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搖了搖頭,道:“這些工匠我不是預備帶到九江郡,而是巴蜀。”
帶到九江郡,扶蘇是心知肚明,那裏是故楚之地,秦末的戰火一旦席卷到九江郡,那他扶蘇豈不是要白白拱手將這些工匠送與他人?
然後那些反秦的六國餘孽再利用這些工匠打造器械攻擊自己,那自己豈不是吃飽了撐的?
章邯臉色更加疑惑,道:“公子,巴蜀那可是一塊蠻荒之地,工匠帶到那裏又有何用?”
扶蘇搖了搖頭,根據他的了解,此時,巴蜀之地在世人眼中的確是一片不毛之地,整個天下,都甚少有人知道其實巴蜀之地其實是一片沃土平原。
所以,很少有人將目光投注到那裏。
不僅如此,扶蘇記得,巴蜀還有著豐富的鐵礦,不說後世比較出名的攀枝花,即便此時,在巴蜀之中,卓氏和程鄭氏也因為冶鐵發家致富。
可以說,巴蜀之地,就是上天賜給大秦一塊豐饒的寶地。
如果扶蘇將這些工匠帶到巴蜀,然後利用巴蜀之中那些狗大戶的財力,必然可以迅速開始動工,大批量製造曲轅犁,之後,再順長江直下,運達九江郡,其速度相比起陸運,不可同日而語。
後世詩仙李白不也有一句“千裏江陵一日還。”
既然曲轅犁已經出現在世人眼前,扶蘇自然要以此獲取最大的利益。
扶蘇略微說了幾項巴蜀的數據,驚的章邯目瞪口呆。
旋即章邯便點了點頭,既然扶蘇公子說了,那麽他自然會照辦,自從追隨扶蘇之後,章邯可還沒見到扶蘇做過沒把握的事情。
略微商議了一會兒,扶蘇便離開了少府,而章邯也開始挑選工匠跟隨扶蘇出發。
而扶蘇迴到府宅之中,立即分別寫了兩份信函送到丞相府中以及蒙毅手中。
扶蘇相信,李斯和蒙毅雖然為政敵,但是,在這件事情上,兩個人的態度應該是一致的。
翌日,朝堂上嬴政將扶蘇出使九江郡的詔命頒布了一下,頓時引起眾人議論紛紛。
有些大臣私底下以為大概扶蘇又是做了什麽惹皇帝不高興的事情,才被一腳踹開鹹陽。
還有一些大臣則是認為是陛下對扶蘇公子的磨煉,其實是一次鍍金旅遊的差事。
而丞相李斯和上卿蒙毅眼中卻是同時變的不同尋常,別人不知道嬴政這麽做的深徹涵義,他們二人可是一清二楚。
盡管這麽多年以來,楚地一直太平,並未有什麽事情發生,可是,可不意味著楚地真正的太平無事。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句讖言可是一直環繞在嬴政的心中,對於這一點,李斯和蒙毅皆是知曉。
李斯看向扶蘇,按照他的猜測,應該是始皇帝預備以扶蘇為誘餌,釣出隱藏在地下的楚國故舊,而蒙毅則是臉上浮現出擔憂之色。
事實上,蒙家自秦昭襄王時期就已經和楚黨有了千絲萬縷的聯係,後來,嬴政清洗朝中楚國勢力,隻不過因為蒙家牽扯不深,加上嬴政還要依仗蒙家統帥軍隊,製衡王翦的家族,所以,蒙家才並未列入清洗的名單,反而日益位高權重。
可是,蒙毅同樣清楚,陛下對自己兄弟二人心中同樣有著忌憚,正如當日的如日中天的王氏一族,一門三徹侯,在朝堂之上,哪個出聲之前敢忽視這一家人?
