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伸出筷箸,隻見魚肉晶瑩剔透,隨即扶蘇又將一碟用苦酒(醋),薑蒜汁水調製的蘸水放到嬴政麵前。


    魚肉入口,略有嚼勁,同時散發出一股甘甜的味道,令人迴味無窮,見此,嬴政忍不住再度伸出筷箸,又將一片魚肉送入口中。


    關中,在春秋之時,就有食魚生的習慣,而今日扶蘇以黃河大鯉做的魚生,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司馬季主將一片魚肉送入空中之後,看著扶蘇不覺驚奇,當日在客棧之中,那晚扶蘇送來之魚令他迴味無窮,不禁詢問舍人,誰料舍人竟告訴他那條大鯉魚是扶蘇所烹製。


    而今日,扶蘇這般做法,更是令司馬季主大開眼界。


    而淳於越看著自己這個學生,心中則是五味雜陳,他知道,扶蘇已經不是自己以前那個學生了,自己一直向他宣講的聖賢道理,在他眼中,已是一文不值。


    如今站在眼前的扶蘇公子,在淳於越看來,已經漸漸和當今的始皇帝陛下重合到一起,沒有了當初的明君風範。


    如今,居然和墨家攪和到了一起,這更是令淳於越心中悲痛的地方。


    一直以來,儒墨便是死敵,而扶蘇,居然硬生生的拋棄了儒家,投向了墨家的環抱,這簡直就是狠狠的給了儒家一個耳光。


    故而,此時嚐到嘴中的魚肉盡管鮮美無比,隻是在淳於越來看,盡是苦澀。


    看著場中和睦的氣氛,嬴政瞥了一眼扶蘇,笑道:“扶蘇,去向諸位先賢大家敬一杯酒。”


    扶蘇驟然聽到嬴政這句話,起先先是一愣,旋即立即起身拜道:“諾。”


    九鼎一出,頓時,這天下已經沒有人耐的住性子了,尤其是天下這些名宿大家,別看一直以來清高無比,可當九鼎出現在麵前,一個個便都折服而拜。


    這次為何向嬴政服軟?不就是害怕嬴政一怒之下,不肯將他們帶到河東來看九鼎?


    扶蘇端著酒樽來到靈焚麵前,扶蘇道:“自離開鹹陽,扶蘇多蒙子渝照顧幫扶,今日這杯酒扶蘇先飲為盡,以謝巨子。”


    靈焚連忙彎腰還禮,道:“老朽不敢當。”


    一名宦者跟在扶蘇身邊,將扶蘇領到下一位名家麵前,不帶絲毫感情道:“這一位是大秦的博士伏生大人。”


    “伏公在上,小子有禮!”扶蘇連忙躬身致敬。


    伏生的大名,此時來說,對於旁人來說,可能不是那麽有名,可對於扶蘇來說,可就是太有名氣了,嬴政焚書之時,就是這位伏生將《尚書》藏於牆壁的夾層之中。


    本來焚書之後,伏生選擇了歸隱,沒想到此次九鼎的出現,又讓這位重現出現在世人的眼前。


    “這位是浮丘伯老大人。”宦官步伐不停,繼續道。


    “扶蘇見過老大人。”扶蘇連忙再次致敬,據扶蘇所知,浮丘伯可是荀子的親傳弟子,換言之,也是當今丞相李斯的師弟。


    荀子這一派,可算是儒家之中為數不多對現實有著清醒認知的學派,要不然,也不會出現李斯、韓非子這兩位傑出法家弟子。


    而荀子一派,之所以如此,隻怕還是因為當年荀子曾經在稷下學宮擔任過祭酒的緣故。在稷下學宮這個黃老學派的大本營能夠擔任祭酒,荀子本人雖是儒家弟子,然而對於黃老之學,也是鑽研頗深。


    接下來,宦官又一連為扶蘇引薦了儒法黃老等幾個學派的巨頭。


    接下來,扶蘇看到一人,麵色漆黑,臉上布滿了皺紋,手上有著許多老繭,身形佝僂,和儒法黃老那些人顯得格格不入。看到此人,在扶蘇想來,除了墨家之外,隻有一個學派會弄成這副樣子了--農家。


    “這位是陳辛老大人。”宦官急忙介紹道。


    扶蘇當即俯首拜道:“小子扶蘇謹拜之。”


    陳辛的老師可是農家的代表許行,當年陳辛可是儒家弟子,可在滕國見到了許行之後,立即拋棄了儒家,跟隨許行修行。


    說起來,這也算是獨一份了,當年墨家弟子禽滑厘也曾是儒家弟子,跟隨子夏後麵學習,見到墨子之後,便立即拋棄了儒家,轉投進了墨家。


    而扶蘇對於陳辛則是保持著足夠的尊敬的,大秦以耕戰為根基,若無墨家農家這些幹實事的輔佐,大秦不會有足夠的力量吞並天下。


    陳辛微微一愣,這是他與扶蘇初次見麵,可是扶蘇所展現出來的禮節卻是讓陳辛有些吃驚,不得已,陳辛苦笑拜道:“臣不敢當公子如此重禮。”


    “當得起!”扶蘇再拜道:“先生躬耕農野,造福天下蒼生,小子素來敬重。”


    以陳辛為首的農家,可以說是秦版的袁隆平。


    在扶蘇看來,國家所要依靠的正是這些幹實事的,隻有這些大才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國家才能長盛不衰。


    驟然看到這麽多的諸子百家巨頭,扶蘇心中大致做了一個盤算,其中儒家人數最多,盡管焚書之後,儒家遭受了重創,可對於儒家來說,那隻是毛毛雨啦!


    要知道,在此之前,往鹹陽跑的儒生可是如同過江之鯽,單單博士,嬴政就封了七十位,這還不算魯地這個儒家大本營中的儒生。


    這也是最終儒家在諸子百家競爭中獲勝的根本,有了足夠的弟子支持,意味著儒家有了輸得起的資本。


    他們可以用滲透的方式逐步滲透一個國家,因為,這個時代,讀書人是少的可憐的,治理國家必須依靠能夠讀書識字的人才。


    最終實現“農村包圍城市”,等天下遍布儒生的時候,黃老、法家已經沒有了生存之地,而墨家和農家的一些主張,在統治者那裏可是相當紮眼,自然不會流傳的太過廣泛。


    而一旦實現獨霸之後的儒家,便失去了進取的動力,開始在功勞簿上混吃等死,此刻,雖然有著淳於越這種迂腐固執的儒生,可同樣也不乏銳意進取的儒生。


    想到這裏,扶蘇知道自己必須要改變這種狀況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大秦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燈說書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燈說書人並收藏迴到大秦做皇帝最新章節