然明白扶蘇這是什麽意思,此時見麵,隻不過徒為別人招惹禍端。
故而,不見,才是最為明知的選擇。
“哢嚓!”一道驚雷降下。
看著外麵,英布道:“公子,外麵馬上就要下雨了。”
扶蘇緩緩閉上了雙目,沒有言語,靜靜地等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