即便是始皇帝,麵對王家,有時候也需要鄭重考慮他們的意見,因為,軍中與王家沾親帶故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曆次滅國之戰中,提拔晉升的將領多半唯王氏一族馬首是瞻。
為此,陛下才推出了蒙家製衡,同時暗中削弱王氏一族,才造成如今朝廷上的局麵。
而今日的蒙家焉知不是昨日的王氏一族?蒙恬手握三十萬大軍,單單是這一點,就足以令嬴政忌憚三分了。
扶蘇的娘親是誰,這一點,蒙毅可是知道,如果這一次扶蘇在出使九江郡的途中,和一些舊楚的勢力有什麽瓜葛,那麽,可算是觸了陛下的逆鱗了。
嬴政這一生最為痛恨之事無疑就是背叛,先是他的兄弟長安君成蟜叛亂,接著他的母親趙姬試圖廢去他的王位,另立秦王。再之後,昌平君熊啟反叛。
而如今扶蘇倘若再和一些故楚的勢力有什麽暗中的糾葛,無疑,在始皇帝看來,就是自己兒子想要反叛。
接下來朝堂上商議的事情,則和扶蘇沒有多大關係了,因此,扶蘇也就沒有繼續關注,加之這些商議的內容,太過枯燥,因此,聽的扶蘇是昏昏欲睡。
好不容易等朝堂會議散了之後,扶蘇便搶先一步跟著嬴政迴到了後殿之中,將自己的行程安排向嬴政匯報了一遍。
聽到扶蘇說想要先去巴蜀一趟,然後再順流而下,到九江郡,嬴政略微思索,便同意了下來。
巴蜀,因為蜀道的艱難,已經有許多年沒有派人前去察看過,此次,倒不如讓扶蘇持節,前去敲打一番,加深一下對巴蜀的控製。
況且,此次嬴政的打算本就是磨煉扶蘇,九江郡具體的賑災事宜早就布置下去了,扶蘇此行隻不過是去察看一番賑災事宜具體進行的如何,對民情,對官場,都有一個深徹的了解。
稟報完這些事情,扶蘇方才迴到自己的府宅之中。
同時寫了幾張請帖發了出去,上一次離開鹹陽,乃是被貶謫離開鹹陽,自然沒必要舉辦一次晚宴,而這一次,卻是不同。
同時,扶蘇還要一些事情最後和蒙毅、章邯他們商談一番。離開鹹陽,意味著自己收到鹹陽城中的消息比別人慢了許多,這時候,就需要自己這些盟友來幫襯自己。
同時,也是最後將關於平抑糧價的事情和蒙毅敲定下來,盡管扶蘇心中相信蒙毅不會因為政敵的關係,因此提出反對的意見,可是,終究還是令人有些不放心。
曲轅犁的禍端是他惹出來的,所以,扶蘇知道,自己必須妥善處理這件事。
帶到九江郡,扶蘇是心知肚明,那裏是故楚之地,秦末的戰火一旦席卷到九江郡,那他扶蘇豈不是要白白拱手將這些工匠送與他人?
然後那些反秦的六國餘孽再利用這些工匠打造器械攻擊自己,那自己豈不是吃飽了撐的?
章邯臉色更加疑惑,道:“公子,巴蜀那可是一塊蠻荒之地,工匠帶到那裏又有何用?”
扶蘇搖了搖頭,根據他的了解,此時,巴蜀之地在世人眼中的確是一片不毛之地,整個天下,都甚少有人知道其實巴蜀之地其實是一片沃土平原。
所以,很少有人將目光投注到那裏。
不僅如此,扶蘇記得,巴蜀還有著豐富的鐵礦,不說後世比較出名的攀枝花,即便此時,在巴蜀之中,卓氏和程鄭氏也因為冶鐵發家致富。
可以說,巴蜀之地,就是上天賜給大秦一塊豐饒的寶地。
如果扶蘇將這些工匠帶到巴蜀,然後利用巴蜀之中那些狗大戶的財力,必然可以迅速開始動工,大批量製造曲轅犁,之後,再順長江直下,運達九江郡,其速度相比起陸運,不可同日而語。
後世詩仙李白不也有一句“千裏江陵一日還。”
既然曲轅犁已經出現在世人眼前,扶蘇自然要以此獲取最大的利益。
扶蘇略微說了幾項巴蜀的數據,驚的章邯目瞪口呆。
旋即章邯便點了點頭,既然扶蘇公子說了,那麽他自然會照辦,自從追隨扶蘇之後,章邯可還沒見到扶蘇做過沒把握的事情。
略微商議了一會兒,扶蘇便離開了少府,而章邯也開始挑選工匠跟隨扶蘇出發。
而扶蘇迴到府宅之中,立即分別寫了兩份信函送到丞相府中以及蒙毅手中。
扶蘇相信,李斯和蒙毅雖然為政敵,但是,在這件事情上,兩個人的態度應該是一致的。
翌日,朝堂上嬴政將扶蘇出使九江郡的詔命頒布了一下,頓時引起眾人議論紛紛。
有些大臣私底下以為大概扶蘇又是做了什麽惹皇帝不高興的事情,才被一腳踹開鹹陽。
還有一些大臣則是認為是陛下對扶蘇公子的磨煉,其實是一次鍍金旅遊的差事。
而丞相李斯和上卿蒙毅眼中卻是同時變的不同尋常,別人不知道嬴政這麽做的深徹涵義,他們二人可是一清二楚。
盡管這麽多年以來,楚地一直太平,並未有什麽事情發生,可是,可不意味著楚地真正的太平無事。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句讖言可是一直環繞在嬴政的心中,對於這一點,李斯和蒙毅皆是知曉。
李斯看向扶蘇,按照他的猜測,應該是始皇帝預備以扶蘇為誘餌,釣出隱藏在地下的楚國故舊,而蒙毅則是臉上浮現出擔憂之色。
事實上,蒙家自秦昭襄王時期就已經和楚黨有了千絲萬縷的聯係,後來,嬴政清洗朝中楚國勢力,隻不過因為蒙家牽扯不深,加上嬴政還要依仗蒙家統帥軍隊,製衡王翦的家族,所以,蒙家才並未列入清洗的名單,反而日益位高權重。
可是,蒙毅同樣清楚,陛下對自己兄弟二人心中同樣有著忌憚,正如當日的如日中天的王氏一族,一門三徹侯,在朝堂之上,哪個出聲之前敢忽視這一家人?
即便是始皇帝,麵對王家,有時候也需要鄭重考慮他們的意見,因為,軍中與王家沾親帶故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曆次滅國之戰中,提拔晉升的將領多半唯王氏一族馬首是瞻。
為此,陛下才推出了蒙家製衡,同時暗中削弱王氏一族,才造成如今朝廷上的局麵。
而今日的蒙家焉知不是昨日的王氏一族?蒙恬手握三十萬大軍,單單是這一點,就足以令嬴政忌憚三分了。
扶蘇的娘親是誰,這一點,蒙毅可是知道,如果這一次扶蘇在出使九江郡的途中,和一些舊楚的勢力有什麽瓜葛,那麽,可算是觸了陛下的逆鱗了。
嬴政這一生最為痛恨之事無疑就是背叛,先是他的兄弟長安君成蟜叛亂,接著他的母親趙姬試圖廢去他的王位,另立秦王。再之後,昌平君熊啟反叛。
而如今扶蘇倘若再和一些故楚的勢力有什麽暗中的糾葛,無疑,在始皇帝看來,就是自己兒子想要反叛。
接下來朝堂上商議的事情,則和扶蘇沒有多大關係了,因此,扶蘇也就沒有繼續關注,加之這些商議的內容,太過枯燥,因此,聽的扶蘇是昏昏欲睡。
好不容易等朝堂會議散了之後,扶蘇便搶先一步跟著嬴政迴到了後殿之中,將自己的行程安排向嬴政匯報了一遍。
聽到扶蘇說想要先去巴蜀一趟,然後再順流而下,到九江郡,嬴政略微思索,便同意了下來。
巴蜀,因為蜀道的艱難,已經有許多年沒有派人前去察看過,此次,倒不如讓扶蘇持節,前去敲打一番,加深一下對巴蜀的控製。
況且,此次嬴政的打算本就是磨煉扶蘇,九江郡具體的賑災事宜早就布置下去了,扶蘇此行隻不過是去察看一番賑災事宜具體進行的如何,對民情,對官場,都有一個深徹的了解。
稟報完這些事情,扶蘇方才迴到自己的府宅之中。
同時寫了幾張請帖發了出去,上一次離開鹹陽,乃是被貶謫離開鹹陽,自然沒必要舉辦一次晚宴,而這一次,卻是不同。
同時,扶蘇還要一些事情最後和蒙毅、章邯他們商談一番。離開鹹陽,意味著自己收到鹹陽城中的消息比別人慢了許多,這時候,就需要自己這些盟友來幫襯自己。
同時,也是最後將關於平抑糧價的事情和蒙毅敲定下來,盡管扶蘇心中相信蒙毅不會因為政敵的關係,因此提出反對的意見,可是,終究還是令人有些不放心。
曲轅犁的禍端是他惹出來的,所以,扶蘇知道,自己必須妥善處理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